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9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辉 《浙江中医杂志》2005,40(10):435-435
2000年8月~2002年7月,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9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笔者应用刺五加注射液配合口服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并设对照观察,分析相关指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 本组90例脑梗塞住院患者均符合1986年全国第2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检查证实。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40岁~78岁,平均60岁;病程24h~10年。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2岁~79岁,平均62岁;病程24h~9.5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刺五加注射液(中美合资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60ml加入5%葡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IV)的疗效。方法:将VBI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加味补阳还五汤和普麦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和椎-基底动脉血液平均流速。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特别是在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脑供血方面作用非常显著,TCD检测为临床诊断、治疗观察提供了客观依据。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是治疗VBIV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眩晕9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一般资料 96例病人均为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性52人,女性44人;年龄最大79岁,最小45岁,平均年龄65.4岁;病程6~35天,平均19天;首次发病38例,反复多次发病58例。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34例,出血性脑血管病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1例,冠心病13例,心律失常8例,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22例,带状疱疹2例。  相似文献   

5.
补阳还五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为临床常见病之一。笔者自1997年3月开始试用以补阳还五汤为主治疗本病,并与西药治疗组对照,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为1997年3月~1999年10月本院门诊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并经我院TCD确诊。治疗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39~67岁,平均51.2岁;病程1~22年,平均5.6年;其中高血压18例,高脂血症25例,脑血管硬化11例,无特殊合并症9例。对照组47例,男24例,女23例;年龄36~71岁,平均52.7岁;病程1~23年,平均5.3年;其中高血压19例,高血脂症23例,脑动脉硬化14例,无特殊合并症12例。病变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补阳还五汤,并随证加味治疗,1剂/d,2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1%。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陈革 《陕西中医》1998,19(11):521-522
<正> 补阳还五汤是《医林改错》中的著名方剂,由黄芪、当归尾、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地龙组成。具益气化瘀通络之功,主治中风半身不遂。笔者扩大本方应用范围,效果满意,现简介如下,供同仁参考。 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周某,男,68岁。因头晕目眩1d入院,视物旋转,泛恶呕吐,头晕随头部体位改变而发作,两上肢发麻,颈椎片示:颈  相似文献   

8.
补阳还五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朝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方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功效,主要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笔者在临床中使用该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性眩晕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阳还五汤为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方。笔者近 3年来用本方治疗老年性眩晕症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5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2 5例 ,女 1 0例 ,年龄最大 73岁 ,最小 56岁。病程 1~ 3年 2 7例 ,5年以上 8例 ,经脑电图及眼底检查 :3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及眼底动脉硬化 ,高血压 1 5例 ,高血脂 1 0例 ,肢体麻木 1 0例。2 治疗方法处方 :黄芪 50 g,赤芍 1 0 g,地龙 1 5g,川芎 1 5g,桃仁 1 0 g,红花 1 0 g,葛根 30 ,恶心加姜 ,半夏 ,竹茹 ,纳差加太子参 ,砂仁 ,佛手 ,体胖湿胜者加茯苓 ,白术 ,泽泻 ,肢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以盐酸倍他司啶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中痊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显效率73.3%,有效率90.0%。对照组中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显效率53.3%,有效率8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蒋萍 《国医论坛》2000,15(5):33-33
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周某 ,男 ,68岁 ,1 996年 1 0月 2 8日诊 ,住院号961 982。患者头晕目眩 1天入院 ,症见视物旋转 ,泛恶呕吐 ,出汗 ,头晕随体位改变而发作 ,双上肢发麻 ,舌淡苔薄 ,脉细弦。血压 1 8/1 1 k Pa。颈椎片示 :颈椎增生 ,拟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证属气虚无力运血 ,血脉运行不畅 ,脉络阻滞 ,清空失养。予补阳还五汤 :生黄芪 1 2 0 g,归尾、桃仁、赤芍、川芎、地龙各1 0 g,红花 6g。日 1剂 ,水煎服。服药 1周后头晕即缓 ,精神振作。守方治疗 1周 ,自觉无特殊不适而出院。随访年余 ,一切正常。按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  相似文献   

12.
13.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性眩晕65例龙海市第一医院(363100)高天辉笔者近年来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性眩晕65例,获得显著疗效。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1990年5月在南昌召开的老年眩晕协作会议制订的《老年脑病——眩晕临床观察方案》,并按眩晕分...  相似文献   

14.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7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补阳还五汤是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等症的著名方剂。而中风患者因脑血管硬化 ,顺应性下降 ,大多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史。笔者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 72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72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均有以下临床表现 :1反复出现眩晕或头痛 ,部分患者伴有颈部不适、肢体麻木及恶心呕吐 ;2颈椎片提示椎体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 ;3颅脑多普勒检查提示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4排除其他脑部器质性病变。其中 ,男 4 6例 ,女2 6例 ;年龄 4 5~ 73岁 ,平均 6 1.5岁 ;合并高脂血症者5 4例 …  相似文献   

15.
林武  林汉平  卢灿辉 《河北中医》2003,25(8):631-631
1998 0 8~ 2 0 0 1 0 8,我们以刺五加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5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5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女 2 5例 ,男 2 0例 ;年龄最小 45岁 ,最大 73岁 ,平均 6 0岁 ;病程 <1年 1 5例 ,1~ 3年 2 5例 ,3~ 5年 5例 ;有血管痉挛者 2 0例 ,脑动脉硬化者1 8例 ,血液黏度升高者 2 5例 ,颈椎病者 8例。1 2 中医辨证分型1 2 1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兼血瘀型 (1 5例 ) 证见 :眩晕耳鸣 ,急躁易怒 ,少寐多梦 ,或腰膝酸软 ,舌红 ,舌尖边有瘀点或瘀斑 ,苔薄黄 ,脉弦或弦细。1 2 2…  相似文献   

16.
笔者于2001~2003年应用补阳还五汤合并杏丁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40例,对照组用尼膜地平片口服治疗2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具有典型的发作性眩晕症状,经头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明确单侧或双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随机按2∶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45~77岁,平均(54·85±6·23)岁;全部病例颈椎摄片,正常9例,其余3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予常规营养神经、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补阳还五汤;疗程均1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轻临床症状,减少病残率。  相似文献   

18.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3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笔者自2000年1月-2005年1月,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3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朝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方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功效。主要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笔者在临床中使用该方治疗足跟痛、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疾病,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1足跟痛李某,男,  相似文献   

20.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肾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暾 《四川中医》1993,11(10):25-26
慢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近三年来,笔者根据中医“久病入络”的理论,自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本病24例,疗效较好。兹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24例中,男11例,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