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比较了古今对郁证、抑郁症的认识,总结了中医学和现代医学治疗郁证、抑郁症的心理干预方法。认为在现代心理学干预治疗中,许多心理调节方法与中医心理疗法相吻合。通过对比研究,以期为中医学心理疗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3.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情志性疾病的发作越来越多。郁证是较为常见的一个综合证候群,主要由情志不舒,肝气郁滞而引发。临床表现有: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善哭易怒、咽中如有异物等症。可与西医的部分神经衰弱、抑郁证、  相似文献   

4.
郁证是由于肝气郁结,疏泄功能发生障碍而发生的病证。其成因一是五气之郁,即因病而致郁;二是情志之郁,即因郁而病。本文所报告87例,均为情志所伤引起。临床资料在本组病例中,男21例,女66例;年龄在22~70岁之间,其中22~40岁38例,41~50岁31例,50岁以上18例。干部18例,工人57例,农民7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近20年中医关于抑郁症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的研究发现,一些学者将西医的抑郁症等同于中医的"郁证",这就形成了误区,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和学术发展.通过对"郁"字涵义的考证以及与抑郁症相关的中医病证和症状类似的描述进行分析和对比,得出如下结论:①西医的抑郁症不等同于中医的"郁证";②中医所说的"郁"有2种,第1种"郁"指病理产物的壅滞、闭塞和蕴结;第2种"郁"则指情志之郁.  相似文献   

6.
<正>中医药对郁证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对其治疗也有其独到之处。近年来,中医界对郁证越来越重视,从理论到临床都做出不少成绩。现将古代医家与现代学者对郁证的辨证论治整理如下。1古代医家对郁证的辨证论治1.1五郁辨证论治最早关于郁证辨证分型的认识出现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土郁之发,……  相似文献   

7.
牛崇峰 《新中医》2015,47(2):301-301
郁证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在一些慢性疾病患者中更是普遍兼现,此种病症状态不仅严重困扰病者生活,而且增加了其他疾病治疗的复杂程度。笔者就中医治疗郁证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1开闭宣窍,宁神定魄"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一般郁证的形成虽有长期的病理基础,而偶然的促发因素在临床中屡见不鲜,大多因于郁怒、惊恐所致。忧愁则气闭塞不行,气机的出入升降受到闭阻,在这种病理状态下患者一般表现出极度的烦  相似文献   

8.
鉴于中医郁证的病名概念较为模糊,我们通过对历代文献中中医郁证相关病名进行追溯。研究发现战国时期《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了“五郁”,发展至汉代时期《金匮要略》对“郁”的病名进行了拓展。在隋唐至宋代时期虽未提出特殊的概念,但对“郁”的病名有了深入解析,直至元代时期《丹溪心法》首次提出“六郁”的概念,至明代虞抟在《医学正传·卷之二·郁证》首次提出郁证的病名,并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六郁相因为病的理论。此时期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进一步明确了郁证的病名、治则治法、方药等,将郁分为五郁和情志三郁。发展至清代以后,郁证有了更为详尽的区分,对其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有了更加明确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基于古今文献,结合郁证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归纳郁证的辨治方法。郁证可从情志、五脏、阴阳辨治,还可分期论治、辨病辨症论治、专法专方论治、形态论治。心理疗法不可或缺,中医针灸、推拿、太极拳等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医郁证的发展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盛名 《中医杂志》2007,48(9):857-858
郁证在古代谓之"郁",其涵义主要有以下几种,(1)《说文解字》解释为:"木丛生者";(2)《周礼》注为:"声不舒扬";(3)《左传》注为:"郁滞也."《诗经·秦风》传曰:"郁积也",疏为:"郁积而茂盛."《书经》疏为:"愤结积聚之意";(4)王冰将"郁"注为:"奔迫也";(5)在《备急千金要方》治"郁肉湿脯毒"方引张文仲之语云:"肉闭在密器中经宿者为郁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中风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的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都非常高,是目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属现代医学脑血管病范畴,其本质是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引起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导致的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中风急性期抢救成功的病人,往往因忽视康复治疗而终留残疾,运用中医康复疗法,不失时机的对患者施以综合康复以及心理治疗,尽早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减少残废率,利于患者心理调适,以增进其生活信心。对于患者本身以及家庭和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医妇科心身疾病与心理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中国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人的各种适应性障碍及一系列新的心理、行为问题和心身疾病都明显增加。资料显示,在中国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中,有近1/3的病人患的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这类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障碍、心身疾病、  相似文献   

14.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的或轻或重、或久、或暂时的一系列症候。如:月经紊乱、烘热出汗、阵发性面热潮红、五心烦热或头晕耳鸣、烦躁易怒、情绪不稳、心悸气短、失眠健忘,或眼睑及下肢浮肿、皮肤感觉异常等。多见于45~55岁的妇女,可持续2~5年。  相似文献   

15.
中医心理疗法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千百年流传下来许多诊疗奇闻佳话,不仅使人惊笑一番,大有"喜怒哀乐"皆是药之感,而且可以领略中医对一些疑难怪病独具特色的心理疗法,明白它那神奇的疗效蕴藏着丰富的科学道理。  相似文献   

16.
周少林 《江苏中医药》2009,41(11):61-63
中医学历来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治疗上也早就运用了心理疗法。心理治疗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治疗贯穿在医疗全过程中,中医学强调良好的医德修养就属于心理治疗的一部分:狭义的心理治疗是指医护人员有意识地采用心理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治疗。常用的中医心理治疗方法有:精神支持法、暗示疗法、行为疗法、以情胜情法、移情易性法、默想疗法、自我调整疗法。  相似文献   

17.
所谓心理,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和兴趣、才能、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是所有精神活动的总称。中医心理学,则是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心理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实际运用的一门学问。中医心理治疗历史源远流长,据研究,《吕氏春秋》载文挚以“怒胜思”治愈齐王的病例是中国古代情志相胜心理疗法的最早记录。《黄帝内经》中有“余闻古之治病,惟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华佗认为“善医者先医心,而后医其身”,并提出“忧者宽之,怒则悦之,悲则和之”的心理疏导法则。张仲景注重心理调治,在《金匮要略》中对梅核气、奔豚、脏躁和百合病等作出了较为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正> 心理治疗,就是医生通过言语和行动来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以达到早期治愈疾病的目的。《内经》中所示:“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  相似文献   

19.
中医郁证学说发展溯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郁证学说肇端于<内经>,发展并完善于后世医家.自<内经>阐发五运之郁的病变及治疗后,历代医家不断充实与丰富中医郁证学说的学术内涵,使其日臻成熟与完善.如王冰对五郁之治的发挥、陈无择首论情志致郁、张从正的"气血通流"理论、朱震亨的六郁之说、王履对五郁之治的拓展、戴思恭的"升降失常".说、王纶的气血痰郁关系说、赵献可的"凡郁皆肝病"说、孙一奎的五脏本气自郁说、王士雄的"人身气贵流行"说等,均逐渐将中医郁证学说的研究引向深入.本文试对中医郁证学说的发展过程做一择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郁证"病名首见于《医学正传》,古谓之"懋"。其主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郁证是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的高发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