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河南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探索改善该人群生存环境的途径。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式抽取河南省艾滋病高发的8个县(区)1200人(HIV/AIDS组)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交往、工作和婚姻受影响情况及受资助情况等。并抽取同生活区非感染者1200人(非HIV/AIDS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HIV/AIDS组中与亲戚很少来往的比例占47.6%,认为就业受影响很大的占66.1%,生活困难者得到过政府在生活上的帮助的占64.5%。在与亲戚的来往频度、与朋友来往频度、对就业的影响程度、本人或家庭其他人员婚姻受影响程度、受亲朋好友资助、受政府及社会救助、生活困难者是否得到过政府在生活上的帮助等方面,HIV/AIDS组和非HIV/AIDS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艾滋病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社会交往、家庭和生活有较大影响,需要各个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连云港市1996-2005年HIV/AIDS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连云港市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1996-2005年发现的22例HIV/AIDS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HIV/AIDS诊断按GB16000—1995国家标准。结果22例HIV/AIDS感染者(病人),1例为外籍希腊船员,余均为中国本土人,其中本市籍17人(77.3%);年龄除外籍船员52岁,中国人均在21-46岁,AIDS发病最小年龄21岁(女);HIV携带者最长已达11a;性传播是本市HIV/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86.4%),其中配偶间传播2对;HIV/AIDS发现途径有义务献血(3例),性病门诊(5例),注射吸毒者(5例),术前筛查(2例),AIDS早期症状(4例),归国体检(1例)。结论改变HIV/AIDS感染者(病人)以及具有感染HIV危险行为人群的高危险行为,是控制AIDS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HIV/AIDS病人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皖北农村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现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典型抽样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感染史本底资料调查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对85名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GQOLI-74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乡镇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SS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负性生活事件是影响HIV感染者/AIDS病人社会支持的不利因素。而好的邻里关系、烦恼诉说是影响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活质量的有利因素。结论 诸多因素影响皖北农村地区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农村应加强艾滋病社区关爱、社会支持工作,建立以家庭、邻里为依托的社区关爱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大理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HIV感染者/AIDS病人)死亡情况。[方法]对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按录入日期选择2012年前现住址为大理州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12年底累计报告现住址为大理州HIV感染者/AIDS病人死亡1857例,其人群分布如下:男84.2%、汉族66.0%、白族19.7%、已婚有配偶52.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86.9%、农民54.1%、家务及待业25.4%.25-44岁年龄段75.0%;平均死亡年龄(40.1±11.9)岁;因AIDS、非AIDS其他疾病、吸毒过量、自杀而死亡的比例分别是57.4%、20.8%、15.9%和1.6%,还有4.3%死亡原因不详。死亡病例HIV确认阳性后存活时间中位数是1.9年,确认阳性后1年内死亡的占39.1%。[结论]大理州近几年HIV感染者/AIDS病人死亡病例数逐年增加,AIDS是目前主要的死亡原因;死亡原因报告质量有待提高;病例发现晚,应继续扩大HIV检测覆盖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卧龙区艾滋病(AIDS)流行情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卧龙区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南阳市卧龙区2011年共发现HIV感染者/AIDS病人65例,其中AIDS病人42例,死亡6例。65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男性45例,女性20例;19-29岁11例,30-39岁15例,40-49岁25例,50~75岁14例;初中以下文化占80.00%;农民占73.85%,已婚占44.62%;经性传播途径占56.92%,经血液传播占43.08%。[结论]卧龙区HIV的传播方式主要是性传播和经血液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县级艾滋病防治相关部门领导干部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隔离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8月至2006年4月对浙江省13个县(市、区)的1157名艾滋病防治相关部门领导干部进行匿名自答式问卷调查,应用SPSS12.0作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有13.7%的领导干部主张对HIV/AIDS采取隔离措施,艾滋病不传播和预防措施知晓得分、对国家反歧视和救助关怀措施的策略措施知晓情况、对HIV/AIDS的羞辱性观点是独立影响因素,知识得分高的领导干部有歧视态度的可能性要远低于得分低者,认同“只有道德败坏的人才会得艾滋病”的观点者,持有隔离态度观点的可能性是无此观点者的2.767倍(OR=2.767)。结论县级艾滋病防治相关部门领导干部中对HIV/AIDS存在歧视态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政策策略倡导和知识宣传,减少对HIV/AIDS的歧视,利于各项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会泽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感染者/AIDS病人)检测结果,探讨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方法]对会泽县2004年~2010年五类人群HIV监测结果进行描述}生分析。[结果]2004年~2010年会泽县检测报告HIV感染者/AIDS病人137例,其中孕产妇检测36例,占26.27%;婚前检测7例,占5.11%;自愿咨询检测58例,占42.34%;暗娼检测11例,占8.03%;静脉吸毒人群检测25例,占18.25%。[结论]会泽县艾滋病流行呈现出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的趋势,防治形势严峻,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和掌握河南省新蔡县新发现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1年发现的HIV/AIDS监测、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1年全县发现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531例,其中HIV感染者118例,AIDS病人413例。传播途径以输入血液/血制品为主,占43.13%;其次为异性性传播(其中婚内性传播131例,婚外性传播38例),占31.83%;有偿采供血传播占12.24%;母婴传播占5.08%;同性传播占0.75%;静脉吸毒占0.38%;其他及不详占6.59%。结论当前新蔡县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点是应加强对1995年以前输入血液/血制品人群的专题调查,及时发现病例,并加强对单阳配偶、阳性育龄妇女、丧偶阳性者的干预管理,预防婚内性传播,同时积极开展高危行为干预措施,减少经性传播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本溪市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0年本溪市HIV感染者/AIDS病人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10年,合计发现HIV感染者/AIDS病人81例,各年分别发现1、4、10、5、21、22、18例。81例中,男性占90.12%,女性占9.87%;20-29岁者占35.80%;文盲及小学文化占34.57%,初中占35.80%;农民占11.11%,无业者和工人各占16.05%;经性途径传播占69.14%,经吸毒传播占16.05%;自愿咨询检测占32.10%。[结论]本溪市艾滋病疫情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河北省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哎滋病(HIV/AIDS)流行现状、特征及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河北省艾滋病疫情流行比较严重的廊坊市进行回顾性调查,对自1995年以来的AIDS常规监测、高危人群哨点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廊坊市自1995年发现首例AIDS至2004年,累计报告HIV感染者252例。HIV感染者传播途径以经血液传播为主要途径(占97.2%),同时已出现经性途径和母婴垂直传播的病例。HIV感染者年龄分布主要以30~49岁的中青年人为主,占87.26%(137/157),男女性别比为1:1.1,农民占97.6%。结论河北省廊坊市AIDS已经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应加大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监测力度,完善综合防治措施,遏止AIDS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地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监护人的情况,为今后开展干预活动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安徽省阜南县抽取两个艾滋病流行重点村,招募所有符合条件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监护人,用半结构式问卷和面对面访谈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在154名调查对象中,女性占58%,年龄在36~45岁占70%,未上过学占48%,已婚占77%,全部是农民,家庭收入≤2500元的占54%。有53%的人将自己或家人的感染状况告诉了别人,81%的人告知了孩子。有54%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状况“差”或“很差”,45%的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太满意,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指数平均为66.70,该指数同家庭艾滋病感染状况有关(F=9.40,P〈0.01)。女性Zung抑郁分值是25.61,男性23.14,女性明显高于男性(F=9.40,P〈0.01);抑郁分值同家庭艾滋病感染情况有关(F=5.82,P〈0.01)。有14%的人认为艾滋病使得他们的家庭关系变差了,9%的人认为艾滋病使得他们的家庭关系变好了;有39%的人说曾遇到过歧视。所有监护人都赞同调查表中提出的干预活动,补充的建议中只涉及帮助改善经济状况和孩子的教育两个方面。结论在安徽省阜南县贫困农村地区,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监护人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家庭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但他们的主观要求并不高。  相似文献   

12.
熊焱强  李志红 《中国校医》2013,27(4):241-244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制订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预防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某校医学院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和中医学3个专业的80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728例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很高,均高于99%,对于母乳传播、产道传播和蚊虫叮咬不能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相对偏低,分别为70.19%、42.58%和70.19%;对于艾滋病是乙类传染病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窗口期’内能检测到抗体吗等专业问题答对率较低,分别为25.41%和47.80%;调查对象对艾滋病恐怖心理严重,52.35%的医学生不愿去有艾滋病患者的科室工作,43.82%的医学生不愿意从事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对艾滋病相关知识需求率高,最希望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为专题讲座。4.12%的医学生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仅为40%,另有1.79%的有过同性性行为。结论需要在医学生中加大对艾滋病知识宣传力度,改善教育方式,提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使之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并减少个人高危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柳州市各类高危人群中艾滋病流行状况及相关行为信息。方法按照《广西HIV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分别对性病门诊就诊者、吸毒者、孕产妇、暗娼4类重点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2008年共监测4类高危人群1396人,检出HIV抗体阳性24人,艾滋病检出率6.8%;检出梅毒抗体阳性15人,梅毒检出率1.6%。结论柳州市高危人群艾滋病检出率较高,疫情仍处于很高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金山区随访管理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家庭经济状况和医疗负担的调查,为制定相关的救助关怀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表,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面对面或电话进行问卷调查,利用EpiDate软件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随访管理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34例,本区户籍30例,外地居住该区的4例。调查发现金山区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家庭月收入低于3 000元的占47.06%,夫妻双方同被感染对家庭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影响更大。结论金山区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大部分属于低收入家庭,感染艾滋病后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尤其夫妻双方同被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艾滋病高发地区HIV感染者/AIDS患者和一般健康人群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情况、对艾滋病的态度以及采取的防治措施情况.方法 采用自制的问卷对河南省4个项目县10个乡/镇居民进行调查,利用Epi 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SAS 9.13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9.00%,其中HIV/AIDS组知晓率为81.62%,一般健康人群知晓率为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HIV/AIDS组和一般健康人群组对亲戚朋友HIV/AIDS态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P=0.019);在日常性行为中HIV/AIDS组中39.59%的人坚持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而一般健康人群组中仅占11.08%.结论 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病例组均高于一般健康人群组;安全套的使用率较低,艾滋病的性传播危险性较大,需要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安全性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试行)》(以下简称《框架》)的执行情况,为修订《框架》的督导与评估体系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专题小组座谈和专家研讨等方法,了解《框架》的执行情况,找出督导与评估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结果 督导与评估机构及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尚不完善、人力资源不足,缺乏带有成本预算的督导与评估工作计划,信息的反馈和利用不足.结论 应进一步完善督导与评估体系建设,发挥督导与评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深圳市工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由人力资源部门协调,根据方便抽样原则,抽取深圳市南山区马家龙工业区1家服装制造厂和1家电子晶体制造厂一线员工中全部流动人口的1/3左右员工,并使抽样人群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在征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发放匿名自填式问卷收集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等信息。结果共有383名被调查人员有效完成问卷。该群体总体艾滋病知识回答正确率为60.93%,"蚊子叮咬可以传播艾滋病"的回答错误率最高,为61.10%。艾滋病正向态度报告率为41.69%,安全套正确使用率为61.01%。最近一年接受过专门的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工厂流动人口为35.51%,艾滋病健康教育状况与年龄分布、婚姻状态相关。想了解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依次为传播途径(58.22%)、预防知识(44.91%)、治疗知识(37.08%)、临床表现(34.73%)、流行情况(31.07%)。工厂流动人口喜欢的健康教育方式依次为电视(55.87%)、书刊报纸(42.04%)、宣传展览(33.94%)、收音机(26.89%)、专题讲座(25.33%)。结论工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与正向态度报告率和行为正确率均较低。开展工厂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应根据该人群的不同需求制定健康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南海区某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性观念,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南海区某师范大学3129名大学生,大学生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在93%以上,女性平均知晓率为82.7%,高于男性的80.3%,对“蚊子叮咬不能传播”和“性病患者易得AIDS”知晓率较低,分别为43.9%和37.3%;有89.4%的学生希望给予艾滋病患者关心和同情,对于“如果感染了HIV”的态度,73.9%的学生选择“积极面对”;对于婚前性行为和同性恋行为选择“赞同”或“无所谓”的学生分别占55.0%、48.0%,在对发生性行为前是否使用安全套时,45.0%的学生选择“不使用”或“看情况”。结论大学生性观念开放,存在高危行为,应制定适合大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措施,培养正确的性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郊区建筑业农民工生活环境与艾滋病知信行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该人群的艾滋病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上海6个工地的657名建筑业农民工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婚姻状况、收入、工种等生活环境因素对建筑业农民工的非婚性行为的影响较大(P〈0.01);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有月收入水平、年内有否探亲、居住类型(集体和非集体工房)、有无上海居住证和不同工种;建筑业农民工婚姻状况对其性行为的态度、对艾滋病患者态度影响较大;认同建筑业工人的工作是一个重要的职业仅有69人(占10.5%),认为在上海外来建筑业农民工是受歧视的高达42.92%,只有22.97%认同大多数外来建筑业农民工都愿意留在上海。被调查者中有97.1%的人从未做过HIV检测,而当感染疑似性病时去性病专科门诊就医者仅占到11.4%。[结论]建筑业农民工生活环境堪忧,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流动性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安全套正确使用率低,迫切需要加强对该人群生活环境的关注和针对性的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