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应用三叉神经末梢阻滞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探讨三叉神经痛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1年6月~2006年6月确诊的3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硫酸镁、维生素B12、曲安奈德混合液在相应颌骨孔阻滞,联合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曲安奈德、维生素B12的混合液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每5天一次,连续4次。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进行疼痛评估,测定治疗前后VAS指标,治疗后3、6、12个月采用三叉神经痛治疗后国际评分标准电话随访。结果32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统计分析:VAS治疗前9.6±1.2,治疗后3个月1.59±0.83,6个月2.00±1.20,12个月2.50±1.31,总有效率3个月93.75%,6个月84.33%,12个月78.13%。结论该疗法镇痛效果明显,无副作用,操作简单安全,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利多卡因联合维生素B12局部阻滞治疗翼外肌痉挛症的效果。方法选择翼外肌痉挛症患者22例,采用2%利多卡因联合维生素B12进行翼外肌阻滞治疗。结果全组患者治愈率为86%(19/22例),有效率为95%(21/22例)。开口度由(21.5±2.0)mm增至(32.7±1.8)mm;VAS评分由(7.4±1.3)降至(1.2±0.3)。结论利多卡因联合维生素B12阻滞治疗翼外肌痉挛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庆大霉素与复方倍他米松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经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无效或者难以耐受其不良反应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2组,分别用庆大霉素和复方倍他米松进行三叉神经外周支阻滞。疼痛强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病人的疼痛程度和治疗效果。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5周的每次注射前、治疗结束后1月、2月、3月的疼痛强度评分,并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庆大霉素组和复方倍他米松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在治疗后的前2周,庆大霉素组的VAS评分高于复方倍他米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随后的治疗期间,两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庆大霉素以小剂量、分次局部注射方式,进行神经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以避免使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且具有不良反应小,可多次重复的优点,对于有激素使用禁忌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庆大霉素进行神经阻滞治疗是理想的替代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维生素B12治疗三叉神经痛20例疗效观察.方法采用维生素B12注射液1 000 μg,三叉神经周围支封闭,每日1次,8次~14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15例,占75%,好转3例,占15%,无效2例,占10%.对治愈患者进行随访均未复发.结论维生素B12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满意,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维生素B12和利多卡因混合注射液鼓膜穿刺法鼓室内灌注治疗耳鸣的疗效.方法 68例行鼓室灌注2%利多卡因注射液0.2ml和维生素B12注射液1ml的混合液0.5ml;58例行鼓室灌注2%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应用耳鸣残疾评估量表记分法来评价腺样体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68例耳鸣患者治疗后6个月评分为(6.42±6.43)分,对照组58例耳鸣患者治疗后6个月评分为(12.66±11.14)分(P<0.05).结论 鼓室灌注2%利多卡因注射液和维生素B12注射液混合液治疗耳鸣方法简单、安全,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镇痛治疗中神经阻滞应用小剂量确炎舒松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例颈椎或腰椎疾病患者行局部神经阻滞镇痛治疗."确炎舒松4mg/10ml+维生素B12 8mg/10ml+0.1%布比卡因”混合液,每周一次进行脊神经、局部神经或痛点阻滞,每次平均注射剂量为17.5±3.5ml(确炎舒松6.5±3.0mg),疗程30±78周(24~260周).治疗开始和结束时分别采血测钙、磷、AKP、甲状旁腺素(PTH)以及皮质醇含量,以双能X射线(DEXA)骨矿分析仪测颈椎和腰椎的骨密度(BMD).结果所用"混合液”行神经阻滞镇痛治疗效果好,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结束后 1.患者血Ca2+、P、AKP无明显波动;2.血中甲状旁腺素无升高趋势,皮质醇也无下降倾向;3.骨密度测定显示研究对象无骨矿物质丢失征象.上述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镇痛治疗中以小剂量确炎舒松+维生素B12+0.1%布比卡因,每周一次,每次激素剂量不超过10mg,安全有效,不引起骨矿物质丢失,也不会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复方倍他米松神经干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2%利多卡因加维生素B12,治疗组采用复方倍他米松,根据疼痛范围行相应神经支局部注射。治疗后1、2、3个月内定期复诊,随访时间3年,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3.33%,3年内复发率分别为20.00%和60.00%,平均复发时间分别为23个月和12个月,以上3项指标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均无明显感觉降低。结论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方法简单,有效率高于传统方法,复发率低,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第3骶后孔穿刺硬膜外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原发性痛经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各39例,A组采用0.3%利多卡因25 ml经第3骶后孔穿刺硬膜外阻滞,B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口服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观察疼痛持续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治疗1个疗程结束当天及结束后1、4、8、12个月各时段与治疗前相比,A、B组VAS评分明显降低,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且A组的疼痛持续时间(除疗程结束当天外)均短于B组(P<0.05),VAS评分均低于B组(P均<0.05).治疗结束后12个月,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94.87%vs61.54%,P<0.05).结论 经第3骶后孔硬膜外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辅加腰1脊神经椎旁阻滞用于单侧大隐静脉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单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手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n=15).A组患者腰丛穿刺成功后给予0.5%利多卡因和0.25%罗哌卡因混合液共40 ml,坐骨神经穿刺成功后给予1%利多卡因和0.5%罗哌卡因混合液共15 ml;B组患者腰丛穿刺成功后给予0.5%利多卡因和0.25%罗哌卡因混合液共33 ml,腰1椎旁穿刺成功后给予0.5%利多卡因和0.25%罗哌卡因混合液共7 ml,坐骨神经穿刺成功后给予1%利多卡因和0.5%罗哌卡因混合液共15 ml.结果 两组患者腰丛阻滞给药后下肢曲膝动作消失时间以及坐骨神经阻滞给药后跖屈动作消失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组中有6例患者腰1脊神经感觉分布区在切皮测试时感明显疼痛(VAS评分7分以上),术中实施局麻;3例患者腰1脊神经感觉分布区在切皮测试时无痛觉;5例患者腰1脊神经感觉分布区在切皮测试时诉有轻微痛觉(VAS评分在3~5分),辅加静脉镇痛药后可行手术.B组14例患者腰1脊神经感觉分布区获得满意阻滞效果.A组患者中共有11例患者术中需要辅加局麻、静脉镇痛药等完成手术.B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中有1例患者麻醉完成、平卧后发现单侧T9平面以下感觉消失.B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对侧T11,L1,L2和L3平面感觉消失.结论 大隐静脉手术患者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辅加腰1脊神经椎旁阻滞,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病因不明,在三叉神经某分支支配区域内骤然发生闪电式的阵发性的电击、针刺、刀割或撕裂样剧烈疼痛,疼痛可自发,也可由轻微地刺激"扳机点"所引起。历时数秒至数分钟,间隙期无症状。发作多在白天,患者痛苦不堪。作者用2%利多卡因诊断性封闭,用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该病50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Two cases of ulceration of the face following surgical sensory denervation are described. Both patients presented to a geriatric unit because of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mental impairment. There are relatively few reports of similar ulcer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mental impairment is an important aetiological factor.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家兔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节时三叉神经的抑制反应.方法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兔的三叉神经节,记录兔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 穿刺针进入卵圆孔、No.2球囊导管进入及球囊扩张三叉神经节受到压迫时兔的心率和平均动脉血压都有明显的下降.结论 兔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节时发生与人类相似的三叉神经抑制反应,可以作为研究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时发生神经抑制反应机理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三叉神经痛与高血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26例三叉神经痛合并高血压患者,经乳突后小切口入路,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术后三叉神经疼痛消失,血压明显下降并保持相对稳定.从而改变了以往对三叉神经痛合并高血压患者不做开颅术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节治疗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神经外科于2009年11月~ 2012年8月采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技术治疗的32例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 术后30例患者(93.4%)疼痛完全消失,1例偶疼痛但不需服用药物,1例疼痛服药可控制,整体有效率96.8%;术后进行18~51个月(平均28个月)的随访,3例轻度复发,2例重度复发,效果满意.术后手术同侧面部麻木31例(96.8%),咀嚼肌无力19例(59.3%),面部感觉异常2例(6.25%),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是治疗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作为复发性三叉神经痛一种理想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给药组(B),2组按给药位置(闩上部、闩左下方约2 mm处、闩左下方约4~5 mm处)又各分为3个亚组(各6只);埋管后B组注射青霉素G-K(300×103I U/mL,每次10μL),A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三叉神经痛的发作潜伏期与发作次数。结果B组在闩左下方约2 mm蛛网膜下腔处给药,给药后(80.17±9.37)s发生尖叫、甩头、左后肢抓同侧面部等反应,30 min内累计平均发作次数达(111.67±10.25)次,A组及B组其他给药位置未见上述反应。结论成功建立大鼠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为探索三叉神经痛中枢发病机制及针对病因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二次经皮穿刺球囊压迫(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治疗初次PBC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4例采用二次PBC治疗初次PBC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术后疼痛即刻缓58例(90.6%),偶有疼痛但不需服药者3例(4.7%),疼痛未消失但服药可控制者2例(3.1%),较术前有所缓解但服药不能控制者1例(1.6%),整体有效率为95.3%。随访至今(2~63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年以上),6例轻度复发,2例重度复发,2年复发率12.5%。术后患侧面部麻木60例(93.8%),咀嚼肌乏力36例(56.3%),口角疱疹29例(45.3%),无角膜溃疡、蛛网膜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二次PBC治疗初次PBC术后复发的三叉神经痛具有风险小、疗效好、复发率低的优点,是其较理想手术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20.
Patients with trigeminal neuralgia may be treated in many ways before referral for definitive surgery. This aspect has been looked at in a group of 140 consecutive patients. Patients on prolonged medication have been studied with respect to the period over which the pain occurred and the amount of carbamazepine taken. Earlier referral for surgery is recommended for some of these patients and guidelines are giv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