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日本血吸虫不同免疫原对小鼠Th1/Th2免疫偏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单、双性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 ,探讨日本血吸虫不同免疫原对Th1/Th2免疫偏移的影响及与虫卵肉芽肿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用ELISA夹心法检测单、双性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及单性感染 8w双性再感染 0~ 12w ,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Th1细胞因子IL - 2、IFN -γ和Th2细胞因子IL - 4表达水平。结果 单性感染小鼠 6~ 12w在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可测出一定量的IL - 2和IFN -γ ,但无明显动态变化 ,而IL - 4未能测出 ;双性感染小鼠IL - 2和IFN -γ在感染后 4~ 6w开始上升 ,8w达高峰 ,随后下降 ,IL - 4则在感染后 8w时迅速上升且随着感染时间延长而明显升高 ,单性感染 8w双性再感染 4w时 ,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IL - 2、IFN -γ和IL - 4表达水平即迅速升高且在双性再感染 8~ 12w逐渐增强。结论 日本血吸虫不同免疫原对Th1/Th2免疫偏移的影响作用不同 ,Th1优势应答可能主要由虫体抗原诱导 ,Th2优势应答可能主要由虫卵抗原 (SEA)所诱导 ,后者是诱导宿主产生免疫病理反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不同病期体内及体外培养后脾CD4+T淋巴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表达谱,探讨协同刺激分子介导Th1/Th2极化的作用。方法收集血吸虫感染后4w、7w、12w、16w和20w小鼠及正常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以及上述不同病期经SEA诱导72h后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ICOS、CD40、OX40、4-1BB及PD1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的Th1细胞因子IFN-γ,Th2细胞因子IL-4、IL-5、IL-10、IL-13。结果血吸虫感染后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表面CD86、ICOS、CD40和OX40的表达均随感染时间延长而上调,其中ICOS和CD86表达上调最为显著;经SEA诱导培养72h后CD86、ICOS亦显著上调表达;培养上清检测发现IFN-γ在4w时呈高表达,7w开始随感染时间延长呈下调表达;IL-4、IL-5、IL-10和IL-13的表达水平则从7w开始明显升高,IL-5的峰值出现在12w,其余均16w达高峰,致20w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CD4+T淋巴细胞协同刺激分子表达水平与Th1/Th2免疫偏移密切相关,其中ICOS、CD86在介导Th2极化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日本血吸虫环卵沉淀物中的抗原成分,为获得高敏感性、特异性且具有疗效考核价值的血吸虫病诊断抗原提供科学依据。制备日本血吸虫改良干卵,将其与重感染日本血吸虫病兔血清IgG进行环卵沉淀反应,用震荡结合尼龙绢筛过滤法分离环卵沉淀物,以0.2MGly-HCl(pH2.2)缓冲液解离环卵沉淀物,对解离产物进行免疫印迹分析。改良干卵和重感染日本血吸虫的病兔血清IgG发生环卵沉淀反应,反应的环沉率达80.0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CpGODN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后不同时期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探讨CpGODN介导Th1/Th2免疫偏移对控制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作用。方法 取小鼠感染后 4、8、12和 16周的脾淋巴细胞经CpGODN和N CpGODN处理后 ,培养 72h ,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 - 4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CpGODN能显著上调IFNγ的表达水平 ,下调IL - 4的表达水平 ,而N -CpGODN对IFNγ及IL - 4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CpGODN处理后小鼠脾淋巴细胞Th2分化指数明显减小。结论 CpGODN可以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显著上调Th1型细胞因子水平和下调Th2型细胞因子水平 ,介导小鼠Th1型细胞免疫优势应答 ,为控制日本血吸虫慢性肉芽肿病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日本血吸虫虫卵组分抗原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经7.5%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后可分为23—28条不同分子量的组分带.应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技术,显示感染血吸虫的兔血清可识别其中18条组分带.经吡喹酮治愈后不同时间的兔血清识别这些组分时,发现针对分子量为107kD和121kD2个组分的抗体消失较其他组分为早(治愈后7wk反应明显减弱,11wk时则消失).应用电洗提技术可把这2个组分抗原提纯,并用于ELISA检测相应抗体,显示治愈后兔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可明显下降,提示该2种组分抗原具有潜在疗效考核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酪氨酸蛋白激酶 (TPK)、蛋白激酶 C(PKC)和磷酯酰肌醇 - 3-激酶 (PI- 3K)特异性抑制剂(Tyrphostin- 2 5、D- sphingosine和 Wortmannin)分别特异性抑制 TPK、PKC和 PI- 3K后 ,对小鼠脾 CD4 + T淋巴细胞经虫卵可溶性抗原 (SEA)诱生 IFN- γ和 IL- 4的表达水平及对 Th1/Th2免疫偏移的影响。 方法 分别于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 0、4、8和 12周 ,用单克隆抗体分离脾 CD4 + T淋巴细胞体外培养 ,并进行细胞信号转导抑制试验 ,用 EL ISA夹心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小鼠脾 CD4 + T淋巴细胞体外培养上清 IFN-γ、IL - 4和一氧化氮 (NO)表达水平。 结果 Tyrphostin- 2 5对 IFN-γ和 IL - 4水平的抑制作用均非常显著 (P<0 .0 1) ,D- sphingosine主要影响 IL - 4的表达 (P<0 .0 1) ,而 Wortmannin则主要影响 IFN-γ的表达 (P<0 .0 1) ,对反映 Th1/Th2免疫平衡的 Th2分化指数分析表明 ,D-sphingosine可使 Th2免疫应答优势减弱 ,而 Wortmannin则可使 Th2免疫应答优势增强。对脾 CD4 + 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 NO水平检测结果显示 ,NO水平动态与 IFN-γ相一致 ,NO水平主要受 TPK抑制剂 Tyrphostin- 2 5和 PI- 3K抑制剂Wortmaninn的影响 ,结合该两种信号分子抑制剂对 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作用结果分析 ,  相似文献   

7.
日本血吸虫虫卵组分抗原现场查病价值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日本血吸虫虫卵107/121ku组分抗原在现场查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虫卵可溶性107/121ku组分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A-ELISA)与双面胶纸条环卵沉淀试验(DGS-COPT)和粪便孵化法平行试验的方法,观察其在现场查病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检出率的符合情况。结果 虫卵107/121ku抗原FA-ELISA现场检测粪阳病人的阳性率为92.68%,血吸虫病治愈后8-18个月人群的假阳性率为42.25%,对治疗后8、12、18个月的阴转率分别为36.36%、48.15%、90.90%;该抗原与DGS-COPT平行检测现场普查血清的阳性率分别为9.43%和21.00%(x^2=29.1410,P<0.01),虫卵107/121ku组分抗原和DGS-COPT有相关关系(rn=0.6263),DGS-COPT和粪便孵化无相关关系(rn=-0.3783),虫卵107/121ku组分抗原与粪便孵化有相关关系(rn=0.4324)。结论 虫卵107/121ku组分抗原的检测结果更接近于粪便孵化法,现场应用的价值明显高于DGS-COPT。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IL-17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中对抗体及Th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在小鼠日本血吸虫感染前后,连续多次腹腔注射rm-IL-17细胞因子(实验组1)或PBS(对照组1),连续多次腹腔注射anti-IL-17中和抗体(实验组2)或同型抗体(对照组2)。运用流式细胞术,采用表面分子、胞内因子同时染色的三色标记法,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脾脏、淋巴结中的Th17、Th1和Th2细胞亚群占CD4+T细胞的比例进行观察;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血吸虫抗原特异性总IgG及亚类IgG1和IgG2a的水平。结果实验组1 CD4+T细胞中的Th17、Th1和Th2细胞亚群的比例分别是对照组1的1.09倍(P(0.05)、1.17倍(P(0.05)和1.15倍(P(0.05);实验组2 CD4+T细胞中的Th17、Th1和Th2细胞亚群的比例分别是对照组2的1.01倍(P(0.05)、1.11倍(P(0.05)和0.98倍(P(0.05)。rm-IL-17注射后仅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特异性IgG1水平显著下降(P(0.05)、可溶性成虫抗原(SWA)特异性IgG2a的水平升高(P(0.05),其他抗体水平均无...  相似文献   

9.
日本血吸虫卵源性组分抗原SjR47可诱导小鼠产生明显的抗虫卵肉芽肿病变保护性免疫力。本文对免疫小鼠脾T淋巴细胞亚群表型动态和抗体免疫应答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东方田鼠血清组分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体外杀伤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东方田鼠血清不同组分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杀伤力,以期发现东方田鼠血清中参与其天然抗日本血吸虫的相关蛋白质。 方法 以离子交换柱层析及分子筛柱层析技术对东方田鼠血清蛋白质进行分离,将所得血清不同组分加入体外培养的2日龄日本血吸虫童虫中(100±20条/孔),计算童虫死亡率以判断血清不同组分对童虫的杀伤力。 结果 从东方田鼠血清分离出58个蛋白组分,其中6个组分具有明显的杀伤日本血吸虫童虫的活性,童虫死亡率均在37% 以上,特别是组分18.1的童虫死亡率达87.5%,而阴性对照组童虫死亡率为25.0%(P<0.01)。 结论 东方田鼠血清中某些蛋白质参与其抗日本血吸虫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虫卵可溶性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是目前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中最常用的抗原。本研究联合应用双向凝胶电泳(2-DE)、Western blot和MALDI-TOF质谱等技术,鉴定SEA中诊断抗原蛋白质。方法 SEA经2-DE分离蛋白质后进行银染,或应用日本血吸虫感染兔血清Western blot筛选抗原蛋白点,用MALDI-TOF/TOF串联质谱鉴定每一抗原蛋白质分子。结果虫卵可溶性蛋白分子经2-DE分离后转印PVDF膜上,与感染兔血清孵育出现29个特异性阳性反应点,与健康兔血清出现3个非特异的阳性反应点;29个特异性抗阳性反应点中,从银染2-DE胶图上找到21个匹配的抗原蛋白质点;MALDI-TOF/TOF质谱鉴定和NCBI数据库检索,13个点(61.9%)获得匹配蛋白质,4个点(19.0%)获得匹配EST,4个点(19.0%)未能从数据库中找到相匹配的信息。重组表达筛选出的SjCHGC06040和SjP40两个抗原蛋白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eSjCHGC06040、reSjP40均能与感染兔血清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结论 2-DE、MALDI-TOF质谱联合Western blot的免疫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用于筛选、鉴定SEA中诊断抗原蛋白质,是切实可行的;但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2.
大鼠抗感染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大鼠抗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icum ,Sj)感染的分子机制 ,为血吸虫病疫苗的研制提供新的抗原分子。方法 用Sj感染大鼠血清筛选Sj成虫cDNA文库 ,对阳性克隆cDNA插入片段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分析。 结果 对cDNA文库中约 3× 10 5个噬菌斑进行筛选 ,获 7个阳性克隆 ,其插入基因片段大小为 0 9kb~ 2 0kb。初步测序获 5个部分序列 ,其中R3与Sj线粒体基因明显同源 ;R5为新基因序列 ,命名为Sj-Cs2 (GenBank的登录号为AY0 36 5 80 ) ,经计算机分析该基因片段编码 2 0 6个氨基酸组成的跨膜蛋白 ,Sj-Cs2蛋白含有 3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和 6个N -肉豆蔻酸化位点 ;其余序列亦为新基因片段 ,但无完整编码框。结论 筛选获得了与大鼠抗Sj感染有关的基因克隆 ,相关克隆cDNA全长的获取、新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免疫学特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水牛感染血清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筛选新的有潜质的日本血吸虫保护性抗原分子编码基因。方法 用水牛感染血清对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成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筛选,将阳性克隆的插入片段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 3轮筛选后,将7个阳性克隆经辅助噬菌体自动剪切并PCR扩增显示,插入的日本血吸虫cDNA片段大小在0.8~2.0kb之间,选取其中4个经DNA测序分析,发现2个未曾报道过的日本血吸虫新基因,分别命名为Sj-IB1和Sj-Rho GTPase-like gene,并在Gene Bank登记注册。结论 水牛感染血清可识别日本血吸虫的特异性抗原分子,这些抗原分子的免疫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肉芽肿病变与一氧化氮 (NO)、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 ,探讨NO介导Th1/Th2免疫偏移在血吸虫卵肉芽肿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 ,HE染色后观察感染小鼠肉芽肿病变。用硝酸还原酶法和ELISA夹心法分别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 0~ 12周血清及脾CD+ 4 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NO、IFNγ和IL - 4表达水平 ,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感染小鼠 0~ 12周血清和脾CD+ 4 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NO表达水平与小鼠肝肉芽肿病变动态相一致 ,并呈显著正相关 ,与IFNγ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而与IL - 4在小鼠感染慢性期 (12周 )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NO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肉芽肿病变过程中可能是一种与Th1/Th2细胞因子具有同样重要作用的调节因子 ,并可能是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而发挥作用的 ,通过调控NO合成介导Th1/Th2免疫偏移可能是控制血吸虫卵肉芽肿病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的组成及免疫反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日本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的组成及其与血吸虫感染兔疗前、疗后配对血清的免疫反应特征。方法采用7cm(pH5~8)的IPG和12%SDS-PAGE对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的组成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分析,并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排泄分泌抗原各蛋白点与疗前、疗后血清的反应性;采用PDQuest8.0图像分析软件对二维图像斑点进行分析,寻找差异反应蛋白点。结果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双向凝胶电泳图谱主要由215个蛋白斑点组成,其中16个斑点大、染色深,可能为高丰度的循环抗原;免疫印迹显示可被感染6周兔血清识别,但不能被治疗12周兔血清识别的蛋白斑点有84个,与感染6周兔血清的反应强度比与治疗12周兔血清的反应强度高2倍的蛋白点有38个。结论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中存在高丰度的能被短程抗体识别的抗原分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小柴胡汤剂作用于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后的血清多肽变化,评价其治疗效应。 方法  构建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模型及小柴胡汤剂治疗组,利用弱阳离子磁珠纯化血清多肽,应用时间飞行质谱(MALDI-TOF-MS)检测并结合ClinProTool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在Mr 800~17 000区段,与感染组小鼠血清多肽指纹图谱比较,对照组小鼠与小柴胡治疗组血清中均检测到3个差异表达的多肽峰,即Mr 2 924、8 210的表达呈极显著上调(P<0.01);Mr 11 690呈显著下调(P<0.05)。 结论  小柴胡汤对治疗日本血吸虫病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并为从蛋白水平上筛选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鼠体内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血吸虫童虫与成虫对青蒿琥酯的敏感性.方法用定量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感染2 h,1、3、7、12、14、16、25、35 d和42 d分别一次性灌服500 mg/kg青蒿琥酯.给药后4周解剖小鼠,采用门静脉灌注法收集虫体,计算减虫率.结果青蒿琥酯对1、3、7、12、14、16、25、35、42 d龄童虫或成虫的减虫率分别为16.9%、18.0%、71.3%、50.2%、36.9%、31.3%、45.3%、58.0%、26.4%,其中以7~35 d龄虫对该药最敏感.结论青蒿琥酯对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均有杀灭作用,对7~35 d龄虫体杀灭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