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云强 《甘肃医药》2012,(4):293-294
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科学性的重要前提。由于静脉采血不当导致生化检验结果的不准确,给患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通过对两例静脉采血不当引起生化检验结果差异的分析,得出临床医护人员要采集合格的血液标本,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2.
检验科的检验项目诸多,例如临床常规检验(包括血细胞分析、尿液分析、脑脊液常规检验、便常规等)、免疫检验、微生物检验、临床血液检验、临床生化检验等,在这些诸多的检验项目中生化检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名检验科生化检验负责人有任务及责任把好质量控制关,以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更好的为临床服务.首先介绍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的定义以及临床意义,其次分析生化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仪器维护与保养、采血器械的标准化等),最后应用均值-标准差模式质控图来进行质控结果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医护和检验人员在采血标本的过程中,主要由于操作不规范.采血时机不恰当,送检不按时,查对不严格等,这些原因会严重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本人在临床实践中,真对以上原因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严格规范操作,正确采血,加强培训,严格查对,及时送检.以保证送检标本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自动定量静脉采血技术是临床常用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掌握正确的静脉采血方法可以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能够有效减少漏渗血、皮下淤血等常见问题,提高体检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笔者在体检工作中发现护士在采血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常见问题,探讨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体检中心2011年5月-2013年11月共有38 560名体检者采血,均采用真空负压静脉采血,使用7号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及标有刻度的无菌真空采血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如何应用好检验数据,把检验数据与临床结合,为患者把好诊断、治疗关,是临床医生的一项职业能力。方法:临床与检验紧密结合,做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让更多的医生掌握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用好检验检测值。  相似文献   

6.
影响真空采血标本质量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蓓  陈静 《当代医学》2010,16(30):47-48
真空采血具有缩短采血时间、提高检验效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使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减少与血样的过多接触,保证采血的安全、避免交叉感染等优点。由于对检验标准的不了解,护理人员有时采集的血液标本质量不符合检验科的标准,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确保检验标本质量,尽量避免和减少不合格标本的出现,现将一般标本的采集方法及其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卓万平 《中外医疗》2010,29(8):183-183
目的分析护士采血质量对检验结果真实准确性的影响因素,促进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管理。方法利用真空采血法,对9000例患者采血标本进行分析,观察标本合格率,分析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结果不合格标本占1.08%,主要表现为标本凝固、溶血或脂血等。结论护士采血质量将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真实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了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血液生化检验标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00名,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采血措施,两组患者血液样本均使用cobas 8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检验结果更具有准确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结论采血部位、采血时间以及送检时间均对检验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应控制好这些人为因素,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血液标本分析前的所有注意事项分析,减少血液检验结果的误差,正确规范保证血液质量,为提供准确的化验结果给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对血液标本分析前病人的准备工作、采血部位、分析前标本状态、标本放置及送检时间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标本分析前各种因素对检验结果有重要影响.结论 为了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应严格规范保证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  相似文献   

10.
真空采血具有缩短采血时间、提高检验效率、减少患者的痛苦,也使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减少与血样的过多接触,保证采血的安全、避免交叉感染[1]等优点。由于对检验标准的不了解,护理人员有时采集的血液标本质量不符合检验科的标准,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1标本不合格的因素1.1溶血溶  相似文献   

11.
乐永芳  柳小平 《中外医疗》2012,31(5):190-190
为受检者提供详实准确的化验报告,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一个重要环节,且直接影响着后续体检的终检报告质量。因此,掌握正确的静脉采血方法,将标本保存、及时送检,直接影响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洪乙文 《吉林医学》2012,33(9):1987-1988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分析临床血液标本采集过程的各个环节容易出现的错误如采血时间、采血部位及方法、采血体位、标本放置时间、抗凝剂及溶血,提出改正方法。结果:不同的采血方法及多种因素对结果的准确性都可能产生影响。结论:血液标本采集过程的不同对临床检验结果产生明显影响,应注意采取正确的采血方法,以减少试验误差。  相似文献   

13.
如何正确收集采血标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宁  孔英兰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2):4087-4087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正确收集采血标本对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采集标本必须要做到操作规范、完善制度、加强责任心、了解采集标本方式到血样运输、贮存等多种非疾病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提高标本质量,使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宋洪艳  樊荣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8):862-862,855
目的:提高大批次采血检验的正确率。方法:采血前对护理人员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标准化操作及质量控制的培训。保证试管、检验单、体检表编号一致。多向检验科人员了解标本采集合格情况,共同探讨在抽取标本中出现的影响因素,按检验要求规范操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结果:50000例体检者检验标本无溶血,检验正确率达98%。结论: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基层医院大批次采血的操作方法,操作的标准化及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颖  邵小红  韩德辉 《吉林医学》2008,29(16):1362-1363
在现代医学中,临床检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决定性作用。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血液检验的项目不断增加,血液标本也越分越细,护理工作与检验工作的协作关系也日益密切。一个有价值的血液检验结果的产生,除了检验过程准确无误外.离不开血样标本的正确采集。因此,护士在采集血标本的时候要正确、规范,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临床检验学的发展,检验项目越来越繁多,加强检验项目的 质量控制水平,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目前临床检验专业广受关注的问题.临床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阶段可分为分析前阶段、分析中阶段、分析后阶段,每一阶段的质量控制均至关重要.分析前阶段质量控制需重视检验科与临床医师、护士沟通的重要性;分析中阶段质量控制应建立严格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分析后阶段质量控制需完善报告单签发制度和紧急报告制度.完善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检验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手段,但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好血液标本,需患者、护理人员、医技人员共同配合。本文就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概述如下。1采血前的准备检验结果可受到生理、情绪、运动、药物、饮食、体位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熟知各种影响因素,在采血前主动与患者沟通好,并取得患者的配合。  相似文献   

18.
在临床检验血液标本工作过程中有三个阶段。①分析前(申请单、患者准备、采血标本、标本存放和运送等)。②分析中(标本测定、结果计算等)。③分析后(检验结果的发出至临床应用)。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分析前质量管理至今未引起临床护士的足够重视,有研究表明,实验前误差频率占总误差的46.0%-68.2%^[1],为保证减少误差,血液标本采集方法与护理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正> 采血是门诊治疗室最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也是患者较为惧怕的一种护理操作,因此一次采血成功不仅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对护士的信任度,而且也能保证检验结果及时、准确,保证医疗诊治的顺利进行,现将多年临床采血时摸索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护士采集检验标本的质量是各项检验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其采集方法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真实与否.若护士在检验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偏差,会严重影响检验质量,最终影响医疗诊断及医疗质量,容易造成医疗隐患及医疗纠纷.因此,保证标本的正确采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