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质化疗是指将抗癌药物载入到赋形剂中制备成缓释药物系统.经不同方式植入肿瘤或瘤周组织的间质中或肿瘤切除后的瘤床.在植入部位持久保持局部高药物浓度,降低系统不良反应.实现靶点给药的目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在直肠癌手术中采用缓释氟尿嘧啶腹腔间质化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间质化疗是指将抗癌药物载入到赋形剂中制备成缓释药物系统,经不同方式植入肿瘤或瘤周组织的间质中或肿瘤切除后的瘤床,在植入部位持久保持局部高药物浓度,降低系统不良反应,实现靶点给药的目的[1].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在直肠癌手术中采用缓释氟尿嘧啶腹腔间质化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间质化疗是指将抗癌药物载入到赋形剂中制备成缓释药物系统,经不同方式植入肿瘤或瘤周组织的间质中或肿瘤切除后的瘤床,在植入部位持久保持局部高药物浓度,降低系统不良反应,实现靶点给药的目的[1].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在直肠癌手术中采用缓释氟尿嘧啶腹腔间质化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肿瘤切除手术中,常将化疗药物直接植入到肿瘤邻近的组织中及分布的淋巴结区中,以消灭潜在的微小癌灶或化疗敏感肿瘤,或肿瘤切除不净时,局部给予化疗药物发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化疗药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据此将流式细胞术的经典凋亡检测技术应用到临床特异性抗肿瘤药物的筛查,实现快速,准确的药物敏感性报告。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的AnnexinV/PI技术,检测67例临床手术切除的胃肠肿瘤在不同化疗药物诱导下发生的凋亡。结果7种化疗药物诱导的胃肠肿瘤凋亡率有显著差异,胃癌的凋亡率以紫杉醇,丝裂霉素,氟尿嘧啶最高;而大肠癌以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奥沙利铂诱导的凋亡率最高。联合化疗方案,胃癌以氟尿嘧啶联合紫杉醇的敏感率及凋亡率最高;大肠癌以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的敏感率及凋亡率最高。结论不同肿瘤或同一肿瘤的不同个体,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均不同。临床可应用凋亡检测技术作为快速的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为肿瘤化疗筛选合适的个体化有效方案,避免无效化疗。  相似文献   

6.
化疗药物治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明显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期.采用氟尿嘧啶植入剂植入肿瘤组织、肿瘤周组织或肿瘤切除后的边缘,使药物较长时间内以一定的速率缓慢持续地释放,在植入部位形成较高浓度,并在浓度梯度作用下向周围逐渐、缓慢地扩散,同时药物被淋巴细胞吞噬进入淋巴,提高了药物在淋巴结内浓度,延长药物在淋巴结内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进展期大肠癌术中腹腔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化疗的安全性.寻找预防大肠癌局部复发的新途径.方法 60例行大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分成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组和空白对照组,氟尿嘧啶植入剂组在肿瘤创面和沿淋巴结引流途径,分多点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观察植入药物后伤口愈合、吻合口漏、伤口感染、肠梗阻以及住院天数.结果 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组与对照组的吻合口漏、伤口感染、肠梗阻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进展期大肠癌根治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安全可靠,是术后局部区域性化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体内植入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间植入放射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肿瘤组织间植入放射性粒子治疗(亦称体内伽玛刀)是指在术中或在CT,B超的引导下,根据三维立体治疗计划将微型放射源精确植入肿瘤组织中或肿瘤浸润侵犯的组织中,通过其持续发出的低能量γ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毁灭性杀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它弥补了常规外科、化疗及放疗的不足之处,为难以治疗的恶性肿瘤或部分晚期的肿瘤患者提供了生存的机会,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自2003年来也对多例无法手术切除或彻底切除的恶性肿瘤实行术中体内植入放射性粒子的治疗方法,并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也是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骨肿瘤手术中肿瘤切除残留骨缺损,影响稳定性,需局部植骨内固定重建稳定性.局部肿瘤切除不彻底则容易出现局部复发.如能在植骨材料中复合化疗药物,在修复局部骨缺损重建稳定性的同时,以局部化疗手段杀灭残留肿瘤细胞,就能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保留膀胱的局部切除联合髂内动脉插管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33例不能或不愿接受膀胱全切手术的T2-T4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8例术前给予新辅助介入化疗1-3个疗程后给予局部切除,15例在经尿道切除术后,给予辅助介入化疗3次。化疗方案为顺铂80mg、表柔吡星50mg以及5氟尿嘧啶1g(或羟基喜树碱40mg)。结果:术前新辅助化疗组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完全恢复1例,部分恢复16例,无效1例,平均随访31.6月,1例术后因肿瘤转移死亡,局部复发7例,远处转移2例;术后辅助化疗组,平均随访27个月,术后复发5例,远处转移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联合应用髂内动脉插管化疗结合保留膀胱的局部切除,足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的可选择有效手段,术前确诊的浸润性肿瘤,应选择新辅助介入化疗。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间质化疗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总的手术切除率仅有20%~30%,因此化疗是治疗肝癌重要的辅助手段.目前化疗中的肝癌间质化疗的研究进展迅速,所谓间质化疗,就是将抗癌药制备成具有缓释作用的给药系统,经不同方式植入(注入)肿瘤组织、瘤周组织的间质中或肿瘤切除后的瘤床,从而达到局部组织的持续、高效的药物浓度,同时降低全身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胶质瘤显微手术切除加术中间质化疗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胶质瘤显微手术结合术中应用间质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术中应用浸泡替尼泊苷(VM26)的明胶海棉贴敷创面作单次的间质化疗,剂量为40mg。结果 临床应用30例,手术全切除27例,大部份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早期无明显颅内压增高及癫痫发作,全切除组随访至今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胶质瘤显微手术切除加术中局部VM—26间质化疗对胶质瘤的治疗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辅助化疗的目的从初始的局部晚期乳腺癌降期,逐渐扩展到肿瘤药物敏感性检测和根据临床试验短期疗效加快药物的审批。其降期的目的之一是为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病人提供接受保乳手术可能性。根据肿瘤分期、分子分型等因素所选取的个体化新辅助化疗方案使疗效逐渐提高,近年来化疗药物与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的组合使更多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和三阴性乳腺癌获得满意的降期疗效,使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成为可能。鉴于新辅助化疗降期后的保乳手术与未行新辅助化疗的保乳手术相比仍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能否成功通常取决于新辅助治疗前获得准确的影像学信息、临床和病理特征、肿瘤的精准定位和标记,以及通过术前复习新辅助化疗前资料了解肿瘤退缩模式和预期切除病灶的再次精准定位。在保证病灶R0切除、术后放疗和良好美容效果的必要前提下,给予新辅助化疗后降期的病人实施保乳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氟尿嘧啶植入剂对预防肝癌破裂术后肿瘤腹腔种植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在肝癌破裂出血手术切除后,将氟尿嘧啶植入剂分别播撒于肝切除部位或断面、局部淋巴引流区域、网膜组织.术后随访复查CT以排除腹腔转移.结果 1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成功切除病灶,无手术死亡,7例行肝癌切除术,4例行规则性肝叶/段切除术(左肝外叶切除3例,第Ⅳ段切除1例),1例第八段肝癌侵犯膈肌,同时行肝肿瘤切除并部分膈肌切除术.平均随访14.3个月,1例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发现脾脏周围转移,其他11例患者均未发现有腹腔转移病灶,2例肝内复发.1例患者术后13个月死于肝外其他器官转移.结论 同国内同类研究相比较,氟尿嘧啶植入剂能显著减少肝癌破裂术后肿瘤腹腔种植转移.  相似文献   

15.
大肠癌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多数病人手术时已非早期,据报道,在“无淋巴转移”的Dukes B期病人中,30%可在术后5年内死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Dukes C期术后局部复发率约为50%。大肠癌术后易在吻合口、盆腔内、会阴部复发[1],多因手术未完全清除肉眼未能见到的微小病灶所致。而间质化疗既能持久保持植药区药物的高浓度,又能减少全身副反应,是清除这些癌细胞沉积的有效方法。氟尿嘧啶(5-FU)是大肠癌化疗的传统经典药物,本研究采用术中局部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的方法,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为2003年12月至2004年5月…  相似文献   

16.
介入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认为将介入治疗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目的有5个方面:①癌症手术前的新辅助化疗,目的是消灭癌灶周边的微小转移灶和亚临床灶,使手术切除更加彻底;同时可在肿瘤各级血管、淋巴管未被损伤之前给药,提高肿瘤局部化疗药物浓度,达到高效杀伤癌细胞作用;还可以缩小肿瘤病灶,降低手术并发症,或使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肿瘤患者获得手术机会,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②术后复发的姑息治疗,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性的优点。③对于某些妇科恶性肿瘤,如滋养叶细胞肿瘤,介入治疗还可作为根治性治疗手段。④针对妇科恶性肿瘤所致髂内动静脉瘘。⑤妇科恶性肿瘤所致出血及放疗并发出血的止血治疗。  相似文献   

17.
外照射和化疗同时应用(以下简称化放疗,Che-moradiation)有助于胰腺癌的局部区域控制和延长局部肿瘤不能切除患者的生命。手术前应用化放疗,由于肿瘤的血供尚未被手术破坏,氧供良好的细胞对放疗敏感,又可避免术中癌细胞的弥散或种植,甚或使原不能切除的肿瘤得到切除,优点很多。但是,很多外科医师顾虑术前的化放疗会影响以后的吻合口愈合。作者在28例确诊胰头癌患者进行术前化放疗以观察其併发症和死亡率跚坝?8meV光子照射,在5(1/2)周内照射28次,总量50.4Gy;同时持续中心静脉内滴注5氟尿嘧啶每日300mg/m~2,每周5次。如发生Ⅲ级毒性症状,暂停化疗5天或减少25%剂量。上述治疗在门诊进行,完成后入院施行手术。28例患者的中位值年龄为61岁(40~79岁),均完成术前化放疗,其5氟尿嘧啶用量为13.88g(2.15~20.79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记忆金属支架置入技术、腹腔镜手术及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局部化疗3种微创外科方法在治疗结直肠癌伴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解放军第251医院、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第三医院2000年5月至2010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结直肠癌伴梗阻患者分别采用下列2种方法治疗:①对可手术根治的结直肠癌伴梗阻患者,先在结肠镜引导下置入记忆金属肠管支架解除梗阻,施行暂时性过渡治疗,再经充分肠道准备后,腹腔镜下施行根治性切除手术;②对失去手术根治机会的晚期(TNMⅣ期)直肠癌患者,主要采用支架置入技术,施行永久性姑息治疗,并经支架网眼穿刺植入缓释氟尿嘧啶局部化疗。结果①采用支架置入技术施行过渡治疗,解除梗阻后采用腹腔镜手术52例,其中51例施行根治性切除,1例因侵袭、转移的乙状结肠癌未能切除。获随访41例,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施行根治性切除40例,均无局部复发、切口肿瘤种植及吻合口狭窄,另1例未能切除者于术后93 d死亡。②对15例失去手术根治机会的晚期直肠癌和1例因患严重肺心病不能耐受手术的直肠癌,采用支架置入和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治疗,全部获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14个月;现已死亡11例,其生存时间为(350±222)d(101~720 d);其余5例已存活3~13个月(平均9个月),未再发生肠梗阻。结论利用记忆金属支架与腹腔镜手术联合治疗可手术根治的结直肠癌伴梗阻患者,具有微创、安全等优点;利用记忆金属支架与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联合治疗失去手术根治机会的晚期直肠癌伴梗阻,可使患者避免结肠造口,延长其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9例原发性胸腰椎肿瘤,术前均经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采取侧前方手术切除肿瘤2例,后路减压、肿瘤部分切除4例,单纯化疗2例,手术结合放疗4例。通过3月~3.5年的随访,作者认为CT对其诊断和治疗选择有着极重要的作用,手术的选择应依肿瘤侵犯的程度、范围及脊椎的部位而采用前和/或后路手术切除肿瘤、固定术,为提高术后疗效,必要时应辅以化疗或放疗。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手术是局部晚期结直肠癌的最重要的根治性手段,但其复发率仍然很高。近年来,新辅助化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种方法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施行手术或放疗之前应用的全身性化疗,其目的是使原发肿瘤或转移病灶缩小,降低肿瘤分期,使不能切除的肿瘤变成可以切除,提高治愈性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率;控制术前存在的微小癌及亚临床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