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颈部疤痕挛缩畸形植皮术后再次挛缩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部疤痕挛缩畸形比较常见 ,多采取疤痕切除中厚皮片移植修复 ,大部分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但由于断层皮片后期有收缩倾向及后期功能康复治疗的不得当 ,造成再次挛缩形成畸形较为多见 ,我们对 1985 - 0 1~ 2 0 0 0 - 0 6以植皮修复颈部疤痕挛缩畸形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发现 ,植皮治疗颈部疤痕挛缩畸形后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缩 ,有 36例因影响功能而再次行手术治疗。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3例 ,女 13例 ,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 5 6岁 ,平均2 6岁 ,位于颈前区者 2 9例 ,位于颈侧者 7例 ,按整形外科学严重程度分类标准 [1 ] 为 度 2例 , 度 15例… 相似文献
3.
面颈部烧伤后疤痕李缩常致上、下口唇外翻畸形和小口畸形,临床上不并不少见。我科自1985年以来对14例面颈部烧伤后疤痕畸形患者应用局部旋转带真皮下血管网薄度因修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从8~57岁。单纯面部疤痕畸形3例;单纯颈部疤痕畸形5例;面颈部疤痕畸形6例;合并小口畸形4例;唇外翻畸形7例,其中含3例因植皮修复后皮片收编并再次手术整复考,应用一侧皮瓣修复10例,两侧皮瓣修复4例,皮瓣最大面积7cmX18cm,最小面积3crnX5cm,皮瓣长宽比例1:2~l: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方法8例单双侧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采用同侧或者对侧胸三角区植入400-600ml柱形或肾形扩张器,经过2~3月注水(注水量600~800ml),获得足够皮肤后切除面颈部瘢痕,创面应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转移修复,3~4周断蒂,利用蒂部皮瓣修复剩余瘢痕切除松解后创面。结果本组共计12个胸三角皮瓣,其中1例后期出现皮肤坏死、扩张器外露,但对手术效果影响不大。12个胸三角皮瓣转移术后10个存活好,2个皮瓣远端血运障碍,经过早期放血疗法、压迫疗法处理后血运恢复,均存活;1个皮瓣少许坏死,经过皮瓣“蠕动”手术方式、治疗后愈合。存活后皮瓣色泽、厚度、质地与周边皮肤相近,解决瘢痕挛缩导致的睑外翻、唇外翻、颏颈粘连畸形,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结论面颈部大面积瘢痕整复中使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5.
对于足部烧伤后跟腱疤痕挛缩畸形患者,采取跟腱疤痕挛缩延长术,可恢复其足部功能。对以往的手术方法进行改进之后,疗效更佳,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颈部瘢痕挛缩畸形围手术期身心康复护理措施的作用。方法对53例病人采用了心理康复,颈部活动功能、语言-咀嚼-吞咽功能呼吸功能和手术维持功能位的训练指导,下唇与下睑外翻畸形自护及营养供给等康复护理措施。结果颈部功能和情绪状态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是提高整复疗效降低致残率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我院于1991年1月8日收治1例15年双足疤痕挛缩畸形,背屈180°与胫前皮肤粘连,踝关节脱位的患者。在医护密切配合下行切开瘢痕松解整复植皮术,手术获得了成功,使久卧15年的患者又重新站立起来。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18岁。于15年前双小腿及双足不慎被火烧伤,曾在当地卫生所治疗。治愈后因瘢痕挛缩,双足呈背屈位180°与小腿胫前皮肤粘连踝关节脱位,功能丧失。双足发育不良、趾间粘连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双足畸形收入院。于1991年1月18日和2月25日分别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切开瘢痕松解整复植皮术。将粘连皮肤切开松解。背屈180°的足整复成90°,足背部用事先设计的皮瓣对位缝合。闭死创面,胫前创面取同侧大腿中厚皮片植入缝合。打石膏外固定。经应用抗生 相似文献
12.
唐友芬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4,5(7):54-56
目的探讨手烧伤后疤痕挛缩畸形手术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394例462只手烧伤疤痕挛缩行疤痕松解分别采用断层皮片移植219例。皮瓣转移7例,皮瓣转移加断层皮片移植178例,单纯多种2改形联合应用58例。结果本组394例462只手术后效果满意215例,较满意173例、不满意6例。结论手部烧伤疤痕挛缩畸形,经行疤痕松解,根据创面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断层皮片移植、皮瓣移植等修复,术后结合康复锻炼是治疗手疤痕挛缩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怡阁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2,22(7):83-86
目的:探讨预扩张皮瓣技术在面颈部瘢痕挛缩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皮肤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0例面颈部瘢痕挛缩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植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植皮修复手术治疗的26例纳入对照组,采用预扩张皮瓣修复术治疗的24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3个月内再手术率,术前与术后3个月外形与功能评分、皮瓣颜色与弹性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3个月内再手术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外形与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皮瓣颜色与弹性分析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术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扩张皮瓣技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面颈部瘢痕挛缩患者再手术率,改善患者外观及功能,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15.
16.
颈部烧伤易引起局部瘢痕增生,挛缩畸形,治疗上应及早采取功能康复的综合疗法。选择颈部烧伤患102例,采用体位疗法,颈托固定、主动活动、体疗按摩、浸浴疗法等康复综合治疗。结果患颈部瘢痕挛缩畸形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从而改善或恢复颈部功能,避免手术或减少手术次数及范围。 相似文献
17.
应用脐旁皮瓣修复会阴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脐旁皮瓣修复会阴部烧伤瘢痕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3月至2011年1月我院整形外科收治会阴部烧伤瘢痕畸形患者32例。术中完全松解及切除会阴部瘢痕组织,使尿道口、阴道口及肛门恢复到解剖位置。肛门严重狭窄者,需彻底切除肛门周围及肛管的瘢痕组织,完全解除狭窄,使肛门口充分开放,将形成的脐旁皮瓣行明道转移至会阴部。在皮瓣中间对应尿道外口及肛门位置切开形成尿道及肛门外口,肛门外口与直肠黏膜缝合,将皮瓣缝合于会阴创面。结果 32例患者中3例出现皮瓣远端发绀,经检查发现2例皮瓣下积血,1例因缝合张力过大引起。清除血肿及拆除部分缝线后皮瓣远端循环得到改善,皮瓣完全存活,经延迟拆除缝线后伤口愈合。1例出现皮瓣感染,导致远端部分坏死,后通过植皮进行创面修复。术后随访0.5~1年,术后皮肤质地、会阴外形功能及生殖器位置均良好;双髋活动度除2例因缺乏功能锻炼及皮瓣皮片后期挛缩恢复不理想外,其余双髋活动度良好。结论脐旁皮瓣不受会阴瘢痕限制,组织相似度好,血管恒定,抗感染能力强,是修复会阴部瘢痕畸形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探讨外伤感染、褥疮、骨肌腱等深部组织裸露的治疗方法。方法 现采用带蒂筋膜皮瓣、双蒂筋膜皮瓣及岛状筋膜皮瓣等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共28例,效果明显,皮瓣处色泽正常。结论 带蒂筋膜皮瓣、双蒂筋膜皮瓣及岛状筋膜皮瓣有着血运丰富,抗感染力强,成活率高,愈后外观满意等特点,现在临床上对四肢、臀骶部软组织缺损以及深部组织裸露已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手部瘢痕挛缩畸形皮瓣移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接受皮瓣移植治疗的70例手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5例,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手部瘢痕挛缩畸形皮瓣移植治疗中应用延续性护理能够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在皮瓣移植治疗手瘢痕挛缩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手瘢痕挛缩畸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采用皮瓣移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部功能锻炼,治疗组采用作业疗法、温水疗法、功能锻炼、加压疗法等多种延续性护理措施,干预周期3个月。[结果]两组总体优良率、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改善预后,提高手部功能及病人的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