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定义以及由来T细胞与抗原递呈细胞(APC)接触后可进行特异性抗原识别,并由此开始激活免疫反应。抗原递呈细胞在细胞内经特殊程序约生成9个抗原肽,与自身MHC结合而形成复合体(pMHC)表达于细胞表面。T细胞通过抗原受体(TCR)识别pMHC复合体。该识别信号通过与TCR会合的CD3分子群传向细胞内,诱导T细胞活化。为克隆免疫细胞表达单个细胞各自不同的受体。具有单一受体的单一T细胞与提呈特异抗原的单一APC接触,进行一对一抗原特异性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十分必要。为增强细胞间的黏附,很多淋巴细胞特异性的黏附分子也参与其中。在T-APC…  相似文献   

2.
γδT细胞     
γδT细胞与抗体一样能同抗原直接反应,也能同蛋白以外的物质进行反应。主要分布于小肠上皮、皮肤等处,与普通的T细胞功能不同。T细胞的抗原受体(也叫T细胞受体)有αβ型和γδ型两种,位于淋巴结、脾、血液中的T细胞大部分都是具有αβ型抗原受体的(称αβT细胞),在普通免疫反应中起主要功效的即是此种T细胞。γδT细胞通常大量分布于淋巴组织、血液、肠管上皮和皮肤中,当有微生物入侵机体时,它参与初期防御反应。γδT细胞对于炎症部位具有从血中更快速的趋化游走性,这也与其参与初期防御反应相适应。另外,γδT细胞的一个特点是,它在…  相似文献   

3.
胡宜 《日本医学介绍》2007,28(5):239-240
一、定义以及由来 T细胞与抗原递呈细胞(APC)接触后可进行特异性抗原识别,并由此开始激活免疫反应。抗原递呈细胞在细胞内经特殊程序约生成9个抗原肽,与自身MHC结合而形成复合体(pMHC)表达于细胞表面。T细胞通过抗原受体(TCR)识别pMHC复合体。该识别信号通过与TCR会合的CD3分子群传向细胞内,诱导T细胞活化。为克隆免疫细胞表达单个细胞各自不同的受体。具有单一受体的单一T细胞与提呈特异抗原的单一APC接触,进行一对一抗原特异性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胡宜 《日本医学介绍》2007,28(5):239-240
一、定义以及由来 T细胞与抗原递呈细胞(APC)接触后可进行特异性抗原识别,并由此开始激活免疫反应.抗原递呈细胞在细胞内经特殊程序约生成9个抗原肽,与自身MHC结合而形成复合体(pMHC)表达于细胞表面.T细胞通过抗原受体(TCR)识别pMHC复合体.该识别信号通过与TCR会合的CD3分子群传向细胞内,诱导T细胞活化.为克隆免疫细胞表达单个细胞各自不同的受体.具有单一受体的单一T细胞与提呈特异抗原的单一APC接触,进行一对一抗原特异性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十分必要.为增强细胞间的黏附,很多淋巴细胞特异性的黏附分子也参与其中.在T-APC细胞黏附的连接面上,由于抗原的识别和活化,可以形成特殊结构,APC与T细胞间相互接触而传递信息的结构被称为免疫突触(immunological synapse,IS).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介素—2(IL—2)是一种使T 细胞选择性增殖的因子(T 细胞生长因子,T cell growth fact-or),对这种因子正在进行研究。将其遗传基因进行克隆培养,其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将更加明确。其作用除使T 细胞增殖外,还涉及到天然NK 细胞、杀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γ—干扰素的诱导及B 细胞的进一步增殖等许多方面。IL—2与其它肽类激素表现形式相同。在细胞表面存在特异性结合的IL—2受体,由于内山等制作出抗Tac 单克隆抗体,才认识了这种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IL—2与这种受体结合才  相似文献   

6.
T细胞一词来自于胸腺thymus的字头。是指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但是 ,具有T细胞受体的T细胞不仅来自胸腺 ,还能来自肝脏或肠道。现在 ,T细胞的定义是指具有T细胞受体的淋巴细胞 ,因此 ,T细胞有的在胸腺内分化 ,有的在胸腺外分化。淋巴结和脾脏等淋巴组织中的T细胞和血流中的T细胞大多数都来自于胸腺 ,但是肝脏的血窦和肠上皮内的T细胞是来自于胸腺外的T细胞。T细胞抗原受体分为αβ型和γδ型两种 ,肠管上皮内的T细胞αβ型和γδ型两种同样多 ,γδ型T细胞几乎同胸腺无关是在肠管分化产生的。αβ型T细胞最初多数在胸腺…  相似文献   

7.
T细胞一词来自于胸腺thymus的字头.是指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但是,具有T细胞受体的T细胞不仅来自胸腺,还能来自肝脏或肠道.  相似文献   

8.
80.病毒受体     
病毒能粘附于细胞表面的病毒受体上 ,该受体是由膜表面某些特殊物质构成的。病毒与受体结合后才能侵入细胞内引起感染 ,因而病毒只能感染有限的几种细胞。构成病毒受体的细胞的膜分子在形成细胞免疫时起重要作用 ,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能同膜表面的糖蛋白 gp12 0分子 ,即 CD4分子结合 ,因此 HIV只能选择地感染具有 CD4分子的 T细胞或巨噬细胞 ,所以艾滋病出现选择性 CD4阳性 T细胞减少。CD4分子具有同 HL A- 类抗原结合的性质 ,抗原递呈细胞的 HLA- 类抗原分子在递呈抗原给 T细胞时有重要作用。只是 HIV同 CD4分子结合还是不…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的抗肿瘤机制,目前已知的有三个方面:①抑制癌细胞的DNA 和蛋白质合成,起直接杀死作用;②抑制癌细胞的分裂和增殖;③能激活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中T、NK、K 细胞等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的细胞。  相似文献   

10.
美国马萨诸塞工科大学利根川教授的研究小组已查明免疫机构的最后之谜——人体淋巴球T细胞受体的分子结构。它将可以阐明由癌及其他细胞变异引起的疑难病症的病因,并用于治疗。 T细胞是一种淋巴细胞,它可以发现并破坏侵入人体的异物。其受体是一种蛋白质,附着于T细胞表  相似文献   

11.
Morgan(1976)等在用植物凝血素(PHA)刺激的淋巴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中,发现了选择地使T 细胞增殖,并能长期传代培养的淋巴因子。此淋巴因子在“国际淋巴因子学术讨论会(1979)”上被命名为白间素—2(interleukin,IL—2),现正在对其免疫反应机制进行研究。同时,已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通过各种方法试用于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产生IL—2的细胞有T 细胞、NK细胞等。本实验中作者比较观察了喉癌患者和正常人的末梢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及由同种淋巴细胞产生IL—2的  相似文献   

12.
日本熊本大学医学部教授高月清及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约翰·马菲博士等研究开发了使用经遗传工程学重组的白喉菌素杀死在西日本多发的血癌——成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的方法。至今对成人T细胞白血病还没有彻底治疗方法,此法根据症状可能在临床上有效。最近弄清了在患成人T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淋巴细胞中有很多蛋白质(受体),它与担任免疫指令角色的特殊蛋白质介素紧密结合,正常的淋巴细胞仅有1~3%的细胞有受体,而在患者的细胞中则有20~70%的细胞有这种受体。这好象在癌变上起着根本作用。高月教授的设想是,在白细胞介素2上加上杀死细胞的毒物,则只杀死恶性细胞,于是成功地把白细胞  相似文献   

13.
趋化因子是医学以及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 ,现已证明其有诸多生物活性。比如 ,在炎症发生时趋化因子有细胞粘附及趋化作用 ,血管新生、器官形成、造血调节以及 HIV感染等过程也与趋化因子的活性有关。目前 ,关于新的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论文正不断涌现。一些研究 CXC趋化因子对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的作用 ,以及 CC趋化因子对 T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生物活性的学术报告也接踵而来。但是 ,有关趋化因子对 NK细胞的作用人们却知之甚少。目前的研究只是证明了 RANTES、MCP-1、2、3、MIP-1α、β等因子对 NK细胞有趋化作用 ,并可…  相似文献   

14.
据京都新闻6月19日报道,B淋巴细胞具有与侵入机体内的细菌抗原等斗争并产生抗体的重要作用。阪大医学部岸本忠三教授、冈田全司博士等研究组,从人的白细胞初步成功地提取了B细胞增殖并使之成熟的物质。T细胞通过释放淋巴细胞活素等各种物质,调节免疫机制,淋巴细胞活素使B细胞增殖和成熟,在几年前就推想其存在,但未能由淋巴细胞提取出来。岸本教授等用健康人的T细胞和只具有增殖能力的癌化的人T细胞融合,产生许多杂种细胞。这些杂种细胞在癌化的T细胞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淋巴细胞活素。培养杂种细胞,把含有淋巴细胞活素的上清液,撒在人的B细胞上,发现两种淋巴细胞活素,并提取成功。一种细胞活素可使细胞增殖,另一种使B细胞成熟。该教授把这两种淋巴细胞活素,分别称为B细胞增殖因子(BCGF)和B细胞成熟因子(BCDF)。将  相似文献   

15.
HLA抗原虽通常是利用末梢血中的淋巴细胞检出的 ,但已知有的疾病在淋巴细胞表面无法检出 HLA抗原 ,因为有的淋巴细胞表面没有 HLA抗原 ,故被称为裸淋巴细胞综合征 ,也称为 HL A缺陷症。后者可分为HLA- 类分子未表达和 HL A- 类分子未表达两种类型。不同的病例可表现出各种程度的免疫缺陷状态 ,并存在易感染性 ,这说明 T细胞与抗原反应需要与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 HL A分子结合。辅助性 T细胞能辅助 B细胞产生抗体 ,可活化巨噬细胞行使杀菌作用 ,且能诱导产生排除病毒所必须的杀伤性 T细胞 ,这虽是免疫应答不可缺少的核心的淋巴细…  相似文献   

16.
催乳素受体(PRLr)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尉阳  王淑芬 《日本医学介绍》2000,21(10):472-473
作为三大应激激素之一 ,催乳素 ( prolaction,PRL)对哺乳动物免疫系统的功能发挥着巨大的调节作用。它不仅可作为促分裂原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通过拮抗糖皮质激素的凋亡诱导作用来保护淋巴细胞、通过激活巨噬细胞来杀灭致病的微生物、还可以增加包括 Ig G、Ig M在内的抗体的形成 ,从而促进细胞和体液免疫。但 PRL的这些作用都必须通过免疫细胞上的催乳素受体 ( PRLr)的表达来实现。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PRLr属生血—细胞因子超家族 ,可在 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膜上广泛表达。而这种表达 ,一定程度上还受到来自 PRL的反馈…  相似文献   

17.
免疫系统不能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应答,而只能对非己的组织成分产生免疫应答。T细胞或B细胞表面只有一种特异的抗原受体,能与相对应的抗原反应,也就是说有多少种抗原就应该有多少种抗原受体。将其中自身抗原反应性克隆(带有同一抗原受体的细胞集团)排除或使其处于不应答状态,则是机体免疫系统是否成熟的标准。克隆选择学说主张这一观点,该说将排除的或处于不应答状态的克隆称为禁忌克隆。另外,也存在不通过克隆选择,而是通过修饰抗原受体的方法来抑制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例如,一部分B细胞表达了修饰过的抗原受体,而对自身抗原则处于不应…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介素-10(IL-10)通过抗原提呈细胞(APC)抑制T_(H1)(1型辅助性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可直接地促进T细胞和肥大细胞株增殖。所以IL-10是对淋巴细胞、骨髓细胞具有多样性作用的细胞因子。一、IL-10的生物活性 1.抑制γ干扰素(IFN-γ)产生的活性小鼠传代培养的T细胞株按产生淋巴因子的种类不同可分为二类,即产生IL-2、IFN-γ等的T_(H1)和产生IL-4、IL-5等的T_(H2)细胞。按各自产生的一组淋巴因子作用不同,T_(H1)细胞同细胞免疫、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有密切关系;而T_(H2)细胞同体液免疫,特别是IgE产生密切相关。众所周知,DTH和抗体产生往往是相反的过程。因此,T_(H1)与T_(H2)细胞之间也有互  相似文献   

19.
栾亦木 《日本医学介绍》1993,14(10):466-467
现已确认,胸腺摘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症(MG)尤其是全身型MG的最好方法。这一报道打破了不能控制的空白。摘除胸腺何以有效的理论根据尚未确立。一、胸腺皮质上皮细胞和正性选择、髓质树枝状细胞和负性选择以分子遗传学为首的新方法对有关胸腺的T细胞分化、选择作用提供了许多新知识。一个T细胞只具有一个种类的T细胞抗原受体(TCR)。TCR和抗原结合与抗体和抗原结合的特征是不同的。TCR的特征是与其他细胞上(如巨噬细胞等的抗原提呈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的抗原(多肽)的复合物相结合,即T细胞不与可溶性抗原发生反应。T细胞在简单地成为非活性化样安全瓣的同时,依靠T细胞作用到对手(B细胞或受病毒等侵犯的自体细胞)给予有效活性化。其  相似文献   

20.
S-100_β阳性 T 淋巴细胞(S-100_βTL),是最近发现的人类 T 淋巴细胞的新亚型,为一种细胞质中含有大量 S-100_b 蛋白的特殊的 T 淋巴细胞。据认为 S-100_βTL属于 CD_8抗原阳性的抑制性/细胞毒性 T 细胞亚型,占正常人末梢血淋巴细胞总数的2~10%,但有的人可达20%以上,其数量往往不容忽视并有着重要的机能。S-100蛋白是大量存在于神经系统的钙结合蛋白,其生理机能不明。最近有人报告,由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分泌的轴突伸展因子与 S-100_b 蛋白的结构相似,还有人认为 S-100蛋白可能是具有细胞激肽样活性的分泌蛋白。由此也可看出,S-100_βTL 是颇具意义的 T 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