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建筑工地食堂食物中毒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建筑工地食堂易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率。方法:根据食物中毒特点和工地工人生活与饮食习惯,制定建筑工地食堂食物中毒危险因素调查表,按调查表项目检查与询问调查。结果:被调查的312户食堂,食用豆角的19户,占6.09%,食堂内存有剩菜的15户,占4.81%,高于其他因素;近50%的炊事员未掌握预防食物中毒知识。结论:食堂炊事员不掌握基本卫生知识和食用未烧熟的豆角等生物性食物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对食物中毒应急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规范基层食物中毒的现场调查工作程序与方法。方法研究剖析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物中毒调查处理方法,破解食物中毒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难点和关键点,编写培训教材并全员培训,制定食物中毒调查处理规范、调查处理质量考核标准,推行食物中毒首席调查员制度。结果食物中毒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是严格实行首席调查员制度;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处理工作规范要包括电话记录质量、应急应变速度、准备工作情况、质量保证体系、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现场卫生学调查和控制能力、统计分析和电脑操作能力、调查报告撰写能力等8个方面内容,同时制定了配套的质量考核标准;食物中毒调查处理分类管理体制要建立肇事地调查制度、现场指导制度和上下联动制度;食物中毒调查处理长效管理体制要建立模拟演习制度、专题研讨制度和考核评优制度。结论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物中毒调查处理工作方法、实行首席调查员制度是食物中毒调查处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食物中毒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对中毒场所和人员进行现场调查、个案调查及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 :在留样饭菜中检出奇异变形杆菌、溶藻弧菌及副溶血性弧菌 ;中毒人员的大便肛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气单孢菌和溶藻弧菌。结论 :该起食物中毒是一起因食品加式经营环境受到广泛性严重污染而引起的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多种致病菌同时污染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在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监督力度的同时 ,应制定一套应对突发污染事件的预案 ,以防止和杜绝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2001年10月11日22时15分,哈市香坊区卫生防疫站接到黑龙江省医院电话报告:剑桥三中有33名学生食物中毒。我站立即派出食物中毒事故调查与处理小组,于22时30分分别到达医院和中毒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卫生学调查。现将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起食物中毒引发中学生群体性癔病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学生在群发性食物中毒时的心理行为问题及防治对策。方法:对卫辉市林牧中学发生食物中毒引发中学生群体性癔病进行调查。结果:食物中毒37人,群体性癔病91人。结论:对中学生应加强心理卫生教育,发生食物中毒时应做好中学生心理行为的干预。  相似文献   

6.
一九九四年全省共有46个卫生防疫站向省食监所上报了94起食物中毒发病调查资料,现将根据各地上报的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资料(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卡和/或食物中毒专题调查报告)整理、分析的结果报告如下。 一、发病报告情况: 一九九四年全省共有46个卫生防疫站向省食监所上报94起食物中毒发病调查资料,共涉及患病人数2516人,其中病死14人。全年食物中毒零报的卫生防疫站有57个,占全省各级卫生防疫机构总数的55.3%。与一九九三年相比,报告食物中毒发病调查资料的卫生防疫站增加3个,上报食物中毒起数增加了23.7%,患病人数下降27.8%,病死人数则是去年的7倍。  相似文献   

7.
食物中毒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食品卫生管理中经常面临的突发事件 ,具有时间紧、涉及面广、技术难度大等特点 ,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食品卫生业务能力的综合体现。目前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普遍存在食物中毒信息来源不畅、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调查处理工作欠规范等情况。为此 ,我们设计了食物中毒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 ,借以通畅食物中毒的接报渠道和增加调查处理工作的科学性。1 食物中毒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的设计卫生行政部门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处理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六个工作步骤 :(1)中毒的受理 ;(2 )分析中毒情况、组织和派遣应急调查处…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广州市烧烤熟肉制品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食品,个体烧烤熟肉档出售的食品致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人数的首位。最近广州氮肥厂发生的64人食物中毒就是食堂人员购买农贸市场烧烤熟肉档出售的烧鸭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为加强对农贸市场烧烤熟肉档的卫生管理,防上食物中毒情故发生,1989年6~7月份我们对广州市越秀、东山、荔湾、海珠区内八个大型农贸市场的39个烧烤熟肉档进行调查、监测,结果如下: 一、调查项目及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食物中毒是当前我国最突出的公共卫生事件,食物中毒调查的质量是考验食品卫生监督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当前大多为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由于食物中毒现场调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规范问题,特别是调查方法等技术上,严重影响了食物中毒调查的质量和食物中毒事故的判定。大家知道,食物中毒调查一般很难调查所有的食用人群,而是进行抽样调查:即以病人为调查起始点(描述性研究),随机抽取一定的配对人数进行调查(病例对照研究),容易受混杂和偏倚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调查结果偏离真实,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笔者结合我区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实践,向大家交流工作心得。  相似文献   

10.
00 0年 6月 17日我区某饭店发生一起食物中毒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 ,证实为食用冷菜盐水鸭导致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现将食物中毒调查情况综述如下。1 食物中毒的经过与现场调查2 0 0 0年 6月 17日中午某饭店承办宴席共 80人进餐 ,晚 2 0时至次日 4时先后出现 2 0人食物中毒 ,其中腹泻 10人次、腹痛 10人次、恶心 16人次、呕吐 14人次、发烧 6人次 ,2 2时我站接医院食物中毒报告后 ,立即组织卫生监督员去医院和饭店进行中毒原因调查。在医院走访食物中毒人员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先后共调查食物中毒人员2 0人 ,对呕吐物、腹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桂林市食物中毒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桂林市1981~2004年发生的食物中毒数据进行归类分析。结果25年间发生食物中毒共323次,中毒5745人,死亡57人,夏秋为高发季节,农村为高发地域,家庭为高发场所。原料污染或变质、误食有毒食品和食品加工不当是主要的引发原因。植物食品为主要的中毒食品。有机磷、毒蘑茹、腊样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鼠药、河豚鱼为主要致病因素。结论建立食源性疾病综合防制本系、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完善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机制、建立食物中毒预警制度,提高食物中毒的报告、处理和救治水平,才能有效地防制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2.
收集2002-2016年国内文献报道的学校食物中毒暴发事件,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知网(CNKI)、生物医药数据库、维普全文电子期刊数据、超星数据库等4个数据库,以“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和“暴发”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分析国内报道的学校食物中毒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文献报道的学校食物中毒事件557起,累计发病33 467例,住院16 564例,无死亡病例.食物中毒多发生在4-6月、9-11月;华东地区报告食物中毒事件起数居首位(168起,占30.16%);事件引发环节以多环节最多,其次是加工不当、储存不当;原因食品主要为粮食类、蔬菜类和肉类,分别占事件总数的17.41%,10.77%,7.54%.致病因素以生物污染物为主,占事件总数的70.56%.结论 学校食品安全问题不能忽视,学校应加强夏秋季生物性污染物的控制以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掌握农村宴席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农村宴席食物中毒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梅州市农村宴席食物中毒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梅州市共发生农村宴席食物中毒18起,呈逐年下降趋势,中毒331人,无死亡,中毒高发季节为第二、三季度,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是动物性食品,主要致病因素为微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加工不当。结论今后应大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和培训,加强监管,提高预防农村宴席食物中毒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两种方法鉴定引起一次食物中毒的食源性致病菌并探索检测技术。方法:参照GB/T4789.31-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 4789.1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WS 271-2007《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荧光定量PCR试剂盒说明书、PetrfilmTM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 ExpressCount,S1X)测试片使用说明书进行鉴定。结果:从1份菜板样品和2份病人呕吐物、1份病人粪便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肠毒素试验阳性;从4份病人粪便样品中检出了肠炎沙门菌。结论:这起食物中毒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炎沙门菌混合感染引起,快速鉴定结合常规鉴定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磊  李洁  傅华  李洋 《上海预防医学》2007,19(5):203-206,209
[目的]研究餐饮业从业人员食物中毒相关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变从业人员不安全食品加工操作行为、预防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对1 070户上海市各类餐饮单位及578名餐饮业从业人员开展食物中毒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从业人员食物中毒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餐饮业从业人员食物中毒相关行为现状不容乐观,从业人员行为受年龄、户籍、文化程度、食品安全知识水平与食品加工硬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从业人员对于预防食物中毒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但食品安全知识水平、餐饮单位食品加工硬件条件及食品卫生自身管理体系均有待提高。[结论]改变从业人员不安全食品加工操作行为的措施应充分考虑各项行为影响因素并应用行为改变理论,使不安全行为导致的食物中毒得到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昭通市近10年来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今后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昭通市2000-2009年食物中毒统计报表、现场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年间共发生食物中毒48起,中毒人数1 056人,死亡50例,病死率为4.74%,中毒发生以夏秋季为主,占87.50%。中毒原因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主,占47.92%,发生场所以农村散发、集体食堂为主。结论制定切实可行的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完善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体系,加大卫生监管力度,广泛宣传食物中毒的预防知识,有效地减少本地区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连云港地区织纹螺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连云港地区织纹螺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织纹螺食物中毒的方法。方法:收集近年织纹螺中毒资料,对连云港地区织纹螺进行形态学鉴定。应用生物测定法检测螺肉中麻痹性贝类毒素(PSP)含量。结果:连云港海域生长4种织纹螺,其中半褶织纹螺导致10起中毒,中毒表现主要是下行性神经麻痹,毒素对温度不敏感。结论:鉴于海洋污染的严重性,为保障海贝的食用安全,应对贝类进行毒素安全指标检测。  相似文献   

18.
合肥市42起食物中毒特点分析及相关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合肥市 19年来食物中毒发生特点及规律 ,为预防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 1983~ 2 0 0 1年合肥市食物中毒统计资料、报表及专项调查报告和合肥卫生防疫志等资料 ,分别就时间、场所、食物中毒原因及行业分布等分析中毒起数、人数及死亡等情况。归纳出 19年来的食物中毒特点。结果  19年来 ,合肥市食物中毒发生起数和中毒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有两个高峰 ,即 1989年前与 1997年后与创建卫生城市成负相关。其特点为以动物性食品为主 ,微生物性占 6 6 .7% ,但化学性食物中毒病死率高 ,中毒发生行业主要是饮食服务行业和食品摊点 ,占 6 3.4 %。结论 创建卫生城市对预防食物中毒有重要作用 ,加强对饮食行业特别是集体食堂的监督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环节 ,提高卫生监督人员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检验人员的水平 ,是提高食物中毒查明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food storage knowledge and practice of elderly people living at home. METHODS: Three phase survey data collection: face to face interviews; dietary diaries with a 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 and follow up interviews. SETTING: Urban Nottingham. PARTICIPANTS: 809 elderly people (aged 65+) randomly selected from general practitioner lists. MAIN OUTCOME MEASURES: Respondent's refrigerator temperature; knowledge of freezer star rating; understanding of "use by" and "sell by" dates; reported ability to read food product safety labels. RESULTS: From a weighted total of 645 refrigerators measured, 451 (70%) were too warm for the safe storage of food (> or = 6 degrees Celsius). Only 41% of respondents (n = 279) knew the star rating of their freezer. Within a smaller sub-sample knowledge of the "use by" and "sell by" dates was good, but 45% of these respondents reported difficulty reading food labels. The storage of foods at inappropriate temperatures was not independent of socioeconomic or demographic status, and tended to be more likely among the poorer and those not living alone. CONCLUSIONS: Food storage practices among the majority of elderly people interviewed in this study do not meet recommended safety standards to minimise the risk of food poisoning.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四川省食物中毒事件发生规律和特点,导致中毒发生原因,总结经验探索应对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收集的2006-2009年四川省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四川省2006-2009年共发生71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2634例,死亡51例;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以2、3季度为主,占63.38%;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比重大,占82.08%;化学性、植物性食物中毒是导致死亡发生的主要原因,死亡数占78.43%;发生场所以家庭为主,占39.44%,危害程度高,死亡数占70.59%。结论强化监督管理,切实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提高公众防范食物中毒发生的意识与能力,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食物中毒处置能力建设,减少和降低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