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摘要:目的 了解贵州省部分县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10县10个乡(镇)8个年龄组<1岁~≥20岁人群血清标本2 552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检测2 552份血标本,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4.40%。8个年龄组中,<1岁组麻疹IgG抗体阳性率最低,为82.24%,其余阳性率均高于93.29%。10个县中以威宁县的麻疹IgG抗体阳性率最低,为79.92%,其余县阳性率均高于91.25%。未接种麻疹类疫苗和接种史不详的人群中麻疹IgG抗体阳性率最低在<1岁组,接种1剂次以上疫苗后,麻疹IgG阳性率高于95%,接种2剂次与3剂次麻疹类疫苗后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1,P=0.728)。结论 加强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的监测,发现免疫薄弱地区和乡镇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评价人群麻疹疫苗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6年在南山区内采用分层随机抽查2~40岁健康人群437名,分成7个年龄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被监测的437名健康人群中,417人麻疹IgG抗体为阳性,阳性率95.42%,各年龄组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值为1:1047.60;麻疹抗体达保护水平的有333人,保护率76.20%,各年龄组保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市南山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较高,基本形成了预防麻疹的免疫屏障,对控制麻疹的发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应对重点人群实行麻疹疫苗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云龙县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3-2015年连续三年抽取健康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的含量.结果 云龙县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96.05%,保护率70.68%,不同监测年度、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人群之间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龙县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总体水平已达到消除麻疹应维持在95%以上的要求,但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之间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差异较大,应加强免疫薄弱地区免疫规划工作,加强10~17岁年龄组麻疹强化免疫、8~17月龄组麻疹疫苗的及时有效接种工作,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接种质量,最终达到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3-2015年云南省东川区麻疹监测数据,为东川区控制麻疹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收集辖区内2013-2015年各年龄组健康人群静脉血,用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 3年共调查1 105人,麻疹抗体阳性血清样本1 038人,抗体阳性率93.9%,麻疹免疫史80.0%,抗体保护率为75.0%.各年龄组阳性率、麻疹免疫史、抗体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免疫史人群与接种麻疹疫苗2剂次的人群麻疹抗体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度、不同户籍、不同地区的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度、不同地区抗体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无麻疹接种史抗体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东川区尚未建立牢固的麻疹免疫屏障,建议提高麻疹疫苗有效接种率并适时开展强化免疫,保证较高的抗体保护率,才能有效控制麻疹,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金山区健康体检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为金山区麻疹免疫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金山区常住人口15岁及以上的体检人群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浓度,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金山区15岁及以上体检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70.74%,抗体保护率为17.56%。麻疹抗体分布在不同性别、本市户籍与外来人口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保护率分布有统计学意义(χ~2=44.53,P<0.05),本市户籍与外来人口抗体水平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24岁年龄组麻疹抗体保护率最低,仅为9.60%,随年龄增长抗体保护率增高。65~95岁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保护率最高,为25.62%。【结论】金山区体检人群麻疹抗体免疫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存在麻疹暴发的潜在风险,尤其需重点加强本市户籍及外来人口15~24岁年龄组麻疹强化免疫工作,建议推广成人麻疹免疫接种计划。  相似文献   

6.
目的 客观了解健康人群麻疹疫苗免疫状况,为制定控制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 186名1~20岁健康人群进行血标本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并调查麻疹疫苗接种情况.结果 调查目标人群2 186人,接种麻疹疫苗1 794人,接种率82.07%,<15岁年龄组人群调查接种率均在90%以上,>15岁人群调查接种率较低;检测血清标本2 186份,麻疹IgG抗体阳性2 110份, 阳性率96.52%;不同年龄组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26,P<0.01),其中5~6岁组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20岁组(x2=9.88,P<0.01);有无免疫史人麻疹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免疫史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有免疫史人群;有无麻疹患病史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麻疹患病史人群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患病史人群;不同地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曲靖市健康人群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82.07%,抗体阳性率96.52%,人群建立了良好的免疫屏障;各地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存在薄弱环节,疫苗接种痕迹资料归档保存工作不规范.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浙江省嘉兴市15岁以上健康成人麻疹保护性抗体水平,为制定成人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嘉兴市15~74岁之间的569名健康成人血清,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定量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嘉兴市15岁以上健康成人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4.38%,保护率为54.31%,麻疹IgG抗体GMC为999.24IU/L。其中20~岁年龄组保护率最低,为45.92%,50~岁年龄组保护率最高,为71.64%,各年龄组麻疹抗体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4,P=0.038),本地人口麻疹抗体保护率为50.94%,外地人口麻疹抗体保护率为57.24%,不同户籍与麻疹抗体保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P=0.152)。结论嘉兴市15岁以上成人麻疹保护性抗体水平总体较低,建议做好初三学生麻风疫苗的常规接种,同时提高育龄妇女体内麻疹保护性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攀枝花市近年来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情况,为评估麻疹疫情风险,调整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攀枝花市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采用SPSS22.0进行 χ2检验。结果 2013年和2015年分别采集有效血清样本706份和682份,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分别是84.84%、87.24%;不同年龄段、不同接种情况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3年和2015年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WTBZ〗均<0.05)。两年间均是<1岁组、1岁~组抗体水平较低,且2015年15~岁组及≥20岁组抗体水平较低。2015年,全人群、15岁以下人群与3~15岁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WTBZ〗<0.05)。2015年,全人群与15岁以下人群接种两剂次及以上麻疹疫苗的人群抗体阳性率均大于只接种一剂麻疹疫苗、未接种麻疹疫苗和接种记录不详的人群。结论 抗体水平低的人群是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低年龄组及成人麻疹抗体水平较低且麻疹高发,是攀枝花市麻疹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元谋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消除麻疹制定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层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06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麻疹抗体IgG的含量。结果元谋县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9.51%,保护率为65.76%,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1:1314。抗体保护率最高为18月~5岁组,保护率为89.09%,最低为20~34岁组,保护率仅为40.00%。不同年龄组间抗体保护率、平均抗体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之间抗体保护率、平均抗体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人群抗体保护率、平均抗体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元谋县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总体水平已达到消除麻疹应维持在95%以上的要求,但不同年龄组间抗体保护率差异较大,应加强对大年龄组人群的麻疹疫苗强化及8月龄儿童的麻疹疫苗及时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0.
程海文 《中国保健》2007,15(10):15-16
目的了解肇庆市学龄儿童的麻疹抗体水平和MV免疫成功率.方法在3个县采集8月龄~15岁儿童共442份血液标本和8~12月龄儿童70人在MV免疫前后共140份血液标本,应用ELISA方法进行麻疹IgG抗体测定.结果麻疹平均抗体阳性率为94.7%,保护率为78.0%,GMT为1∶1186;3个县、不同性别抗体阳性率、保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个年龄组中0~4岁儿童抗体阳性率(100%)和保护率(95.4%)最高,各年龄组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前抗体阳性率(7.1%)、保护率(1.4%)与免疫后抗体阳性率(95.7%)、保护率(6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肇庆市3个县的学龄儿童已形成较好的麻疹免疫屏障;MV疫苗有效,接种程序可靠;对易感人群要适时进行强化免疫,提高人群的免疫覆盖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现阶段聊城市健康人群麻疹血清抗体水平,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2011年聊城市现阶段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结果调查、检测健康人群387人,血清麻疹IgG抗体阳性人数为379人,阳性率为97.93%,IgG抗体GMT为1:1651.98,SD为3.09。不同年龄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岁和20~39岁年龄组麻疹抗体免疫水平偏低;各县(市、区)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不同性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聊城市现阶段健康人群麻疹抗体处于较高水平;〈2岁和20~39岁年龄组为麻疹防控重点人群;需制定综合性麻疹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全面了解安康市健康人群的麻疹免疫情况,为制定科学的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市10个县(区)按年龄随机抽样2 107名健康人为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共调查2 107名健康人,其中抗体阳性者1 791人,阳性率85.00%。结论本市麻疹抗体水平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由于不同年龄组、地域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故而在现行免疫程序基础上应有针对性地加强一定年龄组的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哈尔滨市9 788名健康人群采集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2.47%;<1岁年龄组最低,仅为63.98%,8月龄仅为45.45%,1~2岁组为88.10%,>20岁组阳性率也较低;城市组阳性率为97.29%,农村组为90.9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免疫史的阳性率较高,无免疫史的阳性率较低.结论 哈尔滨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较高,但0~2岁组及20岁以上人群阳性率较低,应在及时做好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在重点人群中接种麻疹疫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南阳市卧龙区健康人群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麻疹、风疹、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免疫水平,为评价免疫效果,及时制定疫苗针对传染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随机抽取卧龙区5个街道(乡镇)4个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共363人,进行乙肝、麻疹、风疹、乙脑、流脑抗体水平监测。[结果]调查363人,乙肝抗-HBs、麻疹IgG抗体、风疹IgG抗体、乙脑抗体、A群流脑和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91%、92.29%、84.02%、89.26%、88.15%和85.67%,不同种类各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卧龙区6岁以下年龄组乙肝、麻疹、风疹、乙脑、流脑疫苗的抗体阳性率较高,18岁以上年龄组乙肝、麻疹、风疹、乙脑、流脑疫苗的抗体阳性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连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制定免疫策略和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在大连市所辖10个区(市、县)抽取部分健康人群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检测1439人,血清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7.64%,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4091。麻疹抗体阳性率,男性与女性、7个年龄组均在96%以上(P〉0.05);麻疹抗体阳性率,城区低于城郊结合部和农村(P〈0.01或P〈0.05);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城区和农村低于城郊结合部(P〈0.01)。[结论]2007年大连市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城区人群低于农村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太原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防制措施及为在2012年全市消除麻疹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方法]2007年4~5月,在太原市辖区内抽取部分3~59岁6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进行麻疹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检测2 648人,麻疹血清抗体阳性的2 557人,阳性率为96.56%,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2 250。抗体阳性率,男性为96.12%,女性为96.98%(P>0.05);抗体GMT,男性为1∶2 034,女性为1∶2 473(P<0.05)。抗体阳性率,3~4岁为95.74%、5~7岁为96.41%、8~15岁为97.75%、16~24岁为95.75%、25~44岁为96.21%、45~59为97.52%(P<0.05);GMT最高为45~59岁(1∶3 169),最低为3~4岁(1∶1 964)和5~7岁(1∶1 589)。有麻疹疫苗接种史者抗体阳性率为96.52%;接种剂次不详者抗体阳性率为96.59%,GMT为1∶2 654(P<0.05)。[结论]太原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较高,但各县区又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舟山市健康人群麻疹、风疹、腮腺炎和水痘的抗体水平,为制定相关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舟山市健康人群,分为0~4、5~9、10~14、15~19、20~29、30~39、40~49、50~60岁8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收集血清200份以上,使用ELISA法检测麻疹、风疹、腮腺炎和水痘IgG抗体,并计算其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MC)。结果麻疹和风疹的全人群抗体阳性率为分别为88.56%和81.61%,40~49岁组抗体阳性率最低,分别为80.75%和72.75%,不同年龄组间麻疹抗体阳性率﹑GMC 值和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96﹑F=41.341和χ2=179.160,P 均<0.01);流行性腮腺炎全人群的抗体阳性率为88.77%,10~14岁组的抗体阳性率和 GMC 值最低71.18%和200.51 U/mL;水痘全人群的抗体阳性率为82.24%,0~4岁组抗体阳性率和GMC值最低,分别为52.51%和82.72 mIU/mL。结论麻疹和风疹的免疫水平总体较高,但中年人群的免疫水平偏低,10~14岁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免疫水平不高。水痘免疫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三种疾病,建议加强对水痘疫苗的宣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包头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加速控制及消除麻疹制定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在包头市抽取固阳县部分健康人群进行血清麻疹IgG抗体水平调查。[结果]检测健康人群224人,麻疹抗体阳性的194人,阳性率为86.61%。麻疹抗体阳性率,<1岁、1~2岁、3~4岁、5~6岁、7~9岁、10~14岁、≥15岁分别为68.42%、93.94%、100.00%、93.94%、93.33%、87.09%、71.88%;流动人口(59人)为76.27%,常住人口(165人)为90.30%(P<0.01)。[结论]<1岁、≥15岁和流动人口麻疹抗体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9.
绵阳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绵阳市健康人群血清麻疹抗体水平。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SIA)测定582例健康人群血清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人群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817,阳性率为89.7%,保护率为76.6%。麻疹抗体保护率和GMT在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有无接种史人群中都有差异。8月龄以下儿童抗体水平低于其他年龄组,麻疹抗体水平与接种剂次和接种年限无明显相关。结论绵阳市麻疹抗体处在较高水平,已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对边远山区和散居儿童要适时进行强化免疫,防止发生小规模暴发。  相似文献   

20.
孙玉蓉  瞿中武  谢文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44-2645
目的了解怀化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和人群免疫状况,为有效地实施麻疹预防措施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对7个年龄组共347名健康人群采集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麻疹特异性L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6.74%。不同区(县)麻疹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7,P0.05);不同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4,P≤0.05);男性与女性麻疹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P0.05);城市与农村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P0.05)。结论该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低于95%,为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应在大年龄组儿童、育龄妇女及成人中进行麻疹疫苗接种,提高并维持全人群较高的麻疹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