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石年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1):1144-1144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与皮炎湿疹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对100例慢性荨麻疹、皮炎、湿疹患者每天口服咪唑斯汀10mg,连续28d。结果:慢性荨麻疹有效率随治疗时间延长达96.77%,皮炎、湿疹有效率达92.11%。结论:咪唑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起效时间快,持续时间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赵金辉  赵倍萱 《中草药》2010,41(7):1156-1157
目的观察玉屏风滴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172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88例口服玉屏风滴丸2.4 g,3次/d,咪唑斯汀10 mg,1次/d,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84例单独口服咪唑斯汀,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玉屏风滴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四妙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7例湿疹患者给予四妙丸联合咪唑斯汀口服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瘙痒、局部皮疹等项目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总有效率为54.4%,治疗4周总有效率为84.2%,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四妙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皮炎湿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3,(5):951-952
目的:观察荨麻疹2号汤与雷火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1次/d,同时服荨麻疹2号汤加减方100 mL/次,2次/d,配合雷火灸治疗五脏背俞穴,15~20 min,1次/d;对照组60例仅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根据评分标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7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治疗组复发率13.89%,明显低于对照组(4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荨麻疹2号汤与雷火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缓释片联合乌蛇止痒丸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究方法,对70例CIU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5例予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 1次/d,乌蛇止痒丸2.5g 3次/d,连续口服4周;对照组予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 1次/d,连续口服4周;观察2组治疗第14天和28天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服药后第14天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6%和60%,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0.46,P0.05);服药第28天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94%和7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3.88,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咪唑斯汀联合乌蛇止痒丸治疗CIU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防参止痒颗粒联合依匹斯汀片治疗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把湿疹患者共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口服依匹斯汀片,10mg/次,2次/d。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防参止痒颗粒,1袋/次,3次/d,治疗4周。结果:对照组临床效果为58.68%,治疗组临床效果为72.0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参止痒颗粒联合依匹斯汀片治疗湿疹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单用依匹斯汀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144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对照1组(48例),对照2组(48例)。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给予皮炎汤及咪唑斯汀口服,对照1组(西药组)给予咪唑斯汀口服。对照2组(中药组)给予皮炎汤口服。3组患者同时配合3%硼酸液(院内制剂),氢化可的松软膏(院内制剂)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使用不超过1周。以上患者连续治疗2周,治疗后观察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58%,对照1组89.58%,对照2组83.33%。治疗组与对照1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90,P<0.01),治疗组与对照2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9.53,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湿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除湿止痒软膏联合尤卓尔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组40例,局部外用除湿止痒软膏和尤卓尔乳膏,交替外擦,各2次/d;对照组40例,局部外用尤卓尔乳膏,2次/d;连续治疗5d,根据疗效判定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7.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颗粒联合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慢性泛发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符合入组条件的95例慢性泛发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47例,应用贞芪扶正颗粒联合咪唑斯汀缓释片口服治疗14天。对照组(B组)48例,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14天。两组患者均外用卤米松乳膏,连续治疗14天。两组分别记录14天症状、皮疹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1%,复发率16.13%;对照组有效率58.3%,复发率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贞芪扶正颗粒联合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慢性泛发性湿疹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血虚寒凝慢性荨麻疹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咪唑斯汀10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45例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各20g,白芍15g,细辛、通草各8g,白术、茯苓各6g,大枣4枚),水煎400mL,1剂/d,2次/d;咪唑斯汀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皮损计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4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4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血虚寒凝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分析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4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乖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20例,对照组采用外用0.1%醋酸曲安奈德乳膏,疗程为2周。观察组给予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每日早、晚各1次,疗程2周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治疗方法对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愈2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治愈5倒,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D0%。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疗效比较确切,不良反应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应用中药蒸熏方案的治疗方式与观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患有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把其中30例患有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药蒸熏方案进行治疗,并将其列入观察组;然后把另外30例患有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方式,将其列入对照组。对观察治疗数月后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而且治愈效果明显,存在明显差异,使统计学更有价值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采用中药蒸熏方案的方式进行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而且安全性能高,临床效果明显,因此值得临床医学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1):290-291
目的:观察桂枝泻白合剂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寒冷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服桂枝泻白合剂100 ml/次,每天三次,同时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每天一次;对照组60例,仅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10mg,每天一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根据评分标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1.29%,对照组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10.1±2.5分),优于对照组(11.6±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复发率16.22%,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桂枝泻白合剂联合咪唑斯汀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除湿止痒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疗效。方法: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分两组,治疗组外用除湿止痒软膏,对照组外用蜈黛软膏。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59.3%、58.3%,总有效率均为9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除湿止痒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疗效与蜈黛软膏相似,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周琳 《四川中医》2012,(3):95-9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祛风中药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口服益气活血祛风汤,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服,同时口服咪唑斯汀治疗;对照组仅口服咪唑斯汀治疗,15天为1个疗程,共服用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祛风法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安全,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剂75mg,3次/d,盐酸依匹斯汀片10mg,1次/d,均连服4周;对照组口服盐酸依匹斯汀片10mg,1次/d,连服4周.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口服盐酸依匹斯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润肤和血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湿疹确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自拟润肤和血汤治疗,两组均外用派瑞松乳膏,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显著优于对照组66.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复方石韦制剂治疗湿疹及皮炎类皮肤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 ,治疗组 6 1例使用复方石韦制剂 ,对照组 42例使用去炎松尿素软膏 ,疗程均为 4周。通过评分法评定其控制皮疹、缓解瘙痒、改善局部症状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 5 7.4% ,总有效率 98.4%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复方石韦制剂治疗湿疹及皮炎类皮肤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O%,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施以外涂西药、内服以苦参为主的中药汤剂,能够起到清热解毒、祛风止痒、除湿杀菌的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消风汤对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皮肤损伤、皮肤瘙痒评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联合消风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