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与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河北省分会,将于1987年7月在秦皇岛市联合举行"首届中医腹诊的学术研讨会"和"首届中医体质学说学术研讨会",两个会议先后进行,特向全国征集学术论文。腹诊研讨会征文内容:腹诊理论研究及其临床运  相似文献   

2.
范琳燕 《新中医》2020,52(2):169-172
目的: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体质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5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的中医证候调查问卷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相关标准进行调查并进行体质分类,统计中医体质类型、证型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段(50~60岁,61~70岁,71~80岁)、不同病程(<5年,5~8年,>8年)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并分析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结果:中医体质类型分为阳虚质、平和质、血瘀质、气虚质、痰湿质、气郁质、湿热质、阴虚质和特禀质9种。其中,阴虚质所占比例最高(28.7%),气郁质和特禀质这两种体质类型所占比例最低(0.9%)。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70岁患者中,阴虚质所占比例最高,71~80岁患者中,阳虚质所占比例最高。不同病程的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阴虚质中,病程短于5年的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其他两组病程;血瘀质和阳虚质中,病程长于8年的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其他两组病程。中医辨证分型中气血亏虚证较多,共199例,占36.2%;其次是肝肾阴虚证,共141例,占25.6%;肾阳虚证124例,占22.5%;气滞血瘀证74例,占13.5%;其余分型12例,占2.2%。气虚质和气血亏虚证呈正相关(P<0.05),阳虚质与肾阳虚证呈正相关(P<0.05),血瘀质与气滞血瘀证呈正相关(P<0.05),阴虚质与肝肾阴虚证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前期的患者以阴虚质所占比例最大,后期患者则多为血瘀质和阳虚质。根据规律,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时,可以因人制宜,以“治未病”作为指导思想,根据“虚者补之”,针对患者的体质分型与中医辨证分型,予以滋阴补肾、温阳活血、填精益髓等日常饮食建议及治疗,进而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从四个方面对中医体质学进行展望 :即中医体质学的基础研究、体质学说将促进心身医学的发展、发展中医体质学优势 ,带动临床学科发展及体质预防和康复学。认为体质学说研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 ,可逐步从中医体质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疗、养生等方面建立学科分支 ,从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开展研究 ,使之进入新的研究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正> 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河北省分会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体质学说、中医腹诊学术研讨会”于1987年8月4日至7日在秦皇岛市举行。会议回顾了体质学说研究的发展过程及近几年来的进展。国内对中医体质有关理论的研究自七十年代开始。薛崇成、曾昭耆、秦德平、匡调元等学者从不同侧面为之作出了可贵的努力,王琦、盛增秀等明确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出版了第一部《中医体质学说》专著。上海等地组织并进行了体质的跨省市的协作调研,就体质的分布及体质的构成与年龄、职业、地理区域和时间、季节等关系作了一些初步探讨。北京从体质的文献与气质的调研作了大量工作。山东、河南、浙江等地分别从生理和生化角度,并应用心阻抗、微量元素测试技术等对体质问题进行了研究。贵阳、新疆、湖北等地也开展了研究。还有许多研究者结合小儿科、肿瘤、妇科及方剂、临床病证对体质进行了专题探  相似文献   

5.
近三十余年来,在全国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医体质学说取得了显著进展,形势喜人.但也应看到,体质学说内涵深刻,要真正搞深搞透它,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还需要走很长的路,我们应在既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勇于开拓创新,努力促进中医体质学说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与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河北省分会,将于1987年7月在秦皇岛市联合举行“首届中医腹诊学术研讨会”和“首届中医体质学说学术研讨会”。两个会议先后进行,特向全国征集学术论文。腹诊研讨会征文内容,腹诊理论研究及其临床运用,腹诊科研思路、方法探讨,研究进展及成果介绍,日本汉方医腹诊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全国首届中医五运六气学说研讨会于 2 0 0 4年 8月 30~ 31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SARS专项课题“运用五运六气理论预测疫病流行的研究”课题组发起。本着“搭建学术平台 ,汇聚领域专家 ,交流思路方法 ,促进学术发展”的宗旨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与安徽中医学院共同主办了此次会议。会议得到全国各地有关专家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研究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来自中国中医研究院、安徽中医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学院、河南省中医研究院、济南铁路中心医院、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胃癌辨证分型及中医体质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归纳,进一步研究了与胃癌高度相关的主要病理体质类型及其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关系,从而为指导临床针对胃癌高危人群调理其体质状况,胃癌的重点预防和早期干预,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早诊、早治提供了中医药防治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银屑病中医体质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医学界银屑病的诊断标准和纳入依据从医院于2011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众多银屑病患者中抽取108例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由医院医护人员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与辨证分型,将其分别分为血虚风燥证组、血热风盛证组和血瘀肌肤证组,而后就其分型的相关性进行全面分析。结果:经系统性和深入性分析后,发现银屑病患者多以阴虚质为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以血热风盛证为临床主要中医症候,在此之中,血热风盛证患者中阴虚体质以及血虚风燥证患者中气虚体质和血瘀肌肤证患者中瘀血体质均为敏感体质。结论:通常情况下,临床上以清热凉血祛风为治疗银屑病血热风盛证患者的主要方法,除此之外,适当性地对其辅以滋阴补气的保健品也很有必要;以活血祛瘀、舒筋活络为治疗银屑病血瘀肌肤证患者的主要方法;以益气补血治疗银屑病血虚风燥证患者的主要方法。在对银屑病患者进行分型的前提下对其予以针对性的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 体质学说就是研究体质因素的一门学问,祖国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贯穿着这一学说。“从化”,是指外感六淫之邪侵入人体,引起疾病后,其中一部分自始至终保持其原来的性质,而有一部分却在疾病发展的某个阶段中改变了性质,甚至变得与原来的性质完全相反。为此,仅从二方面略陈管见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古代中医关于"体质学说"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妮  逯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5):1094-1095
中医对于体质学说的研究由来已久,体质研究的内容广泛,涉及分类、发病、病性,治疗等多个因素,通过研究中医体质学说的源流及发展,探讨体质对于中医辨证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肺癌患者中医体质及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TNM分期及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肺癌患者200例,根据患者的中医体质及中医辨证分型对患者进行统计整理,同时收集整理全部患者的临床TNM分期及病理类型,并分析总结中医体质及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TNM分期及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肺癌患者中医体质与TNM分期的研究中,Ⅰ期患者量少,以平和质、气虚质、痰湿质为主,Ⅱ期患者以痰湿质、湿热质为主,Ⅲ期患者以阳虚质为主,其次为气虚质、阴虚质,Ⅳ期患者主要为阴虚质、气虚质和气郁质,通过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中医体质与TNM分期之间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TNM分期的研究中,Ⅰ期、Ⅱ期患者均以气虚痰湿证为主,Ⅱ期患者其次为阴虚热毒证,Ⅲ期、Ⅳ期患者均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其次为阴虚热毒证、气血瘀滞证。通过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中医辨证分型与TNM分期之间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体质与病理类型之间、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类型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的中医体质及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TNM分期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中医体质及中医辨证分型与其病理类型之间无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葡萄膜炎是一组累及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及玻璃体的炎症性疾病,也被称为眼内炎症[1]。葡萄膜炎按其发病的部位及病症特点,分别属于中医"瞳神紧小"、"瞳神干缺"、"云雾移睛"、"视瞻昏渺"、"狐惑病"等范畴。近年来随着国内学者对葡萄膜炎与中医体质关系的深入研究,总结出了葡萄膜炎相关病理体质类型,研究发现通过纠正葡萄膜炎患者偏颇的体质,能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依据葡萄膜炎患者中医体  相似文献   

14.
吴云  姚志山  王巍  张文静  张志勇 《河北中医》2021,43(1):25-28,33
目的 研究分析酒精性肝病(ALD)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以及不同中医体质的证型分布情况研究.方法 收集2016-03—2020-03就诊的ALD门诊(100例)或住院(71例)患者,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日折合乙醇量及ALD具体诊断情况,通过填写《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判定患者的中医体质,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医体质及中医证型分布与红外热成像特点。方法选取300例NAFLD患者,判定中医体质类型及中医证型,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收集患者的红外热像图,找同证型共同特点。结果 300例NAFLD患者中,中医体质分布以阳虚兼痰湿质最多,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次之,其他质、平和质最少;中医证型分布以脾肾虚寒证最多,其次为湿浊内停证、肝郁脾虚证、其他证型。脾肾虚寒证患者红外热像图特点:督脉红外轨迹显示断续或不显影,下焦呈冷偏离,肝区热偏离;湿浊内停证患者红外热像图特点:上焦、中焦、下焦、背部散在高温区,肝区热偏离,腹部有散在低温区;肝郁脾虚证患者红外热像图特点:两侧胁肋、督脉高温区,肝区热偏离,神阙凉偏离。结论 NAFLD患者中医体质及中医证型分布存在差异,且同证型患者红外热像图均有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6.
"腹诊"就是"望、问、闻、切"四诊之一的切诊,和脉诊同样重要,以医生的指、掌按腹的方法诊查腹部诸证,故称"腹诊"。腹诊在日本发展较早,在辨证诊疗中极为重视。他们在教学、授徒时有一门"腹诊学"。并有不少关于"腹诊"的著作。医者的临证治验报告中,也常常提到"腹证",  相似文献   

17.
博大精深的中华养生理论,为我们民族留下了举世无双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为了追寻养生文化的奥秘,我特地走访了对养生文化深有研究,并大力提倡体质养生的北京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高级工程师、总经理黄永刚先生。据黄永刚先生介绍,中华养生是上古先民为抗御严酷的自然环境,调整身体,防治疾病的需要,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中华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通  相似文献   

18.
体质的思想溯源于《内经》,基本成熟于明清时代。复从20世纪70年代成为新兴课题,并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基础学科分支——中医体质学。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丰富,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内容日趋深入,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体质学科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1],但仍有不完善之处[2]。本文拟从以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老年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体质分类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中医临床预防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调查并进行体质分类,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中医证候调查问卷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统计学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按9种体质类型分类,气虚质36例占27.1%,阴虚质30例占22.6%,阳虚质23例占17.3%,血瘀质10例占7.5%,湿热质9例占6.8%,气郁质9例占6.8%,平和质7例占5.3%,痰湿质6例占4.5%,特禀质3例占2.3%。中医辨证分型以气血亏虚证居多,共48例占36.1%;其次为肝肾阴虚证,共34例占25.6%;肾阳虚证30例占22.6%;气滞血瘀证18例占13.5%;其余分型3例占2.3%。气虚质与气血亏虚证正相关(P〈0.05),阴虚质与肝肾阴虚证正相关(P〈0.05),阳虚质与肾阳虚证正相关(P〈0.05),血瘀质与气滞血瘀证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患者按中医体质分类以气虚质、阴虚质居多,中医辨证分型以气血亏虚证和肝肾阴虚证居多,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黄家诏 《河南中医》2006,26(11):5-8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广西中医学院协办的第十四届全国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5月20~22日在广西南宁举行。本次会议以方法探索、理论创新、教学交流、实践提高为主题。学者们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还对仲景治法及其方药应用作了更深更广的研究和阐述。此外,仲景理论之临床应用及经验体会,也是本届学术研讨会凸显的亮点之一;本次研讨会的新颖之处还在于更多现代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以及实验方法得到开发和引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