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患有脑器质性损伤的患者,多伴有睡眠障碍。这种睡眠障碍多因与调节睡眠和觉醒节律有关的神经组织破坏所引起。例如Alzheimer 综合征,脑血管性痴呆等老年性脑损害患者,在疾病进展时,白天睡觉,夜间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走动,或去外边等等,以昼夜颠倒的方式生活。也有的患者整天什么也不做,在床上睡睡醒醒。一般称这种状态为睡眠一觉醒节律障碍。最严重的脑器质性损害一脑死亡的患者,虽然持续高度意识障碍,睡眠一觉醒节律完全消失,但体温节律、血清电解质节律有时却保持正常。这点提示生物节律是关系到生命本质的重要机能。患有脑严重器质性损害的患者,有各种各样类型的生物节律异常,此生物节律异常是因与调节生物节律有关的神经中枢障碍所致。在此,笔者就自己经历的各种脑损害患者所表现的睡眠一觉醒及体温节律的  相似文献   

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HS) ,不仅是呼吸障碍 ,而且也是睡眠障碍的重要原因疾病。在诊断SAHS时 ,对成为睡眠障碍原因的其它疾病知识也要掌握。随着今后夜睡眠多导记录仪 (PSG)检查的普及 ,诊断的机率也将增加。本文对睡眠障碍相关疾病中 ,尤其和SAHS概念重复的上气道抵抗综合征 ,以及临床上同SAHA同样患病率高且易漏诊的睡眠中四肢运动障碍进行介绍。一、上气道抵抗综合征 (UARS)1 概念 SAHA的患病率成人在 3%以上。当每1小时出现 5次以上 ,每次 1 0秒以上呼吸暂停或氧饱和度降低 ,脑电图上出现觉醒伴低换气…  相似文献   

3.
孤独癖与拒绝上学都存在着睡眠-觉醒节律的障碍,但其模式各不相同。本文介绍两者节律障碍的特征并说明各自背景下的病态。1、孤独癖儿童的睡眠-觉醒节律障碍与正常儿童的睡眠相比,孤独癖儿童夜晚入睡时间及清晨觉醒时间不规则,而且白天睡眠偏多。进而睡眠-觉醒的规律往往...  相似文献   

4.
一、睡眼和呼吸障碍夜间睡眠中换气低下这一课题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一次换气量低下或呼吸频率减少,或二者同时减少,均可引起每分钟换气量低下。结合脑电图、肌电图及眼电图所见,睡眠可分为非快速眼球运动(non-REM)睡眠和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即使健康人,在睡眠时也会出现血氧饱和度(Sac_2)降低。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呼吸中枢抑制(包括对CO_2反应的低下),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相似文献   

5.
SAS由其名称,理解为睡眠中发生的“呼吸障碍”,诊断也使用呼吸停止的次数、氧饱和度等呼吸参数。但是有必要理解其实在呼吸障碍的同时存在睡眠障碍。原因是SAS在睡眠中的呼吸障碍,严重影响睡眠生理,引起继发的致死性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6.
老年期经常出现失眠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伴随年龄增加发生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有夜间尿频、睡眠时呼吸障碍、肌阵挛等身体因素和神经官能症、抑郁症等精神因素。而老年期的失眠则不是这些原因所引起的,而属于原发性失眠。目前对其原因尚不明瞭。近来认为与体内先天性生物节律失衡有关。本文拟先介绍年龄增加时,睡眠觉醒节律的变化,然后介绍老年人,尤其合并脑器质性障碍的痴呆老人出现睡眠节律障碍及伴发谵妄等异常行动的病例。最后介绍以调整或修正异常生物节律为目的所采取的试验性治疗(时间疗法)。1.睡眠觉醒节律的生理基础:人类与地球上许多生物一样,以昼夜24小时明睛为周期,作同步反复的活动和休息,以维持机体的活动。称这种以24小时为周期的节律为昼夜节律。睡眠时体温、内分泌、植物神经  相似文献   

7.
肥胖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睡眠时呼吸暂停、低通气所伴发的显著低氧血症及睡眠结构障碍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主要特征。据报道,该病在美国所有的成年男性中的发病率为4%,在所有成年女性中的发病率为2%。在日本,该病在所有成年人中的发病率也已高达2%。近来,由于司  相似文献   

8.
失眠     
失眠症(insomnia)一词在一般的场合很常用。但普通所说的失眠,指的是不充分的睡眠或不完全的睡眠,并不意味着完全失眠状态。1979年由 ASDC(美国儿童牙科学会)和 APSS(睡眠精神生理研究协会)所提出的“睡眠、觉醒障碍诊断分类”,将失眠症定义为“睡眠的开始和持续的障碍”,并列举了各种病态(如表1)。入睡障碍多为神经性失眠,熟睡障碍多为抑郁病或脑器质性损害,中途觉醒多为睡眠时无呼吸失眠综合征,而清晨觉醒则为狂躁抑郁病等。  相似文献   

9.
克服睡眠障碍的睡眠医学在兴起去年年末,由睡眠障碍研究班发表了平均五人中有一人具有某种原因引起的睡眠障碍的报道,其中主诉有入睡难、熟睡难的最多。这一结果表示,有各种疾病的患者,基础病因在于失眠症,而且,失眠症还可能加速原有疾病的恶化。因此,应该尽快...  相似文献   

10.
在最近10年里,已确认存在身体节律异常所致的睡眠、觉醒障碍。作者介绍持续性睡眠觉醒节律障碍中的睡眠相延迟综合征、睡眠相前移综合征和非24小时睡眠觉醒综合征。一、睡眠相延迟综合征1979年Weitzman等报道了睡眠相延迟综合征(DSPS),其诊断标准:①午夜2点以前入眠困难,②失眠持续6个月以上,多数患者有多年病史,③在生活节律无限制时,患者入眠晚,并在充足睡眠后自然觉醒。另外,经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 (Parkinsondisease,PD)可以并发睡眠障碍 ,其中之一便是深眠状态 (parasomnia)这一睡眠时伴发症。在深眠状态时 ,PD病人会出现梦呓及夜惊一类的症状 ,此外还可有梦游 ,严重的有可能发生暴力行为。由于病人及其配偶等家人有遭伤害之可能 ,这也就不再仅仅是PD病人个人的问题 ,事件已经扩展到家庭内部。这些异常语言及行为多与梦境有关 ,其内容亦往往系伴随恐怖体验恶梦内容的再现。应用多导睡眠描记曲线 (PSG)能够看到伴深眠状态的PD病人 ,有快波睡眠的异常。由此看来深眠状态与快波睡眠有密切…  相似文献   

12.
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与循环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apneasyndrome:SAS)系指呼吸停止10秒以上、口及鼻气流停止,且呼吸停止在每晚间小时)睡眠中出现30次以上的一种病理状态。其临床特征是:①睡眠检查(PSG)可把SAS分为闭塞型(...  相似文献   

13.
癫痫与睡眠     
癫痫与睡眠众所周知,癫痫和睡眠密切相关。因为睡眠时、睡眠不足或中断睡眠时容易出现癫痫性异常波,所以至今睡眠赋活法和中断睡眠赋活法已作为检出异常脑电波的有效方法,仍被广泛的应用。已知癫痫发作有好发时刻,癫痫患者夜间有睡眠障碍。白天困倦想睡等,提示癫痫和...  相似文献   

14.
睡眠呼吸障碍与心律失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心脏疾病中,中枢神经系统也参与作用。其中,睡眠、梦和猝死是阐明其相关关系的关键。作者研究了睡眠和心脏病、或睡眠时呼吸暂停和血压变异及心率变异的关系。睡眠时呼吸暂停综合征,不仅在欧洲,在日本也是重要的疾病概念。据报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预后差,其心肺疾病死亡者多,背景因素有增龄、肥胖、高血压,其中,以心律失常为主的心功能的异常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生命预后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希望进行睡眠心脏健康的研究。一、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机理睡眠时呼吸暂停致血氧分压的下降,而闭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比中枢型睡眠呼吸…  相似文献   

15.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约50%有睡眠呼吸障碍(SDB)。有SDB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及伴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陈氏呼吸两大类,后者为心衰所特有。SDB时反复低氧血症、交感神经活性亢进,心脏前后负荷增大等使心衰的病情恶化,给心衰患者预后带来影响。近年,把慢性心衰患者合并SDB作为新的治疗目标。其中,证实了作为非药物疗法的夜间氧疗及持续气道正压疗法的有效性,有望针对不同心衰患者的发病机制制定治疗方案。但是,无论用何种治疗方法对长期预后带来的影响都不肯定,有关治疗适应证及治疗方法的选择还有很多异议。为确定适当的治疗,需要进一步循证医学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从物理的角度解释睡眠日本山梨医科大学生理学研究室的长崎(?)明副教授与入来正躬教授近来分别对睡眠和体温调节进行了研究。长崎博士研究的出发点,是从物质基础出发研究睡眠,即证明作为睡眠促进物质的睡眠肽的存在。并对这种肽进行分离鉴定与合成。从而弄清这种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也就是提出了一个探明和睡眠机制有关的课题。从本世纪初就开始了从物质基础方面对睡眠机理的研究。现在已经发现了几种促进睡眠的因子。已知  相似文献   

17.
海外旅行与时差错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时差错乱是指在两地时差大于5小时的地域,乘坐超音速飞机高速移动之际引起的“一过性身体、精神失调状态”。时差症状表现为睡眠-觉醒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精神、工作能力的降低;便秘及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倦怠及疲惫感、眼疲劳等。现已明确由?..  相似文献   

18.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的中枢作用有使自发运动增多,抑制摄食行为,降低体温,抑制睡眠,兴奋脊髓运动神经元等。基于TRH 的中枢作用,试验对脊髓小脑变性症运动失调、轻度迁延性意识障碍、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脊髓损伤、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抑郁病、痴呆、癫痫、非随意性运动症等进行了治疗。其中已证实有效并应用于临床的有脊髓小脑变性症运动失调和轻度迁延性意识障碍,其余为临床试用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19.
睡眠时无呼吸综合征(sleep aponea syndrom,SAS)的基本特征是觉醒时没有呼吸障碍,而在睡眠中频繁出现的、持续10秒钟以上的呼吸停止(无呼吸),重新出现呼吸时伴有明显的鼾声。由于无呼吸而引起觉醒反应和呼吸再现,并导致睡眠频频中断,引起慢性失眠,白天困倦和瞌睡等睡眠觉醒障碍。最近有人认为SAS与高血压有关,在高龄者和小儿发生率也很高,因而引起临床各科(精神科、耳鼻喉科、内科和小儿科)的注意。SAS发病原因有单一的或复合的,但其共同机理是都有鼻腔、咽喉和上呼吸道的狭窄。作为治疗方法,如果可能应进行去除这些部位狭窄的所谓根治疗法。伴有粘液水肿的肥胖病人,给予甲状腺制剂可奏效。单纯性肥胖者最好通过饮食疗法和运动负荷减轻体重,但在家中是不能达到充分减轻肥胖这个目的的,往往需要住院来严格控制能量摄入。鼻腔、咽、喉的形态异常最好应用外科治疗。对腭扁桃体肥大、腺样增殖病人宜做切除术。有软腭下垂和巨大悬雍垂者应施行悬雍垂、腭咽形成术。小下  相似文献   

20.
贺剑飞 《日本医学介绍》1999,20(12):574-575
关于睡眠时的呼吸障碍,1976年Guilleminault等提倡,将伴有睡眠时呼吸暂停的过度睡眠症以及失眠症系统称为睡眠时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apneasyndrome,SAS)。近年来在欧美进行的颌面部形态学研究时发现,SAS患者以肥胖为特征,多见软腭过长及小下颌症,而上呼吸道明显狭窄。SAS的主要疗法一般采用悬雍垂软腭咽部形成术(UPPP)的外科治疗,或采用经鼻持续正压呼吸(nasalCPAP)的物理疗法。从1984年开始采用由MeierEwert等设计提出的用口腔修复装置进行下颌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