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海文  崔树科  王立新 《现代康复》1999,3(12):1477-1478
目的:探讨预防剖伤性马蹄足畸形的方法。方法:观察近5年来收治类似患9例,5例按常规治疗.4例应用自行设计的牵引支架治疗。结果:常规治疗5例均有不同程度足下垂畸形,牵引支架治疗无1例发生足下垂畸形。结论:该牵引支架可有效预防刨伤性马蹄足畸形。  相似文献   

2.
痉挛性足下垂内翻的手术与康复——附184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84例痉挛性足下垂内翻畸形的手术治疗与康复及其疗效进行了临床分析,探讨:(1)痉挛性足下垂内翻形成的原因;(2)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及手术方法;(3)手术治疗 康复训练是治疗痉挛性足下垂内翻畸形较满意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防足下垂牵引装置在预防长期卧床伴下肢主动运动功能缺陷患者足下垂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治疗型的弹力袜、弹性绷带、羊羔毛、软魔术贴等材料,制作预防足下垂的装置并应用于临床。结果18例采用防足下垂牵引装置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1例足下垂。人院时患者肢体功能评分为(56.78±16.45)分,出院时为(66.11±9.89)分,入院时和出院时比较,t=一2.0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防足下垂牵引装置可预防长期卧床伴下肢主动运动功能缺陷患者足下垂的发生,而且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踝足矫形器的改进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据统计,足下垂、足内翻及下肢外旋畸形等症状,在截瘫和偏瘫患早期的发生率高。依靠传统,常规的徒手治疗方法,很难得到好的效果,现代康复治疗中,一般采用踝足矫形器(AFO)来预防和矫正其畸形。为了提高踝足矫形器的功效,对踝足矫形器进行改进,观察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应用跟骨异型钢板三关节融合术治疗成人创伤性马蹄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跟骨异型钢板三关节融合术治疗成人创伤性马蹄足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10月至2009年1月,对15例(18足)创伤性马蹄足患者应用跟骨异型钢板三关节融合术治疗,三关节骨性融合后开始负重行走,1年后取出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12~25个月,平均18个月。14足三关节在术后3个月得到骨性融合,3足于术后4个月融合,1足于术后5个月融合。采用AOFAS足评分,平均评分由术前的24.1分提高到术后随访时的93.2分。结论跟骨异型钢板三关节融合术对成人创伤性马蹄足是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背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足部畸形,诊断并不困难,关键是治疗时机与治疗方法的选择。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婴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前后对照观察。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儿外科门诊。对象:1998-01/2003-01在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外科门诊就诊的马蹄足患儿88例125足。纳入标准:年龄12个月以内,有典型的足畸形,即足内侧软组织紧张,前半足不能外展,足跟紧不能背屈。排除标准:年龄大于12个月,单纯跖内收畸形,并发于脊髓脊膜膨出的马蹄足,脑性瘫痪性马蹄足,灰髓炎后遗马蹄足及多关节…  相似文献   

7.
王希瑞  张静  孙杰  王芝静  贾汝福 《中国康复》2019,34(10):518-520
目的:探讨可调节踝足矫形器配合针灸治疗在脑出血偏瘫患者足畸形及步行能力改善方面的影响。方法:86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戴可调节踝足矫形器。治疗6周后统计足下垂及足内翻畸形率,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Holden功能步行分级(FAC)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足下垂或足内翻畸形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2组患者BBS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FAC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FAC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调节踝足矫形器配合针灸治疗可有效减少脑出血偏瘫患者的足下垂和足内翻畸形,改善平衡能力、步行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足下垂、足内翻及下肢外旋畸形等症状,在截瘫和偏瘫患者早期的发生率高。依靠传统,常规的徒手治疗方法,很难得到好的效果,现代康复治疗中,一般采用踝足矫形器(AFO)来预防和矫正其畸形。为了提高踝足矫形器的功效,对踝足矫形器进行改进,观察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Mckay手术矫正僵硬型马蹄足的疗效。方法:2000年8月—2007年8月对12例24足先天性僵硬型马蹄足采用Mckay手术进行治疗,随访手术疗效。结果:11例22足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年。按Garceau评分标准,优17足,良4足,可1足。结论:小儿先天性僵硬型马蹄足应早期治疗,通过反复石膏矫形后行软组织松解,距下关节切开能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治疗复发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距下松解术治疗复发性马蹄内翻足畸形12例20足,其中男10例(18只足),女2例(2只足),年龄13 ̄41月,平均20月;复发时间4 ̄16月,平均9月。结果:畸形纠正优良(足形态正常或前足轻度内收,踝关节活动好)为19只足,占95%,可(足跟部有较明显内翻);1只足占5%,结论:距下松解术治疗复发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疗效可靠,畸形可得到较好纠正。  相似文献   

11.
在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训练中,常因患侧下肢痉挛、足下垂、足内翻等畸形,影响患者的进一步康复。我们运用A型肉毒毒素对患侧下肢进行局部肌肉注射配合康复治疗对存在上述畸形的脑卒中病人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对象与方法2000年2月~12月本院神经科住院病人8例,男5例,女3例,年龄43~59岁,均为脑卒中恢复期,急性期均经脑CT或MRI证实为脑实质梗死或出血。8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肌痉挛和足下垂、足内翻畸形,且患侧下肢肌力均在Ⅲ级以上,肌痉挛均在Ⅱ度以上。方法:使用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  相似文献   

12.
踝足矫形器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儿脑性瘫痪常因膝反张、足下垂、足跖屈内、外翻畸形等而致站立、行走等运动功能异常困难,这些问题应用常规康复手段很难奏效,采用低温热塑板制作踝足矫形器(anklefootorthosis,AFO)矫正畸形犤1犦和配戴AFO应用于站立与步行训练,有一定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康复科1999年10月~2001年5月收治华南地区脑瘫患儿130例,诊断及临床分型依照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纪要犤2犦。其中男76例,女54例。年龄1~6岁。偏瘫30例,截瘫66例,双瘫26例,四肢瘫8例。膝反张30例,足下垂4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联合跟腱经皮多点松解术治疗僵硬型马蹄足畸形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应用Ilizarov技术联合跟腱经皮多点松解术治疗32例僵硬型马蹄足畸形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32例患者畸形矫正效果满意,未因护理不当出现并发症。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联合跟腱经皮多点松解术治疗僵硬型马蹄足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微创方法,并能有效缩短矫形周期,大大减少佩戴外固定架时间。围手术期做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和功能锻炼是确保患者康复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创伤性马蹄足患者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的手术护理方法。方法选择19例因创伤引起的马蹄足畸形患者,进行安装Ilizarov外固定架的微创手术治疗。术前访视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行为指导;术中密切配合医生安装外架;术后指导患者调节外架。结果术后19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7~12个月,平均9个月。患者均对手术护理表示满意,对手术护理方法表示肯定。手术注意事项交代清楚,手术完成顺利。患者带外固定架10~16周,平均15周。1例患者因疼痛在术后10周去除外固定架,6周后出现了僵直在跖屈20°;1例患者在去除外固定架8周后出现了僵直在跖屈10°。其余17例患者全部可以达到0°全足负重,无明显足下垂。结论Ilizarov外固定架手术,通过手术中的密切配合,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达到了医生、患者双方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Clayton术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前足畸形。方法:切除前足第1~5跖骨头和近节趾骨近侧1/2。结果:全部随访半年~12年,评价结果40足中,优为35足占87.5%;良:3足占7.5%;中:1足占2.5%;差:1足占2.5%。结论:认为本手术方法简便易行,对消除前足部的外观畸形,减轻疼痛,恢复步行功能有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onseti法联合Ilizarov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两院就诊的100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Ilizarov技术逐渐牵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观察组应用Ponseti法联合Ilizarov技术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学评分系统(ICFSG)评分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观察组治疗后ICFSG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5)。【结论】Ponseti法和Ilizarov技术联合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疗效佳,能有效改善ICFSG评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缓释力足踝矫形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作缓释力足踝矫形器,探索伴有腓肠肌或跟腱挛缩的足下垂的非手术性矫治方法。方法:用半成品高分子纤维材料制作足托,楔形去除足托之踝关节转动中心处两侧的材料,以此为轴使之具有似折叶的活动性。用弹性牵引带于足托的足尖部自前面与足托的小腿部上端胫骨前相连,利用弹性带的回缩力,起到缓慢的持续牵引作用,使跟腱和腓肠肌的挛缩、踝关节的粘连得到逐渐松解,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得到逐渐增加,足下垂得到逐渐矫正。结果:缓释力足踝矫形器有较好的肢体适应性。由于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故穿戴舒适,能起到缓慢的小剂量持续牵引作用。对伴有腓肠肌和跟腱挛缩以及踝关节纤维性粘连的足下垂有较好的矫正作用,22例足下垂患者,踝关节跖屈固定角度和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分别由治疗前的44.91±5.35和3.54±1.63,恢复到治疗后的17.59±10.04和28.09±9.26,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缓释力足踝矫形器是一种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疗效的非手术性足下垂矫治工具。  相似文献   

18.
乔文芳  刘凤  耿艳  马小文 《当代护士》2009,(12):109-110
目的探讨足下垂预防鞋的设计、制作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71例意识障碍、偏瘫及长期卧床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观察组病人均穿该鞋预防足下垂,观察及评估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足下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下垂预防鞋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预防足下垂的发生,对于易发足下垂的病人应在疾病早期应用此预防鞋,以预防足下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晚期腘动脉损伤保肢后足部功能重建的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对19例超过12h以上的晚期腘动脉损伤保肢后继发的足下垂畸形、足趾下垂畸形,分别进行距小腿关节融合术、跟腱延长术、伸拇、伸趾长肌短缩术及足趾关节融合术。结果:19例足部伤口全部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2~5年,足下垂、足趾下垂畸形均被矫正,16例患穿鞋平地行走无跛行,3例轻微跛行,13例足部刺痛或烧灼痛1.0~1.5年后消失,足部无溃疡发生。结论:晚期腘动脉损伤保肢后行足部功能重建术可获得较满意的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胫骨pilon骨折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治疗各种原因所致pilon骨折28例。根据病情及临床分型分别进行牵引或石膏外固定3例,有限切开加外固定支架8例,行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17例。结果:术后随访2~5年零5个月,平均3.8年。采用Mazur评分标准,优9例,良13例,可4例,差2例。术后合并切口皮肤表浅感染1例,1例术后切口周缘皮瓣坏死,2倒继发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结论:pilon骨折并发症多且后果严重,pilon骨折的解剖复位和固定可获得最佳临床结果,以预防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直等并发症,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