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明确生殖道念珠菌病的菌群分布及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情况.方法: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对60例患者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结果:白念珠菌占71.67%,热带念珠菌占11.67%,光滑念珠菌占8.33%,克柔念珠菌占5.00%,其他念珠菌占3.33%.ROSCO纸片扩散法测得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73.33%和65.00%.结论:白念珠菌仍为生殖道念珠菌病主要致病菌;ROSCO纸片扩散法为选择抗真菌药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念珠菌病的菌群分布特点及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和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鉴定78株分离自口腔念珠菌病的患者临床分离株的菌群分布;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用氟康唑和伊曲康唑进行治疗。结果白念珠菌占71.79%,热带念珠菌占11.54%,光滑念珠菌占7.69%,克柔念珠菌占5.13%,其他念珠菌占3.85%。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对念珠菌的敏感率分别为73.08%和65.38%。氟康唑治疗组有效率87.80%,真菌清除率为87.80%;伊曲康唑治疗组依次为91.89%和91.89%。结论口腔念珠菌病仍以白念珠菌为主要致病菌。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对念珠菌均有较好的敏感性。氟康唑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疗效有较好的相关性,伊曲康唑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完全一致。ROSCO纸片扩散法有在临床实验室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生殖器白念珠菌的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生殖器白念珠菌感染逐渐增多,随着多种抗真菌药物的使用,耐药菌株亦随之出现.我们选择生殖器念珠菌病的主要致病菌白念珠菌,做了伊曲康唑等4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测定,同时观察了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2种抗真菌药物的临床疗效,以进一步了解白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及药敏试验结果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生殖器部位念珠菌感染的菌型、分布及其对三唑类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9月培养出的126株念珠菌,用ATBID32C酵母菌鉴定反应板鉴定菌种,用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检测,比较不同菌型念珠菌的药敏趋势。结果:126例生殖器部位念珠菌感染者中,白念珠菌93例(73.81%)、近平滑念珠菌13例(10.32%)、平滑念珠菌9例(7.14%)、无名念珠菌4例(3.17%)、其他念珠菌7例(5.56%);念珠菌检出构成比以30-39岁最多;女性多于男性。药敏结果分析发现,白念珠菌中74.19%对氟康唑敏感,而仅有45.16%对伊曲康唑敏感,敏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29,P0.01);非白念株菌中60.61%对氟康唑敏感51.52%对伊曲康唑敏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P=0.457)。结论:生殖器部位念珠菌感染以白念珠菌为主,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率较伊曲康唑高,非白念珠菌对两种药物的敏感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生殖器念珠菌病致病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生殖器念珠菌病的致病菌种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真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剂盒对73例包皮龟头炎和外阴阴道炎患者临床标本进行菌种分离和药敏检测.结果:73例生殖器念珠菌病的前三位致病菌为白念珠菌(72.6%),近平滑念珠菌(10.96%)和热带念珠菌(6.85%).7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制霉菌素(69.86%)、5-氟胞嘧啶(67.12%)、两性霉素B(64.38%)、氟康唑(35.62%)、酮康唑(28.77%)、伊曲康唑(21.92%)、咪康唑(16.44%).结论:本研究显示生殖器念珠菌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白念珠菌.制霉菌素、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性高,唑类药物敏感性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菌种类别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常规念珠菌培养方法和API 20CAUX方法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ATB FUNGUS方法.结果220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以白念珠菌为主,检出172例,占78.18%,其次光滑念珠菌17例,占7.73%.念珠菌对伊曲康唑、氟康唑、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分别为97.73%、96.82%、94.09%、88.64%、73.64%、66.82%、42.32%、23.64%.结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以白念珠菌感染为主,但与以往相比比率有所下降.检测的220株念珠菌对伊曲康唑、氟康唑、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敏感性高,对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太原地区皮肤科门诊黏膜念珠菌病的构成情况和病原菌耐药性。方法收集山西白求恩医院皮肤科门诊2019—2020年期间真菌培养阳性的172例黏膜念珠菌病患者临床资料, 并对病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体外药敏实验。结果 172例黏膜念珠菌病患者中外阴阴道念珠菌病142例(82.6%), 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24例(14.0%), 口腔念珠菌病6例(3.5%);≤ 18岁3例、19 ~ 59岁155例、≥ 60岁14例, 分别有2例、134例(86.45%)和6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 各年龄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4.29, P < 0.05)。分离的172株菌均为念珠菌属, 包括白念珠菌165株(95.9%), 光滑念珠菌5株(2.9%), 近平滑念珠菌2株(1.2%);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敏感性分别为95.9%、100.0%、62.2%、47.1%和56.4%。结论本院皮肤门诊黏膜念珠菌病以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为主, 致病菌主要为白念珠菌;念珠菌分离株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氟康唑片和伊曲康唑胶囊对口腔黏膜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口腔黏膜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体外敏感性,了解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26例确诊为口腔黏膜念珠菌病患者给予氟康唑片口服治疗,对32例患者给予伊曲康唑胶囊口服治疗。采用Etest法检测30株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最小抑菌浓度(M IC)。结果氟康唑片对口腔黏膜念珠菌病的有效率为94.44%,真菌清除率为94.44%;伊曲康唑胶囊对口腔黏膜念珠菌病的有效率93.75%,真菌清除率93.75%。采用Etest法检测30株念珠菌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M IC值,范围分别为0.0160~4μg/m l和0.250~2μg/m l。结论氟康唑片和伊曲康唑胶囊对口腔黏膜念珠菌病的疗效好,副作用小。Etest法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方法在临床实验室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婴幼儿皮肤念珠菌病的致病菌种类及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收集皮肤念珠菌病患儿病例,对临床分离的致病菌进行常规菌种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药基法)对临床分离的念珠菌进行6种药物(氟康唑、咪康唑、联苯苄唑、益康唑、克霉唑、制霉菌素)敏感性试验,选取9株白念珠菌临床菌株和1株白念珠菌标准菌株,参考NCCLS M27-A推荐的微量液体稀释法界定琼脂稀释法的药敏分界点,分析耐药性。结果 共收集75例皮肤念珠菌病病例,分离到的88株念珠菌均为白念珠菌,用琼脂稀释法所测的MIC范围是:氟康唑1 ~ 256 mg/L,咪康唑0.25 ~ 64 mg/L,联苯苄唑0.5 ~ 64 mg/L,益康唑0.25 ~ 32 mg/L,克霉唑1 ~ 64 mg/L,制霉菌素0.5 ~ 32 mg/L。临床株对唑类药物均有耐药株出现,氟康唑1株,克霉唑4株,益康唑3株,咪康唑5株,联苯苄唑9株。结论 婴幼儿皮肤念珠菌病主要由白念珠菌引起;白念珠菌对5种唑类药物均有耐药株出现,且有交叉耐药现象,对制霉菌素敏感。  相似文献   

10.
白念珠菌506株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体外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白念珠菌临床株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鉴定白念珠菌临床株,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即以前的NCCLS)推荐的M27-A2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MIC值测定。结果共收集白念珠菌506株,检测出氟康唑耐药株3株,剂量依赖性敏感株1株,耐药率为0.59%;伊曲康唑耐药株18株,剂量依赖性敏感株269株,耐药率为3.56%;其中1株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交叉耐药。结论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有耐药及交叉耐药现象的发生;伊曲康唑耐药率高于氟康唑。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阴道念珠菌病的菌种构成及其对4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念珠菌定位显色培养基和真菌鉴定卡(YBC卡)进行念珠菌菌种鉴定,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真菌药敏试条FUN-ATB2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共培养分离出念珠菌125株,其中白念珠菌98株(78.4%)、近平滑念珠菌14株(11.2%)、热带念珠菌9株(7.2%)、光滑念珠菌4株(3.2%)。4种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率达100%,非白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敏感率为100%,白念珠菌为91.8%。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茵的敏感率分别为79.6%、92.9%、66.7%、75.0%利43.9%、71.4%、22.3%、50.0%。结论:阴道念珠菌感染仍以白念珠菌为主,临床治疗应参考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以提高其治愈率和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断和合理用药的依据.方法:采用科玛嘉显色平板和梅里埃公司API和ATB试剂盒进行真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回顾性分析我院527例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检测结果.结果:共检出527株念珠菌.分别为白念珠菌412株(78.18%),光滑念珠菌47株(8.92%),热带念珠菌24株(4.54%),其他念珠菌44株(8.35%);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两性霉素B 100%,伏立康唑91.4%,5-氟胞嘧啶89.5%,伊曲康唑84.4%,氟康唑78.20%.结论:念珠菌性阴道炎以白念珠菌感染为主,不同菌种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临床应加强真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以提高诊疗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微量稀释法检测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对白念珠菌的敏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对白念珠菌敏感性.方法采用NCCLS公布的M27-A方案微量稀释法,对19株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和3株标准株进行氟康唑和伊曲康唑药物的敏感性观测.结果19株临床分离株发现氟康唑耐药株7株,敏感株8株,剂量依赖的敏感菌株4株;伊曲康唑耐药株9株,敏感株8株,余2株为剂量依赖的敏感菌株;3株标准株结果符合.结论M27-A方案微量稀释法适合于临床检测白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在白念珠菌中存在较高的耐药率和交叉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甲紫等5种抗真菌药物对白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白念珠菌药物敏感性与其基因型的关系。 方法 根据M27-A2方案检测甲紫、两性霉素B、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对67株白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提取白念珠菌基因组DNA,应用PCR扩增白念珠菌25S核糖体 rDNA基因内含子区,根据PCR扩增片段将白念珠菌分为A(36株)、B(23株)、C(8株)基因型,分析白念珠菌不同基因型与药物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药敏实验结果显示,67株白念珠菌中,8.96%对氟康唑、2.98%对伊曲康唑、1.49%对酮康唑耐药,两性霉素B无耐药菌株。甲紫的最低抑菌浓度在0.125 ~ 4 mg/L。统计学分析显示,白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与其基因型无明显相关关系,P值均 > 0.05。结论 氟康唑和伊曲康唑耐药菌株的增多在临床用药选择上应引起注意,甲紫的抗真菌作用值得重视。白念珠菌基因型与抗真菌药物耐药的发生可能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93例女性生殖道念珠菌感染菌种分布及药敏。方法:收集93例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分泌物,采用Sabouraud琼脂培养基进行菌落培养,血清芽管试验及CHROMagar显色培养基进行菌株的筛选,DL-96 FUNGUS念珠菌鉴定系统进行念珠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菌种构成分布依次为白念珠菌81株(87.10%),光滑念珠菌8株(8.60%),都柏林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乳酒念珠菌各1株(1.08%)。白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敏感率为100.00%,其它依次为伏立康唑(93.83%)、氟康唑(85.19%)和伊曲康唑(62.96%)。光滑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敏感率为100.00%,其它依次为伏立康唑(87.50%)、氟康唑(62.50%)和伊曲康唑(25.00%)。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念珠菌主要菌种是白念珠菌,敏感率最高的药物为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  相似文献   

16.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病原学及药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从病原学方面探讨VVC和RVVC病原菌和药敏的差异,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VVC和RVVC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加以比较,并参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M-27A方案,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了分离菌株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氟康唑、伊曲康唑及两性霉素B的体外药物敏感研究。结果VVC、RVVC组共分离出125株念珠菌,其中RVVC组67株,VVC组58株;在125株念珠菌中白念珠菌98株,占78.40%,非白念珠菌27株,占21.60%。RVVC组67株中有47株为白念珠菌,占68.66%(47/67);VVC组58株中有51株为白念珠菌,占87.93%(51/58)。RVVC组非白念珠菌所占比例与VV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VC组非白念珠菌比例较高。念珠菌对三种药物敏感性依次为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氟康唑。非白念珠菌唑类药物敏感性低于白念珠菌。结论白念珠菌仍是VVC、RVVC的主要致病菌,RVVC组非白念珠菌比例高于VVC组,非白念珠菌中以光滑念珠菌比例最高。非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率明显低于白念珠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联合治疗系统性耐药性白念珠菌病的疗效。方法建立小鼠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模型,应用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联合治疗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结果联合用药组小鼠的存活时间比单用药组明显延长(P<0.05),肾组织真菌计数显示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单用药组(P<0.05)。结论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联合疗法可增强抗白念珠菌效能,具有临床应用的潜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氟康唑、特比萘芬及伊曲康唑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敏感性。方法采用NCCLS公布的M27-A方案微量稀释法测定氟康唑、特比萘芬及伊曲康唑对22株临床分离的白念珠菌的体外敏感性。结果22株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9株,敏感12株;对伊曲康唑耐药7株,敏感8株;对特比萘芬耐药12株,敏感3株。结论3种药物中氟康唑的敏感性相对较高,但仍有耐药现象,氟康唑与伊曲康唑存在交叉耐药。  相似文献   

19.
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3岁。头面部、手背、手指间皮疹伴口腔白膜2年。取病变部位鳞屑直接镜检可见菌丝和孢子,多个部位真菌培养均有奶油样菌落生长,镜下见成簇卵圆形孢子和假菌丝。组织病理见表皮内有菌丝和孢子,真皮组织内见大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根据形态学,生化实验等诊断为白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经口服伊曲康唑和外用抗真菌药治疗,皮损基本控制。  相似文献   

20.
伊曲康唑、氟康唑治疗白念珠菌皮炎疗程长,费用高。本文试用2%浓度碘酊外涂治疗16例男性阴部皮肤白念珠菌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