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15,(11)
<正>随着内镜技术及腹腔镜等微创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术已逐步被各种微创方法所取代[1]。特别是老年患者,传统的手术因受各种伴随疾病致手术风险增大,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对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然后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或腹腔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50例,采用EST联合LC微创术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创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开腹组的2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ST联合LC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宋应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3)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行LC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术对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施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53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对53例患者的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率、临床症状缓解率进行分析,并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愈的同类型病人比较。结果EST联合LC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肠鸣音恢复明显增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率及临床缓解率与开腹手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ST联合LC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优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例资料,LC术前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EST者为术前组(82例),LC 术后行ERCP、EST 者为术后组(31例),比较两组的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LC 术前ERCP 发现胆总管结石36例,EST 清除33例(91.7%);LC 术后ERCP 发现胆总管结石残留7例, EST清除6例;两组在保持胆管正常、控制乳头狭窄方面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组发生并发症8例(9.8%),术后组5例(16.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经内科治疗好转。结论 EST 联合LC 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以避免开腹手术,安全有效;但操作前要严格把握EST指征,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减少患者的负担和由此而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与LC术后行ERCP和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2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太钢总医院人院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LC及ERCP+EST的患者69例,其中LC术前行ERCP+EST39例,LC术后行ERCP+EST30例,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术前组的住院时间短于术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的发热、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均低于术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出血、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的白细胞升高、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均低于术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胆红素值下降、ALT值下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术前行ERCP+EST具有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1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与研究2组(开腹手术治疗),各50例。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研究1组住院时间、术后通气时间、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研究2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研究2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相关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GGT(谷氨酰转肽酶)比较无差异(P>0.05),但研究1组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丙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均低于研究2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1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研究2组(P<0.05)。结论 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后,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促进相关指标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内镜括约肌切开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越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7):34-36
目的探讨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0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7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行EST+LC(微创组),32例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OCHTD)(开腹组),记录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手术疗效及住院时间。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腹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手术成功,微创组术后未发现残余结石,开腹组残余结石率为21.9%,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EST+LC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作为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泉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9):101-103
目的 比较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疗法与LC+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经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依据临床术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及试验组,各50例.常规组行ERCP+EST+LC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10例,其中开腹取石治疗55例(对照组),行ERCP联合LC治疗55例(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但术后研究组疼痛较轻,需要药物镇痛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扩大了腹腔镜胆囊切除的范围,患者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分析3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试验组患者行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及手术有效率,比较分析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优于对照组,两组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30/30)优于对照组为98.00%(49/50),两组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在治疗胆总管结石方面临床优异性显著,且减轻患者术中损伤,改善预后,简化手术步骤,治疗有效率高,值得临床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联合大口径气囊扩张治疗大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及治疗价值。方法对比分析2005年6月至2012年2月我院胆总管结石直径≥10mm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联合大口径气囊扩张取石与传统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的治疗效果与近期并发症。结果 159名入选病例中一期成功清除结石130例(81.8%);其中A组为110例(89.4%),B组为120例(88.2%),A组中机械碎石30例(24.4%),B组为32例(23.7%),两组间一期结石清除率和机械碎石率没有差异(P〉0.05);但A组平均操作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A组术后出血11例(8.9%),B组2例(5.9%);A组3例(2.4%)出现穿孔,B组1例(0.7%),A组术后胆管炎8例(6.5%),B组有2例(1.5%),A组出血、穿孔和胆管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术后胰腺炎,A组高淀粉酶血症35例(28.5%),B组42例(30.9%),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sEST+EPLBD和传统EST相比,在治疗胆总管大结石方面同样有效的,但操作时间更短,更安全。 相似文献
14.
谢春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7):17-19
目的总结65例十二指肠乳头旁合并憩室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十二指肠镜取石治疗的临床效果、经验体会。方法自1999年3月至2009年3月,经十二指肠镜治疗乳头旁合并憩室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共65例,回顾分析其治疗效果及经验体会。结果65例中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56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5例。59例均一次性成功取净胆总管结石,5例镜下治疗失败转外科治疗,无一例出现憩室穿孔并发症。结论十二指肠镜对合并乳头旁憩室的胆总管结石进行治疗,相对正常乳头下而言,操作难度有所增大,乳头切开以小切开为宜,能满足镜下治疗器械进入胆道即可,对部分可能导致切开穿孔的高危患者,应用乳头扩张球囊较为安全,十二指肠镜对合并乳头旁憩室的胆总管结石进行镜下治疗依然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2年12月本院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残留结石、胆管狭窄发生,胆汁漏3例,经腹腔引流后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安全可行,可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一种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16.
内镜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勇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43-4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8月-2009年7月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为治疗组,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胆囊和胆总管切除术;选取2004年9月-2006年7月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8月~2011年11月收治的34例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给予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其安全性。结果34例患者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均获取成功。34例患者取石成功率为91.2%;其中一次取石成功率为82.4%;术后2例患者局部渗血,1例患者尿淀粉酶一过性升高,1例患者经对症治疗痊愈;通过1年随访,3例患者结石复发,2例患者放置塑料支架,结石体积缩小,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取出。结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起到显著疗效,具有较高安全性,尤其是高龄患者,保证了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经验,探讨改进手术技巧、提高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将在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施行的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42例患者作为Ⅰ组,同时选取近期42例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作为Ⅱ组,对手术过程、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Ⅰ组平均手术时间(220±58)min,明显长于Ⅱ组(130±45)min(P〈0.05)。Ⅰ组术中出血量为(30±10)ml,Ⅱ组术中出血量为(75±21)ml(P〉0.05)。Ⅰ组术后下床时间及出院时间分别为(21.5±7.5)h和(7.5±2.5)d,明显短于Ⅱ组(49.7±14.3)h(P〈0.05)和(13.3±5.2)d(P〈0.05)。Ⅰ组术后胆瘘发生率为9.5%(4/42),与Ⅱ组4.8%(2/42)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结石残留率为19.0%(8/42),与Ⅱ组14.3%(6/42)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安全、可行,取石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当,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患者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并与常规使用胆总管开放切开患者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下床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等,同时统计两组发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总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胆源性胰腺炎、胆道出血和胆漏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能有效地减少患者术中损伤,提高取石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