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眼内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B超、CT、MRI对眼内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06例临床诊断为眼内恶性肿瘤病人的门诊初步诊断、B超诊断、CT诊断、MRI诊断和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各种诊断的误诊率。统计106例病人的并发症。结果:106例中临床诊断(术前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80例、脉络膜黑色素瘤18例,脉络膜转移癌8例,获得病理证实分别为79你、18例和7例。各阶段诊断误诊率分别为门诊初步诊断44.34%、B超诊断4.72%、CT诊断16.09%、MRI诊断误诊率为0,术前诊断1.89%。继发青光眼占33.96%、继发视网膜脱离占30%、屈光间质混浊占24.53%。结论:眼内恶性肿瘤并发症较多,易造成误诊。B超、MRI影像技术各有优势和不足,合理选择配合使用能大大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2.
脉络膜转移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脉络膜转移癌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脉络膜转移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改变和原发肿瘤的来源、组织学分型。结果18例患者中大部分临床表现为严重视力障碍。眼底检查可见后极部视网膜下实性肿物,8例患者伴视网膜脱离。B超和CT检查显示眼内扁平或不规则的实性占位性病变。MRI扫描显示肿块在T1W上呈中高信号,T2W上呈低信号。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腺癌11例,鳞癌4例,未分化癌3例。来源于肺癌者10例(55%),乳腺癌者4例(22%)。结论脉络膜转移癌以视力明显下降、眼底扁平实质性占位病灶为主要临床表现。原发肿瘤以肺癌发病率最高,组织病理学分型以腺癌常见。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脉络膜转移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头颈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阐明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收集我科4例头颈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基本病变是由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和血管成分组成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波形蛋白、内皮细胞标记CD34表达呈阳性.结论 发生在头颈部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比较少见,掌握其组织学分类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完整切除肿瘤及术后长时间随访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眼眶髓外浆细胞瘤(EMP)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EMP患者4例。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7月~2005年12月间收治的4例EMP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诊断分型。4例患者均行手术加辅助放射治疗。主要指标EMP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和局部肿物及其引起的相应症状。4例均行手术切除肿物,病理诊断为髓外浆细胞瘤。免疫组化检测,2例κ型,2例λ型,3例浆细胞抗体阳性。4例尿本周蛋白均为阴性。2例骨髓穿刺均未见异常。4例胸部经X线检查均正常。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均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结论EMP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病理并经系统检查除外多发性骨髓瘤。手术和放射治疗是EMP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肺癌脉络膜转移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肺癌脉络膜转移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源自肺癌脉络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病理组织学改变、分型。 结果 6例患者均表现为严重视力障碍,3例患者有剧烈眼痛。6例患者可见后极部扁平实质性占位病灶,5例患者伴视网膜脱离;1例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ou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发现有遮蔽荧光和透见荧光相间的病灶,其边缘有针尖大小的荧光渗漏环;3例患者行眼部CT扫描检查,均表现为扁平状均质中高密度肿块影;1例行MRI扫描检查, T1W呈高于玻璃体的高信号, T2W瘤体呈低信号;5例患者肺部原发病变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肺腺癌,1例诊断为小细胞肺癌。脉络膜转移癌5例病理诊断为肺腺癌脉络膜转移 ,1例为小细胞癌肺癌脉络膜转移。 结论 源自肺癌的脉络膜转移癌以视力骤降、眼痛、眼底扁平实质性占位病灶及继发视网膜脱离为主要的临床表现。转移癌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多与原发病灶相似,组织学分型以腺癌常见。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333-404)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肿瘤穿刺细胞学涂片诊断技术在眼部肿瘤的诊断价值,在20例眼部肿瘤患者中进行了细胞学诊断与组织学诊断的比较。结果:两种诊断相一致的病例:恶性8例(40%),良性5例(25%),细胞学诊断为可疑恶性而组织学诊断为恶性的2例(10%)。三者相加共15例(75%)。1例细胞学诊断良性而组织学诊断是恶性(5%)。4例细胞学诊断因各种因素未能得出结果(20%)。合计5例(25%)。结论认为肿瘤穿刺细胞学诊断在眼部肿瘤诊断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艳枝  王毅  杨新吉  黑燕  肖利华 《眼科》2006,15(6):392-395
目的分析130例泪腺上皮性肿瘤临床特点,明确诊断依据。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130例原发泪腺上皮性肿瘤。方法收集13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泪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和组织病理学资料。主要指标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学表现。结果泪腺上皮性肿瘤临床表现主要为眼球突出、视力下降、疼痛、复视等。良性肿瘤中以多形性腺瘤(43.8%)为多,恶性肿瘤占前三位的分别为腺样囊性癌(38.5%),恶性混合瘤(8.5%),腺癌(3.8%)。眼眶B超、CT、MRI都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改变是最终诊断依据。结论将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结合起来可对泪腺上皮性肿瘤作出初步诊断,最终诊断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原发于眼眶脑膜瘤的常见CT图像特征,探讨CT影像对原发于眼眶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经病理确诊的原发于眼眶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图像表现。探讨CT对脑膜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51例原发于眼眶脑膜瘤患者中视神经鞘脑膜瘤43例,眶骨膜脑膜瘤8例。视神经鞘脑膜瘤43例中肿瘤形状呈管状20例,块状12例,其他形状11例;呈现车轨征16例,钙化斑6例。8例眶骨膜脑膜瘤均有蝶骨大翼和(或)小翼骨膜增厚及眶外壁骨质增生,其中视神经向内移位6例。所有病例中肿瘤蔓延者8例,双眼眶发病2例。结论 CT图像可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形状、范围,尤其是眶骨壁改变,对于原发于眼眶脑膜瘤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纲  罗清礼 《眼科研究》1995,13(2):131-132
眼眶淋巴管瘤三例报告李纲(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610017)罗清礼(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眼科,610041)1988年以来,国内文献对于眼部淋巴管瘤的发生学、临床特点、组织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1~3]。对于手术处理,文献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眼眶软组织肿瘤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11/2018-11眼眶软组织肿瘤患者455例的病例资料,观察其临床特点、病理分类和少见肿瘤的病理学特征。

结果:眼眶软组织肿瘤患者455例中,良性肿瘤421例(92.5%),居于前5位的依次为海绵状血管瘤258例、毛细血管瘤58例、神经纤维瘤16例、纤维瘤15例和神经鞘瘤14例; 中间型27例(5.9%),其中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23例、低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低度恶性黏液性神经纤维瘤2例; 恶性7例(1.5%),其中眼眶恶性SFT者2例,眼眶髓系肉瘤(MS)2例,黏液样脂肪肉瘤(MLS)、梭形细胞未分化肉瘤和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NET)各1例。对部分病例进行免疫组化和分子检测,结果发现新抗体如STAT6和分子检测技术的应用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结论:眼眶软组织肿瘤中,良性肿瘤占大部分,脉管肿瘤中的海绵状血管瘤居于首位,不乏眼眶部位少见软组织肿瘤病理学类型如Erdheim-Chester病(ECD)、砂粒体性骨化性纤维瘤(POF)、平滑肌瘤和黏液瘤等; 中间型和恶性肿瘤少见,眼眶部位SFT、MLS、梭形细胞未分化肉瘤和MS等少见的病理学类型常诊断困难,容易漏诊误诊,新型免疫组化抗体和分子检测技术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泪腺肿瘤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泪腺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研究38例45眼泪腺肿瘤。结果38例45眼中,男17例17眼,女21例28眼;年龄5~63岁,平均40.6岁;其中泪腺癌5眼,腺样囊性癌5眼。恶性泪腺混合瘤5眼,良性泪腺混合瘤14眼,炎性假瘤13眼,慢性泪腺炎2眼,泪腺潴留性囊肿1眼。42眼行前路或侧壁开眶肿瘤摘除术,恶性肿瘤中4眼行眶内容物剜除。恶性肿瘤患者全部于术后1个月接受放疗。术后随访观察3个月~8年。术后症状完全缓解35眼,好转5眼,复发5眼。结论:泪腺肿瘤为眼眶常见肿瘤,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绝大部分可以作出术前定性诊断,良性泪腺混合瘤预后较好,但易复发。恶性泪腺混合瘤及腺样囊性癌复发率、死亡率较高,应联合眶内容物剜除,放疗及化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泪腺原发性上皮性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总结17例泪腺原发性上皮性肿瘤病例。结果良性肿瘤以泪腺良性混合瘤为主,恶性肿瘤以泪腺腺样囊性癌为主。结论在肿瘤性质的诊断中,CT及B超具有重要作用;术中快速冻结切片是术中鉴别肿瘤性质的可靠方法;病理检查决定最终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观察p53、bcl-2在泪腺良、恶性肿瘤中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泪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和组织病理的关系.目的在于进一步探明它们在泪腺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泪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35例泪腺多形性腺瘤,28例泪腺腺样囊性癌,并取手术中切除的正常泪腺组织9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眼眶肿瘤的发病情况及组织学来源,为原发性眼眶肿瘤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诊断眼眶占位性病变并有病理证实的患者资料。按照病理诊断进行分类,并制成图表,统计分析各类病变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原发性眼眶肿瘤共72例,血管源性肿瘤33例(45.8%),涫腺源性肿瘤16例(22.2%),炎症性肿瘤7例(9.7%),眼眶囊肿2例(2.8%),神经源性肿瘤6例(8.3%),淋巴造血系统肿瘤4例(5.6%),纤维、脂肪和间叶肿瘤3例(4.2%),其它未明确诊断的1例(1.4%)。其中良性肿瘤58例(80.6%),前三位依次为海绵状血管瘤24例(33.3%),泪腺多形性腺瘤8例(11.1%),血管瘤7例(9.7%);恶性肿瘤13例(18.1%),前三位依次为腺样囊性癌7例(9.7%),淋巴瘤2例(2.8%),恶性淋巴瘤2例(2.8%)。眼眶肿瘤患者的年龄分布多见于41-60岁,其中41-50岁中年组多达20例,占总体例数的27.78%,该年龄组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海绵状血管瘤8例。结论眼眶占位性病变中血管性病变最常见,其后依次为泪腺病变和炎性假瘤,对其进行组织病理学分类有利于医生及时的给予正确的诊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眼眶占位性病变的病理学分类及分布状态。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10年1月226例眼眶肿瘤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良性肿瘤186例(82.3%),其中前6位依次为海绵状血管瘤42例(22.6%),炎性假瘤28例(15.1%),皮样囊肿26例(13.9%),神经鞘瘤20例(10.8%),泪腺混合瘤16例(8.6%),神经纤维瘤12例(6.5%)。恶性肿瘤40例(17.7%),其中泪腺上皮恶性肿瘤11例(27.5%),横纹肌肉瘤8例(20.0%),非霍杰金淋巴瘤5例(12.5%),转移癌3例(7.5%)。结论眼眶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为脉管源肿瘤;眼眶原发恶性肿瘤主要为泪腺上皮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6.
泪腺上皮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利华 《眼科研究》2002,20(6):540-542
目的 探讨泪腺上皮性肿瘤的现代治疗方法。方法 对34例泪腺上皮性肿瘤进行分析。其中20例泪腺良性多形性腺瘤(复发性7例),11例腺样囊性癌(复发性9例),2例恶性多形性腺瘤(复发性2例)和1例黏液表皮癌。结果 前路开眶15例,改良外侧开眶15例,眶内容摘除术2例,内侧开眶1例,术后放射治疗17例(恶性14例,良性3例),随访28例,时间半年至1.5年,良性肿瘤16例均无复发,恶性肿瘤12例中2例复发。结论 泪腺上皮性肿瘤是常见的眶内肿瘤,复发率较高。改良外侧开眶是切除泪腺上皮性肿瘤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Carcinoma ex pleomorphic adenoma in lacrimal gland is a rare entity unlike its salivary gland counterpart. This rare tumor poses a diagnostic challenge to clinicians as pre-operative diagnosis is difficult and diagnosis is only by careful pathological assessment. We report this uncommon lesion in a 62-year-old lady, wherein the malignant component was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The elderly patient remained clinically and radiologically free of the tumor for two years after complete excision of the tumor but computed tomography at the end of two and a half years showed a recurrent lesion in the region of the lacrimal gland. This makes long term follow up of patients with these rare lacrimal tumors imperative with a minimum period of at least five years.  相似文献   

18.
A 67-year-old man presented with a 6-month history of a malignant appearing left lacrimal gland mass.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was performed in the office, diagnosing the mass as large cell carcinoma (LCCA) of the lacrimal gland. This represents the second reported case of LCCA of the lacrimal gland and details the potential for FNA biopsy to successfully yield the diagnosis. LCCA of the lacrimal gland is rare, but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cases of malignant lacrimal gland neoplasms.  相似文献   

19.
A 67-year-old man presented with a 6-month history of a malignant appearing left lacrimal gland mass.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was performed in the office, diagnosing the mass as large cell carcinoma (LCCA) of the lacrimal gland. This represents the second reported case of LCCA of the lacrimal gland and details the potential for FNA biopsy to successfully yield the diagnosis. LCCA of the lacrimal gland is rare, but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cases of malignant lacrimal gland neoplas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