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考探罗浩生平,据当代人文社科研究成果,首证罗浩生卒年(1760-1830年);理清其著述有医著9部、杂著2部;探析《诊家索隐》、《医经余论》的学术成就,归纳罗浩在脉学、医经、杂论方面的学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清代医家杨璇籍贯考河南450004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王予英邱彤主题词清代,医学史/医学家/杨璇籍贯清代医家杨璇,一名杨浚,字玉衡,号栗山,著有《伤寒温疫条辩》,该书是中医温病学史上一部很有价值的文献。对于杨璇的籍贯,笔者在整理中医文献时,发现有关医史...  相似文献   

3.
4.
清代废除了明代的世医制度,使得医家的出身背景多样化,通过对医家从业原因的考察可以了解其出身背景和知识体系,为进一步理解医家的学术思想起到辅助作用。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与总结,认为清代医家的从业原因可概括为科举失利,弃举习医;遭逢变故,转而学医;儒官兼医,治国利民;家学渊源,世代为医四个方面。除了最后一项是传统的医学传承模式外,其他三项都可以理解为儒生的半路出家,并分析了这些从业原因对医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清代医家杨栗山正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栗山是清代中州名医。多年来医籍、医刊对其籍贯载述不一。学术评议 ,亦存在不实之处。兹就我们的考证 ,管陈如下 ,供同道参考。1 杨栗山生卒可推知 ,而非不祥  杨栗山 ,名 (璇 ) ,字玉衡 ,号栗山 ,清代中州夏邑 (今河南省夏邑县 )人 ,约生于公元 170 5— 1795年 ,享年 90岁 ,著有《伤寒瘟疫条辨》(又名《寒温条辨》)。关于杨栗山的生卒年代 ,诸说不一。有云“公元 170 5 ,— ?” ,如徐国仟点校《伤寒瘟疫条辨》[1] ;有云“公元 170 6—1795” ,如李经纬《中医人物辞典》[2 ] ;有的则笼统说“约生于公元十八世纪” ,如俞慎初《中国医…  相似文献   

6.
唐代医家张文仲侍医获职,从最初的侍御医升迁至尚药奉御,在唐代医学界享有重要地位。但传世文献对其生卒时间、职官履历和医学成就等方面的记载并不多见。故利用现有文献从不同角度进行重新梳理和探讨,庶以完善和厘清对张文仲的认知和评价,为唐代医学史的全面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徐之才(505~572年),是北齐著名的医学家,官居尚书之职,集良相、良医于一身;家学渊源,连续7世出现12位医学大家。22岁正式入仕北魏,行医踪迹经历由南到北和由北到南的不同地域,客观上对南北朝医学交流与发展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是研究南北朝医学传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人物。既往研究限于医学文献,而疏于对墓志铭、人物传记、地方志等史志资料的深入挖掘爬梳,有关徐之才的生平研究尚显不足。本文拟从徐之才的里籍考辨始,阐述其寄籍丹阳和编籍高平的籍贯变化脉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医法圆通》胃痛相关资料的深入研究,全面总结清代医家郑寿全对胃痛的诊治经验。郑氏认为胃痛一证,切不可执定有形质之胃,当于往来之气机上理会。临证需分清寒热虚实,不可盲目用药。  相似文献   

9.
柯琴学术思想主要观点是,以方类证,方不拘经;以地理兵法,明六经之义;六经为百病立法;六经病可"合"与"并";六经病阴阳总纲论;<伤寒论>法中有法,方外有方.在于明六经之来路而见病知源,明病机,测进退,知常达变,治中喻防.同时阐发六经意义,为六经分证的应用,开阔思路,后人以六经治杂病,多因之而受启发.  相似文献   

10.
辽宁地区是满清的发祥地,而清代是辽宁地区中医药发展的高峰期。一方面,蒙古族、汉族和满族的民族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有机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另一方面,一些名家博闻强识,行医四方,并在此基础上著书立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结合收集到的各种史料信息,本文对年希尧、墨尔根·绰尔济、王寅生、景仰山、孙冯翼、李荣、赵福荫、胡万魁和徐延祚等9位代表性的医家进行了初步的考证,希望能为辽宁地区中医药文化遗产的研究利用以及祖国地域医学的传承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清代岭南医家刘渊学术思想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渊 ,字圣泉 ,号伏龙山人 ,籍贯广东惠阳 ,清代岭南著名医家。以医名南中三十余年 ,代表作为《医学纂要》,成书于清 .乾隆四年 (1 739)。刘氏精研经旨 ,继承前贤 ,积集己验 ,乃成其书。该书上溯《灵》、《素》经典之旨 ,下穷百数十家之言 ,继承张景岳学说尤多 ,又融合刘氏本人临床经验 ,有理有法 ,有方有药 ,理论与实践相融 ,经典与流派并蓄 ,现将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 论精气神刘氏认为 ,“吾人有生之初 ,秉二五之精英以成形 ,是即所谓真。盖真者 ,精也 ,即人之真气元神也。盖精能生气 ,气能生神。营卫周身 ,灌溉百骸 ,莫外乎…  相似文献   

12.
王清任,字勋臣,直隶(今河北省)玉田县人,业医40余载,著有<医林改错>一书.他重视人体解剖,敢于纠正前人的错误观点,具有创新精神,他创立的系列活血化瘀方剂,具有显著疗效,至今被广泛运用于临床.他不但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反对追求虚名,求真务实,具有济世救人之心,由于他在解剖学上一些明显的错误观点,受到当时医家的攻击,成为历史上功过鲜明的人物.  相似文献   

13.
冷淋,始见于《华佗中藏经》,清代医家对此阐发颇多.本文概述了清代医家对冷淋的病因病机、遣方用药及外治法的论述,以资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14.
范喜军 《中医药学刊》2005,23(7):1310-1311
王清任,字勋臣,直隶(今河北省)玉田县人,业医40余载,著有《医林改错》一书。他重视人体解剖。敢于纠正前人的错误观点,具有创新精神,他创立的系列活血化瘀方剂,具有显著疗效,至今被广泛运用于临床。他不但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反对追求虚名,求真务实。具有济世救人之心,由于他在解剖学上一些明显的错误观点,受到当时医家的攻击,成为历史上功过鲜明的人物。  相似文献   

15.
刘渊 ,字圣泉 ,清代岭南著名医家。其《医学纂要》,成书于清 .乾隆四年 (1 739)。现将其学术思想择要介绍如下。1 论精气神刘氏认为 ,“吾人有生之初 ,秉二五之精英以成形 ,是即所谓真。盖真者 ,精也 ,即人之真气元神也。盖精能生气 ,气能生神。营卫周身 ,灌溉百骸 ,莫外乎精、气神三者而已。”前人称“天有三宝——日月星 ,人有三宝——精气神。”三者互相资生 ,是生命存亡的关键所在。刘氏深受景岳的精气学说所影响 ,强调“精养灵根气养神 ,此真之外更无真。则修真之道 ,全在于精、气、神也。善养生者 ,必保其精 ,精盈则气盛 ,气盛则神全…  相似文献   

16.
沈平舟是清嘉道年间吴门名医,当前少有对其生平的系统发掘和研究,仅于吴门医派或士材学派传承及治验中有所提及。经考证,其父沈文英,早卒;母,陆氏;弟,沈师竹。沈平舟幼随祖父沈心伯精习岐黄,又深得其师徐锦真传,精于温病,博采诸家,治病多奇中。著有《紫来堂方案》四卷,今存钞本。前人研究多认为沈平舟师从尤在泾,为士材学派第五代传承人。通过对相关人物传记、地方志等文献资料进行详细考察,可知沈平舟虽充分吸收了尤在泾辨治精华,深谙温补学派思想,但实际上并未亲炙于尤在泾。  相似文献   

17.
柯琴学术思想主要观点是,以方类证,方不拘经;以地理兵法,明六经之义;六经为百病立法;六经病可“合”与“并”;六经病阴阳总纲论;《伤寒论》法中有法,方外有方。在于明六经之来路而见病知源,明病机,测进退,知常达变,治中喻防。同时阐发六经意义,为六经分证的应用,开阔思路,后人以六经治杂病,多因之而受启发。  相似文献   

18.
选取清代湘籍医家妇产科代表作中的实例,从学术渊源、湖湘地理气候特点及临床意义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显示出医家们不仅具有在治疗上强调护胃健脾、处方时师古意而用药灵活、善于通过"随症用引"以加强通用方针对性的特色,而且其著作常以注重实用、要言不烦见长.  相似文献   

19.
魏飞跃  尤昭玲 《中医药学刊》2005,23(7):1303-1305
选取清代湘籍医家妇产科代表作中的实例,从学术渊源、湖湘地理气候特点及临床意义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显示出医家们不仅具有在治疗上强调护胃健脾、处方时师古意而用药灵活、善于通过“随症用引”以加强通用方针对性的特色,而且其著作常以注重实用、要言不烦见长。  相似文献   

20.
<正>杨栗山,名璇,字玉衡,晚号栗山老人,河南夏邑人,清代著名温病学家。临证中杨氏强调升清降浊,治法以逐秽为第一要义并兼以解毒,现将其主要学术思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