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高血压发病与血清各元素水平的相关性,为控制T2DM病情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住院的1024例T2DM患者,将T2DM患者按照有无合并高血压分为T2DM合并高血压组和T2DM无合并高血压组,分析两组患者血清中的各元素水平及其与T2DM合并高血压发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024例T2DM患者中,627例合并高血压,占61.20%;397例患者无高血压,占38.80%;T2DM合并高血压组和T2DM无合并高血压组血清钠、镁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钠、镁水平与T2DM合并高血压正相关(P<0.05);血清钠水平的升高,血清镁水平的下降为T2DM合并高血压发病的相关因素。结论血清钠、镁水平与T2DM合并高血压发病呈正相关。血清钠水平的升高、镁水平的下降为T2DM合并高血压发病的相关因素。提示患者血清中各元素水平的差异在糖尿病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情况。方法:利用生化方法检测3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34例正常血糖老年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组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积极控制血糖及血脂可以延缓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健康老年人与糖尿病患者血清10种元素测定比较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报道了所测定的 1 0种血清元素的数值。包括 Zn、Cu、Fe、Mg、Mn、Co、Mo、Ni、Se、Cr。选择的对象共分 3组 ,正常老年组 77例 ;老年 型糖尿病组 38例 ; 型糖尿病组 1 0例。各元素在糖尿病 型组与糖尿病 型组之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镁与铬在 型糖尿病组、 型糖尿病组均显著低于正常老年组 ( P<0 .0 1 )。对铬与糖尿病的关系重点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血C-反应蛋白(CRP)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时期的变化,探讨CRP的检测在预防和诊治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意义。方法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肌酐水平分为正常尿蛋白组3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7例,大量尿蛋白组24例和终末期肾衰组25例,并设健康对照组40例。测量各组CRP,并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2型糖尿病各组与正常对照组CRP的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各组血清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其水平随蛋白排泄率的升高而升高。相关分析显示,CRP与病程(r=0.606,P〈0.01)、UAER(r=0.671,P〈0.01)、甘油三酯(TG)(r=0.405,P〈0.05)、肌酐(Cr)(r=0.324,P〈0.05)呈显著正相关。结论CRP与糖尿病肾病有关,且与糖尿病肾病的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渗透压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2例2型糖尿病患为观察组(其中,31例糖尿病早期患者为A组,3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B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3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尿渗透压检测的临床检测意义。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血渗透压、尿渗透压、尿/血渗透压、尿酸及肌酐水平,A组患者血渗透压、尿渗透压、尿酸及肌酐水平同对照组患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尿/血渗透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同A组及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渗透压检测有利于提高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及病情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50例,并保证2组患者在自然情况和基本病状方面都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接受社区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不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基本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其中监测血糖35例,定期服药48例,有效运动37例,正确饮食42例,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患者中监测血糖15例,定期服药23例,有效运动24例,正确饮食20例,总有效率为47%,2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变化,帮助患者形成正确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血清维生素D(VD)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52例(2016年10月25日到2017年4月25日期间)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为治疗组,并选取52例正常耐糖量的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血清维生素D的水平差异.结果:治疗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正常耐糖患者相比血清维生素明显降低,差异明显(P<0.05),有一定的可对比性.结论:患有2型糖尿病患者的维生素D缺乏严重,且血清VD水平也会影响胰岛β细胞的分泌,故而补充血清VD可以用于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浓度并与血清肌酐(SCr)相比较,从而探讨Cys C检测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型糖尿病组123例,健康对照组104例,分别测定血清Cys C和SCr浓度,并对2组数据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组中Cys C、SC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P〈0.05);糖尿病组中Cys C阳性率为65.85%,明显高于SCr阳性率(26.83%;P〈0.01);CysC与SCr均呈明显正相关(r=0.563)。结论血清Cys C在2型糖尿病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作为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2型糖尿病急性应激反应时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86例2型糖尿病人(男49例,女37例)合并急性应激病变时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无应激反应组(G3组)CRP为(1.25±0.42)m g/L,而在合并应激反应(G1组)及应激3~5d后(G2组),CRP分别为(3.69±1.92)m g/L和(3.72±1.85)mg/L,两者与G3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G3组血尿酸水平为(380.78±120.60)μm ol/L,G1组为(385.62±110.70)μmol/L,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G2组血尿酸水平为(430.00±112.50)μmol/L,与G 1、G 3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G 3组和G 2组CR P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0.589,P<0.05;r=0.526,P<0.05),G1组未观察到两者有相关性。结论CRP和血尿酸是2型糖尿病急性应激反应的危险性敏感指标,而以CRP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微栓子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有无糖尿病分为有2型糖尿病的DACI组(50例)和无2型糖尿病的NDACI组(70例)。对所有患者完善相关临床检查,比较两组的血清LpPLA2水平和微栓子信号阳性率。结果DACI组的血清LpPLA2水平为(442.2±67.4)μg/L,高于NDACI组的(324.1±54.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CI组的微栓子信号阳性率为92.00%,高于NDACI组的68.57%(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LpPLA2水平及微栓子信号阳性率均较高,表明血清LpPLA2与微栓子信号阳性是引起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糖尿病非血管病变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每组各20例,并设立健康对照组;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内脏脂肪素的浓度。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内脏脂肪素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之间,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组血清中内脏脂肪素的水平显著高于非血管病变组(P〈0.05),而大血管病变组和微血管病变组两者之间内脏脂肪素的水平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脏脂肪素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可以作为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的预测监控因子。 相似文献
15.
胃转流术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型糖尿病国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较成熟、可靠的治疗仍为口服降糖药物。然而,降糖药物并不能够阻止其并发症的发生。外科手术的胃转流术能够治愈部分2型糖尿病,其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国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较成熟、可靠的治疗仍为口服降糖药物。然而,降糖药物并不能够阻止其并发症的发生。外科手术的胃转流术能够治愈部分2型糖尿病,其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内脂素、脂联素和瘦素水平,为阐明T2DM的发病机制提供基础。方法将220例新诊T2DM患者和214例年龄、性别与体重指数(BMI)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按BMI≥25kg/m2或25kg/m2分为肥胖亚组和非肥胖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其血清内脂素、脂联素和瘦素水平,并同时采用生化和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以及空腹胰岛素(FINS)等。结果1.T2DM组血清内脂素、FP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G、Chol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0.001),而脂联素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瘦素在两组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无论是T2DM组还是健康对照组中,其肥胖亚组中的内脂素、瘦素、FINS、HOMA-IR、TG、Chol水平均高于非肥胖亚组(P0.05~0.001),而脂联素低于非肥胖亚组(P0.01~0.001);3.消除BMI因素影响的偏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仅与FPG、FINS、HOMA-IR呈正相关(r=0.267~0.443,P0.05~0.01),与脂联素呈负相关(r=-0.312,P0.05)。结论内脂素和脂联素参与了肥胖、胰岛素抵抗以及T2DM发生过程,而瘦素可能仅与肥胖状况有关,未能以独立因子作用直接参与T2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PN)与2型糖尿病(T2DM)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90例T2DM和30例健康查体者为研究对象,90例T2DM患者根据24 h尿白蛋白水平分为三组:A组:正常蛋白尿组(24 h尿蛋白排泄量(uAlb)30 mg);B组:微量白蛋白尿组(24 h uAlb 30~300 mg);C组:大量白蛋白尿组(24 h uAlb300 mg)。测定血清APN水平、uAlb、血肌酐(Scr)水平,常规检测血脂水平。结果 T2DM组血清AP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uAlb、TG、Scr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血清APNu、Alb、Scr水平为A组B组C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水平为A组B组C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血清APN水平与uAlb、Scr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37、0.431,P0.05),与TG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12,P0.05)。结论 T2DM肾病患者血清APN水平随着uAlb、Scr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且与脂代谢显著相关。血清APN水平的升高可能预示着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进展与肾功能的减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C)联合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功能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Ⅰ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Ⅱ组,比较三组的血清Cys-C、HbA1c水平,分析血清Cys-C、HbA1c单...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遗传病因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363例2型糖尿病先证者家系及291例人群对照家系进行了以人群为基础的遗传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著的:糖尿病先证者一级亲属(父母、同胞、子女)的累积发病率为3.94%,对照组一级亲属1.09%,相对危险度(RR)为3.6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36.54,P<0.001);无论男性或女性一级亲属,先证者组的累积发病率均非常显著地高于人群对照组;诊断时年龄<55岁先证者的一级亲属,其糖尿病累积发病率和相对危险度均显著高于诊断年龄>55岁组。二项分布显示先证者一级亲属中2型糖尿病的分布呈明显的家庭聚集性,先证者一级亲属的遗传度为40.4%(男性42.6%,女性38.6%);2型糖尿病在同胞中的分离比为0.032,显著低于0.25,不符合单基因遗传的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