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的规范化管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由内镜诊疗所造成的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方法从内镜室的建筑布局入手,按照2004年卫生部颁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标准,加大硬件设施和洗消设备的投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强化医务人员及清洗消毒人员的消毒灭菌观念。结果 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本院自应用迈尔集成内镜洗消中心清洗消毒内镜后,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清洗消毒质量,使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合格率为100%。结论认真做好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的规范化管理,制定符合本院实际情况的清洗消毒管理制度,从各个环节把好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的质量关[1]。使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是预防内镜室发生交叉感染的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胃肠镜在临床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内镜的清洗消毒技术也越受到来越重视.李筱轶等[1]对石家庄市12所医院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管理现状调查显示12所医院全部建立了内镜管理制度,其中4所医院未设置独立洗消间,多所医院消毒灭菌方式正确但清洗过程不规范,抽样检测6条消化内镜清洗效果,2条不合格.因此,做好内镜清洗消毒有利于防止病原微生物经过内镜传播、减少内镜引起的交叉感染、保护内镜操作人员的健康,延长内镜使用的年限.目前临床上所用的清洗剂大致相同,有碱性清洗剂、中性清洗剂、酸性清洗剂和多酶洗剂等,本文不详细介绍.本文就内镜消毒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焕芝 《抗感染药学》2019,16(11):1916-1919
目的:探究规范化流程管理对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控制率的效果与意义及其对策。方法:抽取2017年1月—6月间进行常规清洗消毒灭菌的消化内镜500件资料作为管理前组;另抽取2018年1月—6月间采用规范化流程管理干预后清洗消毒灭菌的消化内镜500件资料作为管理后组;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消化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影响(消毒灭菌的合格率、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灭菌不合理(消毒液浓度配制不当、消毒不全面、操作过程不规范、浸泡周期不合理、重复操作和存放不规范)发生率差异。结果:经规范化流程管理后,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灭菌的临床各项操作的合格率均显著优于管理前组(P<0.05),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管理前组(P<0.05)以及消毒灭菌的合格率高于管理前组(P<0.05)。结论:消化内镜室采用规范化流程管理消化内镜消毒灭菌,有效提高了工作人员临床操作水平及内镜消毒灭菌的合格率,减少或避免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了患者治疗安全性,减少医患间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消化内镜在医院的广泛应用,使内镜清洗与消毒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其材质特殊、精密度高、结构复杂,很难完全除去污染,不完全的清洗使细菌在消毒过程中可继续存活,任何残留的有机物都会在微生物的表面形成保护层,妨碍消毒灭菌的作用。医疗器械使用彻底的清洗,去掉附着在上面的血液、脓血、体液等有机物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因此,严格的清洗才能保证消化内镜的消毒、灭菌完全,达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我们对某市开展消化内镜诊疗工作的9家三级医院内镜室的清洗环节进行了专项调查,找出影响其清洗质量的因素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杜绝消化内镜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所造成感染的传播。方法通过对消化内镜相关感染传播的研究,结合我国卫生部2004年公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及多年的工作经验制定消化内镜的清洗与消毒的具体方法并广范应用。结果消化内镜相关的感染传播彻底的杜绝了。结论为预防消化内镜所带来的医源性感染,保障消化内镜技术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认真贯彻和执行内镜的清洗与消毒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消化内镜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做好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对控制医院感染十分重要。为了解我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管理现状,笔者对我市16所医疗机构消毒内镜的清洗消毒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11年6月至12月对我市开展消化内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了解某院内镜集中管理前后各种内镜的消毒、灭菌效果,以保证医院内镜消毒与灭菌的质量.方法 依据<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规定,对内镜集中管理前后内镜消毒和灭菌的相关数据进行登记、比较分析.结果 内镜中心成立后,内镜的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 内镜室的建筑布局、清洗消毒设施的配置、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对内镜的消毒灭菌效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擦立净对消化内镜消毒的效果。方法:应用擦立净对1510例肝炎病毒和细菌等病菌污染的消化道纤维内镜(内镜)清洗后进行消毒,同时应用1:1000洗必泰溶液对30例肝炎病毒和细菌等污染的内镜清洗后消毒作为对照,两组消毒后的内镜分别取作细菌培养和PCR技术检测比较。结果:擦立净消毒合格率100%,不仅对各种细菌有较好的广谱抗菌效果,对肝炎病毒也有100%的灭活作用。而洗必泰液消毒合格率仅53.3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市某区医院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现状,为加强消毒灭菌与安全管理,规范医院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行为提供对策。方法:采取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圳市某区开展消化内镜诊疗的医院内镜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并对内镜消毒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各医院对消化内镜诊疗工作都很重视,样品抽检合格率较高。但存在医务人员内镜清洗消毒知识掌握不全面、多酶洗液重复使用、传染病人筛查不彻底等问题。结论:强化监督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加大投入、进一步规范医院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以降低医源性交叉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医疗器械的清洗工作是消毒和灭菌前最重要的一环[1],是影响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彻底清洗污染器械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2],若手术器械清洗后仍残留血迹、污垢等,形成细菌或芽孢的保护膜,即使进行了正确的消毒灭菌程序,仍有致病微生物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医疗器械的清洗工作是消毒和灭菌前最重要的一环[1],是影响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彻底清洗污染器械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2],若手术器械清洗后仍残留血迹、污垢等,形成细菌或芽孢的保护膜,即使进行了正确的消毒灭菌程序,仍有致病微生物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主要在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的相关工作进行监控时的改进方法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对持续监管以及改进消化内镜的消毒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消化内镜消毒处理过程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找,并对影响其最终消毒效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护理质量的相关标准进行完善,加强清洗消毒的质量监督。结果在对消化内镜的消毒情况进行监管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的相关要求,确保内镜的消毒质量能够得到不断地改进,以此来让消化内镜的消毒质量能够得到持续有效地改善,确保内镜监测过程中的消毒或灭菌效果能够达到相关要求,为医疗安全提供基础保障。结论通过对内镜清洗消毒的监控管理进行持续改进,不仅可以提高内镜中心整体的护理服务质量,为医疗安全提供基础保障,而且还可以防止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前,许多基层医院内镜的消毒现状令人担忧,笔者期望成立专业的集中式管理、清洗消毒中心,并接受来自社会的专业机构的监控,逐步消除内镜消毒过程中存在的隐患,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真正为就诊者创造安全的诊疗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9,(19):183-185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清洗以及消毒监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措施,对内镜清洗以及消毒引发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清洗以及消毒质量加强监督。方法 2017年2月~2018年2月对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消毒间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实施常规管理并将之作为对比组,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在监控管理中对消化内定清洗以及消毒问题进行分析,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并将之作为研究组。结果对比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抽检结果显示总合格率为82.47%,研究组总合格率为9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监控管理持续改进的方法能够使清洗消毒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有助于使医院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抑制,同时还可保障医疗安全,既能够保证检查以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预后改善,提升医护水平和整体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三级医院内镜消毒灭菌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省6家三级医院对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的执行情况,为预防医院感染,防止医疗纠纷,确保医疗安全,加强内镜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卫生厅组织于2004年10月30日至12月30日对我省厅直6家综合大医院内镜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现场检查和采样监测。结果 6所医院消毒级内镜及附件采样共83份,合格47份,合格率56.60%;灭菌级内镜即腹腔镜及其各种手术钳采样67份,合格64份,合格率95.50%。内镜污染细菌中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构成比分别为18.67%、8.00%、5.33%。HIV抗体初筛试验1 例阳性。结论各医院贯彻执行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力度不够,尤其是消毒级内镜生物学监测合格率低,存在医疗隐患,必须及时整改。  相似文献   

16.
内镜介导下的诊断与治疗是目前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甚至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内镜诊疗技术迅速发展,因而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清洗、消毒及灭菌的安全有效方法。以往我院采用戊二醛浸泡消毒内镜,其气味大,对呼吸道和眼睛均有较强的刺激性,容易导致医务人员受到伤害并污染环境;并且,戊二醛的浸泡时间长,不利于内镜的周转使用。2010年1月我院开始使用氧化还原酸化水对内镜进行消毒。本文比较酸化水与戊二醛对内镜的消毒效果,并探讨酸化水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的优化管理,提高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由内镜诊疗所造成的医源性感染。方法制定符合本院实际情况的清洗消毒管理制度,加大硬件设施和洗消设备的投入,加强质量监督,从细微做起,规范内镜清洗消毒流程[1]。结果自2008年4月起,本院引进迈尔集成内镜洗消设备,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内镜的清洗消毒全部达到合格标准。结论加强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的优化管理,大大地提了医疗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8.
贾俊先  李军改 《河北医药》2011,33(13):2078-2078
消化内镜广泛应用,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极大帮助。但通过内镜传播的病变和检查并发症时有发生,尤其是内镜检查及术后的感染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一条不容忽视的途径。因此内镜的清洗消毒问题已经引起医学界和患者的关注[1]。消化内镜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影响其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有些因素是在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提高及内镜产品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内镜诊治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但是经内镜可以传播病源微生物,内镜污染的微生物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乙型肝炎病毒(HBV)、幽门螺旋杆菌以及分支杆菌等,已逐渐成为医学界、患者及舆论传媒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保障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健康发展,预防消化内镜检查造成的交叉感染,遵照卫生部2004年颁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我院2006年底购置了迈尔集成内镜洗消中心,在应用过程中清洗消毒效果比旧式清洗消毒效果有显著提高,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晓蓉  申婷婷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4):3835-3836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内镜的使用日益增加。内镜可分为软式内镜和硬式内镜两大类。(1)软式内镜的清洁消毒步骤分为:水洗→酶洗→冲洗→消毒或灭菌→冲洗与干燥→备用;(2)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步骤分为:水洗→酶洗→冲洗(或超声清洗)→消毒或灭菌(浸泡或非浸泡法)→冲洗与干燥→备用(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