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87年2月至1996年12月,我科共行1622例开颅手术,其中开颅术后血肿(postcraniotomyhematoma,PCH)再次手术者24例(占1.47%)。兹将血肿形成原因及处理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7例,女7例,年龄35~72岁。24例中再出血部位脑内血肿14例,硬膜下血肿5例,硬膜外血肿5例。再出血的临床特点:首次术后意识完全清楚6h内又昏迷者《例,12~24h内又昏迷者3例;第一次手术后意识好转坦末清醒,2~3天后又昏迷者8例,9例手术后仍处于昏迷状态。首次术后再次出现脑疲症状11例。再次手术时间:12h以内4例,24h内3例.2~5天17例。再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超在地震灾害颅脑损伤术中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B型超声仪,对术中急性脑膨出,怀疑有多发性颅内血肿者实施检查,术后经颅骨缺损或颅骨钻孔处进行水平、冠状或滑行扫查。结果58例地震灾害开颅手术患者,术中进行B超检查24例,发现不同部位的颅内血肿或积血18例,同侧颅内血肿2例,B超引导下手术清除血肿14例;术后28例同时进行CT和B超检查,各发现血肿6例和5例,脑水肿及脑挫裂伤23例和3例。结论对地震灾害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及术后B超检查能快速、准确地发现残留血肿与迟发血肿,实时指导医生手术和治疗方案调整,缩短检查时间,明显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残废率。  相似文献   

3.
颅脑术后并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的观察及护理探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100001)韩庆风远隔部位的颅内血肿是指开颅术后远离手术部位的非手术区血肿。此类血肿较为罕见,临床变化复杂,死亡率高。我科曾有3例开颅术后并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的病人,现将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4.
包蕾 《浙江临床医学》2006,8(9):998-998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是指头部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时发现颅内血肿,或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颅内其他部位发现血肿。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是常见的继发性颅脑损伤,好发于伤后或术后24h至72h,不易早期发现,如未能及时诊治常危及患生命。本院自1998年5月至2005年5月共收治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6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重度颅脑损伤术后迟发颅内血肿再手术相关风险及临床应对措施。方法:取青岛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2002-06-2009-11重度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迟发颅内血肿再手术患者36例,分析临床治疗经过及结果。结果:全组患者死亡8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5例,中残6例,恢复良好14例。结论:迟发颅内血肿再手术与多因素相关,及时再手术部分患者仍可以有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并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颅内血肿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 2 4例经头颅CT、MR证实为重型颅脑外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及相应的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其中 14例同时行梗死侧去大骨瓣减压 ,10例于术后 1~ 3天经CT复查证实后再次行梗死侧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 ;按GOS判断预后的标准 ,恢复良好 8例 (33.3% ) ,中残 4例 (16 .7% ) ,重残 3例 (12 .5 % ) ,植物生存 1例 (4 .2 % ) ,死亡 8例 (33.3% )。结论 重度颅脑外伤颅内血肿患者随时可能并发大面积脑梗死 ,病死率极高。主要确诊手段是术后常规复查CT、MR检查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钢  崔健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9):954-955
目的探讨颅脑术后再发血肿的原因、治疗和愈后,以提高对这一并发症的认识和预防。方法对本院2004年5月至2008年12月颅脑手术后再发血肿22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再发血肿患者中死亡6例,植物生存状态3例,重度致残3例,中度致残3例,良好7例。结论导致术后再发血肿的原因与手术者、麻醉师,以及患者本身血管基础改变有关,颅脑损伤术后再发血肿手术后愈后尚好,而高血压术后再出血和颅内肿瘤术后再发血肿愈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手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4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型颅脑损伤在脑外伤患者中发生率高,损伤重,病死率高。我院从2006-01/2008-02手术治疗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4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10~71岁。车祸28例,坠落伤6例,暴力伤4例,摔伤2例。GCS计分,3~5分16例,6~8分24例。受伤部位:额枕部16例,枕部4例,顶部2例,颞部10例,额部8例。血肿类型:硬膜外血肿22例,硬膜下血肿8例,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2例,脑内血肿伴脑挫裂伤8例;原发性脑干损伤4例,脑室内出血4例,脑挫裂伤并多发血肿8例。颞部硬膜下血肿及一侧硬膜外血肿10例。伴有颅骨线形骨折36例。凹陷性骨折16例。严重脑挫裂伤20例,轻中度脑挫裂伤16例。伤后距手术时间:4 h之内者10例,5~12 h 6例,12~24 h 3例。24~48 h 2例。1.2方法本组均行开颅清除血肿去大骨瓣减压术,并对20例严重脑挫裂伤者施行内减压术后于硬膜外置橡皮引流条。行脑室外引流10例。对昏迷较深者给予气管切开32例,鼻饲流质饮食30例。2结果本组生存22例,其中出院时生活自理10例,需一般照顾8例,去皮层状态4例。死亡18例(45%)。术后至死亡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重型颅脑脑外伤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高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均于入院72h内行开颅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减张缝合术。结果开颅手术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并发肺部感染3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均治愈;随访2a,GOS评分5分8例,4分6例,3分4例。结论开颅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并减张缝合硬脑治疗重症脑外伤,临床疗效基本满意,可用于适应证合适的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影像诊断的发展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是指颅脑损伤后 ,首次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发现的颅内血肿 ,或清除外伤性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 ,又在颅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1] 。我们总结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2 8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8例 ,女 10例。年龄 17~ 60岁 ,平均年龄 44岁 ,入院时GCS评分 13~ 15分 15例 ,9~ 12分 9例 ,3~ 8分 4例。临床表现 :头痛、呕吐 18例 ,烦躁不安 11例 ,原发性昏迷 12例 ,继发性昏迷 6例 ,偏瘫 14例…  相似文献   

11.
脑肿瘤切除术后病情观察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31例颅脑术后再次行开颅手术的临床资料,归纳了术后并发颅内血肿或脑水肿的常见原因;分析了脑肿瘤切除术后至再次开颅手术前的临床主要表现及观察特点;提示术后24h内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的先兆,同时不忽略迟发性颅内血肿或脑水肿的发生:强调护士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预见性和分析能力;同时应强化急诊意识,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急救技能,配合医生早期发现病变,准确诊断,抢在脑疝发生之前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6):1094-1095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2例颅脑外伤术后进展性颅内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CT扫描、手术治疗过程、诊断预防措施。12例颅脑外伤术后进展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术中或术后脑膨出,术后意识障碍无明显好转或一度好转后又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CT扫描提示:硬膜外血肿3例,脑内血肿4例,硬膜下血肿3例,多发性出血2例,再手术8例,死亡4例。颅脑外伤术后进展性颅内血肿的发病率及致死率较高,可发生于不同部位和时间,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早期诊断及预防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82例救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方法:统计本院8 a来的临床资料,以临床表现(GCS评分≤8分)及头颅CT检查,确诊重型颅脑损伤。结果:伤后6 h内手术44例,术后放弃治疗10例,死亡14例(23.3%);伤后6 h后手术16例,死亡5例(31.3%),术中急性脑膨出4例,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再手术2例。结论: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病死率、伤残率。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6):1097-1098
分析颅内动脉瘤破裂并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选取颅内动脉瘤破裂并颅内血肿患者25例,25例患者中大脑中动脉瘤12例,大脑前动脉瘤5例,前交通动脉瘤5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25例全部实施CT检查,其中5例手术前实施DSA检查,所有患者均在24h内进行手术,直视下夹闭动脉瘤并清除血肿。GOS评分显示,术后恢复良好14例,轻度残废6例,重度残废4例,死亡1例。针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并颅内出血实施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减少病死率,提高患者的恢复等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脑肿瘤手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颅脑肿瘤患者1 468例,将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患者22例为血肿组,另选择术后未发生硬膜外血肿的患者22例为对照组。对2组的病历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发生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为1.50%。血肿组的年龄、肿瘤大小、脑积水、脑萎缩、手术体位、甘露醇使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颅脑肿瘤大小、并发脑积水和使用甘露醇是导致颅脑肿瘤手术切除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血肿组采用微创穿刺治疗后均存活。结论:颅脑肿瘤手术切除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危险因素有年龄、肿瘤大小、脑积水、使用脱水药物,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可得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微创抽吸治疗脑出血患者术前、术后,血肿CT影像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本组病例于发病后6—24h内给予微创手术,术后常规冲洗,尿激酶血肿内留置,2~4h后开放引流,反复进行,视其病情在2-10d内给CT复查,比较血肿影像的改变。结果 (1)随着患者出血量范围的增大,手术抽出血量增大,在其轻一中一重度之间较为明显,中一重度及极重度之间抽出血量无明显差异,血肿残留量增大;(2)轻度出血患者术后2~7d内,颅内血肿术后的闭合多呈缺血样改变,效果显著。中等度出血部分患者2~4dCT片示血肿缩小,血肿形成导致颅脑结构的变化,大部分恢复原状,重度、极重度血肿的变化以及结构变化恢复不完全,仍可见血肿内残血,脑室铸血和中位移位。总体看治疗结果,CT片示轻度好转率100%,死亡率0;中、重度组好转率71.4%,死亡率28.5%,重度组好转率66.7%,死亡率33.3%,极重度组好转率33.3%,死亡率66.7%,具有轻、中度组临床显效率较高,随着出血量的增多,死亡率明显增高的特点。各组死亡总数11例,占总例的31.6%。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肯定,颅内血肿在5~7d内清除率高,大部分病例能获得颅脑结构恢复近于正常的状态。对于部分重度、极重度病人,其影像学的改变仍提示有局部结构的病理性改变,恢复仍需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7.
颅脑手术后颅内再次出血,病人病情危重常需急诊手术。多见于严重颅脑损伤。既往高血压病史、老年人和已形成脑瘤病人。此类病人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各类颅内血肿的特点,争分夺秒进行抢救。现将术中护理要点介绍如下。至临床资料我院1987年8月~1997年8月共施行开颅手术118例,其中继发颅内血肿再次开颅清除术14例。男12例,女2例;年龄21~50岁,平均对岁;体重46~75kg,平均66kg。硬脑膜F血肿4例;硬膜膜外血肿3例,脑内血肿2例;混合性血肿5例,深昏迷2例,浅昏迷2例,昏迷2例,双侧瞳孔散大1例,一侧瞳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膨出、颅内血肿及脑梗死的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2~2013年接受诊治的56例颅脑外伤并行大骨瓣减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后8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统计分析各级患者并发脑膨出、颅内血肿及脑梗死的情况。结果颅脑外伤经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膨出患者43例(76.8%),并发颅内血肿患者32例(57.1%),并发脑梗死患者7例(12.5%)。并发脑膨出患者在术后1周至2周期间脑膨出情况明显加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4772,P=0.0001)。56例患者有32例并发脑内血肿或(和)脑挫裂伤扩大的情况,其中96.9%的患者于术后3 d内即出现病灶。术后共有12例(21.4%)患者并发脑梗死,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脑梗死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84,P=0.043)。结论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易并发脑膨出、颅内血肿及脑梗死,是临床致死、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以脑梗死对患者预后不良影响最为明显。临床上对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尽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颅脑损伤病人血胆红素浓度与颅内血肿的关系。方法 本组共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于来院后24h内测血胆红素水平,治疗1、2周后复测血胆红素浓度。结果 来院后24h内发现,22例血总胆红素增高,其中15例直接胆红素增高,手术加激素治疗1周后化验检查,18例降至正常,2周后全部复查正常。结论 颅脑损伤后颅内血肿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血胆红素浓度增高与血肿量有关。积极有效地降低血胆红素,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20.
颅脑损伤术中或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中或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规律、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颅脑外伤术后经CT检测或再次开颅探查证实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及其与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等原发伤的关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血肿发生部位与手术部位关系:邻近型4例、远隔型6例、对侧型6例;发生在幕上15例,幕下1例;硬膜外血肿8例,脑内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1例,硬膜下伴脑内血肿2例;再次手术11例,其中良好5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2例:保守治疗5例,其中痊愈3例,中残2例.[结论]颅脑损伤术中或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硬膜外、硬膜下与脑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颅骨骨折、脑挫裂伤、脑膜或皮质血管破裂、桥静脉断裂等局部损伤影响不同类型血肿的形成,脑血管麻痹、低氧血症等是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形成的病理基础.及时CT检查和密切临床观察为其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