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组织实施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跨区基地化训练实践教学活动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并结合卫勤分队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构建卫勤信息化平台、流程训练与技术训练并重实施,建立勤务与救治技术相结合的考核评估团队的建议,为卫勤分队训练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部队官兵对战伤自救互救技术的知晓情况,为部队开展自救互救技术培训提供政策性建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某部队149名官兵进行战伤自救互救技术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均为男性,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75.2%,止血、包扎、通气、固定、搬运的答题正确率分别为56%、69%、74%、53%、63%,答题正确率不高。结论部队官兵能够基本了解战救自救的技术要点,但掌握程度不深,掌握面不够,必须加强官兵战伤自救互救培训的力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9月中旬,天山脚下,一场以防突发生化袭击事件为背景的卫勤应急分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演练拉开序幕。兵团指挥部七支队卫勤分队开展了生化救治、武器损伤防护、各类战伤的止血、包扎、骨折的固定、搬运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战场救护技能演练,全面提升了卫勤分队遂行多样化任务应急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高卫勤保障分队应急处置能力,近日,武警重庆总队八支队组织卫勤保障分队进行战伤救护演练。演练中,卫勤业务骨干按照战伤救治规则,对伤员进行了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基础生命支持等"六大技术"和护理基础操作。通过演练,真实反映出卫勤战备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提高了卫勤保障分队的战备水平和应急意  相似文献   

5.
科学推进医院应急机动卫勤分队训练的思考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适应新时期军事变革,完成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卫勤保障任务,是医院机动卫勤分队训练的新课题[1],科学推进医院机动卫勤分队训练是医院履行新使命的重要手段。1坚定的政治观念抓好医院的机动卫勤分队训练,是一项政治任务。医院党委对机动卫勤分队训练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加强卫勤分队建设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介绍了医院建立快速应急卫勤分队,提高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应急救治能力的主要做法:加强经常性思想教育,强化战备意识;结合任务要求,制定各种应急保障方案;平战结合,加强卫勤知识、组织指挥及救治技术训练,提高应急机动救治能力;抽组参加演习保障训练,提高在复杂环境下及实战背景下的保障能力.卫勤分队通过快速反应及科学救治,很好完成了重大交通事故、成批烧伤伤员的救治工作及支援首都抗击SARS任务.  相似文献   

7.
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快速反应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快速反应能力存在战备观念不强、战救技术没有形成保障力、应急救治训练少、军事基础薄弱等问题,通过对这些些问题的分析,理清训练思路,研究应对方法,提出通过加强战备教育、加强技术组合训练、增强军事素质、注重人装结合等途径,提高机动卫勤分队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通讯员姜念强黄军)为增强官兵的安全防护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5月30日,广东茂名边检站开展医疗救护技能培训,组织官兵学习心肺复苏术、包扎等现场急救技能。在培训过程中,教员首先讲解了医疗急救的特点、意义以及应掌握的基本原则。并通过示范讲解的形式,介绍了心肺复苏术的应用操作,现场指导官兵进行模拟练习,纠正错误动作。同时根据部队管理实际,针对日常训练执勤容易出现的伤病情形,重点讲解了快速止血、纱布包扎、伤肢固定、担架搬运的急  相似文献   

9.
目的:设计一种机动卫勤分队战伤救护一体化模拟训练系统,以实现战时批量伤员救治能力的训练。方法:该系统采用UE4虚幻引擎结合Vue.js框架开发可视化界面场景,通过3D建模搭建战争模拟场景,采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后台逻辑代码,通过MySQL数据库实现数据记录。整个系统主要包括微课堂、自我评测、游戏模拟和记录查询4个功能模块。结果:采用该系统可实现“上课—实操—测试—复习”一体化集成培训,能提升战伤救治训练效果。结论:该系统为机动卫勤分队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训练手段,有利于提升机动卫勤分队的战伤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分析机动卫勤分队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医院卫勤训练实践,从保障机制、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形式和训练平台等方面提出加强机动卫勤分队训练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中美联合院前急救培训课程的培训效果,进一步优化培训方法,促进中国院前急救培训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发展。方法:联合培训组选取参加2010年度中美联合院前急救培训课程的浙江省院前急救医生共113名,采用专门编写的《浙江省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规范化培训教材》和以模拟情景教学方法为主的综合教学方法,就"理论知识"、"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方面进行授课。中美双方师资配比为1∶2,理论与技能培训时间比为1∶2。培训前后进行理论与技能考核,考核后对所有学员进行课程评估问卷调查。对照组选取同期参加其它地市急救中心举办的院前急救培训班学员共85名,培训教材选用本科教材《急诊医学》,培训师资由中方院前急救高年资医生组成,培训方法以除模拟情景教学方法以外的其它综合教学方法,培训内容、时间、考核方法等同联合培训组。t检验比较每组学员培训前后得分与两组学员培训前后得分差值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每组学员培训后理论知识与各项技能得分均明显优于培训前。联合培训组学员的理论知识、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气管插管等项目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心肺复苏与心律失常处理项目两组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美联合培训课程能显著提高中国院前急救医生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尤其在理论知识、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气管插管等项目培训效果优于传统培训方法,但对心肺复苏与心律失常处理等项目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检中心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对提高护士综合能力的效果。方法 2011年1—12月,本中心22名护士参加应急预案演练的培训与考核,评价并比较开展演练前后护士综合能力的提升情况。结果 22名护士培训后的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能、现场应变能力、医护满意度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有利于提高体检中心护士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德阳市社区居民急救知识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培训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抽取德阳市823名社区居民,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院前急救知识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811份。社区居民的急救知识得分为(9.75 ±2.83)分。社区居民急救知识5个维度的回答正确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急救电话维度正确率为98.8%,意外伤害急救维度正确率为62.8%,气道异物急救维度正确率为47.1%,创伤急救维度正确率为20.3%,心搏骤停急救维度正确率为11.6%。15个条目中急救电话正确率最高为98.8%,心肺复苏术正确率最低为27.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学生、医务人员、警务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和参加过急救培训是德阳市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调整后模型R2=0.481,F=142.176,P < 0.01),以上人群急救知识得分都相对较高。
  结论  社区居民的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政府与有关机构应探索并建立社区居民急救培训模式,加大对现场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扩大培训覆盖面,根据不同职业和学历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提升公众急救知识水平,建立居民自救互救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适应突发灾害事故、载人航天航天员的医疗保障及救护及局部战争中伤员现场救护的需要,提倡和实施现代救护的新概念和技能,探讨流动便携式重症监护治疗(ICU)病房的创建与应用。方法:回顾与分析国内外有关突发灾害、载人航天航天员意外伤害及局部战争造成伤害的资料并分析其原因,结合我们多次参加医疗紧急救治的体会,从设备配置、人员强化培训及组织等方面创建了流动便携式ICU病房。结果:流动便携式重症监护治疗(ICU)病房在我国载人航天首飞航天员的医疗保障及救护中得到了应用,能达到“快速反应、立体救护”的目的,能使危重病现场救治规则、卫勤保障原则更趋于合理,抢救成功率更高。结论:危重病特种伤目前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及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最主要的杀手之一,现场急救需要“快速反直,立体救护”危重病现场急救新模式,流动便携式重症监护治疗(ICU)病房的创建可以达到这一目的,能够降低突发灾害及局部战争中伤塌的伤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军民融合模式下海上医疗救护演练中实战化伤员化妆技术,为建立军地融合模式下的海上医疗救护演练标准工作流程提供借鉴。方法 根据演练任务进行化妆用品准备;组织进行模拟伤员相关技能培训;制定标准化妆工作流程。结果 大批模拟伤员化妆组织有序、迅速,伤情模拟逼真,贴近实战,为实现海上医疗救护的实战化、模块化、信息化、标准化要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结论 实战化伤员化妆技术的实施有助于医务人员快速检伤分类、展开救治,更好的达到训练目标,从而提高医疗队员在现代战争海战伤的医疗救护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DRGs分组平台对主诊医师团队的医疗服务水平进行评价,探索以DRGs平台数据为工具,评价临床医师团队医疗质量。方法利用DRGs的评价指标,运用综合指数法,从医疗能力、医疗效率和医疗安全3个方面对样本医院肝胆胰外科主诊医师团队的医疗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综合评价排名前3的医师团队分别是F、E、C,排名后两位为B、D。其中医疗能力的分值B、C、D团队较低,建议提高专业技能,增加疾病收治种类,提高疑难杂症病例的诊治能力;医疗效率D、G团队分值较低,建议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适量减少住院日,选择更经济的治疗方法降低医疗费用。结论基于DRGs绩效评价指标,构建主诊医师团队医疗质量评价架构,能真实反映医师团队的医疗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杭州市高校大学生实施急救技能的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解决办法。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式,对杭州5所高校大学生进行实施急救技能的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发放问卷1800份,收回有效答卷1656份。明确表示对陌生人愿意口对口呼吸的占48.1%,愿意胸外心脏按压的占62.9%,明确表示不愿意的分别为20.8%、23.1%;对亲近人的意愿程度明显高于陌生人。不愿意实施急救技能的主要原因是担心自己急救能力不够好,占41.2%-67.8%。结论大学生对陌生人实施急救技能,特别是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意愿程度最低。开展并强化培训是提高急救意愿的主要措施,另外还应通过增加口对口人工呼吸过滤设备及立法等措施进一步消除大学生实施急救技能的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寓于旅、团救护所的快速机动救治单元,并简述了旅、团救护所携行装具的配备、性能、人员编成和工作方法特点。快速机动救治单元便于部队在山地进攻作战或执行特殊任务时,能够迅速承担旅、团救护所的任务,完成对危重伤病员的紧急救命手术和抗休克治疗,达到快速有效、机动灵活、生存率高、实效性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虚拟现实技术与实尺模拟人在创伤急救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伤救治技术培训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院前急救和战伤救治的结果,对挽救伤员生命,降低致残率十分重要。将实尺模拟装置引入创伤急救技术培训和教学过程中对提高急救培训水平,帮助学员掌握创伤救治操作技能,增强现场急救自信心取得了明显效果。本文对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及模拟人在包扎、止血、固定、搬运、心肺复苏和通气等急救训练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