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养生先养德     
赵叶 《养生月刊》2007,28(9):778-779
许多长寿者在长期养生实践中发现,养生虽有百法千法,惟有养德,与人为善才是养生的总法。事实证明,与人为善,宽以待人,乐于助人,不仅有利于陶冶情操、修养品德,也有利于身心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2.
养生与养德的关系非常密切。重视养生必须重视养德;重视道德修养,也应讲究养生,二者不可偏一。尤其是当前,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注意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人格因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尤为重要。 养生必须重视养德。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在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医学家认为,养生必先养德.王文禄在<医先>中提出"养德养生无二术".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说:"君子心悟躬行,则养德养生兼得之矣."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医家认为,养生必先养德。王文禄在《医先》中提出“养德养生无二术”。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说:“君子心悟躬行,则养德养生兼得之矣。”  相似文献   

5.
对孔子有关修身养德、仁者寿等进行讨论,认为孔子的修身理论与中医养生在目的宗旨上本有所不同,它主要是从人的道德修养要求进行论述,或属于广泛意义上的养生思想方法。但后世被医、儒二家逐渐融合于中医养生学体系中,使养德作为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和特色之一,从而丰富了中医养生学中精神层面的内容。这与中医养生学不仅是单纯的医学问题,在一定层面来说是社会文化有关,也与儒士热衷于养生和撰写养生著作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对孔子有关修身养德、仁者寿等进行讨论,认为孔子的修身理论与中医养生在目的宗旨上本有所不同,它主要是从人的道德修养要求进行论述,或属于广泛意义上的养生思想方法。但后世被医、儒二家逐渐融合于中医养生学体系中,使养德作为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和特色之一,从而丰富了中医养生学中精神层面的内容。这与中医养生学不仅是单纯的医学问题,在一定层面来说是社会文化有关,也与儒士热衷于养生和撰写养生著作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曾国藩35岁时,总结了一套很经典的“养生要言”,要言共有五则,是这样说的:“一阳初动处,万物始生时。不藏怒焉,不宿怨焉。  相似文献   

8.
倪合一 《气功》2009,(6):503-503
我国古代医学家认为,养生必先养德。王文禄在《医先》中提出“养德养生无二术”。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说:“君子心悟躬行,则养德养生兼得之矣。”  相似文献   

9.
养生先养心     
徐德 《气功》2009,(8):682-684
拙作《我的养生之道》(《养生月刊》2005年第5期)一文,谈到老年人养生应先养心,本文谈谈养心,唯抛砖引玉,求教于同仁耳。  相似文献   

10.
养生先养性     
生活好了,退休后无忧无虑,有一段时间,我真的老来发福,“老板肚” 日见凸起。行动的不便与血糖的升高,引起了我的重视。经向医  相似文献   

11.
养生先养心     
徐德 《养生月刊》2009,30(8):682-684
拙作《我的养生之道》(《养生月刊》2005年第5期)一文,谈到老年人养生应先养心,本文谈谈养心,唯抛砖引玉,求教于同仁耳。  相似文献   

12.
养生必养德大德必得其寿我国在古代就提出:“养生必养德”的理论。孔子在“中庸”中说:“大德必养其寿”,又说:“仁者寿”。仁字的结构即为二人,其含义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乐于助人,搞好人际关系。孟子也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重视...  相似文献   

13.
我是“心灵家园”专栏的忠实读者,近几期这个专栏提出的几个问题都引起了我的共鸣,象救人反被人诬告,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居然亲情淡漠等。由《东方养生》来发起这样的讨论,开始我有点觉得费解,待看了上期“心灵家园”提出的“生命的质量与数量”的论题后,我明白了,“养性”是养生的重要内容。养生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养生可以让我们身体健康,但身体健康以后呢,这个  相似文献   

14.
王恒苍 《养生月刊》2017,(5):392-395
今年5月5日为立夏节气,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1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更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相似文献   

15.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中医认为,风为春天的主令,居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首,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是无害的.然而春天孩子面,一天变三变.若是风太过,则成为风邪.风邪为六淫之首,意思是说,风邪是诸多外感因素的先导,寒、暑、湿、燥、火等大多是借助风邪而侵及人体的,风邪无处不到,极易侵犯人体,引起多种疾病.春季,人容易感冒,其实主要是风邪在作怪.那初春时节,应怎么防风邪呢?  相似文献   

16.
何方 《养生月刊》2004,25(2):163-164
中医古书中有“百物养生,莫先口齿”的记载,说明只有重视口腔、牙齿的保健,身体才能健康。另外,“明眸皓齿”自古以来就是美的象征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5月5日,太阳黄经45度.夏季已始,接下来是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夏季,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如电闪雷雨,都是天地之气交合。人体,也推陈布新,生机盎然。春夏养阳.阳者,畅通明亮。人处天地之间,借自然气势,需顺而行之。  相似文献   

18.
月流火,暑热虽在,似乎已有一丝的凉意。夏季和秋季之间,有一个长夏。长夏包括大暑、立秋、处暑、自露四个节气,与暮夏、初秋兼容。这样,一年就有了春、夏、长夏、秋、冬五季,以之对应五行、五方、五色、五脏、五官、五志、五声等等。  相似文献   

19.
肖小惠  陈海龙 《光明中医》2012,27(8):1650-1651
自古以来,养生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故有名言“善养生者养心,不善养生者养形”,因而我们要学会养心.本文主要从心广、心平、心正、怡情、节欲等养生方式来论述如何修炼自己的内心,从而达到气血匀和,阴平阳秘,神形合一,故能健康长寿,达到真正养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人秉天地之气而生,四时之法而成,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样随时影响人体。人们顺应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进行养生调节,就能未病先防、健康长寿,反之则会患病夭折。春季养生防寒、防过敏、防传染病;夏季养生夜卧早起、让体内的阳气得到自然宣散、防中暑、防夏季肠道疾病;秋季养生顾护脾胃、保养肺脏、防秋燥;冬季养生宜进补、早卧迟起、防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