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孕妇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相关因素,为心理卫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74名孕妇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与常模比较,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4名孕妇SCL-90测评显示阳性项目数明显多于常模(P<0.05),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常模(均P<0.05);31~40岁孕妇躯体化、偏执、强迫、抑郁因子评分显著高于20~-30岁孕妇(P<0.05或P<0.01),20~30岁孕妇焦虑因子评分显著高于31~40岁孕妇(P<0.01);初孕妇(包括离异孕妇4名)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评分与再孕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不同家庭收入的孕妇抑郁、偏执等因子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家庭收入低下与中等的孕妇抑郁、偏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收入良好的孕妇.结论:孕妇心理健康状况差,与母子健康安全与否、身体外形活动改变以及分娩经验有关,受年龄、婚姻状况和家庭收入及胎儿性别能否为家人接受影响,应进行心理卫生干预.  相似文献   

2.
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137名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症状自评量表评分,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其中患者配偶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子女,女性家属躯体化、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男性家属,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家属人际关系、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大专以上文化者,农村患者家属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城市患者家属。结论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同家庭因素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保定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卫生状况。方法从保定市养老机构随机抽取1000人作为样本,采用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并与全国老年人常模对比分析。结果保定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高,但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躯体化因子、焦虑因子、抑郁因子明显高于常模。结论保定市养老机构中老年人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泰安地区孕妇产前抑郁和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针对性的进行孕期心理指导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Beck焦虑自评量表作为测评工具,对564名孕35周以上产前孕妇抑郁、焦虑症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居住条件和是否单独居住等因此对孕妇抑郁、焦虑状况的影响。结果孕妇出现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34.5%,与孕妇职业有关(χ2=3.93,P〈0.05);出现焦虑症状的发生率23.9%。与孕妇年龄和是否单独居住等因素有关(χ2=18.17,31.92,P〈0.01);其他情况如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和居住状况等无明显差异。结论产前抑郁与焦虑情况发生率较高,在临床工作中,在做好妊娠期女性身体健康保健的同时,应加强精神卫生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普外科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找出影响普外科医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某市二甲及以上医院的普外科医生78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这些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基本信息及工作情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临床普外科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除恐怖因子外,其他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正常人,女性普外科医生在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性因子的得分均高于男性普外科医生,工作年限越长,则心理不健康的医生越少,有过医疗纠纷的医生,其心理不健康的发生率高一些。结论:发生过医疗纠纷的医生,心理健康较差,女普外科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男医生差,工作年限较短的医生,心理健康较差,普外科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监狱服刑人员的心理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编的基本心理卫生状况调查表以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调查。结果内蒙古地区监狱服刑人员有中重度心理问题检出率,其中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积极应对与SCL-90各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r〉0.282,p〈0.05)。结论内蒙古地区监狱服刑人员存在较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应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王芳 《西部中医药》2011,24(1):50-50
目的:了解精神病院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院7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SCL-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结论:精神病院护士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孕妇的心理健康情况以及造成孕妇焦虑和恐惧的主要因素,指导其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方法:对我院330名孕妇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期选择性进行一对一访谈咨询和团体辅导。结果:不同的职业对孕妇的抑郁和恐怖影响显著;孕早期和晚期比孕中期更容易焦虑和抑郁,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更易于焦虑和抑郁。孕妇的心理压力排名前3的是担心胎儿能否安全分娩、害怕疼痛厉害、担心胎儿不正常。结论:访谈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孕妇心理健康,提高其适应性、降低焦虑水平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耳穴埋籽对精神发育迟缓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发育迟缓患儿家长105名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测量其心理健康水平,并与国内外常模比较,同时对家长进行辨证分型,根据证型采用耳穴埋籽的方法进行干预,治疗2个月后再次使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分。结果:患儿家长的躯体化、抑郁、焦虑3个因子分与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耳穴埋籽治疗后治疗组在抑郁、焦虑方面较前有了一定改善(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善。结论:精神发育迟缓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耳穴埋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地研究在羊膜腔穿刺孕妇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的实际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羊膜腔穿刺孕妇进行对照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症状自评量表-90(SCL-90)评分以及疼痛评分。结果: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SCL-90评分以及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羊膜腔穿刺孕妇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缓解其疼痛症状,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城市妇女二胎妊娠期间心理健康,分析妇女二胎妊娠期间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收入的200例二胎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析二胎妊娠女性妊娠期间心理健康情况。对比心理状况较好和心理状况较差妇女的一般资料,将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中计算,分析城市妇女二胎妊娠期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200例城市二胎妊娠妇女中心理健康较好者127例,占63.5%;心理健康较差者73例,占36.5%。心理健康较好的二胎妇女与心理健康较差的二胎妇女在年龄、学历水平、职业、医疗费用支出方式、人均收入水平以及有无性别期待方面均有差异,P 0.05。将上述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年龄、学历水平、职业、医疗费用支出方式、人均收入水平以及有无性别期待均是城市妇女二胎妊娠期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城市妇女二胎妊娠期间心理健康受到多因素的影响,早期干预可有效缓解孕妇心理负担,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内蒙古医科大学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问题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本次随机抽取内蒙古医科大学300名高职学生用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对其进行调查,之后用SPSS17.0for Win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医科大学300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总体在心理承受力差、适应性差、抑郁、敌对、偏执等因子上明显高于常模。本文针对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了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阶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系2007届毕业的40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护生SCL-90的焦虑、抑郁、强迫、敌对、偏执5个因子及阳性项目数、总分与国内成人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对护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医护理临床教学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孕妇家庭功能与抑郁状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孕妇家庭功能及抑郁症状发生的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产前门诊孕妇 10 0例 ,采用问卷调查 ,研究分析其家庭功能及抑郁症状发生的情况。结果  76 .5 %为高功能家庭 ,2 1.5 %为一般家庭 ,2 .15 %为失职家庭。孕妇轻度抑郁状态占 2 3% ,中度抑郁状态占 11%。结论 需加强孕妇及家庭对抑郁症的认识和教育 ,为孕妇创造愉快、安逸的家庭环境 ,促进孕妇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先兆流产孕妇中药合理使用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中药合理使用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中医门诊495例先兆流产患者,对其中药合理使用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对中药合理使用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76.4%先兆流产患者知晓中药知识,89.1%先兆流产患者对中药保持积极态度,75.8%先兆流产患者合理使用中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民族、文化程度与中药合理使用知识有关,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与中药合理使用行为有关,年龄、职业与中药合理使用态度有关。结论:先兆流产孕妇对中药知识回答正确率较高,对中药信任度较高,能够较准确地使用中药。但是高龄孕妇、少数民族、低学历、无固定职业以及无医疗保险人群的中药知识、态度、行为相对较差,建议将此类人群作为中药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河南中医学院本科毕业生抑郁症及焦虑症的流行情况,了解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作为测量工具,共调查500人。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占36.57%,焦虑症状检出率不高,占21.5%。在对大学生抑郁症的影响因素上,从就业压力、考研、恋爱、人际关系、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均有显著的影响。毕业生面对压力时选择最多的是向知心朋友诉说,其次是找种发泄方式、憋在心里不说和找家长,而最少的方法是求助心理咨询。结论本科毕业生抑郁症检出率较高。就业压力、考研、恋爱、人际关系、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陪伴在重症新生儿室(NICU)的新生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例陪伴在NICU的新生儿父母为研究组,20例健康新生儿父母为对照组,采用scl-90自评量表及自制问卷进行调查评估。结果:NICU新生儿父母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健康新生儿父母差,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患儿母亲躯体化、抑郁、焦虑3项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父亲,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而人际关系、恐怖和偏执因子评分明显低于父亲,影响因素中担心患儿安危比例最高(100%)。研究组对医院环境、经济负担、与医护人员关系等的担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8.
中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中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在持续高强度、超负荷工作压力下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其心理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CL-90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中医院急诊科311名在职医生、护士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中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护士的突出问题是人际关系、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和抑郁;医生的突出问题是恐怖、焦虑、偏执和抑郁;医生焦虑与恐怖比护士更明显。结论 中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在高强度应激状态下,自我感觉不佳,其中以强迫、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症状群较为突出。针对调查结果,制定相应应对措施,培养医护人员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抗衡工作压力,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入伍新兵的心理卫生状况,随机抽取100名,应用SCL-90进行测试,与全国常模对照,结果显示,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偏执有统计学差异;焦虑、敌对性、恐怖、阳性项目数较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其它各因子分、总分均与正常人相似。不同情况(如文化程度等)的因子分未见差异。表明我国在严格的征兵过程中,已对应征青年的精神状况加以重视,新兵在心理健康方面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有较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但一部分新兵需要通过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有待提高心理应激的应对技巧和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以采取良好的应对措施保持和促进护士心理健康,提高护理工作服务质量.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基层医院6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基层医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差,SDS和SAS与一般人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分别u=2.98,P<0.005和u=6.27,P<0.001,护士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55%和31.2%.不同学历护士之间SDS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历护士间SAS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层医院护士需努力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达到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