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杜单瑜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135-136
目的探讨应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比治疗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共64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同步进行24 h动态血压及多导睡眠仪监测。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观察组予药物联合无创BiPAP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改善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心率改善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改善方面比较,收缩压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舒张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通气联合药物治疗有助于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多导睡眠图特征并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OSAS的短期疗效。方法 经多导睡眠图检查确诊OSAS患者46例,对照组(单纯鼾症组)12例,分析比较两组睡眠参数。对34例中重度OSAS患者进行睡眠时BiPAP辅助通气并比较治疗前后PSG参数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SAS患者夜间睡眠结构紊乱,主要为深睡眠减少、浅睡眠相对增加、快速动眼相(REM)睡眠减少、睡眠潜伏期缩短、呼吸暂停或低通气次数增加、夜间平均及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P〈0.05)。34例中重度OSAS患者经BiPAP辅助通气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AHI、夜间平均及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最长呼吸暂停时间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OSAS患者存在睡眠结构紊乱,BiPAP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睡眠结构,是治疗OSAS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文文 《海南医学》2009,20(1):44-45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及其形成机制。方法比较60例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确诊的OSAHS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压,并将OSAHS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各睡眠呼吸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OSAHS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BP、DBP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P〈0.05),与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呈负相关(P〈0.05)。结论OSAHS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缺氧是OSAHS形成高血压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特点。方法对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41例中并高血压者69例(高血压组)、血压正常者72例(对照组),进行两组间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yphy,PSG)资料的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患者体块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平均(30.67±3.46)kg/m^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平均为54.59±26.4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患者呼吸暂停指数及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重于血压正常患者,但睡眠结构紊乱的程度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5.
刘淼 《中外医疗》2013,32(19):86-86,88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与顽固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心内科收治的8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所有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2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最低血氧浓度((LSaO2)、低通气指数(AHI)、氧减饱和度指数。结果 CPAP治疗前后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最低血氧浓度、低通气指数、氧减饱和度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顽固性高血压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密切相关,改善患者的睡眠、降低患者的低通气次数和呼吸暂停次数,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Auto-CPAP)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31例重度OSAHS患者睡眠时行Auto-CPAP治疗,分析治疗前后的鼾声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白天嗜睡、晨起口干等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31例患者在使用Auto-CPAP治疗后,鼾声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白天嗜睡、晨起口干明显好于治疗前(均〈0.01)。结论 Auto-CPAP在重度OSAHS治疗中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利用PSG评估CPAP和Auto-CPAP对不同程度OSAHS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与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Auto-CPAP)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时的选择性应用。方法60例轻中度(AHI≤40)OSAHS患者和60例重度(AHI〉40)OSAHS患者分别接受CPAP和Auto-C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时PSG参数变化。结果轻中度OSAHS患者应用CPAP治疗较应用Auto-CPAP治疗睡眠结构明显改善(P〈0.05);重度OSAHS患者应用Auto-CPAP治疗较应用CPAP治疗的睡眠结构明显改善(P〈0.05)。包括睡眠潜伏期(SL)、睡眠效率(SE)、觉醒次数(WASO)、浅睡眠(Ⅰ期+Ⅱ期)、深睡眠(Ⅲ期+Ⅳ期)及REM期睡眠各占总睡眠时间(TST)的比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的变化。结论轻中度OSAHS患者选择应用CPAP治疗的效果优于应用Auto-CPAP治疗的效果。重度OSAHS患者选择应用Auto-CPAP治疗的效果优于应用CPAP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变化。方法:对120例高血压伴鼾症患者同步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及多导睡眠监测(PSG),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中、重度OSAS合并高血压组共3组,观察并比较3组基线资料、睡眠监测指标、动态血压监测各指标,根据不同的血压昼夜节律状况分组(杓型组、非杓型组),比较睡眠监测指标、动态血压监测各指标。结果:(1)重度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高于轻、中度组(P〈0.05),偶测收缩压(cSBP)高于轻度组(P〈0.05)。(2)最低血氧饱和度(minSaO2)同24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呈负相关。AHI与偶侧舒张压(cDBP)呈正相关。(3)根据血压昼夜节律状况进行分组,非杓型组占全部患者的68.3%,随着OSAS病情的加重,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比例增多(P〈0.05)。杓型组minSaO2、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及nDBP明显低于非杓型组患者(P〈0.05)。结论:频繁缺氧在OSAS患者舒张压升高中的作用更为显著;OSAS病情的严重程度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研究20例中重度OSAHS患者CPAP治疗前后多导睡眠图(PSG)监测主要指标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关系,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结果@OSAHS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Fin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最低脉氧饱和度(LSP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CPAP治疗6个月后,AHI、Fins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ISI、LSPO2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OSAHS低氧可产生IR;nCPAP治疗能显著改善OSAHS患者IR。  相似文献   

10.
张莹  刘晖  叶红 《广西医学》2013,(12):1659-1660
目的探讨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情的价值。方法OSAHS患者116例,单纯鼾症患者16例。分析ESS分值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AST)的关系。结果单纯鼾症组、轻度OSAHS组、中度OSAHS组的ESS评分的均数逐渐升高(P〈0.05),但重度、中度OSAHS组的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低氧血症组、轻度低氧血症组、中度低氧血症组、重度低氧血症组的ESS评分的均数逐渐升高(P〈0.05)。AHI与ESS评分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LAST与ES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Epworth睡眠量表对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胡轩 《陕西医学杂志》2013,(12):1599-160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非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A组,30例高尿酸血症非2型糖尿病患者为B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为C组,另随机选取我院门诊健康查体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D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测量其血压和血脂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非高尿酸血症组患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高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②高尿酸血症非2型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压收缩压、TC、TG、LDL-C升高,HDL-C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与正常组患者相比血压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降低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④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与糖尿病非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相比血压收缩压、TC、TG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与高尿酸血症非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血压收缩压、TC、TG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均明显升高,HDL-C降低。在临床工作中,治疗胰岛素抵抗的同时降低高尿酸血症可能会收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种建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动物模型的新方法。方法将普通级雄性Wistar大鼠(8周龄)20只,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10只),一组为对照组不做处理,另一组为实验组-咽腔阻塞组,应用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1mL)咽腔两侧及舌根部注射,造成咽腔狭窄模型。两组均普食喂养。浅麻醉状态下对两组大鼠进行口鼻气流、血氧饱和度等睡眠呼吸监测并阶段性测量动脉收缩压判断是否形成OSAHS及高血压。结杲①在浅麻醉状态下,实验组造模前后大鼠呼吸暂停指数(印neaindex,A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及最低血氧饱和浓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在造模前动脉收缩压(SBP)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延长实验组动脉收缩压逐渐升高,8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动脉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咽部注射透明质酸法是一种稳定、可靠的建立大鼠OSAHS合并高血压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氟西汀用于老年高血压并发抑郁症的临床降压疗效。方法 将70例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降压治疗: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口服,bi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抑郁治疗:氟西汀20mg,口服,qd。疗程共8周。分别于8周内对两组的血压、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两组间收缩压及舒张压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92.29%)要高于对照组(45.71%)(P〈0.05),其中治疗组显效率(54.29%)要明显高于对照组(17.14%)(P〈0.05);治疗组HAMD评分逐渐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8周后HAMD-24减分率为57.29%(〉50%),具有临床疗效;对照组HAMD-24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HAMD-24评分于4周及8周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氟西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抑郁症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晶晶  谢小菲  王勇  陈红敏  刘西凤 《安徽医学》2013,34(12):1795-1797
目的 评价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6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对照组(氨氯地平),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 替米沙坦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其试验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血栓弹力图(TEG)在监测老年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高凝状态中的价值。方法从医院门诊和病房收集120例冠心病患者,行全夜多导无线睡眠描记器(PSG)监测后分为两组,其中无OSAHS冠心病组60例,有OSAHS冠心病组60例。对所有病例均行常规凝血功能、血常规及TEG检测。结果 (1)冠心病合并OSAHS的患者组中,体重指数(BMI)、腰围和颈围均较无OSAHS冠心病组明显增高(P〈0.01),且前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后者明显增高(P〈0.05)。(2)冠心病合并OSAHS组PSG显示:呼吸紊乱指数(AHI)、觉醒指数、氧减指数、SaO2〈90%的时间以及I期睡眠和慢波睡眠所占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无OSAHS冠心病患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前者最低SaO2(%)(89±1.1)明显低于后者(78±1.2),差异有显著性(P〈0.01)。(3)TEG显示有OS-AHS冠心病患者组的R时间、K时间均较无OSAHS冠心病组低,Angle(α)及CI均较无OSAHS冠心病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M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在血色素(Hb)、血小板数量(PLT)以及常规凝血功能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与其他常规凝血功能检查比较,TEG是反映高凝状态的一个更为敏感的指标。该组患者的高凝状态是由于纤维蛋白和血小板活性明显增高所致,这对该类患者的抗凝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将62例经多导睡眠图监测仪监测证实为OSAHS的患者分为伴高血压(34例)和无高血压(28例)2组,比较2组患者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呼吸暂停最长时间、觉醒指数,同时测量2组患者睡前、醒时血压。结果 OSAHS伴高血压组与无高血压组比较,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65.2±20.1)vs(36.7±18.4)次/h〕、呼吸暂停最长时间〔(58.4±10.7)vs(46.3±12.5)s〕、觉醒指数〔(41.2±13.6)vs(20.4±11.7)次/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伴高血压组最低血氧饱和度低于无高血压组〔(67±11)%vs(75±10)%〕(P〈0.05)。OSAHS伴高血压组的睡前和醒时血压均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组(P均〈0.05),且OSAHS伴高血压组醒时血压明显高于睡前血压(P〈0.05);而OSAHS无高血压组的醒时血压与睡前血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与高血压关系密切,OSAHS可能是引起或加重高血压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背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而肥胖是引起OSAHS的主要危险因素,代谢相关激素的水平及肥胖的发生可能引发OSAHS患者的睡眠相关事件,其原因尚未明确,且目前同时探索瘦素、食欲素及生长激素释放肽与OSAHS患者睡眠监测指标关系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OSAHS病程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OSAHS患者瘦素、食欲素及生长激素释放肽与代谢指标和睡眠监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经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为OSAHS且自愿加入本研究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度组(5次/h≤AHI≤15次/h,n=6)、中度组(15次/h30次/h,n=41)。研究对象入院当晚进行PSG,次日清晨抽取外周动脉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瘦素、食欲素和生长激素释放肽水平,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鼻炎、颈围、腰围、臀围、睡前收缩压、睡前舒张压、晨起收缩压、晨起舒张压、总卧床时间(TIB)、总睡眠时间(TST)、AHI、总共微觉醒次数、>15 s微觉醒次数、微觉醒指数、血氧低于90%时间(T90%)、最低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瘦素、生长激素释放肽、食欲素水平等。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OSAHS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或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代谢相关激素与临床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3组间AHI、微觉醒指数、T90%、最低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90%〔OR=1.138,95%CI(1.026,1.262)〕是OSAHS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瘦素水平与BMI(r=0.482)、腰围(r=0.429)、臀围(r=0.576)、睡前收缩压(r=0.261)呈正相关(P<0.05),与PaO2(r=-0.301)呈负相关(P<0.05);生长激素释放肽水平与吸烟史(rs=-0.273)、饮酒史(rs=-0.309)、睡前收缩压(r=-0.391)和睡前舒张压(r=-0.282)呈负相关(P<0.05);食欲素与TIB呈负相关(r=-0.320,P<0.05)。结论 T90%对OSAH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提示其能较为简单有效的识别高危人群。缺氧及肥胖等因素相互作用,可能促使OSAHS患者体内瘦素水平上升,进而产生瘦素抵抗,最终造成机体代谢紊乱的发生。生长激素释放肽在调节血压的生理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为OSAHS患者是否并发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食欲素可能起到维持觉醒的作用,睡眠片段化使睡眠持续时间缩短,促使体内食欲素水平上升,促进肥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并高血压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方法选择重度OSAHS同时合并高血压的患者32例,均有口服降压药3年以上而血压仍控制不佳病史。治疗采用改良UPPP手术,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时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进行数据对比。结果①改良 UPPP手术6个月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呼吸暂停指数(AI)、微觉醒指数(MAI)中位数均明显降低(P<0.05);平均血氧饱和度(SaO2)和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则明显升高(P<0.05);②UPPP术后6个月24 h动态血压监测发现,24 h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日间、夜间的平均SBP、DBP均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UPPP对于重度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飞行人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医学鉴定现状。方法 对93例临床有打鼾主诉的飞行人员进行多导睡眠监测,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制定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版)病情分度进行临床分组,比较不同组间年龄及体质量指数变化,比较手术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的变化。结果 93例中单纯鼾症者所占比例最高,达35.5%;其次为轻度和重度OSAHS患者,分别为28.0%和23.7%。歼击机飞行员在各组中占比最高。鼾症组与轻度、重度OSAHS组间比较年龄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鼾症组、轻度OSAHS组与重度OSAHS组间比较体质量指数有统计学差异(P〈0.01)。中、重度OSAHS组中18例(52.9%)进行了手术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6例飞行员给予飞行不合格结论,均为重度患者。手术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优于手术治疗(t=4.275,P=0.000)。结论 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飞行人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重要手段,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或合适的手术治疗均能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