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胫后动脉穿支为蒂的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位修复小腿远1/3内侧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8月-2009年8月对48例小腿远1/3内侧软组织缺损患者,在小腿内侧区沿大隐静脉设计以胫后动脉穿支为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面积5 cm×8 cm~15 cm×20 cm.结果 术后3例皮瓣远...  相似文献   

2.
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远端皮肤缺损的经验。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交腿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跟与足踝部深度创面 2 3例 2 5处。结果除 1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远端 1/3坏死 ,行二期手术修复外 ,其余 2 4个皮瓣均完全成活。结论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以多种形式转移 ,是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跟与足踝部深度创面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臂、小腿)逆行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血供,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逆行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腕部及手背软组织缺损6例,逆行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踝及足跟周围软组织缺损8例。结果:14例中12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远端小部分坏死,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前臂及小腿逆行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切取容易,不牺牲主干动脉,疗效满意。逆行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可满意地修复腕及手背部软组织缺损;逆行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是修复踝及足跟周围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方法: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骨与肌腱外露19例,其中,3便将小隐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结果:除1例未吻合小隐静脉之皮瓣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均存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损伤19例,皮瓣面积最大15 cm×13cm,最大5 cm×4 cm,其中将小隐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9例,未吻合但在蒂部结扎6例,未吻合也未结扎4例。结果大部分皮瓣成活,小隐静脉吻合者皮瓣全部成活,未吻合但在其蒂部结扎者部分坏死1例,未吻合也未结扎者均短期内肿胀淤血且大部分坏死1例。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可靠方法,术中若能将小隐静脉与修复区静脉吻合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和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段、踝关节周围及足跟、足背等处创面的护理措施,提高皮瓣的成活率。方法采用腓肠神经和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术对30例患进行手术修复小腿中下1/3段、踝关节周围及足跟、足背等处创面,采取加强皮瓣血运的观察,合理应用烤灯照射,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等对患进行专业护理。结果腓肠神经皮瓣组16例中,14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另2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经短期换药后愈合。隐神经皮瓣组14例中,12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例皮瓣浅层坏死,1例皮瓣边缘坏死,均经中药生肌膏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6年,无1例复发。结论采用腓肠神经和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段、踝关节周围及足跟、足背等处皮肤软组织缺损时,实施严密的观察、精心的护理措施可降低皮瓣的坏死率,有效提高皮瓣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临床应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2例.结果728例皮瓣存活,3例出现部分坏死,1例出现皮瓣中央溃疡.结论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具有多源的动脉血供和丰富的静脉回流网,临床随意性相对较强,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交通工具日益发达和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车祸造成小腿足部外伤并局部皮肤软组织的缺损和骨、肌腱外露病例较前明显增加.这类外伤的处理较为棘手.小腿逆行筋膜皮瓣近年不断发展和完善,筋膜带皮瓣已基本成熟,其中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应用最为广泛,为修复此类损伤提供了简捷方便的治疗方法.2003年2月至2008年10月本院共施行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小腿下段足跟踝部足背的皮肤缺损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临床应用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32例。结果72 8例皮瓣存活 ,3例出现部分坏死 ,1例出现皮瓣中央溃疡。结论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具有多源的动脉血供和丰富的静脉回流网 ,临床随意性相对较强 ,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吻合隐神经及大隐静脉的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吻合隐神经及大隐静脉的隐神经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7例。结果1例延期愈合,余6例皮瓣均一期成活,皮瓣无明显肿胀,毛细血管反应迅速。术后随访6~30个月,皮瓣外形美观,质地柔软,感觉存在,两点辨别觉在35~55mm之间。结论吻合隐神经及大隐静脉的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外观、质地及感觉较满意,改善了以往筋膜蒂皮瓣术后萎缩硬化及感觉差的缺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辩的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8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辩设计、切取、转位修复及术后处理的总结,得出该皮瓣临床应用方法.结果 8例皮瓣均成活.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不牺牲主要血管,切取容易,适宜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带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儿童足部轮辐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以来我科收治儿童足部轮辐伤14 例,年龄4 ~ 13 岁,平均9 岁.其中,自行车伤7 例,摩托车伤5例,汽车伤2 例.损伤部位足背6 例,足跟5 例,足踝3 例.合并骨折4,无骨折10 例.切取同侧小腿带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结果:14 例皮瓣全部存活,创面完全消灭.其中10 例随访1 年,皮瓣外观满意,足踝功能良好.结论:带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儿童足部轮辐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急诊一期修复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38例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急诊病人予以严格彻底的清创,再采用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急诊一期修复创面.术中采用低轴点、远端结扎小隐静脉等方法扩大皮瓣切取面积、减轻皮瓣肿胀.[结果]38例全部成活,无软组织感染.其中5例远端带蒂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常规换药后脱痂愈合.平均随访8个月,皮肤质地良好,有部分感觉恢复.[结论]采用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急诊一期修复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效果优良.采用低轴点、远端结扎小隐静脉等方法可明显改善皮瓣肿胀.  相似文献   

14.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临床应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2例。[结果]728例皮瓣存活,3例出现部分坏死,1例出现皮瓣中央溃疡。[结论]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具有多源的动脉血供和丰富的静脉回流网,临床随意性相对较强,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15.
踝部、足跟及小腿远端损伤致骨和肌腱外露,以往修复这类损伤以带血管游离皮瓣为主,手术难度大,易发生血管危象。近来,我们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损伤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6月至2009年11月,笔者对小腿下段及足部组织缺损患者的创面采用腓动脉穿支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5cm×4cm~21cm×16cm,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或行游离植皮封闭。结果其中27例患者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愈合。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腿后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与腓动脉吻合支为血管蒂设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结果临床应用20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2年,功能及外形满意.结论 皮瓣能修复较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安全、可靠、易取,是修复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临床应用共28例,根据创面特点设计顺行或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顺行皮瓣11例,逆行皮瓣17例。结果:28例皮瓣全部成活,5例皮瓣一角表层坏死换药后愈合,23例伤口1期愈合。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不损失肢体主干血管,血供丰富设计灵活;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容易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9.
带蒂皮瓣、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带蒂皮瓣、肌皮瓣修复小腿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其应用体会.方法:自1990年以来,我院根据68例患者创面所在具体部位、面积、创面的性质及致伤因素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皮瓣治疗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共使用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4例,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9例,肌皮瓣12例,足外侧皮瓣23例.皮瓣面积5.0 cm×2.0 cm~24.0 cm×8.0 cm.结果:68例皮瓣中有65例术后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3例皮瓣远端小面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术后均随访3个月~9年,平均2年9个月,皮瓣外形、功能良好.结论:应根据小腿下段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皮瓣种类.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肌皮瓣,足外侧皮瓣均是较理想的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材料.  相似文献   

20.
筋膜皮瓣是由瑞典整形外科医师ponten在1981年首先发现并描述命名的,在我国应用相对比较晚,侯春林.张世民应用临床比较早,并在2000年出版专著,筋膜有多种形式供皮血管,在全身各处广泛存在,血运形式类型也各不相同,因为这种皮瓣在小腿具有血供可靠、操作简单、转移方便及不损伤下肢主要血管等优点;并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及隐神经营养血管来增加血供,良好的血液循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在小腿部往往需要修复的是具有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