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体重指数与儿童青少年体能指数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与儿童青少年体能指数(PFI)之间的关联.方法 以安徽省参加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的7~18岁汉族学生共8941人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年龄分层后,将研究对象依据BMI百分位数分为5组:很低(BMI<P5)、较低(P5≤BMI<P15)、正常(P15≤BMI< P85)、较高(P85≤BMI<P95)、很高(BMI≥P95).对各体能测试成绩进行标准化,将其Z分相加算出PFI.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BMI组PFI的差异.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学龄段学生BMI与PFI的关联.结果 8941名学生中BMI很低、较低、正常、较高、很高组的PF1分别为-1.77、-0.91、0.32、-0.17、-0.54,呈倒“U”形分布;BMI正常组的PFI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值均<0.05).回归分析显示PFI与BMI呈正相关,与BMI2呈负相关,表明PFI是BMI的二次函数,随着BMI的增高PFI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抛物线变化趋势.结论 BMI与儿童青少年PFI呈现抛物线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探索大学生体质量指数(BMI)与身体素质指数(PFI)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体质提供参考.方法 对参加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河南省大学生,依据各性别年龄组的BMI百分位数划分为非常高(BMI≥P95)、高(P85≤BMI相似文献   

3.
了解中日两国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与体能指数(PFI)之间的关系,为有效提高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能水平提供支持和依据.方法 在中国和日本共测试9 594名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能项目,采用随机个案法抽取其中4 800名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中日两国不同肥胖程度儿童青少年体能指数存在的差异,并分析不同BMI-Z分与PFI之间的关系.结果 中国男生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分组的PFI均值分别为-1.17,-0.03,0.04和0.26,日本男生分别为-2.59,-0.34,-1.46和-2.44,超重和肥胖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中国不同BMI分组女生的PFI均值分别为-1.18,-0.08,0.01和1.03,日本女生分别为-1.21,0.51,0.11和-1.30,中国正常BMI女生PFI低于日本,肥胖女生则高于日本(P值均<0.05).中国男生、总体和日本男生、女生、总体方面不同BMI-Z值的P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89,3.05,4.81,2.33,5.34,P值均<0.01).结论 中日儿童青少年BMI-Z分与PFI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随着BMI-Z分升高中国男生PFI的下降幅度较日本男生更为显著.应结合中国实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儿童青少年体能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学龄儿童青少年不同体重指数(BMI)对体能各指标的影响,为提高儿童青少年体能水平,保持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方法抽取南京市43 424名儿童青少年体质数据,依据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及营养不良筛查标准分为营养不良、正常、超重肥胖组,了解不同体重指数学生各体能指标及体能指数(PFI)间的关系。结果南京市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占6.19%,正常占74.57%,超重肥胖占19.24%。男生随着BMI的增加,肺活量和握力指标也随之增高,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立定跳远、50 m跑、1 000/800 m跑、坐位体前屈和体能指数方面正常组学生的成绩优于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组学生。儿童青少年不同体重指数与肺活量、握力呈现正相关关系(P0.01),与立定跳远、50 m跑、1 000/800 m跑和体能指数(PFI)呈现负相关关系(P0.05)。男生不同体重指数与坐位体前屈呈现负相关关系(P0.05),女生则呈现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儿童青少年不同营养状况与体能指标及体能指数存在密切联系,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对体能均会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了解2000-2014年上海市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趋势,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判别标准研制及预防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0,2005,2010,2014年4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7~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法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组儿童青少年BMI的变化趋势.结果 14年间学生BMI P85低年龄组差异比较小,随年龄增加差异逐渐增大,青春期后有减小的趋势,男生平均增加2.1百分点,女生平均增加1.3百分点.学生BMI增长主要集中在中等和高百分位数,尤其是P90后,差值逐渐增大.7~11,12~15岁男生在P5o后差值均逐渐增大,P95分别达2.0,3.2百分点,其中12岁男生从23.4 kg/m2增加到26.8 kg/m2,14岁女生从24.0 kg/m2增加到25.9 kg/m2.与WGOC标准相比,2014年男生BMI P85,P95均较高,而女生BMI P85 10岁之前高于WGOC标准,从11岁开始与WGOC标准基本相一致.2014年上海市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5.4%,9.1%,较2000年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分别上升6.4,5.2百分点.结论 BMI分布高百分位的个体比低百分位个体的变化更大.在肥胖防治工作中,加强对群体BMI曲线的监测分析,对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战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青少年晚期大学生体质指数(BMI)与健康相关体能的关系,为青少年的健康促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广西师范大学2017—2021年30 523名大一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定》数据资料,分析青少年晚期大学生BMI与健康相关体能的关联性。结果 30 523名青少年晚期大学生的平均BMI为(20.46±2.89),正常体重率、低体重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82.4%、7.5%、7.6%和2.5%;7 407名男生的平均BMI为(21.51±3.47),正常体重率、低体重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71.8%、9.1%、13.3%和5.8%;23 116名女生的平均BMI为(20.13±2.59),正常体重率、低体重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85.8%、7.0%、5.8%和1.4%。男生低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体能指数(PFI)分别为(0.006±2.719)、(–1.823±2.995)和(–4.621±3.268),均低于正常体重组PFI的(0.708±2.946)(均P <0.01);女生超重组和肥胖组的PFI分别为(–1.677±2.944)和(–3.787±3.425)...  相似文献   

7.
探索7~18岁学生体质量指数(BMI)与5项身体素质指标的关系,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方法 从2014年河南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中抽取7~18岁学生共43 665名,依据各性别年龄组的BMI百分位数将受试对象划分为非常低、低、正常、高、非常高5组,利用5个身体素质测量指标计算身体素质指数(PFI).结果 男生表现为在BMI正常的情况下身体素质最好(PFI=0.45),在BMI低(PFI=0.28)和非常低(PFI=-0.31)的情况下次之,在BMI高(PFI=-1.50)和非常高(PFI =-3.56)的情况下最差;女生表现为在BMI正常(PFI=0.24)、低(PFI=0.28)、非常低(PFI=0.21)的情况下身体素质较好,在BMI高(PFI=-0.90)和非常高(PFI=-2.04)的情况下较差.PFI为因变量、BMI为自变量的非线性关系表现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回归方程式分别为男生7~10岁:y=-0.023x2 +0.532x-2.183,11 ~ 12岁:y=-0.008x2-0.02x+3.417,13~ 15岁:y=-0.036x2+1.372x-12.680,16~18岁:y=-0.049x2+1.974x-19.463;女生7~10岁:y=-0.013x2+ 0.263x-0.622,11~12岁:y=-0.01 6x2 +0.41 1x-2.092,13~ 15岁:y=-0.017x2+0.575x-4.295,16~ 18岁:y=-0.013x2 +0.414x-2.948.结论 身体素质在BMI正常时最好,在BMI低和非常低时次之,高和非常高时最差;BMI与PFI之间的关系为菲线性,且从少年到青春期根据年龄的差异而不同,多数情况下该关系呈现抛物线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中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PA)与体能指数(PFI)的相关性,为改善中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以及提升体能素质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18年9—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式在华东、西北、华北、华中、西南和华南区选取4 269名7~18岁学生,收集体力活动等数据,并完成立定跳远、握力、50 m跑、改良坐位体前屈、30 s仰卧起坐、20 s反复横跨、20 m往返跑测试,采用χ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数据。  结果  在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儿童青少年PFI的比较中,男生10~12和16~18岁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达标组的PFI值分别为(0.46±3.58)(0.75±3.00),MVPA不达标组的PFI值分别为(-0.69±3.64)(-0.61±2.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4,0.57,P值均<0.05);女生4个年龄段MVPA达标组的PFI值与MVPA不达标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不同体能等级下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状况比较中,健康体能组MPA和VPA时间、体育锻炼时间高于不健康组(Z值分别为-2.04,-4.93,-7.09,P值均 < 0.05)。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每日MVPA、体育锻炼与体能指数之间均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即体育锻炼与体能指数呈正相关,适当提高儿童青少年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水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分析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变化趋势与自评BMI的一致性及影响自评BMI的相关因素,以期为相应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0-2015年6轮调查资料中6238名6~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度-均值-变异系数(LMS)法揭示BMI变化规律,采用x2检验和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其与自评体重的偏差,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体型自我评价的相关因素.结果 2000-2015年儿童青少年BMI百分位数曲线P50和P85均显示增高趋势,且高百分位增幅更大.无论年龄和性别,实测BMI与自评体重一致性较差(Kappa<0.3),50%以上的消瘦和超重(除13~18岁女生)调查对象误认为自身体重正常,约1/4体重正常调查对象误以为自身体重异常.城市男生更易自评体重偏瘦[OR值(95%CI)=1.43(1.18~ 1.73)],喜欢流行节目[OR值(95%CI)=1.80(1.23~2.55)]和卡通/动漫[OR值(95%CI)=1.39(1.00~ 1.96)]的男生更易自评体重超重.高年龄组[OR值(95%CI)=2.74(2.08~3.61)]、城市[OR值(95%CI)=1.53(1.21~1.94)]、喜欢流行节目[OR值(95%CI)=1.74(1.27~2.38)]的女生更易自评体重超重;喜欢动漫/卡通节女生更会认为自身体重偏瘦[OR值(95%CI)=1.78(1.33~2.40)].结论 过去十多年来中国儿童青少年BMI呈现升高趋势,且与自评BMI偏差较大,年龄、现住地和喜欢视频节目类型会影响体重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中国汉族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和20m往返跑(20 m SRT)的相关性,为促进不同营养状况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中国各行政区(华东、华北、中南、西北、西南和东北)采用随机个案法抽取17 280名7-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20 m SRT进行心肺耐力水平测试,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线性回归等方法探讨BMI和20 m SR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中国汉族男性儿童青少年20 m SRT总体成绩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组分别为32.20,35.23,28.84和22.29次,女生分别为25.22,26.13,23.36和18.39次,男女生成绩均为正常组>消瘦组>超重组>肥胖组(P值均<0.05).BMI-Z分范围是-3.0~8.0,无论男女,不同BMI-Z分组青少年的20 m SRT-Z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无论男女,BMI-Z分在接近正常范围区间,20 m SRT-Z较高;而在较高和较低区间时,20 m SRT-Z较低.结论 体重正常组汉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水平高于消瘦、超重和肥胖组,BMI-Z分和20m SRT-Z分之间大体呈“抛物线”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健康饮食指数与中国膳食平衡指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饮食指数(HEI)和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都是依据膳食指南而建立的、衡量总体膳食质量的评价方法。本文从建立依据和发展、评分体系和方法、应用及优缺点等方面对HEI和DBI两种膳食质量指数的特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妊娠与菌斑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病变程度与妊娠的关系。方法:孕妇41例,同期未怀孕的健康女性40例(对照组)为对象。孕妇组孕3~5个月,对照组年龄与孕妇组匹配,检查记录PLI、SBI。结果:孕妇组的PLI、SB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是牙周疾病加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在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诱导的不完全肌松状态下,脑电双频指数(BIS)和熵指数对麻醉深度评价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Ⅱ级的慢性鼻窦炎行鼻窦开放手术患者50例,入手术室后(T0)麻醉诱导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设置初始预期血浆浓度为2.1μg/ml,达到预期血浆浓度后(T1)每30 s增加0.3μg/ml,直至睫毛反射消失,待患者意识消失(T2),再增加0.5μg/ml(T3),达到此血浆浓度后30 s给予罗库溴铵0.6 mg/kg(T4),1 min后行气管插管术,并记录T0~T4及气管插管时(T5)、气管插管后1和3 min(T6、T7)、切皮即刻(T8)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BIS、状态熵指数(SE)及反应熵指数(RE).结果 与T0比较,其余各时间点BIS、RE、SE均明显降低(P<0.05);MAP、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各时间点RE均较SE明显升高(93±9比87±5,88±12比82±12,73±25比72±21,57±21比56±22,46±16比43±17,39±14比37±12,36±14比34±11,35±11比32±9,39±15比36±12)(P< 0.05).麻醉诱导期间BIS与SE、RE在各时间点呈正相关(r=0.887、0.901,P<0.01).结论 在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诱导的不完全肌松状态下,BIS、熵指数皆可较为准确地评价麻醉深度,且两者相关性良好;而其中RE是最灵敏、最迅速评价麻醉深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项指数和综合指数在职业危害现状评价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选择扬州市某蓄电池厂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危害因素检测,应用单项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整改前:铅尘点合格率为57.1%,最高超标3.2倍(涂片岗位);铅烟点合格率为37.5%,最高超标3.67倍(铸焊岗位);噪声点合格率为90.9%,最高超标3.1dB(A)(制粉岗位);氢氧化钠、硫酸、苯、甲苯、二甲苯等项未超标;综合指数I=1.63,职业危害等级为IV级,该项目卫生工程防护措施不合格。整改后:铅尘合格率为85.7%,最高超标0.92倍(涂膏岗位);铅烟合格率为75.0%,最高超标0.67倍(拉网岗位);I=0.81,职业危害等级为I级,该项目卫生工程防护措施合格。结论单项指数和综合指数法适合于超标点数较少且超标水平不高,依据目前的工艺设备、控制措施及防护条件不能或很难达到职业有害因素全部合格的项目评价,评价过程中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综合作出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超声对年轻肥胖男性颈动脉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增加的预测价值,探讨其增加是否预示着将来会发生血管功能障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参加健康体检的48例年轻肥胖男性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与观察组年龄相当的100例体重正常的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均无其他局部或系统性疾病.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常规颈动脉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计算颈动脉RI和P1.结果 观察组的RI、PI、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0.70±0.10比0.60±0.10、1.48±0.30比1.00±0.10、(36.6±3.4) kg/m2比(23.6士1.6)kg/m2、(127.5±14.3)mm Hg(1 mm Hg=0.133 kPa)比(110.5±11.0) mm Hg、(78.8±9.8) mm Hg比(69.9±7.6) mm Hg、(27.5±19.6) mU/L比(8.8±8.8) mU/L、(3.7土1.6) pmol/L比(1.8±1.2) pmol/L、(3.9±2.0) mmol/L比(2.1±1.3) mmol/L、(3.1±0.7) mmol/L比(2.3±0.7) mmol/L、(4.0±4.4) mg/L比(1.3± 1.2) mg/L,P<0.05].结论 血压正常、无其他心脏危险因素的年轻肥胖男性血管的特征性表现为血管顺应性降低和阻力增加.年轻肥胖男性的血管初期表现为动脉管壁的功能改变,早期的干预如节食、运动是否能提高血管的功能还需进一步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及孕期BMI增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单胎初产妇3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幅<4(Ⅰ组)、4≤BMI≤6(Ⅱ组)、>6(Ⅲ组)分组,并分别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孕前肥胖组剖宫产、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肥胖组孕期BMI增幅≥4者剖宫产、巨大儿明显增多(P<0.05),孕前正常组孕期BMI增幅>6者剖宫产、巨大儿明显增加(P<0.05);孕前肥胖组、孕期BMI增幅>6的孕妇,其妊高征、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幅与母婴预后有密切关系,控制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幅可以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TyG)与机体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数据来自2018-2019年建立的中国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中西安城市人群队列基线调查,根据TG和FPG构建反映机体胰岛素抵抗(IR)的TyG及TyG-BMI,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构建反映机体炎症的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TyG与SII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有11 491名研究对象纳入分析,调整协变量后,TyG每增加1个单位,高SII的风险增加21%(OR=1.21,95%CI:1.12~1.30),TyG处于Q4组人群高SII的风险是Q1组的1.34倍(OR=1.34,95%CI:1.18~1.52)。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进一步证实TyG与SII关联稳定。在BMI位于18.5~23.9 kg/m2的人群中,TyG作为连续变量时每增加1个单位,高SII的风险增加31%(OR=1.31,95%CI:1.18~1.45),作为分类变量时Q4组高SII的风险是Q1组的1.52倍(OR=1.52,95%CI:1.27~1.83);在BMI位于24.0~27.9 kg/m2的人群中,TyG作为连续变量时每增加1个单位,高SII的风险增加20%(OR=1.20,95%CI:1.07~1.35),作为分类变量时无统计学关联。结论 IR水平升高与机体炎症的发展密切相关,BMI可能调节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超重或肥胖前早期预防IR水平升高对于机体炎症的控制可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指标、凝血指标、基质衍生因子-1α(SDF-1α)、乳酸脱氢酶(LDH)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12例,其中初诊未治疗50例(初诊组),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62例(完全缓解组),同期另选8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3组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凝血指标、SDF-1α及LDH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初诊组及完全缓解组CD4^+、CD4^+/CD8^+、NK、PLT、MPV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CD8^+、D二聚体、SDF-1α、LD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组CD4^+、CD4^+/CD8^+、NK、PLT、MPV水平显著低于完全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CD8^+、D二聚体、SDF-1α、LDH水平显著高于完全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较为异常、凝血功能及相关因子表达紊乱,临床上动态观察患者上述因子水平,对患者的恢复可能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及分析脉压指数、体质指数与脑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在脑卒中早期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脑血流功能检测的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现场问卷获取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及疾病史;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并计算体质指数、脉压、脉压指数及平均动脉压;同时完成脑血流动力学监测。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高于≥75分为脑血管功能正常组,<75分为异常组。将研究对象按脉压指数分为高、中、低3个亚组,按体质指数分为体重过低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4个亚组,分别计算和比较不同组脉压指数水平及体质指数水平与脑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2375人,年龄为(52.6±7.3)岁,男性7275人(58.79%),女性5100人(41.21%)。脑血管功能正常组9900人(80.00%),异常组2475例(20.00%)。汉族、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脂病史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异常率更高,且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脉压指数、平均动脉压均高于正常组(P均<0.001)。在不同脉压指数亚组中,左右侧平均血流量、平均流速、最大流速、最小流速、临界压水平随着脉压指数水平的上升呈下降趋势,外周阻力、脉搏波速、特性阻抗、动态阻力、舒张压与临界压的差值均随脉压指数水平上升呈上升趋势;在不同体质指数组中,肥胖组左侧平均血流量均低于过低组、正常组和超重组;肥胖组右侧平均血流量均低于正常组和超重组,且高于过低组。左右侧平均流速、最大流速、最小流速随着体质指数水平的上升呈下降趋势;外周阻力、脉搏波速、特性阻抗、动态阻力、临界压水平、舒张压与临界压的差值随体质指数水平上升呈上升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汉族、有高血压病史、有糖尿病病史、脉压指数、体质指数是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的危险因素,脉压指数、体质指数越高,脑血流异常的风险越高。结论脉压指数、体质指数水平越高,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的可能性越高,当出现过高的脉压指数及体质指数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在关注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同时,应对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单项异常参数予以重视和纠正,最终实现有效预防脑卒中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