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阐述大连市1例脊髓灰质炎疫苗高变异株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方法按照相关要求,对疫情开展病例个案调查、病毒传播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相关工作,由省级AEFI调查诊断专家组对病例进行诊断。结果 2016年,大连市发现1例口服第1剂二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后高变异株病例,国家脊灰实验室对病例所分离到的脊灰病毒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时发现,与Sabin株相比变异数为7。结论该病例诊断为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按照相关要求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扩大和蔓延。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VDPV)事件应急处置措施的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评价发现疫苗株病毒后采取的应急措施,包括核实诊断、病例管理、AFP监测系统敏感性评估、对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OPV)接种率调查和病毒扩散循环情况调查及对5岁以下儿童开展2轮脊灰疫苗应急接种。结果病例确认为VDPV病例,免疫功能正常。AFP监测系统运转良好,当地儿童血清脊灰中和抗体水平高,适龄儿童OPV第一轮应急免疫接种率为96.9%,第二轮为97.61%;密切接触者、健康儿童和VDPV病例粪便标本经连续监测未再发现VDPV。结论当地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及时、完整,应急处置措施快速有效,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一起疑似脊灰疫苗变异株病毒循环调查处置过程。方法进行病例核实诊断和个案调查,开展医院AFP病例主动搜索,评价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调查密切接触者儿童粪便带毒率及脊灰疫苗接种率。结果在3例病例粪便标本中同时分离到Ⅲ型脊灰病毒,该病毒VP1区与Sabin疫苗株病毒相比,分别有0.44%、0.55%和0.44%的核苷酸变异。3例病例发病地点相距较远,均接种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未分离到脊灰病毒,当地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均处较高水平。结论脊灰疫苗变异株病毒未在当地发生循环。提高AFP监测系统敏感性、脊灰疫苗接种率和疫情应急能力,是有效阻止脊灰疫苗病毒变异株循环和脊灰野病毒输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烟台市蓬莱区2017年1例脊髓灰质炎疫苗高变异株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处置。方法 对该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排毒监测、接种率快速评估、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主动搜索、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评估等,分析疫情传播风险。结果 该AFP病例大便标本中检出1株Ⅲ型脊髓灰质炎疫苗高变异株病毒,病毒发生9个核苷酸变异;相邻街道社区调查适龄儿童241名,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3 (OPV3)接种率100%,麻疹疫苗1(MV1)接种率100%;主动搜索入院登记及门诊记录345 794条,社区搜素154户,均未发现AFP病例漏报;收集患病儿童所在社区和幼儿园0~6岁密切接触儿童粪便标本50份,未检出脊髓灰质炎疫苗高变异株病毒。结论 本次脊髓灰质炎疫苗高变异株发生可能与个人体质有关或是外环境污染引起,较高的免疫屏障及病例监测系统可有效阻断疫情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河南省2018年1例分离出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Vaccine-hypervariable poliovirus,VHPV)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flaccidparalysis,AFP)病例的调查处置。方法对该例AFP病例进行个案调查、脊灰病毒分离和鉴定,开展排毒监测、隔离消毒、AFP病例主动搜索和接种率评估,分析传播风险。结果从该AFP病例及其两名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出脊灰病毒,均鉴定为Ⅲ型VHPV;病例无残留麻痹。当地未发现漏报AFP病例,2月龄-5岁儿童各剂次脊灰疫苗接种率>99%,对病例和接触者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后,未再发现VHPV。结论高水平脊灰疫苗覆盖率、高质量AFP病例监测和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是阻断本起VHPV疫情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四川I省发生的II型疫苗高变异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疫苗衍生脊灰病毒(CirculatingTypeIIVaccineHyperviariablePoliovirus,cVHPVIl/TypeIIVaccine-derivedPoliovirus,cVDPVII)的循环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为预防控制脊灰和维持无脊灰提供参考。方法对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1年8月~2012年2月,四川省发生了cVHPV。/cVDPV。事件,现场调查、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此次循环事件共发现4例病例,在4例病例和1名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到VHPVII/VDPVII。结论低ISI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PoliomyelitisAttenuatedLiveVaccine,OPV)接种率是此次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各级卫生部门所采取的包括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主动搜索、OPV应急免疫等多项措施,阻断了cVHPV,。/cVDPVll,控制了事件的扩大和蔓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1株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 derived poliovirus, VDPV)进行鉴定和应急处置。方法 对宁夏某区2022年9月1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病例和其同居住区的健康儿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粪便标本分离脊灰病毒,对分离株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和鉴定;开展AFP病例主动搜索和脊灰疫苗接种率评估。结果 从1名健康儿童粪便标本中分离到1株Ⅰ型脊灰病毒,该分离株与Ⅰ型Sabin疫苗株相比VP1区发生13个核苷酸变异(1.43%),鉴定为VDPV。2021-2022年该区适龄儿童脊灰疫苗基础和加强免疫报告接种率均为100%。未发现该分离株在当地循环。结论 研究地区脊灰病毒分离株为健康携带者VDPV,未造成循环。宁夏需继续保持适龄儿童高水平脊灰疫苗接种率和高灵敏性的脊灰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四川省发生的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高变异病毒(VHPV)/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循环事件及其应急处置情况进行分析,为中国维持无脊灰状态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ev)的使用和在实现无脊灰目标后期,制定脊灰灭活疫苗(IPV)替代OPV的策略提供补充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例个案调查和标本检测、病例所在地及相邻地儿童OPV接种率快速评估、病例所在地及医院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主动搜索、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和周围健康儿童粪便标本病毒学监测、OPV应急强化免疫等方法进行综合处置。结果2011—08/2012—02从送检的阿坝县4名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PV),经鉴定为Ⅱ型(PV—Ⅱ),其VP.编码区基因核苷酸序列与Ⅱ型Sabin脊灰疫苗株比较,分别有5、6、8、11个核苷酸变异,变异率分别为0.55%、0.66%、0.89%、1.22%,共享5个突变位点,且高度同源,根据WHO新修订的Ⅱ型VDPV鉴定标准,其中3例标本为VDPV,1例标本为VHPV,表明阿坝县发生了Ⅱ型VHPV/VDPV循环事件。事件发生后,病例所在地及相邻地区开展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OPV强化免疫等多项应急处置措施,成功阻断了VHPV/VDPV循环传播,没有出现新发VHPV/VDPV病例。结论OPV低免疫覆盖率,是本次VHPV/VDPV循环事件发生的最主原因。为避免VHPV/VDPV循环的出现和传播,在切实加强常规免疫和提高接种覆盖率的同时,应尽快制定和实施IPV替代OPV方案。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近4年高危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发现及处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早期发现与处理高危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方法:开展高危AFP病例早期流行病学调查与评估,针对性实施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结果:发现高危AFP16例,发病年龄0~3岁,1岁占56.25%;2例有聚集性;13例检出脊灰疫苗病毒,其中4例为Ⅱ型疫苗重组株,密切接触者检出3株与病例同源脊灰Ⅱ型疫苗重组株病毒;13例残留麻痹;14例为超生儿童其基础免疫为“0”剂次,15县病例当地乡镇脊灰疫苗接种率平均值72.18%,低于85%者9个县,且流动和超生儿童明显低于常住和计生儿童,病例所在县均实施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评估接种率均达95%以上。结论:四川省曾有脊灰Ⅱ型疫苗变异病毒在自然界的局部循环,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能有效阻断该变异病毒。增强AFP监测敏感性,尽早发现和及时调查处理高危AFP病例,有利于提高敏锐发现、有力阻断输入性脊灰野病毒传播循环的整体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循环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了解中国首次发生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DPV)循环事件中,病例的临床检查及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方法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按个案调查表进行,临床符合脊灰病例由国家和省级AFP病例分类专家诊断小组会诊并做出最后分类。结果2004年8月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经序列分析发现,贵州省CDC送检的1例AFP病例脊灰病毒分离物为Ⅰ型VDPV,病毒株VP1区与Sabin疫苗株脊灰病毒相比有≥1%核苷酸变异。在此后开展的一系列调查和实验室检测中,又发现1例VDPV病例,此2例的3名接触者中分离到VDPV,并在1例高危AFP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到1株VDPV,证实贞丰县发生了VDPV循环。经调查发现,本次疫情发生于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覆盖率较低、人口密度较大、流动人口相对较多、卫生条件较差的山区。结论经过AFP病例主动搜索、OPV强化免疫活动的开展等多项控制措施,阻断了VDPV的循环。  相似文献   

11.
截至2011年12月14日,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确认,新疆累计报告20例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确诊病例。为了有效预防和快速处置此次疫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立即启动了卫生部办公厅制定的《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性疫情和疫苗衍生病毒相关事件应急预案(试行)》。2012年4月16-22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第五轮脊髓灰质炎疫苗应急强化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江西省2000年~2006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的病原学监测,为证实江西省消灭脊髓灰质炎提供准确的、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按照WHO扩大免疫规划和传染性疾病部《脊髓灰质炎病毒经验手册》推荐的方法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脊髓灰质炎病毒阳性标本送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用FIT—PCR—RFLP法和ELISA法进行型内鉴定。结果:1312例AFP病例粪便标本,经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为:脊灰病毒110株,其中脊灰I型13株,Ⅱ型44株,Ⅲ型28株,PV混合15株,P+E混合10株。除Ⅱ型均为疫苗相关株外,I型1株有3个核苷酸序列变异,Ⅲ型有7株有1~6个核苷酸序列变异,未发现脊灰野毒株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分离非脊灰肠道病毒193株。结论:江西省2000年-2006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中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存在,且实验室的各项监测指标都达到控制标准,从而证实江西省消灭了脊灰野病毒。2006年脊灰Ⅲ型的核苷酸变异,提示我们要警惕疫苗变异循环的发生,一定要提高脊灰疫苗免疫覆盖率,预防VDPV。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描述及评价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病例(VAPP)的处置措施。方法 通过对徐州市1例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病例的调查与处置进行分析,开展标本检测、组织鉴定、脊灰疫苗(OPV)接种率调查等措施。结果 病例确认为VAPP病例。结论 徐州市AFP病例监测敏感,应急处置措施快速有效,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泸州市自1992年以来,未发现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引起病例,但时常在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粪便标本中检出脊灰疫苗株病毒。现对1996-2004年检出脊灰疫苗株病毒的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VAPP)病例发生情况描述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AFP病例流行病学资源来源于泸州市AFP病例监测系统个案调查表、随访表: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来源于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脊灰实验室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的报告。1·2VAPP诊断标准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卫生部颁布的《脊灰诊断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宁波市鄞州区首例疫苗相关Ⅰ型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对患儿的发病及诊治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实验室检测结果,伤残残留及等级鉴定,补偿政策落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实验室分离与定型为Ⅰ型,浙江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诊断为脊灰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病例;调查显示鄞州区儿童脊灰疫苗接种率为99.71%,脊灰灭活疫苗(IPV)替代接种率为0.87%;主动搜索未发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接种门诊接种实施规范。结论该病人感染系口服脊灰疫苗株病毒所致;鄞州区IPV接种服务有待提高;预防接种单位对接种脊灰疫苗尤其是首次接种者需行肛周脓肿检查,以筛查特殊人群;卫生部门应当主动应对VAPP病例的发生,确保常规免疫工作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北京市1例庞贝氏症携带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高变异株(Vaccine High-mutant Poliovirus,VHMPV)患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开展病例的个案调查、消毒隔离、排毒监测、病毒传播风险评估,召开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分类诊断专家会对病例进行最终分类诊断。结果 2015年7月报告1例AFP病例,麻痹后采集2份合格粪便标本,经国家脊灰实验室核苷酸序列测定为VHMPVⅢ。患儿2月龄接种1剂脊灰灭活疫苗,3、4月龄分别口服1剂脊灰减毒活疫苗;排毒监测患儿及其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脊灰病毒分离均为阴性;患儿所在居委会接种率普查发现1例脊灰疫苗零剂次免疫儿童;昌平区所有街乡学龄前儿童脊灰疫苗查漏补种发现漏种率0.18%,补种率100%;医院AFP主动搜索发现1例AFP漏报病例;病例采取消化道隔离措施直至疫情结束。病例分类诊断为脊灰排除病例,临床诊断为庞贝氏症。结论患儿的弛缓性麻痹症状为其原发病庞贝氏症所致,是一名VHMPVⅢ携带者。病例所在区应进一步加强AFP病例监测,夯实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河北省2009-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中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分离株VP1编码区基因核苷酸变异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rus,VDPV)及其引起的VDPV循环(Circulating VDPV,cVDPVs),为河北省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脊灰实验室手册》的要求,对全省2009-2011年997例AFP病例及90例的接触者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分离的脊灰病毒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VP1编码区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 河北省2009-2011年,从24例AFP病例和7例AFP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将混合株进行单型分离,得到38株脊灰病毒,经国家脊灰实验室对脊灰病毒VP1编码区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其中,36株发生突变,变异率均<1.0%,最多变异个数为5个.脊灰病毒阳性AFP病例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结论 2009-2011年分离到的脊灰病毒均为疫苗株,局部地区出现高变异株,未发现VDPV,河北省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湖南省2001~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病毒学监测情况,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方法收集<15岁AFP病例粪便标本,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方法进行肠道病毒(EV)分离与鉴定,脊灰病毒阳性株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鉴别。结果5年共检测1 103例AFP病例粪便标本(2 185份),EV分离阳性276例,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分离到疫苗相关脊灰病毒112例,疫苗变异脊灰病毒6例,疫苗相关脊灰病毒与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混合4例,NPEV 154例。结论湖南省2001~2005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维持了无脊灰状态。但监测发现疫苗变异脊灰病毒6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可能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循环和爆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晋江市脊灰野病毒输入性疫情防控工作,为保持无脊灰状态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分析2009-2011年AFP病例资料和接种报表.结果 2009-2011年共报告AFP病例32例,2例分离出Ⅱ、Ⅲ型脊灰疫苗相关株各1例;AFP病例监测各项指标均符合卫生部要求.晋江市民企多,人口流动性大,与我国接壤且具有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流行区域有贸易往来,存在脊髓灰质炎输入性风险.但疫情在本地流行风险较小,在外来人口集中、接种率尚存空白的个别乡镇存在流行风险.结论 应继续加强AFP病例监测,做好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完善县、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菏泽市1例临床符合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疫苗相关病例的监测、诊断进行分析,探讨脊灰疫苗相关病例的诊断标准及减少脊灰疫苗相关病例发生的策略。方法根据该病例的急性驰缓性麻痹(AFP)专病管理系统资料、个案调查资料、预防接种相关资料、临床诊断治疗资料和脊灰实验室病毒检测结果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依据WS294-2016《脊髓灰质炎诊断标准》,以及山东省处置类似病例的意见,菏泽市朱某的最终诊断为临床符合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结论现行的脊灰诊断标准仍需完善,应严格把握I+Ⅲ型脊灰减毒活疫苗接种禁忌症,进一步完善消灭脊灰免疫策略,减少脊灰疫苗相关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