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针下辨气     
针下“辨气”,是指当针刺入人体之后,由医者的触觉,来辨别分析患者的机体对针刺后所产生的反应,从而根据着各种不同的反应,给以或补或泻的刺激手法。古人对此非常重视,描述也极为详尽:如素问宝命全形篇上说:“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这就是说要很安静的聚精会神地来观察施针后的形气变易。不然虽经气到来,也是冥冥然无形可察的:假如能细心观察体验,详加辨识,在气来袭针时,就会觉得好象乌鸦的聚集;气盛的时候,好似稷禾欣欣向荣的一片茂盛之  相似文献   

2.
得气即我们常说的"针感",包括医者的针感与患者的感觉。1.医者的针感:医者的针感包括抽象和具体的针下感觉两部分。最早的古籍中,更多描述医者手下抽象的针感,如《灵枢·终始》曰:"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1],"紧"与"和"都是比较抽象的感觉,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再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2],古人将"得气"形容为乌之集,稷之繁也,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才  相似文献   

3.
“太素”解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是分类注释、校勘《黄帝内经》的早期著作,杨上善所以名"太素"之义,查阅其书未见有解,疑或散佚,而晚清萧延平《校正》未见有说,后来学者亦未见有谈及者,经查阅文献认为,"太素"即大道之义。"太素"原指宇宙天地形成之前的混沌状态,而《黄帝内经》则是"本太素浑元之理,阐天人合一之道"的重典;又因"黄帝之道"是"言阴阳五行"之大道的,亦称"太素",而《黄帝内经》的著作正是以阴阳五行之理,来阐述"天人相应"的"天道之大经"者,此盖冠名《黄帝内经太素》之由来矣!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载有"各至其理,无过其道""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适其至所"以及"衰其大半而止"等体现针刺、药食量效关系的诸多内容。《黄帝内经》中针刺量效关系主要体现在针刺深度、留针时间、手法和刺激量、得气与否、针刺的次数等与效应的关系。虽然《黄帝内经》的十三方中半数存在药物用量的说明,但是《黄帝内经》药食量效关系主要体现在药食气味适量与否和中病即止等方面。针对针刺量效、药食量效及艾灸量效探讨《黄帝内经》中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关"与"格"字源及《黄帝内经太素》前后医家相关原文及语言结构分析解释"关格"含义,以期扩充语义,分析其语义变迁轨迹及原因,指出《黄帝内经太素》中出现九处"关格",其中四处为杨氏注解,其中"不顺四时之养身,内有关格之病也。""见关格微病,得过失也。见微过而救人者,谓未病之病,疗十十全,故无危殆。"两处与现行之"关格"含义差别较大;杨氏之"关格"含义可为:1)内部气机"不和"之病,2)脉象,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  相似文献   

6.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多次出现了"致气"二字,其已成为规范的名词术语。"致气"本义为,针刺不利时导致经气凝滞不散或者经气与外来邪气聚结不通。但在《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太素》、《类经》等古代医籍中笔者发现,"致气"蕴含着更多深刻的含义。"致气"可以温脉和血,通过留针、浅刺、按之、补法均可"致气",致气的部位是"神气游行出入"之所,可以通过脉象的变化来体察"致气"。  相似文献   

7.
文章考察了《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中的六个语词,或仅释其义,或兼校其文,总以祛疑解惑、阐明经义为旨归。其具体结论是:(1)“针除”犹言针砭,指的是采用针刺、砭弹的方法来治疗疾病;(2)“津泄”是同义复词,即渗泄、渗漏之义;(3)“嘶败”是同义复词,义谓“(声音)破散”,切不可据杨上善注语而删“败”字;(4)“敷”为“陈”字之形误,而“陈”则是“神”的借字,其义即“树木自然死亡”;(5)“其叶发”的“发”字通“废”,义同于“落”,今存仁和寺本《黄帝内经太素》中的“落发”才是古医经的旧貌,学者或以《素问》“发”字为误,或以《黄帝内经太素》“落”字为注语误入正文,或疑《黄帝内经太素》“发”字为衍,皆不可从;(6)“哕”即呃逆,而其文很可能本作“噫哕”,指的是嗳气和呃逆。  相似文献   

8.
"凡刺之"一词在《黄帝内经》中出现15次,其中《素问》出现4次,《灵枢》出现11次。凡,有凡是、一切之意。"凡刺之"后接的名词分别是"理""法""道""方""术""真""要""属""禁""害",这些条文论述的均是与针刺治疗密切相关的纲领提要性内容,散见于各篇之中。试对这些条文进行分类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逐一进行分析,探求其内涵,以揭示《黄帝内经》的刺法治疗思想,为针刺治疗提供指导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瘈",与拘挛、拘急之义相近。《黄帝内经·素问》卷六·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瘈……""瘈疭",又称抽搐、抽搦、抽风。缩而急为瘈,伸而缓为疭,二者交替出现为瘈疭。出《黄帝内经灵枢》卷之五·热病第二十二:"腰折,瘈疭,齿噤齘也。""瘈",筋脉拘急而缓;"疭",筋脉缓疭伸。手足伸缩交替,抽动不已,称之为瘈疭。常见于外感热病、痫、破伤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针灸学及其临床的理论渊源,其中近半数篇幅论述了针灸学内容.《针解篇》是《黄帝内经·素问》的第五十四篇,主要从针刺补泻手法、针刺的注意事项、针具的功用和临床选择等方面进行论述,篇名中的"针解",指本文在解释《灵枢·九针十二原》及《素问·宝命全形论》的有关针刺问题,故名"针解篇".其主要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学习《内经》有关章节,对"得气"有了一定的理解和体悟。认为《内经》是通过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来判断有无"得气"或"气至"。针刺"得气"得的是人体的正气。得气的感觉,一种是医者感觉"徐而和",一种是医者体会到"气至如乌之集,气盛如稷之繁"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林文佳 《光明中医》2016,(2):184-186
目的探究《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的具体内涵以及指导意义、实践途径。方法主要通过检索历代注家相关注释、古汉语字义,并结合《黄帝内经》原文中的相关内容来探讨经文原意。结果前人从"间不容发"角度对该经文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确实阐明其本义,并且令之难以践行。《黄帝内经》原文实际是以使用弩机为喻,指出了用针重视机宜的重要性。结论依据《黄帝内经》的启示,把握用针机宜是正确施用针刺补泻手法的重要基础,脉诊以及押手的运用或许是准确判断针刺时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分肉之间"首载于《黄帝内经》。本研究梳理了《黄帝内经》中10余处涉及分肉之间的散在篇章,初步整理出了分肉之间理论:即按《黄帝内经》思想,分肉之间是卫气循行的通道,是外邪侵入人体的途径。古医家用分肉之间理论指导针灸对运动系统疾病进行治疗,其治疗有采用多针刺法、快针针刺不留针,且配合时间医学针刺的特点。针对《黄帝内经》中关于分肉之间所在层次表述不一的情况,本研究将分肉之间理论与西医筋膜理论结合,认为分肉之间是《黄帝内经》时期对筋膜的朴素认识。上述认识在现代针灸治疗肌筋膜痛中仍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历代针灸医家十分注重针刺手法操作及其疗效,自《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灸大成》曰"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提出了针刺得气及"气至病所"的重要性,同时又有《灵枢·官针》中阐述的"九刺""十二刺""五刺"等刺法,以及当代涌现的许多新针灸疗法如浮针、小针刀、钩针、银质针等,特别是在颈肩腰腿痛等软组织损伤类疾病中强调了"针至病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从《黄帝内经》篇中的"劫刺"和仁和寺本《太素》篇中的"却刺"之异入手,逐条罗列传世本《黄帝内经》及其历代不同注本、传本、校本中"劫刺""却刺"之不同。"却""劫"二字,字形相似,笔者详细分析了导致"却刺"误作"劫刺"的字形演变因素。以此为基础,运用音韵学和训诂学方法,因"卻"与"郤(郄)"二字的上古音完全相同,遵"因声求义"之旨,而将"却刺"释为"郤(郄)刺",其义当为"隙刺"或"穴刺"解。最后,对"郤刺"的学术意义作了探讨,认为这是刺灸部位由脉到穴演变过程中的一个特定认识阶段,与刺脉、刺肉、刺筋等刺法相区别而言。所以,历代诸书中的"劫刺"当为"却刺"之误,从而澄清了自北宋以降,诸家对"燔针却刺"的误解误注。  相似文献   

16.
"揣穴"的目的是探明穴位,寻找具有疼痛、酸楚、快感等感觉的穴位。通过"审切循扪按"有利于分辨经络的虚实情况,有利于医生辨病情、定疗法,有利于医生"治神""守机",有利于医生判断针刺浅深。"揣穴"可以减轻进针疼痛,若医者入针手法不娴熟导致患者疼痛,惊则气乱,不利于针刺调气。《黄帝内经》中要求针灸医生应具备"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的素养;知晓"欲端以正,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左手执骨,右手循之"的持针之道;灵活运用"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的治疗原则;进针手法娴熟近乎无痛,患者感觉"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做到以上这些,需要针灸医生注重左右手配合,尤其是押手对穴位的审、切、循、扪、按。  相似文献   

17.
正《黄帝内经》反复强调"气至而有效"的理念。何谓"气至"?查《中医大辞典》无"气至"词条;再查《实用针灸学词典》,也无"气至"词条,但有"气至而去之"之条,条文的解释是:"针刺术语。意谓针刺得气以后,即可起针。《灵枢·九针十二原》:‘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再查《实用中医词典》,有"气至"词条,注释是"即针刺术中的得气。出《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均认为"气至"就是得气。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早期非医文献中"瘅"字具有"劳病""旱病""厚盛""难""恶""怒"等含义。"瘅"在《黄帝内经》中亦有"劳病"义,表示内脏因过用而劳伤的一类疾病,如脾瘅、胆瘅、消瘅等,病因通常与饮食、情志和五藏本身的柔脆相关;在脾瘅、消瘅等病中存在津液的亏耗,故"瘅"亦具有"旱病"义;杨上善、王冰注《黄帝内经》,"瘅"始有"热"义,表示疾病存在热象,它限定了"瘅"是一种带有"热"之特性的"劳病",不同于一般的热病或劳病;"瘅"尚有"厚盛"义,表示热势的亢盛。据此认为临床对瘅病的治疗既需关注火热的标象,又需注重其五脏虚弱、津液亏耗的病本。  相似文献   

19.
针灸系统疗法主要包含单纯针刺、灸法、放血疗法、火针疗法等各种疗法,研究针灸系统疗法,当首选《黄帝内经》。纵观《黄帝内经》中关于针灸的条文,主要包含单纯针刺、灸法、放血疗法、火针疗法等4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尤重针刺,该书详细论述了针刺的作用与原则、取穴以及适应症、针刺补泻、针刺禁忌等内容,且强调针刺中"神"的重要作用。正所谓"针所不及,灸之所宜",灸法能够温经散寒,弥补针刺的不足,放血疗法与火针在当时也得到了很好地运用。  相似文献   

20.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多次出现了"致气"二字,其已成为规范的名词术语。"致气"本义为,针刺不利时导致经气凝滞不散或者经气与外来邪气聚结不通。但在《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太素》、《类经》等古代医籍中笔者发现,"致气"蕴含着更多深刻的含义。"致气"可以温脉和血,通过留针、浅刺、按之、补法均可"致气",致气的部位是"神气游行出入"之所,可以通过脉象的变化来体察"致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