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手术显微镜下解剖面神经切除腮腺,保护神经外血管系,减少神经局部缺血造成面神经核细胞逆行性变性所致的面瘫。方法:选用健康家兔,采用同体对照方法,模拟人腮腺全切术。实验侧手术显微镜下游离面神经切除腮腺,保护神经外血管系。对照侧镜下完成相同手术,但破坏神经外血管系。15只兔分为三组,术后2、3、4周分别取面神经核光镜下观察。结果:实验侧术后面瘫症状轻微,发生率低。对照侧面瘫显著。术后4周对照侧面神经核细胞数少于实验侧(P<0.05)。结论:手术显微镜下解剖面神经切除腮腺,保护外血管系,可减少因神经局部缺血造成的面瘫。  相似文献   

2.
婴儿腮腺内血管及面神经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婴儿腮腺内血管及面神经的解剖特点。方法:采用血管乳胶灌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的方法,观察11例(22侧)婴儿腮腺内血管及面神经的走行与分布。结果:面神经主干距皮肤浅,面神经分支纤细,面神经颊支与面横动脉在腮腺前缘处相邻。结论:在临床上行婴幼儿面神经解剖术时应从面神经主干开始,二腹肌后腹的乳突附丽处是寻找主干的明确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显微镜下听神经瘤手术切除和对面神经保护的经验,探索手术技巧,从而提高肿瘤的切除效果和面神经的功能保护。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34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入路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面神经组64例,无电生理监测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切除率及面神经保留情况,评价及分析术前及术后面神经功能状态。结果 监测组肿瘤全切58例(90.63%),未全切6例(9.37%),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60例(93.75%);非监测组肿瘤全切62例(88.57%),未全除8例(11.43%),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56例(80.00%)。监测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非监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娴熟的显微操作技巧配合术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有助于提高肿瘤切除率及保护面神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发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情况、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对腮腺肿瘤手术3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解剖面神经下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28例,术后并发涎漏2例,暂时性面瘫3例;解剖面神经下腮腺全叶及肿瘤切除术6例,并发颊支永久性面瘫1例,术后2年复发2例。结论腮腺肿瘤以良性肿瘤为主,良性肿瘤的治疗行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术或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次全切除术;腮腺恶性肿瘤在未侵及面神经时行保留面神经的全腮腺切除术,术后辅以放疗,同时应注重快速冷冻切片病检在手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与神经保护,提高临床疗效.方法:45例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 cm)患者,均在显微镜下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肿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41例(90%),近全切4例;面神经解剖保留38例(85%),听力保留3例,术后无手术死亡,后组颅神经、三叉神经损伤加重各1例.结论:通过提高显微手术技巧、熟练掌握肿瘤周边神经血管的显微解剖,大型听神经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肿瘤切除和神经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切除过程中面神经的保护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0月,70例听神经瘤患者手术治疗方法、面神经的保护措施及并发症的防止方法.结果 肿瘤显微镜下全切除45例,次全切除19例,大部分切除6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74.3%(52/70).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熟悉面神经、中脑区域局部解剖,术中加强保护及神经电生理刺激,可有效提高面神经的保留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切除过程中面神经的保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0月,70例听神经瘤患者手术治疗方法、面神经的保护措施及并发症的防止方法。结果肿瘤显微镜下全切除45例,次全切除19例,大部分切除6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74.3%(52/70)。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熟悉面神经、中脑区域局部解剖,术中加强保护及神经电生理刺激,可有效提高面神经的保留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因口腔颌面外科多发病腮腺混合瘤行腮腺全切术或次全切除术时从总干解剖面神经时寻认总干及分离其周围组织减少面瘫等并发病的方法,确定有关骨性标志,便于操作、以往多见从周缘枝解剖的报告,从总干解剖的报告很少,为此,我们查阅了一些文献,并将国人50例100侧头骨的几个有关标志进行了测量介绍如下: 1.测量了同侧茎乳孔与鼓乳裂切迹间距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7,(4):453-455
目的:探讨腮腺浅叶切除术中沿面神经总干顺行解剖面神经方法的手术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腮腺包块患者行腮腺包块及浅叶切除术,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经面神经总干顺行解剖的方法解剖面神经,游离腮腺浅叶并切除,分析手术效果。结果:50例患者术中均经主干游离面神经,3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面瘫症状,3月内均完全恢复,1例患者出现腮腺瘘,3周后恢复,无耳垂麻木、面部畸形等并发症,无肿瘤复发病例。结论:沿面神经总干顺行解剖面神经分支的方法解剖标志清晰、解剖路径顺畅、切除腮腺包块彻底,是一种较好的减少面神经损伤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显微镜下手术中的面神经保护方法.方法 17例听神经瘤显微镜下切除,全部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中仔细辨认面听神经血管束并予以妥善保护避免损伤,术后观察面神经功能.结果 肿瘤全切除14例(82.4%),次全切除3例(11.6%),面神经解剖保留14例(82.4%),损伤3例(11.6%).结论 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面神经解剖保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面神经高位切断后其神经元的形态改变.方法建立SD大鼠面神经高位切断模型后行HE、TB和TUNEL染色,观察健侧面神经元及术后1、3周时伤侧面神经元的形态改变.结果健侧和术后1周伤侧面神经元均未见明显凋亡,术后3周伤侧面神经元见明显凋亡.结论面神经损伤后3周可导致伤侧面神经元出现明显凋亡.  相似文献   

12.
在41侧标本上,对面神经主干、颞面干、颈面干及在腮腺前缘处的分支的各径线进行了观测,为面神经移植提供参数,对主要面肌的神经支数及入肌点进行观察。另在22只狗上进行单侧带血管耳大神经移植至同侧面神经的实验。术前及术后定期作肌电观察带血管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情况。结果表明:带血管神经移植后3个月,肌电图基本恢复正常,神经移植成功。可望将此方法用于对面瘫的显微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新西兰白兔面神经损伤为动物模型,研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损伤后面神经再生的作用,为临床上选择高效的神经营养因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28只新西兰白兔,将其双侧面神经上颊支离断后套入硅胶管,吻合神经断端,并将硅胶管两站与神经外膜吻合后,向套管内注射CNTF液(实验组)以及生理盐水(对照组)。于术后1,2,4,8周采用电生理、光镜、透射电镜等手段来检测。结果:术后2周、4周,实验组不论是神经传导速度还是组织学形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周以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局部应用外源性CNTF短期内可明显促进损伤面神经的再生,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方式与面神经分支功能性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术后面神经及其主要分支功能损伤与肋腺切除手术方式及病理类型等的关系。方法:对99例经病理诊断为肋腺良性肿瘤的病例术后面神经及其主要分支功能情况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以House-Backmann分级方法对面神经功能进行分组。结果:术后面神经暂时性损伤的机率为36.4%。永久性损伤为3%;肋腺全切术后面神经重要分支功能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浅叶摘除术和节段切除术;下颌缘支功能损伤的机率较其他分支高。结论:面神经主要分支功能损伤与手术方式密切相关,适当选择手术方式可减少其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扩张延长周围面神经的水囊合理注水量与延长值。方法 :使用组织扩张器对3组 (每组 1 0只 )兔面神经行一次性扩张延长 ,水囊注水量分别为 4、6和 8ml,注水后保持 5 min。注水前后分别进行肌电测定 ;并在光镜、透射电镜下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3组延长值分别为9.2 2 %、1 5 .0 0 %和 2 2 .1 0 %。前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 ,神经扩张前后相比无明显差别 ,第 3组则比延长前明显减慢。前两组轴突密度扩张部与正常神经相比无明显差别 ,第 3组密度明显降低。前两组神经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正常 ,髓鞘为圆形 ,排列规则 ,第 3组束膜间有血管扩张、间质水肿、出血及脱髓鞘变化。结论 :兔面神经一次扩张延长的水囊合理注水量为 6ml,延长值为 1 5 .0 0 %。  相似文献   

16.
报告3例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转移累及颈动脉,术中保留预动脉,术后4~6d颈动脉破裂大出血。分析原因为伤口感染和颈动脉已被肿瘤浸润所致,提示受肿瘤侵犯的颈动脉不宜保留。  相似文献   

17.
不同程度失神经支配的面神经和面肌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重  石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9,28(6):437-438,442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失神经支配的面神经和面肌的病理变化,为判断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制作豚鼠面神经不同损伤程度的面神经麻痹实验模型,应用航向电镜扫描电镜观察面神经和口轮匝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压榨面神经5s组只见髓鞘轻度病变,肌纤无异常改变;30s组髓鞘和轴突及肌纤维都呈重度病理改变;15s组神经纤维和肌纤维处于前两组改变的中间状态。结论:面神经失神经支配程度越重,面神经纤维和面肌肌纤维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术后面神经及其主要分支功能损伤与腮腺切除手术方式及病理类型等的关系。方法 :对 99例经病理诊断为腮腺良性肿瘤的病例术后面神经及其主要分支功能情况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 ,以House-Backmann分级方法对面神经功能进行分级。结果 :术后面神经暂时性损伤的机率为 36 4%。永久性损伤为3 % ;腮腺全切术后面神经重要分支功能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浅叶摘除术和节段切除术 ;下颌缘支功能损伤的机率较其他分支高。结论 :面神经主要分支功能损伤与手术方式密切相关 ,适当选择手术方式可减少其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对急性面神经损伤端侧吻合后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2 4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 3组 ,兔双侧面神经上颊支切断后与同侧外膜开窗的下颊支作端侧吻合。右侧为实验侧 ,术后局部给予CNTF ,左侧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侧。分别于术后 3、5、1 2周取材 ,进行大体观察和面神经功能评分、神经组织学、电生理、透射电镜等检查。结果 各组实验侧颊支有髓神经数目、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面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侧 (P <0 0 5 )。实验侧颊支神经成熟程度优于对照侧。结论 CNTF在提高神经端侧吻合后侧支萌出率和减轻失神经肌肉萎缩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改良向心性途径腮腺切除术治疗178例腮腺良性肿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