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为神明之主,心包络代其行令而受邪,故在温病中邪气作用于人体所致心经之病变与心包络之变动最为显著的影响体现在神明之变,故多以神昏、神志异常为其主要的征象。邪入心包络与心经热邪二者虽有相似的病机和相同的临床证候,但亦有不同之处。中医讲求审症求因、辨证论治,故其治法也不唯一。  相似文献   

2.
张久亮  柳翼  陈旺  史载祥 《中医杂志》2012,53(19):1645-1647
以《黄帝内经》为源头的中医藏象、病机理论已经经过了千年以上临床实践的检验,以此理论分析属于“心痛”范畴的冠心病,其病位是在“心包络”(厥阴),而非在“心”(少阴).心包络病的关键病因是多种原因导致、伏藏于心包络自身之脉的“痰瘀故邪”;主要病机是“痰瘀故邪”痹阻心包络之脉,扰乱其气血运行而导致心包络病,继而导致宗气蓄积、输布异常(虚损),而并非独是心脉痹阻;故临床表现主要为心痛、气虚、血瘀(气病则血病);虚损的心包络因受其他脏器邪气影响而发病,即为厥心痛;心包病变严重,进一步影响至心,则为真心痛.补益宗气、涤除痰瘀应为主要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3.
妇女在生理上有经、带、胎、产的特点 ,在病理上常反应为经、带、胎、产的病理现象。治疗上多从肝、肾、脾、胃的病机论治。笔者在近几年的临床中重温《素问·评热病论》之“日事不来者 ,胞脉闭也。胞脉者 ,属心而络于胞中 ,今气上迫肺 ,心气不得下通 ,故月事不来也”等条文 ,进一步认识到胞脉属心而络于胞中 ,为心包至胞宫的经脉 ,是心气下达胞宫的经路 ,心血心气能畅利下达胞宫时则经、带、胎、产正常 ,反之则产生胞脉闭塞等一系列妇科疾患。故在临床上从心论治由心经病变所致的妇科病 ,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兹介绍如下。1 劳心过度致闭经…  相似文献   

4.
<正> 一、心病的临床特点及其生理病理基础是什么? 因为心的生理功能是主血脉、藏神、开窍于舌。所以,心病的临床特点表现为血脉和神志方面的异常,而出现心悸、失眠、神昏、发狂等症状。心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光泽;若心气不足,心血亏少,则鼓动血运无力,血脉空虚,可出现心悸、面白无华、脉虚或代等症。血脉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若心之气血充盈,则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力充沛;若心血不足,心神失养,便会出现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神志不宁等症,若血热扰心,则可见烦躁、谵语,或昏迷不醒人事等症。另外,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故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心血淤阻,则舌质紫暗,或见淤点、淤斑;若心火上炎,则舌尖红赤,或舌体糜烂生疮;若热入心包,或痰迷心窍,则见舌强语謇等症。  相似文献   

5.
"心包经"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斌  王玲玲 《中国针灸》2001,21(3):165-166
"心包经"是目前对手厥阴经的通常提法,但是,在<灵枢@经脉>中却称为"心包络之脉",两者之间的差异是较大的.通过对有关文献记载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心包络"与"心包"是绝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从解剖实际来看,"心包络"可能是心脏表面的血管,而"心包"是心脏外面的包膜;从病理的角度来看,心血管疾病是心脏的最主要病变,而心包发生病变就相对少得多.因此,手厥阴经在体内联系的是"心包络"而不是"心包".  相似文献   

6.
总结王清海教授应用血脉理论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经验。王老认为气血不和、痰浊郁滞、气虚血瘀等致脉道不通,心阳气不足,无以鼓动营血,加之痰浊留滞血脉,血脉凝滞,故气血不通是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其根据病因辨证,多从"血脉"论治,强调从血脉论治亦需分清病机演变,不可一味活血化瘀。其根据"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的理论,自拟心绞痛方治疗本病。方中以水蛭、红花、丹参活血通脉,党参、黄芪等益气健脾,充养后天气血,陈皮、瓜蒌、茯苓化痰,更有点睛之笔——桂枝温阳通脉。该方虽为治疗胸痹验方,但全身血脉相通,故对不同脏腑血脉疾病亦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心肌炎、心肌病临床治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性心肌炎多归属"心悸"、"怔忡"、"心痹"的范畴.多见于青壮年,尤以女性为多. 1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外邪侵袭、由表人里、热毒内陷心包、留而不去、损耗心血心气所致.  相似文献   

8.
心风包括外风和内风,外风总归为正虚邪中,内风由心脏阴阳失调,心气不定,变化而成。心风导致心、血脉结构和功能失常,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而中风病发生的关键是血脉病变,且多伴随心悸、心痛、失眠、健忘、烦躁等心系疾病和神志异常表现,在发病特点、病因病机、症状、治疗等方面与心风致病密切相关。从心风认识中风病的发生发展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异病同治及治未病等思想。  相似文献   

9.
柴瑞震  陈业兴 《河南中医》2014,34(2):197-198
通过对《黄帝内经》有关篇章中的记载考证,认为心包络是经典中固有的全称概念,心包络即包心之络脉,不是包心之外膜。心包是心包络的省称或简称。现代却以心包取代心包络使用,并误解中医"心包"为现代医学的心包。中医的心包已经演变为现代医学心包膜的简称,两个心包含义不同。  相似文献   

10.
梳理"心主之脉"到"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心的概念由一而分为二的过程。"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一词出自《灵枢·经脉》,但在早期简帛《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并未出现此条经脉。老官山出土的"十二脉"称此循行轨迹为"心主之脉",此脉原为治心系疾病之脉,后为了实现3条手阴经配上焦两个脏器,古人沿袭老官山"十二脉"心主系心、手少阴入心的记载,提出了心主脉"包络心系"与"心不受邪""邪在心之包络"的理论,故心配少阴,而穴取心主之脉理所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心包"脏随之诞生,成为上焦第三脏,心主之脉亦易名为"手厥阴经"。  相似文献   

11.
心衰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阳虚,标实为血瘀、水湿、痰饮.标本俱病、虚实夹杂,是心衰的病理特点.心气虚是病理基础,痰饮和水湿是主要病理产物,血瘀是中心病理环节.故心衰病机关键点为心阳虚衰.  相似文献   

12.
在络脉理论研究中,"络脉"这个核心概念与"脉络"经常混淆使用,甚至被"脉络"取代使用,导致不能正确对络脉理论进行表述。络脉与经脉、血脉等,都是全称的固有传统概念。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又是血脉的分支,络脉又简称"络"。故有经脉之络与血脉之络的区分。由于后人对概念认识混乱,以致经脉与血脉被经络与脉络取代使用,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13.
王彦昌 《光明中医》2009,24(9):1662-1663
温法是运用温热性的药物,以祛除寒邪、恢复人体的阳气,适用于脏腑经络因寒邪为病的一种治法,是八法中的重要治疗法则.温法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十分广泛.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为阳中之太阳,全身血脉的运行离不开心气的推动,心阳的温煦.心气不足,心阳亏虚,则血脉痹阻,而发胸痹心痛,进而痰饮、水湿、血瘀而至,终至阴竭阳脱乃至死亡.  相似文献   

14.
陈鑫  钟兰 《河南中医》2013,33(4):589-590
大陵穴是心包经原穴,为十三鬼穴之“鬼心”,历代医家用此穴治疗神志疾病效果显著.失眠属精神情志疾病,其病位在心,心包代心受邪,故心包经大陵穴能治疗此类疾病.  相似文献   

15.
从络病学说论治冠心病心绞痛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从中医络病学说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病机和治疗,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病位在心之络脉,主要病机为心气虚乏,络脉瘀阻,绌急出痛,制定了补益心气,活血通络,解痉止痛的治疗大法,并组成益气药和虫类药为主的通心络胶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病窦综合征,又称窦房结功能不全,是由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病变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或窦房结传导功能障碍,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的一组综合征,中医认为本病属心悸,《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讲"心澹澹大动";《素问痛论篇》曾经指出"惊则心无所寄,神无所归,虚无所定,故气乱也";《医宗金鉴》认为"惊自外之者也,惊则气乱,故脉动而不宁;悸自内惕者,悸因中虚,故脉弱而无力",心悸分几种证型,但临床观察心阳不振类型较常见,心气推动无力,心搏次数减少,血行不畅,血脉瘀滞,脉率短少,脉结,脑神失养头昏,治疗以振奋阳气,放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心阳鼓动有力,血行通畅,充养心神、血脉,心悸、头昏、脉结消失。  相似文献   

17.
段敏  张晶 《中国中医急症》2014,(9):1643-1644
宋一亭教授系全国第4、第5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悉心研习岐黄之道40余载,医术精湛,学验俱丰,擅长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对心悸治疗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跟随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宋师治疗心悸经验整理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病因病机 《素问·痿论》日“心主身之血脉”。说明心主一身之气,心气足则推动有力,血脉通畅,五脏得血养;《灵枢·邪客》亦谓“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说明心者君主之官,主神志与血脉,心气宜聚,聚则心血充沛,神有所依附。宋师认为心悸多由于素体虚弱,饮食偏嗜,七情劳倦及感受外邪所致。  相似文献   

18.
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外邪犯心,心包代心受之,心包代心受邪思想古已有之。心包与心密不可分,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通过经脉与心流通气血,心包的神经节段与心的神经节段重合,心的病候可反映于心包经,心包经可用于治疗心脏的血脉、神志疾病。心包代心受邪思想对中医辨治心病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黄帝内经》中含有"心"字的经文进行梳理,发现《黄帝内经》对心的生理解剖、生理特性、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进行了描述,对于针灸治疗、食疗和其他疗法及预后等进行整理;认为在《黄帝内经》中心系包括心、心包,心包络、血脉、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及其络脉。  相似文献   

20.
心气虚证的心功能表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中医心脏理论形成,是渐进发展的过程。李述宗将此概述为3个阶段:《内经》上的心,主血脉而又藏神;李梴的心有二,血脉之心与神明之心,王清任的心只有一,主血脉而不藏神。基于心脏理论认识深化,心气虚证概念而演变。《灵枢·本神篇》说:“心气虚则悲”。姜春华认为此实代表神经衰弱。史载祥认为内经及后世论及心气虚,从心主血脉、心藏神兼论引出,心气虚主要从心主血脉表达,并与神志、梦境变化的心气虚明确区分,近代才公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