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田勇  卡索  刘成  李丹  马骁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11):1372-1373
目的:探讨椎体次全切除Zephir前路钢板结合钛网植骨融合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价值.方法:对1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Zephir钢板内固定,术后平均随访21个月.结果:根据Frankel分级的评价,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和恢复,6个月内均获得骨性融合,无钢板和螺钉断裂及松动.结论: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Zephir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减压彻底、植骨牢固、可获得术后颈椎即时稳定、融合率高、术后不需要外固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颈前路减压Zephir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前路减压Zephir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疗效及价值. 方法 采用颈前路减压,自体或钛笼植骨联合Zephir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6例.按照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定患者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状态. 结果 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0.2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7.13±1.21)分,术后12个月时JOA评分平均(12.82±1.11)分,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植骨全部融合,无钢板断裂和螺钉松动及其他并发症. 结论 颈前路减压Zephir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3.
前路减压AO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前路减压AO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 ,术后随访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植骨融合率及有无植入物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 10~ 18个月 ,平均 12个月。 2 0例获得牢固的骨性融合 ,融合率为 95 % ,术后症状明显缓解 ,脊髓功能改善者 18例 ,占 86 % ,无钢板和螺钉板松动或断裂。结论 颈前路减压AO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充分减压 ,提高植骨融合率 ,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寇剑铭  程兆明  张学康 《河北医学》2006,12(10):1023-1025
目的:探讨颈前路开槽式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方法:对48例脊髓型颈椎病采用经颈前路开槽式减压加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术后定期X线检查并随访所有病例。结果:随访时间平均23个月,植骨于术后3个月骨性愈合,无植骨块移位、钢板断裂或螺钉松动、脱出及断裂等,椎体间高度得到恢复并可维持良好的颈椎生理曲度。手术有效率为100%(48/48),优良率为89.6%(43/48)。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经前路开槽式潜行充分减压,使脊髓功能尽可能恢复,植骨内固定使颈椎更稳定,也利于植骨节段融合,其临床疗效更趋满意。  相似文献   

5.
赵江涛  李洪涛  宫云昭 《医学综述》2009,15(10):1594-1595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的1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4例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5个月。所有植骨在3~4个月内融合,融合率100%。术后6个月日本骨科学会评分平均为15.3分。平均改善率为82.6%,其中优12例,良2例。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实用,且疗效满意的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Z-plate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脱位伴不全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陈旧性胸椎骨折脱位伴不全瘫行前路开槽式扩大减压、植骨、Z-plate钢板内固定术,术后进行6-2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结果: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占83%(15/18),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未见钢板、螺栓和螺钉松动及断裂现象,结论:应用前路开槽式扩大减压、植骨、Z-plate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脱位伴不全瘫,具有减压彻底,术后脊柱稳定性,无需行石膏固定和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ORION颈前路钛板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价值。方法:对2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ORION钛板固定术,术后平均随访16月。结果:根据Frankel分级的评价,本组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序的好转和恢复,植骨块术后在6个月内获得骨性融合,无钛板和螺钉松动及断裂现象存在。结论: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ORION钛板固定系统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减压彻底,植骨牢固,可获得术后颈椎即刻稳定,术后不需行石膏固定和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3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后肢体功能及全身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20个月,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椎间植骨全部融合,无断钉、断板及内固定松动。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评价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2例CSM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诊6-24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椎间植骨均达骨性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植骨块松动移位和塌陷发生,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CSM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脊贸型颈椎病患行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并对临床结果进行Odom's法疗效评定及影像学分析。结果:随访57例,优26例,良21例,中8例,差2例,优良率82.4%。植骨融合串为92.98%(53/57),无植骨块移位、塌陷和钢板断裂、松动及螺钉松动、退出等并发症。结论:颈前路钢板内固定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是有益的,植骨融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两种颈椎前路自锁钢板对维持脊柱稳定性的随访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罗飞  许建中  王序全  周强 《重庆医学》2005,34(7):986-987
目的观察Orion、Zephir两种颈椎前路自锁钢板对维持术后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我院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41例的患者术后进行12~36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结果 38/41例(92.7%)患者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1例Orion钢板螺钉松动,其余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Ⅰ期骨性融合.在最长36个月的长期观察中未发现融合椎体相临节段明显的退行性变及钢板下骨质疏松.结论两种椎前路自锁钢板均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能保证颈椎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开槽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的JOA评分及平均椎间高度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末次随访时的平均椎体高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椎间植骨均融合。17.2%患者术后出现取骨区并发症。结论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宋杰  赵勇  许圣犬 《农垦医学》2010,32(5):439-441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对1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自体髂骨植入结合颈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颈椎X线片、自我感觉、临床功能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5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手术后恢复满意,患者生活基本自理。神经功能改善依据JOA评定标准,优12例,良3例;JOA评分由术前(9.52±1.22)分上升至术后的(14.83±1.25)分。结论:应用自体髂骨植入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支撑稳定手术椎体节段和诱导成骨的优点,术后颈椎即时稳定性好,椎间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14.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治疗的初步临床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显明  邓少林  黄欣  权毅  屈波 《四川医学》2009,30(5):691-693
目的观察在甲基强的松龙保护下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椎前路间隙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开槽减压钛网植入与cage植入钢板内固定术,28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结果采用JOA评分评定临床效果,JOA评分13~16分,平均13.2分,其中优24例,良4例。椎间植膏、在3~5个月内融合,无骨不连及假关节形成。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在术中与术后能够很好地保护脊髓功能;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是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 novel surgical method for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 Methods: Totally 21 patients with multilevel CSM undergoing a novel surgical procedure from April 2001 to January 2004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ll patients experienced 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surgery in subsection, autograft fus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Preoperative,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and follow-up image data, X-rays and semi-quantitative Japanese orthopaedics association (JOA) scor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restoration of lordosis (Cobb's angle), intervertebral heights, the stability of the cervical spin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Results: Preoperative symptoms were markedly alleviated or disappeared in most of the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JOA scores, the ratio of improvement in neurological function was 72. 2%, including excellent in 9 cases (42.9%), good in 7 cases (33.3%), fair in 3 cases (14.3%) and poor in 2 cases (9.5%).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X-rays showed obvious improvements in lordosis and in the intervertebral height of the cervical spine (P〈0. 01).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instrument failure during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of 14. 2 months (9-24 months, P〉0. 01). Conclusion: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in subsection, autograft fus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is a rational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multilevel CSM.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取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结合前路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118例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根据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随访颈椎标准X线片,测量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及后缘高度(HPB)并评估植骨融合情况;JOA标准评价神经功能情况。结果:随访6-32个月,平均19个月;3例出现钛网轻度沉陷,所有病例无内固定断裂、松动,末次随访骨融合率为100%;JOA评分,术前与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优良率为86.2%;术后Cobb角、HAB及HPB值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与术后即刻上述指标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减压彻底,有效的矫正了颈椎畸形并达到坚固骨融合、重建稳定的目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及solis颈椎cage融合治疗颈椎损伤伴颈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 对25例颈椎损伤患者进行前路椎间盘摘除、脊髓减压、solis颈椎cage融合、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有脱位者行牵引复位。结果 25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未发生手术并发症.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后影像学资料显示无植入物脱出或塌陷.无椎间高度明显丢失,无钢板螺钉断裂或脱落等。结论 前路钢板及solis颈椎cage融合有较高的强度和坚固能力,能提供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作用,可以满足颈椎前路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脊髓型颈椎病外科干预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方法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选取36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全部实施颈前路减压及自体髂骨移植或钛网、钛板固定融合术,其中5例于术后3~6个月再次手术.术后随访2年6个月~6年,平均3年4个月,分析其手术治疗方法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临床功能评价:优175例(47.94%)、良129例(35.34%)、可44例(12.05%)、差17例(4.66%).结论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减压效果较好,手术时机、病变程度及手术技术等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对38例脊髓型颈椎病,通过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分别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或颈前路减压植骨术。结果:随访6个月~10年,摄片未发现不稳定现象,植骨均愈合。功能评价:优良32例(84.2%),可4例(10.5%),差2例(5.3%)。结论:脊髓型颈椎病一旦确诊宜尽早手术。手术时机、适应证、术中注意的问题和并发症的防治对手术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