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周骁宇  陈豪   《中国医学工程》2010,(4):141-141
目的观察中药大黄、玄明粉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60例SAP病人随机分为TPN组、大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大黄、玄明粉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观察三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血CRP、APACHEⅡ评分等,并进行比较。结果大黄、玄明粉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其他两组(与TPN组比,P0.01;与单纯大黄组比,P0.05),大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大黄、玄明粉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住院1周,APACHEⅡ评分、血CRP明显下降(P0.01)。结论大黄、玄明粉联合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空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2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营养支持不同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每组各26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APACHE-Ⅱ评分、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EN组治疗2周后C反应蛋白和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TPN组,而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T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TPN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SAP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有助于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空肠内置管行肠内营养(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38例非手术治疗的SAP患者,分为全肠外营养(TPN)组26例,EN组12例。TPN组常规予全胃肠外营养,直至完全经口进食;EN组在胃肠功能恢复后即开始实施EN治疗。结果:EN组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腹胀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TPN组(P〈0.05),2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支持是SPA的重要治疗手段,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及早行EN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疗效及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74例SAP患者随机分成3组:全肠外营养组(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早期肠内营养组(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及大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rhubarb with EEN,Rhubarb)。入院后第1、3、7、14天检测血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淀粉酶(amylase,AMY) 并记录 APACHE Ⅱ评分;记录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ICU住院日及平均住院日。结果:3组相比,Rhubarb组腹痛缓解时间最短、肠鸣音恢复最快、体温恢复时间最快、ICU住院日和平均住院日更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3天,Rhubarb组CRP表达下降,与TPN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7天,Rhubarb组数值最低,3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IL-18在第7、14天时,Rhubarb组下降均最明显,3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14天时,Rhubarb组与EEN组比较也有意义(P<0.05)。结论:大黄结合肠内营养能改善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加速恢复早期肠道功能,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患者应用不同营养支持途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6月122例重症胸外伤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N)与全肠外营养组(TPN),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第7d,EN组各营养指标均显著高于TPN组、肠道功能及住院时间均优于TPN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TPN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力、恢复患者肠道功能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早期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将86例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外营养组与肠内营养组,每组43例。观察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状况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肠内营养组TLC、TRF、CD4、CD8营养后均较肠外营养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Alb、IgG、IgM、C3营养后均较营养前有所提高,但营养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内营养组腹泻、腹涨、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3.3%,较肠外营养组的37.2%低(P〈0.05)。肠内营养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肠外营养组(P均〈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可迅速恢复患者的免疫状态,缩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同时管饲健牌益气中药的可行性,并比较中药辅助肠内营养与完全肠外营养(TPN)的效果,比较对肠功能恢复,病人住院时间及营养药物费用。方法48例胃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中药+EN组和TPN两组,各24例。中药+EN组术后24h后由鼻十二指肠管输注能全力及中药,TPN组经外周静脉进行,共7d。结果中药+EN组患者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且和TPN组在改善病人营养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EN组较TPN组恢复肛门排气早(P〈0.05),恢复排便有极显著差异性(P〈0.01);平均药物费用中药加EN组少于TPN组(P〈0.05)。结论胃术后早期健脾益气中药辅助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与TPN比较,健脾益气中药辅助肠内营养可明显促进肠功能的恢复且降低患者药品费用。  相似文献   

8.
莫瑞祥  杨威  张慧明  廖文胜  胡虞乾 《广西医学》2012,34(10):1362-1364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放置液囊空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23例作为实验组(EEN组),并与同期住院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SAP患者24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入院2周时,EEN组APACHEⅡ评分较TPN组更为下降显著(P<0.05).EEN组ALB、PA、SF、IgG、CRP水平均高于TPN组(P<0.05).EEN组的体温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TPN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SAP治疗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李贵锋  蔡昶 《实用全科医学》2009,7(5):459-459,506
目的探讨营养方式的选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营养治疗的SAP患者154例,其中78例接受全肠外营养(TPN);76例同时接受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与TPN组相比,PN+EN组患者的胰腺感染率PN+EN7.8%,TPN12.8%,P〈0.05,其他部位感染率PN+EN17.1%,TPN24.3%,P〈0.05,并发症发生率(PN+EN31.5%,TPN38.4%,P〈0.05)明显降低,住院时间[PN+EN(36.87±8.93)d,TPN(48.17±14.5)d]明显缩短,死亡率(11.8%,TPN10.2%,P〉0.05)两组无差异。结论PN和EN联合应用是SAP首选的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35例患者接受全胃肠外营养(TPN组),40例同时接受肠内外营养(PN+EN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差异。结果:PN+EN组同TPN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两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缩短胰腺炎的自然病程,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伤寒论》太阳病篇证候规律及方剂、药物的厦用规律。 方法:用频次法计数太阳病篇主要症状、方剂和中药出现的百分率,用层次聚类法分析主要症状的分布规律和中药使用规律。 结果:从症状分析来看。太阳病本证以发热、恶寒为主症,常伴有头痛、无汗、项强、脉浮紧和身痛等表现,兼变证可以分为以汗出、气喘为主的肺系病证,以脘痞、腹泻为主的脾虚病证和以便秘、呕吐为主的胃家证候;从方剂和中药使用来看,桂枝汤是太阳病的主方,麻黄配杏仁,大黄配芒硝,白术配茯苓,附子配干姜以及柴胡、黄芩配半夏、人参为太阳病兼变证的常见配伍,分别用于治疗肺系、胃家、脾虚、肾虚和少阳病证。 结论:《伤寒论》太阳病篇以表证为主要见证,桂枝汤为其主治。症状、药物的使用揭示了外感病上、中、下三焦的大致传变规律,方剂的使用则反映了外感病由卫分深入气分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机启动肠内营养(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模型胰腺和肠道的病理学影响并初步探讨机制.方法 将84只SD大鼠建立SAP模型,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21只和肠内营养组(EN组)63只.其中PN组21只大鼠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EN组63只大鼠采用肠内营养治疗,根据EN启动时间不同分为ENⅠ组(第2天)、ENⅡ组(第4天)和ENⅢ组(第6天)三组;比较各组不同时间胰腺病理学评分和肠道病理学改变.结果 治疗后EN组胰腺病理评分显著低于PN组(P<0.01),EN组内各组之间评分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EN比PN能更好地保护胰腺组织和肠道黏膜,EN启动越早效果越好.结论 EN可以改善SAP大鼠模型胰腺和肠道病理学状况,EN启动越早恢复越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不同时间开始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的最佳时机。方法 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1入院48~60h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治疗,治疗组2入院60~72h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给予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观察APACHE-Ⅱ评分、腹部CT评分、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全套、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从肠外营养+肠内营养过渡到肠内营养所需的时间、发生不良反应、死亡、继发感染、继发MODS以及外科干预等情况。结果治疗后7d治疗组1APACHE-Ⅱ评分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治疗组2(P〈0.05);治疗组1治疗后7d各项生化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组2(P〈0.05);治疗组1肠道功能恢复的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治疗组2(P〈0.05);治疗组1的过渡时间明显短于治疗组2(P〈0.05);治疗组1有4例患者出现轻度腹痛腹胀,1例继发MODS,治疗组2有1例出现轻度腹痛腹胀,1例继发感染,对照组有9例继发感染,8例继发MODS,2例死亡,4例外科干预。结论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能促进肠黏膜功能恢复,明显缩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感染的病程,控制炎症反应,改善病情预后,只要患者病情允许可尽早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外科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肝胆外科2008 年1 月-2012 年1 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44 例的临床资料,分为手术组(n=34) 与非手术组(n=10),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 治愈、好转或死亡)、总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胃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入选时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总治疗结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平均住院时间手术组32.7 d、非手术组45.6 d,平均胃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手术组19.8 d、非手术组27.1 d,平均住院总费用手术组12.8 万元、非手术组15.3 万元,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出血量不多,并发症少或无。 结论 符合一定手术适应证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择期行外科手术,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刘博 《海南医学》2014,(3):338-340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直到经口进食;治疗组术中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术后先行静脉营养支持,第2天开始经鼻空肠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肠功能恢复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两组患者术后第1、7天的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变化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治疗组肠功能恢复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手术后第1天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手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7天时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升高,以治疗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降低医疗费用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是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首选营养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5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N组(肠内营养支持)和PN组(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EN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PN组(P<0.05)。而PN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较EN组降低更明显(P<0.05)。术后出现并发症共16例次,EN组的并发症明显少于PN组(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效果优于肠外营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舒筋通络外用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法对制剂中的当归、桂枝、独活、大黄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可明显地检出当归、桂枝、独活、大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大黄素、大黄酚含量之和为34.50~35.24mg/15g,大黄素在0.010~0.5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3%,RSD为0.93%(n=6);大黄酚在0.025~1.25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1.30%(n=6)。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舒筋通络外用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中5种蒽醌类成分的影响,建立大黄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为Shimadzu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进行测定.结果: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粉,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RSD=1.61%),97.5%(RSD=1.12%),100.6%(RSD=1.08%),102.3%(RSD=1.78%),101.2%(RSD=2.1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大黄饮片内在质量的评价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刘博 《安徽医学》2014,(2):209-21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后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早期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组)与对照组(TPN组)各24例。所有患者在术后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直到经口进食;治疗组留置液囊空肠营养管,术后先行静脉营养支持,第3天开始经空肠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7天的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变化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及日均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组肠功能恢复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后第1天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手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7天时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升高,以治疗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第7天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均较手术前降低,以治疗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及日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有利于肝脏功能恢复、降低医疗费用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后的首选营养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