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袁平戈 《肝博士》2005,(3):18-19
婴儿肝炎综合征为儿科常见病。是指一组于婴儿期(包括新生儿)起病,伴有黄疸、病理性肝脏体征和血清转氨酶升高的临床征候群。以肝内病变为主,病因复杂,预后差异悬殊。如能查出病因,明确诊断,就不应称为婴儿肝炎综合征。多见于6个月内,尤其是3个月内婴儿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2.
婴儿肝炎综合征与巨细胞病毒感染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儿内科林艳红[关键词]婴儿肝炎,巨细胞病毒婴儿肝炎综合征(IHS)为起病于新生儿时期的一组临床表现,以阻塞性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但就诊时往往已过新生儿期。其病因多数是由病毒引起,可能在宫...  相似文献   

3.
婴儿肝炎综合征是指一组由婴儿期(包括新生儿)起病,伴有黄疽、病理性肝脏体征和血清转氨酶升高的临床症候群。以肝内病变为主,病因复杂,预后差异较大。我院2000~2005年共收治62例婴儿肝炎综合征,现就有关病因与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陆爱莲 《右江医学》1991,19(3):119-120
<正> 婴儿肝炎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系指1岁以内的婴儿(包括新生儿),以黄疸、肝功能异常、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为了提高对婴儿肝炎综合征的认识,以利临床诊治,现将69例婴儿肝炎综合征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5.
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和非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巨细胞病毒感染和非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中,肝脾大小及谷丙转氨酶值,较非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婴儿肝炎综合征存在差异.而在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总胆汁酸值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应及早诊断,尽早应用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更昔洛韦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抗DNA病毒治疗的药物,诊断明确后应及早应用.同时应加强孕期保健和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6.
婴儿肝炎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我院自2001年5月至2005年3月收治CMV感染患儿7例,均符合CMV感染诊断方案,7例患儿同时合并肝外胆道闭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婴儿肝炎综合征222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222例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及临床特点,针对常见病因行相关检查,以协助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本院儿科诊治的222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各项检测资料(实验室检查、肝胆B超、核素扫描、肝活检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2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惠儿中男女比例约为2:1,发病年龄以1~3月多见,有163例占73.4%.本组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病因,以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有84例占37.8%、先天性胆管闭锁有82例占36.9%为主,其次为遗传代谢性疾病有14例占6.3%,其他病因的婴儿肝炎综合征有20例占9.0%,另有原因未明婴儿肝炎综合征有22例占9.9%.结论:本组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构成依次为CMV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遗传代谢性疾病.对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应尽早行常见相关病毒学检测及肝胆B超、核素等检查.  相似文献   

8.
112例婴儿肝炎综合征病因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儿肝炎综合征(简称婴肝征)病因复杂,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影响较大,严重的可引起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为明确病因,探索有效的治疗措施,现将本院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收治的112例婴肝征进行病因及治疗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婴儿肝炎综合征和先天性胆道闭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婴儿肝炎综合征和先天性胆道闭锁黄志华,董永绥,吴华,赵明婴儿持续性黄疸的病因诊断一直是临床相当棘手的问题,其中以婴儿肝炎综合征(IHS)和先天性肝外胆道闭锁(EHBA)两者的早期鉴别甚为重要。近年来,放射性核素的研究进展,使99m锝...  相似文献   

10.
婴儿肝炎综合征系指一岁以内(特别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因各种病因引起黄疸、肝脾肿大和肝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征候群。有人称之为新生儿肝炎综合征,但因月龄超出新生儿范围,1981年全国  相似文献   

11.
婴儿(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系婴儿期(相当部分为新生儿期)出现以阻塞性为主的黄疸,伴肝脾肿大,肝功损害这样的征候群。此类患儿病因复杂,大多数不能找到确实之病因,临床与胆道梗阻鉴别有困难,部分患儿予后恶劣。我组对4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下简称肝炎综合征)作一回顾性分析,并着重分析肝炎与先天性胆道梗阻的鉴别。  相似文献   

12.
婴儿肝炎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指1岁内婴儿(包括新生儿)由于不同病因引起以黄疸、肝功能损害、肝肿大或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但对婴儿肝炎综合征与胆道畸形的关系目前认识不一。现将我院收治的68例婴儿肝炎综合征与胆道畸形的关系作一分析。一、临床资料我院自1982年8月至1988年10月共收治婴儿肝炎综合征68例,其中男45例,女23例,男女之比1.8:1。发病年龄最小者仅16天,以2~4月为多,有45例(67%)。早产儿、低体重儿20例(29%)。以黄疸加重为首发症状的大多出现在出生后8~30天,肝肋下3~8cm,脾2.5~7cm。有生后窒  相似文献   

13.
婴儿肝炎综合征是1岁以内婴儿因各种病因引起的,以黄疸、肝功能损害和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征候群。笔者对6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主要着眼于病原学方面,尤其CMV。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均为1990~1994年我院门诊住院诊断...  相似文献   

14.
医学问答     
<正> 问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定义是什么?如何分类? 答婴儿肝炎综合征是一岁以内的婴儿(包括新生儿)以黄疸、肝脏肿大或伴脾脏肿大、肝功能损害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侯群,多数有疸汁郁积症。这些患儿常以病毒性肝炎收容入院,因此在明确病因以前可统称为婴儿肝炎综合征,在病因明确后则不宜称本征。根据病因本征包括以下几类疾病:(一)病毒性肝炎指肝炎病毒引起者;(二)感染—中毒性肝炎包括细菌(如伤寒杆菌及其它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及其毒素所致的中毒性肝炎,肝炎病毒以外的其它病毒《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EB病毒等)对  相似文献   

15.
婴儿肝炎综合征(HIS)。是指1岁以内的婴儿(包括新生儿)因感染、先天性代谢异常、以及肝内外胆道阻塞或畸形等原因引起肝脏炎症的临床症候群,以黄疸、肝、脾肿大和肝功能异常为特征。在日本,则指原因不明于新生儿期发病的婴幼儿肝内胆汗淤滞性肝炎,并按有无肝细胞肿胀变性而划分为狭义和广义的婴儿肝炎综合征。一股而言,狭义的婴儿肝炎综合征是指由感染所致的肝炎,广义的婴儿肝炎综合征则包括婴幼儿期的一切肝脏损害。黄疸一般在生后4周出现,少数迟至6个月时出现,同时伴有尿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或呈灰白色,多有肝脏肿大,50%病人伴有脾脏肿大。病人可有生长发育障碍。这类疾病在明确病因之前统称为婴儿肝炎综合征,明确病因后,按原发病诊断。1临床表现:可分轻、中、重型,演变为肝硬化者在婴儿中极少见。f1)起病缓慢而隐匿一多数在生后数天至3~4周渐出现黄疸,并持续不退或加重。往往表现为生理性黄疸延迟或消退后又重复出现。(2)多数出生时大便为正常的黄色病后粪便颜色变淡或时黄时白或始终浅淡,其程度随黄疸轻重而改变,黄疸重时,粪便呈淡黄色或灰白色,小便颜色加深呈茶色或浓茶色,黄疸轻时,大便呈淡黄色或黄色,小便颜色变淡。(3)部分患儿可伴纳差、呕吐、腹胀、腹泻和体重不增等。(4)肝脾肿大,以肝大为显著,早期质软,后期变韧,边缘稍纯,脾肿大一般在后期出现。(5)血清总胆红素值及结合和未结合胆红素均升高,血清转氨酶升高并呈波动变化,甲胎蛋白持续较长时间呈阳性。(6)妊娠早期经胎盘感染的病例,常呈慢性表现。  相似文献   

16.
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守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12):996-996
<正>巨细胞病毒(CMV)广泛存在,绝大多数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5%~10%有症状表现,称之为全身性巨细胞病毒感染。CMV感染多见于小婴儿,可分为先天感染,围产期感染以及生后感染3个类型。婴儿肝炎综合征指1岁以内婴儿由不同病菌引起,以黄疸、肝功能损害、肝脾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特征的疾病。近年来发现婴儿肝炎综合征病因以巨细胞病毒感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西宁地区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原学,我们对55例不同病因导致的黄鱼、肝功能损害、肝脾肿大的婴儿进行血清病原学分析,并做血培养与常规B超检查,其中败血症9例,通过药敏试验,对先锋族药物全部敏感,甲型肝炎2例、乙型肝炎6例,丙型肝炎1例、胆汁粘稠8例、巨细胞感粱34例占61.8%,31例为囤产期感染,3例为获得性感染,本组病例说明CMV感染为婴儿肝炎综合征发病率的第一位。  相似文献   

18.
6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作了多病毒病原学检查,结果表明:CMV、HBV、HAV、EBV 风疹病毒是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毒病因。  相似文献   

19.
本组30例具有婴儿肝炎综合征特征的住院患儿,采用综合治疗(抗感染,护肝退黄,支持)三周.多数病例黄疸减退,肝功能基本恢复,但肝脾大小变化不大。本组肝炎综合征患儿病因分析表明.67%与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关,败血症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别占23%和7%。婴儿肝炎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所致,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起病,黄疸,肝肿大,肝功能损害等4大特征的肝内疾病。并发症较多,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许勇 《实用医技杂志》2010,17(2):180-181
<正>婴儿肝炎综合征指1岁以下的婴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以黄疸、肝功能损害和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征候群。病因主要有病毒感染(肝炎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柯萨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