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贵港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红霉素治疗。观察两组肠内热卡达标(即达到50kcal·kg -1·d -1)时间、住院时间、全胃肠外营养(TPN)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肠内热卡达标时间、住院时间及 TPN 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显著,能改善早产儿胃肠动力,缩短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金双歧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对照组予红霉素治疗,每次5 mg/kg ,口服, q8 h,疗程5~7 d;实验组,金双歧联合红霉素治疗,红霉素用法同对照组,金双歧0.25 g, t.i.d.,口服,疗程5~7d。结果实验组患儿呕吐持续时间、腹胀持续时间、胃潴留持续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和平均住院日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双歧联合红霉素组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红霉素组;金双歧对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辅助治疗作用,可以尽快缓解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症状,可以使患儿尽快达到全肠道喂养,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和小剂量红霉素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喂养不耐受早产儿90例,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30例,Ⅰ组为对照组,Ⅱ、Ⅲ组在早产儿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和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结果与Ⅰ组比较,Ⅱ、Ⅲ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症状消退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完全肠内营养时间、住院天数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和红霉素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均有治疗作用,二者疗效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诊断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给予早产儿常规治疗外,予以静脉滴注小剂量红霉素,疗程1周,比较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全胃肠道喂养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滴注小剂量红霉素可以有效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药实践》2013,(10):793-795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静脉点滴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胎龄3035周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及间断胃肠道喂养基础上,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治疗组静脉点滴小剂量红霉素7 d。记录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全胃肠道喂养时间、体质量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体质量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达到完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红霉素静脉点滴能够有效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且价格低廉,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6月—2012年6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NICU病房42例诊断为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尤其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患儿均以常规护理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5 mg.kg-1.d-1,疗程7~10 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症状消失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达到足量喂养日龄及住院天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小于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可促进胃肠动力,提高喂养耐受性,较早恢复至出生体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云 《海峡药学》2009,21(11):141-143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索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患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120例,均常规护理,治疗原发疾病及静脉营养;观察组用红霉素3~5mg(kg·d)加入5%或10%葡萄糖溶液20mL中静脉滴注,1日1次,连用10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胃潴留消失快、完全经肠道喂养时间短、黄疸持续时间短、日体质量增长、住院天数少(P〈0.05),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小剂量红霉素可以促进早产儿胃肠动力,有利于促进喂养耐受性对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早产儿均给予保暖、静脉营养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红霉素5mg/(kg.d)静脉滴注7d。对两组患儿的生长发育与胃肠耐受、并发症进行监测。结果患儿体重开始恢复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对喂养耐受情况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可促进胃肠成熟和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改善喂养不耐受,减少喂养并发症,安全有效,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生菌与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3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红霉素组32例和益生菌组31例。常规组单纯给予常规治疗,红霉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霉素治疗,益生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治疗。观察并比较3组临床有效率、胃肠道症状消失时间、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及腹泻、便秘发生情况。结果益生菌组和红霉素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胃肠道症状消失时间、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短于常规组;益生菌组腹泻、便秘发生率低于红霉素组和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除腹泻、便秘发生率外,益生菌组和红霉素组其他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与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均有较好疗效,但红霉素在治疗过程中腹泻、便秘相对明显,在无胃肠道发育畸形的情况下,益生菌更有利于早产儿胃肠系统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双岐四联活菌片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120例胎龄〉32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小剂量红霉素5 mg·kg~-1d~-1,ivd,双岐四联活菌片0.5 g·kg·d~-1,po,连用7 d)和对照组(常规早产儿治疗)。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及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38.33%(23/60例),对照组为43.33%(26/60例),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取得完全肠内营养及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血清胆汁酸水平及总胆红素水平则高于治疗组(P〈0.05)。两组肝功能、生化指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胎龄〉32周的早产儿,可缩短达到全肠道喂养及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并能减少长期长期静脉营养相关的胆汁淤积改变及减轻早产儿黄疸。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喂养不耐受需经鼻胃管喂养的早产儿共61例,根据是否应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早产儿配方奶,经鼻胃管喂养、静脉营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联合疗法,分别记录两组早产儿胎粪排尽时间、每天大便次数、胃残留奶量、呕吐消失天数、每天奶量。结果治疗组胎粪排尽时间、每日大便次数、胃残留奶量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呕吐消失天数、奶量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小剂量红霉素可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胃潴留、胃食管返流等喂养不耐受现象,减少患儿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静脉给药对早产儿胃肠蠕动的影响。方法将早产喂养不耐受患儿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予小剂量红霉素5mg/(kg.d),静脉滴注,1次/d,疗程5~7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平均(8±4.1)d,对照组(15±5.5)d,(P〈0.01),治疗组每日体质量增长(22±3.4)g,对照组每日体质量增长(15±4.4)g,(P〈0.01)。结论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者64例,其中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都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机体脏器功能、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红霉素静脉应用3~5 mg/(kg·d),于1~2 h内用匀速输入,7~10 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体质量日增长快、在院天数少(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重要脏器不良影响,机体较耐受。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疗效显著,机体较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林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6):276-277
目的观察早产儿合理的胃肠内营养方法。方法 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为常规喂养,治疗组为早期微量喂养,观察两组患儿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及喂养不耐受的情况。结果治疗组达全肠道喂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早期微量喂养并未增加上消化道出血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率。结论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可缩短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减少喂养不耐受及并发症,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作用。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患喂养不耐受的极低出生体重儿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前两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及基础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静脉滴注红霉素3~5mg/(kg.d)。观察胃潴留量、达到完全经肠道喂养时间、黄疸持续时间、每天大便次数、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用红霉素后住院天数减少,胃潴留消失时间缩短,达到完全经肠道喂养时间缩短,黄疸持续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用红霉素后每天大便次数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小剂量红霉素可以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动力,有利于促进喂养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口服和静脉两种不同途径使用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4月至2009年4月在常德市第一中医院儿科住院期间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口服红霉素组、静脉红霉素组和未用红霉素的对照组。口服红霉素组应用红霉素5~10mg/(kgd),共3~10d;静脉红霉素组应用红霉素3~5mg/(kgd),共3~10d;对照组不用红霉素。比较三组呕吐消失、胃潴留消失时间及奶量达10mL/kgQ3h时间。结果口服红霉素组和静脉红霉素组呕吐消失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及奶量达10mL/kgQ3h所需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用药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一定疗效,无论口服或者静脉给药均能获得相同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方法8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其中对照组早产儿仅给予红霉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早产儿在给予红霉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残余奶量、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时间、胃潴留量。结果实验组早产儿的残余奶量、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时间、胃潴留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运用护理干预,可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改善早产儿临床症状,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为临床治疗早产儿不耐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新生儿抚触、口服红霉素两种方法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比较。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出生的82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新生儿抚触组41例和红霉素治疗组41例。两组均在早产儿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遵医嘱针对喂养不耐受而采用的改善喂养策略及静脉营养供给。红霉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霉素治疗,每次2.5mg/kg,每6小时口服一次,连续4~6d。新生儿抚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每日2次抚触,连续4~6d。结果两组患儿在住院时间和呕吐时间,胃残余量,日增加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抚触组与红霉素治疗组在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方面疗效相当,在临床中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合理适度的用药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9.
梁俊波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8):75+78-75,78
目的:研究静脉滴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试验对象是73例生后6d内发生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37例新生儿(红霉素组)[胎龄(32.11±2.01)周,出生体重(1520±290)g]静脉滴注红霉素3mg/kg,每天1次,其中,5例疗效不明显剂量增加至5mg/kg。36例(非红霉素组)[胎龄(32.61±2.10)周,出生体重(1560±330)g]未使用红霉素。结果:红霉素组治疗后胃潴留和小肠排空的X线征象显著提高,比较红霉素组和非红霉素组,开始恢复肠道喂养的时间为(8.9±2.3)d和(13.8±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始成功肠道喂养100ml/(kg·d)的时间为(15.0±3.8)d和(22.3±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霉素组没有心脏和血检方面的副作用。结论: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86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保温、部分静脉营养、体位疗法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红霉素3 ̄5mg/(kg.d)缓慢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病程明显缩短(t=4.76,P<0.01),每日奶量明显增加(t=7.27,P<0.01)。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能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