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冠脉造影患者的回顾性分析,研究引起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可能原因.方法 入选2009年~2010年所有复查造影的冠心病支架治疗患者73例,将其分成支架内再狭窄组及无再狭窄组,分析两组间可能导致支架内再狭窄的因素间差异.结果 73例患者共植入177枚支架,其中有22枚支架发生再狭窄(支架内再狭窄定义为随访时造影提示支架内管腔内径损失≥50%).分析两组基本临床资料特征及支架长度、直径,是否为药物涂层支架等因素;支架内再狭窄组及无再狭窄组在吸烟、2型糖尿病、支架长度、直径和药物/非药物支架方面有显著差异(P <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仅支架长度(P=0.009)、直径(P=0.029)和药物/非药物支架(P=0.026)为冠心病介入患者发生ISR的预测因子.结论 冠脉支架植入后发生再狭窄的主要原因为支架长度、直径及是否为药物支架.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下肢动脉支架植入术后12个月内,经CT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再狭窄患者31例(植入支架再狭窄47处)、未狭窄患者63例(植入支架89处)及健康对照者30名行超声检查,获取支架内、支架近心端及远心端自体血管的二维超声声像图特点及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收缩期血流加速时间(AT),与健康对照者相应血管血流参数作比较。应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分析PSV、AT对下肢动脉ISR的诊断价值。结果未狭窄组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支架内PSV分别为(146.71±35.59)、(120.11±25.67)、(96.44±32.87)cm/s,健康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19.67±15.34)、(91.17±15.09)、(71.13±21.23)cm/s,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57、2.459、2.321,P均〈0.05);未狭窄组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AT分别为(84.98±13.77)、(87.33±16.36)、(90.77±12.05)ms;健康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78.23±21.24)、(82.31±18.24)、(84.29±23.01)ms,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96、1.904、1.835,P均〉0.05)。再狭窄组支架近心端、狭窄处、远心端PSV分别为(87.67±23.34)、(218.17±72.09)、(54.13±21.23)cm/s,未狭窄组支架近心端、支架内、远心端PSV分别为(91.71±25.59)、(131.11±45.67)、(96.44±32.87)cm/s,组间比较,支架内/狭窄处及支架远心端PSV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2、3.511,P均〈0.01),支架近心端P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1,P〉0.05);再狭窄组支架近心端、狭窄处、远心端AT分别为(98.31±14.09)、(109.54±21.03)、(158.23±45.21)ms,未狭窄组支架近心端、支架内、远心端AT分别为(84.98±13.77)、(86.34±19.36)、(83.77±17.05)ms,组间比较,支架内/狭?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声评估冠心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1年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情况及新生斑块特征,探讨NAFLD对ISR的影响。方法 2021年5—9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初次行PCI的冠心病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合并NAFLD组100例和未合并NAFLD组100例,比较2组基线生化指标、支架直径、支架长度等。PCI后均给予冠心病规范治疗,随访1年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评估支架内新生斑块负荷量及斑块性质,比较合并NAFLD组与未合并NAFLD组ISR发生率、生化指标等。根据PCI后1年是否发生ISR将200例患者分为发生ISR组19例和未发生ISR组181例,比较2组高血压、糖尿病、NAFLD比率及支架直径、支架长度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PCI后1年发生ISR的影响因素。结果 合并NAFLD组基线三酰甘油[(3.52±0.22)mmol/L]、总胆固醇[(7.78±0.3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75±0.18)mmol/L]、血尿酸[(548.33±71.46)μmol...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无创性超声诊断技术测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愈后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ISR)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并探讨血管内皮功能与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变化特点。 方法选取2009—2015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完成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行PCI治疗患者220例。29例患者PCI治疗AMI后发生ISR(ISR组),191例患者PCI治疗AMI后未发生ISR(非ISR组)。采用高频超声技术获取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功能(NMD)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同时检测循环EPCs表达水平。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ISR组与非ISR组患者IMT、FMD、NMD、CD133+/KDR+EPCs、CD34+/KDR+EPCs、CD34+EPCs、CD133+EPCs、KDR+EPCs水平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冠状动脉ISR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果ISR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肌酐浓度均高于非ISR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69、-3.671、2.77,P均<0.0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周围血管扩张剂、胰岛素、利尿剂使用率均高于非ISR组患者,硝酸甘油使用率低于非ISR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832、6.567、2.072、16.540、4.949,P均<0.05)。2组患者IMT、F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ISR组患者NMD低于非ISR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8,P均<0.05)。2组患者CD34+EPCs、CD133+EPCs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SR组患者CD34/KDR+EPCs、CD133/KDR+EPCs、KDR+EPCs水平均较非ISR组患者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98、3.986、2.106,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浓度、硝酸甘油使用率、利尿剂使用率、NMD是ISR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阶段性血糖水平等危险因素控制不良,损害血管壁功能,减少循环EPCs数量,结合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置入支架的特定人群和临床用药合理性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促进PCI后ISR发生。高频超声技术可以快速、无创测定血管内皮功能,间接反映冠状动脉受损情况,在PCI后ISR发生的风险因素评估中准确评价血管结构和功能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6.
药物涂层支架防治冠脉血管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目前研究和应用较为广泛的药物涂层支架进行讨论,进而探讨药物涂层支架对防治冠脉血管内再狭窄的作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3/2009)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3/2009),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从目前最常用的雷帕霉素涂层支架和紫杉醇涂层支架防治冠脉血管内再狭窄的临床应用,讨论药物涂层支架在防治冠脉血管内再狭窄中的应用进展与存在的问题.结果:药物涂层支架可以很好地减少支架后血管内再狭窄的发生,但在临床应用中仍然存在着贴壁不良、支架断裂等其他问题.结论:药物涂层支架防治冠脉血管内再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良好.但是药物涂层支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血管内超声在冠脉支架植入术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本院12例在血管内超声引导下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测量术前术后病变血管面积狭窄率,观察术前斑块类型,术后支架位置及是否有血管并发症。结果 12例患手术结果满意,残余狭窄率小于15%,无发生并发症。结论 血管内超声用于引导冠脉内支架植入,可获最佳再通效果,有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超声对Radius支架近期及远期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评价Radius支架的近期及远期效果的价值。方法 147例冠心病患者186处病变择期置入自扩张Radius支架,在支架置入前、置入后即刻及置入后6个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同时进行临床随访,观察Radius支架的近期及远期效果。结果 对147例患者186处病变,Radius支架的置入成功率为99.5%,临床成功率为98.9%,6.4个月后复查再狭窄率为10.8%;血管内超声显示,治疗前血管内腔面积平均为2.7mm^2,在支架留置后即刻面积扩大为5.3mm^2,约6.4个月后复查支架面积扩大至7.6mm^2,但因支架内新增生的内膜面积为2.6mm^2,最终血管内腔面积为5.Omm^2,比支架留置后即刻略小。结论 Radius支架再狭窄发生率低,血管内超声对观察Radius支架再狭窄发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320排容积CT对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忠者支架内再狄窄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81例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计算320排容积CT对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320排容积CT对支架内再狭窄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87%、98.1%、92.5%、98.73%.结论 320排容积CT对支架内再狭窄的诊断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可以用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对冠脉支架的随访.  相似文献   

10.
背景:心脏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病因之一,现在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 500万例冠心病患者需要接受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冠脉)成形治疗,但是大约10%发生急性或亚急性冠脉阻塞,6个月后再狭窄发生率高达20%~50%,再狭窄已成为制约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冠脉)成形术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作者以"药物洗脱支架,阻塞,再狭窄"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进行文献检索.排除Meta分析及重复性研究,共检索到25篇文献,从支架置入治疗进展,不同材料及类型支架对开通率、开通时间的影响,以及预防支架狭窄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药物洗脱支架运用先进的支架载药及药物控制释放技术,在支架机械支撑病变血管的同时,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药物从支架表面缓慢释放,作用于与支架接触的血管壁,解决了血管弹性回缩、重塑以及内膜的过度增生问题.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设备的改进和创新,药物涂层支架技术也在不断地成熟和发展.目前新出现的药物涂层支架设计理念是建立在药物筛选和可控释放系统基础上的.相信未来的药物涂层支架将能够应用于更多的血管复杂病变(尤其是静脉和多血管损伤)以及其他脏器疾病.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超声在冠脉内支架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血管内超声(IVUS)评价冠脉内支架植入前后动脉壁形态学改变及斑块形态对支架膨展的影响,探讨该技术在支架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5例冠心病患者在支架植入前后靶病变处,使用30MHz、2.9F机械旋转式超声导管施行IVUS成像.测量支架植入前后靶病变处外弹力膜横截面积、斑块+中膜面积及腔面积,并评价血管壁的形态学特点.结果:15处靶病变在支架植入前后血管造影直径狭窄百分比由76±11%降至8±10%.超声上,外弹力膜面积由支架植入前的10.8±3.6mm2增至14.1±2.9mm2,斑块面积则从8.3±1.4mm2降至6.5±1.6mm2(P均<0.01),而管腔面积由于外弹力膜面积增加及斑块面积的缩小,由植入前的4.5±1.8mm2增至6.5±2.3mm2(P<0.05).15处靶病变中,钙化斑块、纤维混合斑块、软斑块分别为3例,8例,4例.偏心班块占73.3%,同心斑块26.7%.IVUS发现PTCA后87%(13/15)存在夹层,其中一些伴有管腔内的小内膜片,而造影则为40%(7/15).符合IVUS支架植入最佳标准者占27%(4/15).有3例(20%)在支架边缘处发现存在内膜撕裂或小裂隙.1例在操作过程中冠脉痉挛,导管后撤及冠脉内注入硝酸甘油后消失.结论:IVUS在发现PTCA术后血管夹层方面比CAG更加敏感.冠脉支架植入后,血管的伸展和斑块的减少均参与了管腔的增加.钙化病变影响支架的最佳膨展.此技术安全可行,可用来指导支架的植入.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超声波法指导及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波法(IVUS)在指导及评价高压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中的作用。方法:对2002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50例58处冠状动脉(冠脉)病变行支架置入术时进行冠脉造影(CAG)及IVUS检查,IVUS指导选择支架的适应证及支架的大小,当达到CAG理想的支架置入标准时,置入支架并应用IVUS进行评价,观察支架是否充分扩张,血管扩张未达到IVUS的理想标准者再次行高压球囊扩张。结果:支架置入后仅35处(60.3%)符合IVUS理想支架置入标准,23处(39.7%)支架未达到IVUS理想置入标准,再次经高压球囊扩张后全血管面积(VA)及最小血管内膜腔面积(MLA)明显增加,斑块面积(PA)减小,病变均达到CAG理想的支架置入标准。结论:采用高压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并不能使支架完全达到理想的扩张状态,IVUS指导下的高压球囊扩张可进一步改善支架置入效果,是目前指导及评价支架置入效果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3.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冠脉支架植入手术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冠脉支架植入后易出现再度狭窄的现象,笔者对此作简略综述,以对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对312例成功实施颅内外动脉支架置入的患者随访1年,观察随访期血管腔再狭窄情况、术后用药及危险因素。应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312例患者中,24例(7.7%)血管腔再狭窄。单因素分析显示:再狭窄与非再狭窄患者中吸烟、糖尿病、2个以上部位狭窄、术后规范用药者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外颈动脉再狭窄率显著低于椎动脉和大脑中动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2个以上部位狭窄与再狭窄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4.358和6.981);支架部位(颈动脉)、术后规范服药与再狭窄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893和0.931)。发生心肌梗死11例,脑出血3例,脑梗死8例;死亡5例(1.6%);同侧脑梗死发病率为1.6%。结论:吸烟、2个部位以上狭窄、支架部位、术后规范用药是支架置入术后血管腔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成功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支架再狭窄的影响及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ACS患者并植入药物支架6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多导睡眠仪监测后分两组,①OSA组:ACS合并OSA患者21例,②对照组:ACS不合并OSA患者45例。术前患者抽血查血糖、血脂及hsCRP ,术后6个月随访时复查血糖、血脂、hsCRP并进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复查。结果 OSA 组基线水平的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较对照组增高( P <0.05);经过他汀调脂治疗6个月后复查两组 TC及LDL差异无显著性( P>0.05)。OSA组基线时和随访时 hsCRP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 0.01)。在6个月随访时,在OSA组支架再狭窄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01)。AHI与hsCRP及再狭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P<0.05)。hsCRP与再狭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P <0.05)。结论 OSA促进ACS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其可能机制为OSA患者的A HI增高导致的低氧血症,促进血浆hsCRP增高,导致血管内皮炎症反应加重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与血Lp(a)浓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先芝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2):5305-5306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与血Lp(a)浓度的关系。方法冠状动脉支架术后4~9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167例,以CAG直径狭窄率≥50%为支架内再狭窄(ISR);以血Lp(a)浓度30mg/dl为界,分为高Lp(a)组与低Lp(a)组。结果 167例247处病变,再狭窄54例87处,再狭窄率32.3%。再狭窄组Lp(a)浓度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P〈0.05);高Lp(a)组再狭窄率50%,低Lp(a)组再狭窄率23.4%(P〈0.01)。结论 Lp(a)是支架再狭窄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造影 (CAG)和内支架置入 (CASI)治疗对冠状动脉夹层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10 82例冠状动脉造影及 434例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检出 12例冠状动脉夹层患者 ,均行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  12例冠状动脉夹层患者全部成功置入内支架 ,夹层闭合 ,患者症状缓解。结论 冠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夹层的最佳方法 ,而内支架置入对治疗冠脉夹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 S)对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UA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57.8±3.2)岁,冠状动脉造影(CAG)未见明显狭窄,通过IVU S检查,对斑块的性质、形态、部位、血管的狭窄程度、血管重构情况进行分析,再选择介入治疗与否。结果:IVU S检查共发现位于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的斑块22处,其中纤维斑块6例,软斑块12例,4例钙化斑块。8例施行了支架植入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CAG未见明显狭窄的UA患者有必要进行IVU S检查,因可明确冠状动脉斑块性质,为是否需要介入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铂-铱合金明胶蛋白涂层支架局部导人c-myc反义寡核苷酸的可行性及对新生内膜的抑制作用。方法:将携带c-myc反义寡核苷酸的国产铂一铱合金明胶蛋白涂层支架置人兔颈动脉(n-16),在术后7-4、30、90d处死动物行HE和weigert染色,图像分析测量新生内膜厚度和面积,c-myc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并与对照组(n-16)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观察时间延长两组新生内膜面积和平均新生内膜厚度呈持续增加趋势,且不同观察时间点给药组新生内膜面积和平均新生内膜厚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O.001)。c-myc免疫组化染色给药组为弱阳性和阴性,对照组为阳性。14d时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血管平滑肌细胞呈过渡型改变。结论:国产铂-铱合金明胶蛋白涂层支架可携带c-myc反义寡核苷酸于兔颈动脉局部,并抑制新生内膜的形成,提示支架可作为局部给药防治再狭窄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