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心力衰竭是常见的多病因综合征。发达国家患者约占人口的 1 %~ 2 % ,中位存活时间男性为 1 66年 ,女性为 3 1 7年[1 ] 。本文分析了我院出院诊断为全心衰竭 1 0 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以观察全心衰竭的病因和诱因 ,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0 2例是 1 992年 1月~ 1 998年 1 2月在我院第一次住院 ,出院诊断为全心衰竭的患者。男 42例 ,女 60例。死亡 2 3例。平均年龄 69 2 6± 1 2 50岁。均表现为活动后气促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颈静脉怒张 ,双下肢浮肿 ,肺部湿音。胸片提示胸腔积液 2 8例。 76例超声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致病的病因和诱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历,并分析所有患者致病的病因和诱因.结果 所有12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致病的病因以冠心病为主46例患者,占36.5%;致病诱因以感染为主69例患者,占54.8%.结论 急性心力衰竭的致病病因和诱因以冠心病、高血压和感染为主,临床应积极控制高血压、治疗冠心病、预防感染,从而有效地降低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初发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病因、诱因构成和病因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线索. 方法 144例AHF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对比分析2组间病因、诱因构成和多病因情况. 结果 老年组前3位基础病因为冠心病(52.1%)、高血压(32.1%)、慢性肾功能衰竭(8.5%),非老年组前3位基础病因为风湿性心脏病(32.6%)、慢性肾功能衰竭(21.7%)、扩张型心肌病(19.6%);在病因聚集性方面,老年组多病因AHF占49.5%,非老年组为9.8%;2组发病诱因均以感染最多见,老年组54.4%,非老年组51.2%,预后方面,老年组住院病死率(33.98%)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7.07%)(P<0.05). 结论 老年与非老年AHF的病因构成比不同,冠心病、高血压是老年AHF最常见的病因;老年多病因AHF多见;老年AHF患者住院病死率较高;感染是最常见的发病诱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初发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病因、诱因构成和病因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线索. 方法 144例AHF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对比分析2组间病因、诱因构成和多病因情况. 结果 老年组前3位基础病因为冠心病(52.1%)、高血压(32.1%)、慢性肾功能衰竭(8.5%),非老年组前3位基础病因为风湿性心脏病(32.6%)、慢性肾功能衰竭(21.7%)、扩张型心肌病(19.6%);在病因聚集性方面,老年组多病因AHF占49.5%,非老年组为9.8%;2组发病诱因均以感染最多见,老年组54.4%,非老年组51.2%,预后方面,老年组住院病死率(33.98%)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7.07%)(P<0.05). 结论 老年与非老年AHF的病因构成比不同,冠心病、高血压是老年AHF最常见的病因;老年多病因AHF多见;老年AHF患者住院病死率较高;感染是最常见的发病诱因. 相似文献
5.
53例老年人猝死临床和尸检分析结果表明,心血管系统疾病占69%。猝死诱因中情绪激动、劳累过度占49%。猝 前驱症状中心律失常占60%。说明老年人猝 多种疾病和多种诱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初发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病因、诱因构成和病因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线索. 方法 144例AHF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对比分析2组间病因、诱因构成和多病因情况. 结果 老年组前3位基础病因为冠心病(52.1%)、高血压(32.1%)、慢性肾功能衰竭(8.5%),非老年组前3位基础病因为风湿性心脏病(32.6%)、慢性肾功能衰竭(21.7%)、扩张型心肌病(19.6%);在病因聚集性方面,老年组多病因AHF占49.5%,非老年组为9.8%;2组发病诱因均以感染最多见,老年组54.4%,非老年组51.2%;预后方面,老年组住院病死率(33.98%)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7.07%)(P<0.05). 结论 老年与非老年AHF的病因构成比不同,冠心病、高血压是老年AHF最常见的病因;老年多病因AHF多见;老年AHF患者住院病死率较高,感染是最常见的发病诱因. 相似文献
7.
我科 2 0 0 0年~ 2 0 0 1年共收治 2 98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60~ 90岁 2 98例 ,男性 2 0 2人 ,女性 96人 ,平均年龄 72岁。通过对本组发生心力衰竭的诱因进行分析 ,发现以心律失常、呼吸道感染、劳累、情绪激动、水电解质紊乱为主要诱因。2 护理对策2 1 一般护理 :心衰的护理原则是防治原发病和诱因 ,减轻心脏负荷 ,保护心脏。轻度心衰限制体力活动 ,避免劳累 ,重度者需卧床 ,取半卧位。进食不宜过饱 ,少量多餐 ,富含营养易消化食品。按时服药 ,注意观察和预防药物副作用。2 2 预防呼吸道感… 相似文献
8.
9.
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1998年我院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120例,并与同期收治的185例60岁以下成年患者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老年组120例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最大89岁,最小60岁,平均70.5岁。... 相似文献
10.
所谓“猝死”是指突然、快速的、意想不到的自然死亡 ,而心源性猝死 (SCD)是突然死亡的最常见病因 ,猝死中有 6 0 %~ 70 %为心脏血管疾病〔1〕。因此 ,猝死近年来已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为探讨SCD的易患疾病 ,先兆症状 ,诱发因素 ,病因及有效的预防措施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提高该类病人的生活质量 ,我们对本院自 1986年 11月~ 2 0 0 2年 10月心源性猝死患者 5 6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 5 6例均符合SCD标准〔2〕(健康人或病情显著改善过程中的患者 ,因心脏原因而意外地突然发生死亡 ,发作到死亡时间 2 4小时 )。其中属冠…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选择符合第三届全国心力衰竭会议制定的关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1] 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10 6(男 70 ,女 3 6)例 ,年龄 2 5~ 69(平均 4 7± 18)岁 .按NYHA标准分级[2 ] 为心功能在III级 76例 ,IV级 3 0例 ;病因学分类为冠心病 3 3例 ,风湿性心脏病 15例 ,高血压心脏病 2 1例 ,扩张性心肌病 3 7例 .在常规应用治疗心衰药物 (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和正性肌力药 )的基础上 ,po博苏 (比索洛尔 ,北京四环制药厂 ) ,开始剂量 0 62 5~ 1 2 5mg ,1次·d-1,观察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 ,根据患者耐受情况 ,1~ 3w… 相似文献
12.
106例心衰患者护理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春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3):400-401
目的探讨对于心衰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CNP),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设计完整的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固定护理小组成员,至少一名主管护师负责,实施计划、总结、汇报。随机选择106例心衰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3例,试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整体护理,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模式。结果按照护理路径实施整体护理,患者防病治病意识增进、掌握了疾病相关知识、配合医生护士、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医护满意度提高。随访观察1年,再次发作率、病死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显著,更有利于治疗与康复,有助于减少慢性心衰的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HUANG Chun-fang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3)
目的 探讨对于心衰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CNP),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设计完整的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固定护理小组成员,至少一名主管护师负责,实施计划、总结、汇报.随机选择106例心衰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3例,试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整体护理,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模式.结果 按照护理路径实施整体护理,患者防病治病意识增进、掌握了疾病相关知识、配合医生护士、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医护满意度提高.随访观察1年,再次发作率、病死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 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显著,更有利于治疗与康复,有助于减少慢性心衰的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13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诱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表竭(CHF)的诱因,为提高老年CHF防治水平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我院近2年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老年CHF患者发病季节特点为冬季,占全年42%,临床诱因以感染为主,其次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劳累、情绪激动、输液过快、电解质紊乱等。结论老年CHF发病时间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表现为冬多夏少;临床主要谤因为感染、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急性心力衰竭(AHF)发作时血浆标志物的变化,探讨其在CHF患者AHF发作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CHF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病情加重出现AHF发作者86例为观察组,病情逐渐好转无AHF发作者114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于入院第2天清晨、AHF发作时分别采静脉血,对照组于相应日期采静脉送检验科检测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胱抑素C(Cys-C)、尿酸(UA)、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肌酐、尿素氮等。结果患者AHF发作后血浆hs-CRP、Cys-C、UA、NT-proBN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入院时及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血尿素氮、血肌酐较入院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较对照组略升高,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Cys-C、UA、NT-proBNP与AHF发作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对于CHF患者,可通过检测血Cys-C、UA、CRP及NT-proBNP等血浆标志物,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肾功能保护及心肌能量代谢情况,早期诊断AHF发作,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53例NYHA心功能Ⅲ~Ⅳ级的药物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均成功置入CRT系统,术后常规应用标准抗心力衰竭药物。随访1~80个月,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结果。结果:7例死亡,其中5例为心源性死亡,2例为非心源性死亡。心源性死亡主要是心功能恶化和心律失常所致。心功能恶化与基础心脏病和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有关。结论:CRT患者的死亡有多种类型,其中心源性死亡与基础心脏疾病和术后房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10):936-939
目的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老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茂名石化医院收治的ADHF老年患者173例,依据生存状况分为存活组(n=147例)和死亡组(n=26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心率、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射血分数≤50%、发病至入院时间、贫血、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史、心室颤动、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Ⅲ级、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计数及肌酸激酶同工酶、脑钠肽、血肌酐、血尿酸、肌酐清除率、白蛋白、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脂蛋白a水平与ADHF老年患者的生存状况有一定相关性(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NYHA分级≥Ⅲ级、左心室射血分数≤50%及脑钠肽、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a水平是ADHF老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DHF老年患者死亡风险较大,年龄、NYHA分级≥Ⅲ级、左心室射血分数≤50%及脑钠肽、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a水平是ADHF老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伊伐布雷定应用于急性失代偿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急性失代偿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入治阳江江华医院心内科接受伊伐布雷定的32例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入院(T1)、施与口服伊伐布雷定开始治疗前(T2)、口服伊伐布雷定24 h后(T3)、出院时(T4)4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血压、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外周血血氧饱和度)、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的变化情况,以及心率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均平均服药14.59±6.31 d。治疗后,心率在T3和T4均降低。收缩压于T3时降低(P<0.05),T4时恢复到治疗初期。舒张压、平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有所提高(P<0.05)。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心率在T2时相关,其总降低水平与服药前后的心率水平相关。结论 在心率>70 bpm的急性失代偿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口服伊伐布雷定选择性降低心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3月—2013年8月在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cTnI和NT-proBNP水平改变,并探讨两者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其中存活组34例,死亡组26例。、治疗前存活组患者的cTnI和NT-proBNP水平均低于死亡组(P<0.01);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治疗后cTnI和NT-proBNP水平均有所下降,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TnI联合NT-proBNP检测对于预后预测价值的RO(曲线下面积为0.930,敏感度为91.01%、特异度为92.35%,均明显高于cTnI(分别为0.888、80.23%、83.02%)和NT-proBNP(分别为0.732、53.2l%、90.03%)。结论 cTnI和NT-proBNP联合检测对于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