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8月疑诊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300例,随机分成经桡动脉组与经股动脉组。比较其穿刺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后住院天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桡动脉组的穿刺成功率、平均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98.44%和(5.33±3.94)min,经股动脉组为l00%和(4.76±3.59)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21.58±4.03)min和(18.36±4.61)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局部血肿发生率分别为0和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动脉痉挛发生率为2.60%,经股动脉组无动脉痉挛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的术后住院天数为(3.18±1.37)d,<经股动脉组(5.76±3.02)d,(P<0.05)。结论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具有创伤小、易于压迫止血、无需卧床、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缩短的优点,可作为有适应证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优缺点、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4月~2006年4月我院行CAG和(或)PCI患者246例,按穿刺途径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手术成功率:桡动脉组95.5%,股动脉组9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桡动脉组2.8%,股动脉组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操作时间:CAG操作时间:桡动脉组(20±5)min,股动脉组(18±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操作时间:桡动脉组(56±10)min,股动脉组(52±12)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桡动脉组(2.0±1.5)d,股动脉组(3.5±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股动脉途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行CAG和(或)PCI并发症相对少,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医疗费用降低,患者舒适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股动脉入路和经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优缺点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97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根据手术路径的不同分为经股动脉组(53例)和经桡动脉组(44例)。经股动脉组采用经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经桡动脉组采用经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栓塞事件、穿刺处大血肿、假性动脉瘤、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经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100.00%高于经桡动脉组的9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100.00%高于经股动脉组的9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并发症发生率4.55%低于经股动脉组的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路径均能很好地完成全脑血管造影术,经股动脉入路穿刺难度较低,易于掌握,但并发症较多。经桡动脉入路并发症较少,但穿刺成功率较低,对术者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将同期123例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股动脉途径和桡动脉途径分为两组,经股动脉组63例,经桡动脉组60例,比较其穿刺成功率、X射线照射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穿刺部位并发症。结果两组血管穿刺并完成造影的成功率和X射线曝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股动脉组手术持续时间小于经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少于经股动脉组(P=0.021),且术后住院时间较短(P<0.0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局部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更易接受,是可选择的、较好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温联合压迫双重止血方法在冠状动脉造影术桡动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在南方医院心内科住院的308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1组(103例)、试验2组(103例)和对照组(102例)。试验1组采用冷盐水预充止血器,试验2组采用冷乙醇预充止血器,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器压迫方法。比较三组患者的穿刺处出血或血肿发生率、术侧手掌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压迫时间及桡动脉闭塞率。结果 试验1组的术侧手掌肿胀程度、疼痛程度低于试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穿刺处出血或血肿发生率、压迫时间和桡动脉闭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穿刺处出血或血肿发生率、术侧手掌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1、P<0.001);而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压迫时间、桡动脉闭塞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液预充止血器用于冠状动脉造影术桡动脉穿刺处止血可有效减少术后穿刺部位出血、肿胀,减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28例经桡动脉和124例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作对比分析.结果 经桡动脉手术操作时间较长,手术成功率较股动脉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桡动脉较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止血时间短,肢体制动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并发症(穿刺部位血肿、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前臂疼痛,血管动脉痉挛)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尿潴留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动脉闭塞等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创伤小,术后无需严格卧床休息,止血容易,并发症少等优点,操作成功率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比较经桡动脉途径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院诊治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穿刺途径将其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每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时间无明显差别,与股动脉组相比,桡动脉组的穿刺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股动脉组相比,桡动脉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相对于股动脉途径,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并且住院时间相对较短,大大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更容易被患者及其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经绕、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方面的优缺点。方法自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共194例,按冠状动脉造影途径分为2组,桡动脉组96例,股动脉组98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发现的并发症和患者舒适感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组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术后舒适度有统计学差异以及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方面与经股动脉途径组相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由此表明经桡动脉穿刺途径是冠状动脉造影的较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人的临床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介入的冠心病患者138例,根据PCI操作途径分为桡动脉组(68例)和股动脉组(70例)。比较两组的操作时间和疗效以及术后出血、血肿等并发症。结果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在穿刺时间、球囊开始扩张时间无明显差异。术后桡动脉组发生迷走反射及穿刺部位血肿明显少于股动脉组。但经股动脉透视时间短,不易发生血管痉挛。结论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PCI疗效相似,股动脉操作更加习惯和熟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止血器不同的首次减压时间对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广西省河池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行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使用TR Band止血器的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例。A组在止血器压迫30 min首次开始减压,B组于压迫60 min开始减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 h内出血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局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出现出血7例,B组患者出现出血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减压后即刻出血4例,高于B组3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7%)低于B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TR Band止血器止血30 min首次开始减压较术后60 min减压,对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无影响,还可降低局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不同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我科符合诊断冠心病患者122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每组各61例,桡动脉组患者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股动脉组经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种不同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成功率、操作时间、穿刺时间、照射时间等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桡动脉组患者的出血、尿留、血管并发症、腰酸背痛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25%,18.75%,6.25%,6.25%,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分析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径两种入路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本院循环内科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高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经桡动脉途径入路者归为桡动脉组,经股动脉途径入路者归为股动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动脉组导管插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均短于桡动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股动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径两种入路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的疗效相当,但仅桡动脉途径安全性更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途径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选取614例有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冠心病患者,其中经桡动脉途径患者304例(桡动脉组),股动脉途径患者310例(股动脉组),观察介入手术成功率、卧床时间、术后发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为97.7%,股动脉组为98.1%,2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P〈0.05);卧床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功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不增加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和股动脉途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比较两种途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桡动脉组(43例)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进行介入治疗,股动脉组(42例)患者经股动脉途径进行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8.98±11.87)min和(50.16±12.35)min,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5.34%和97.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穿刺时间长于股动脉组,术后发生局部血肿及迷走神经反射少于股动脉组患者,而动脉痉挛多于股动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两种途径疗效都较好,但经桡动脉途径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临床观察经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两种穿刺路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需行冠脉造影或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04例,其中行桡动脉穿刺患者54例,行股动脉穿刺患者50例,比较两组穿刺时间、穿刺后压迫时间、介入成功率、穿刺后血肿发生率。结果经桡动脉穿刺组穿刺点压迫时间(3.6±1.3)min、穿刺时间(4.1±1.4)min,均短于股动脉穿刺组的(15.5±3.6)min、(6.5±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并发症发生率(5.6%)明显低于股动脉穿刺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成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治疗,其介入成功率与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治疗相当,穿刺点压迫时间短,压迫点血肿发生率低,且不影响患者活动,是值得选择的一种穿刺路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3月~2009年5月6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314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按穿刺途径随机分成桡动脉组(n=157)和股动脉组(n=157),观察两组间手术成功率、动脉穿刺时间、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外周血管并发症和术后肺栓塞发生情况.结果 经桡动脉穿刺途径成功共149例,经股动脉穿刺途径成功共152例.两组间手术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动脉穿刺时间桡动脉组明显多于股动脉组(P<0.05),外周血管并发症桡动脉组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0.05),在股动脉组术后肺栓塞发生2例,而桡动脉组0例.总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为98.1%(308/31 4).结论 只要规范化操作,老年冠心病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且可行,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两种途径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1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其中经桡动脉途径64例,股动脉途径82例。结果血管穿刺时间经桡动脉组为(3.9±1.6)min,经股动脉组为(3.4±1.2)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获得再灌注时间经桡动脉组为(35.1±9.6)min,股动脉组为(33.2±8.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动脉通路时间和整个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经桡动脉组为6.25%(4/64),经股动脉组为15.9%(13/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经桡动脉组为(3.8±1.2)d,经股动脉组为(7.2±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时程和效果相似。但经桡动脉组并发症更少,更有利于抗凝治疗,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优越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188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其中桡动脉组90例,股动脉组9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血管并发症、舒适度。结果经桡动脉手术操作时间为(15.8.±4.2)min,而股动脉途径为(21.1±5.3)min,加压包扎两者时间分别为(3.5±1.7)h和(4.9±1.1)h,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与股动脉穿刺成功率无显著差异,而并发症桡动脉组低于股动脉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CAG,患者损伤小,穿刺部位利于压迫止血,没有体位限制,舒服度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减少费用,依从性高,操作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两种途径行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及两种途径的利弊.方法:选择100例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A组)、100例有相似病变特征患者经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B组),观察两组治疗过程、手术成功率、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A组穿刺时间明显长于B组,但穿刺成功率、完成造影时间及总手术时间无差异;A组完成手术更换途径显著高于B组;两组手术成功率、造影剂量、X线曝光时间无差异;术中、术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卧床时间A组明显少于B组.结论: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术,与经股动脉相比,经桡动脉途径具有较高的成功率,相似的临床效果,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桡动脉途径行复杂病变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与经股动脉对比,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选取同期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125例,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62例)和股动脉组(63例),对比其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手术时间长于股动脉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成功率高,安全可行,并发症少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