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皖北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现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典型抽样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感染史本底资料调查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对331名HIV/AIDS及其家属148名进行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不同乡镇、不同文化程度的HIV/AIDS及其家属的GQOLI-74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乡镇HIV/AIDS的SS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年龄、负性生活事件是影响HIV/ AIDS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不利因素,而高文化程度、好的邻里关系、烦恼诉说是影响HIV/AIDS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有利因素。结论诸多因素在不同层面影响皖北农村地区HIV/AIDS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农村现有的艾滋病社区关爱、社会支持工作还亟需加大力度,以家庭、邻里为依托的社区关爱模式有待建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云南省50岁及以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社会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部分地区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人201例,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HIV/AIDS病人的社会支持现状进行评定,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社会支持各领域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国内一般人群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会支持总分为(32.86±9.13)分,与性别(r=0.195,P0.01)、年龄(r=0.141,P0.05)、民族(r=0.156,P0.05)、文化程度(r=0.142,P0.05)、婚姻状况(r=0.279,P0.01)、收入(r=0.447,P0.01)、居住方式(r=0.274,P0.01)、感染时间(r=0.257,P0.01)、疾病分类因素(r=0.178,P0.05)、低保(r=0.255,P0.01)相关,其中与婚姻状况和收入的相关性较大。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影响因素为性别(t=2.308,P0.05)、婚姻状况(t=2.909,P0.01)、疾病分类(t=2.645,P0.01)、感染时间(t=3.517,P0.01)、居住方式(t=4.005,P0.01)和收入(t=5.879,P0.01)。结论云南省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人社会支持较低,性别、婚姻状况、疾病分类、感染时间、居住方式和收入等是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AIDS患者(PLWHAS)的社会支持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社会支持测量,自制调查表收集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结果 294名PLWHAS的社会支持平均总分为(27.16±8.04)分,低于常模。社会支持得分随年龄增加而下降(β=-0.119),随文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β=0.108);家庭人均年收入≥3000元者社会支持得分高于<3000元者(β=0.141);无业(β=-0.166)和独居(β=-0.305)是社会支持的危险因素,而与家里人维持良好的关系(β=0.356)和稳定的婚姻(β=0.252)是社会支持的有利因素。结论 PLWHAS的社会支持水平不高,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就业状况、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居住方式及与家里人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河南省HIV/AIDS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及其相关关系,为提高HIV/AIDS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照河南省18个地级市HIV/AIDS流行分布特点选择6个研究现场,包括驻马店市上蔡县和周口市沈丘县(高流行区)、驻马店市确山县和商丘市永城市(中流行区)、济源市和三门峡市(低流行区),以我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截至2017年河南省6个研究现场累计报告HIV/AIDS存活者为目标人群,根据估算样本量5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和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分别收集HIV/AIDS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认知意愿、社会交往及角色适应3个维度的信息,分析其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及相关关系。结果 共调查506例HIV/AIDS,其社会支持总分为36.30±9.34,其中客观支持得分为7.48±3.01,主观支持得分为22.35±5.79,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为6.28±2.38,HIV/AIDS的社会支持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AIDS社会适应能力总分为39.10±7.10,其中认知意愿得分为9.96±3.23,社会交往得分为18.57±3.25,角色适应得分为10.57±2.52,HIV/AIDS的社会适应平均得分不足总分的2/3,认知意愿得分不足其维度总分的1/2。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传播途径、症状数的HIV/AIDS在社会支持及社会适应能力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AIDS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存在相关性(r=0.14,P<0.05)。结论 HIV/AIDS存在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能力偏低的现状,社会支持可能为HIV/AIDS社会适应能力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市HIV/AIDS患者艾滋病污名状况以及和自评症状之间的关系,为艾滋病污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深圳市内5个区和1个定点治疗医院随机抽取353名HIV/AIDS患者,用Berger-HIV污名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心理学测量,用自行编制问卷进行一般社会人口学信息和患病情况调查。结果深圳市HIV/AIDS患者Berge污名总分均值为(109.41±16.55),关联分析显示Berger污名量表的担心公众歧视、负面自我印象两个维度和SCL-90中的精神病性偏执,以及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的相关性较大(R0.400,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社会支持(β=-0.260),疾病类型(HIV或AIDS)(β=-0.111),文化程度(β=0.105)影响艾滋病污名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污名的维度(担心公众歧视、负面自我印象)能够激活一系列内在负性情感和认知表达(如怀疑、警惕等精神病性症状和偏执等),负性的情感认知状态可能导致患者负面的行为表达(人际关系敏感、负面印象管理),提示HIV/AIDS患者积极的认知模式和社会支持可能是患者艾滋病污名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河南农村艾滋病流行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现状,为相关部门管理和关爱艾滋病患者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河南省周口汤庄乡6个行政村的150名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4.67%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家庭功能良好,25.33%的家庭功能中度障碍,10.00%家庭功能严重障碍.家庭功能不同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客观支持得分、主观支持得分、支持的利用度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感染者/AIDS患者社会支持总分和各维度得分越高,其家庭功能状态越好.应积极倡导开展适合农村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家庭关怀与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四川省不同艾滋病流行水平民族与非民族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患者(PLHA)关怀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首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根据艾滋病流行的不同水平,从四川省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中各抽取高、中、低流行县一个,共6个县(市)作为代表县;其次,每个县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目前接受常规随访服务的PLHA作为调查对象,高流行县100名、中流行县50名、低流行县30名,用肖水源制订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关怀现状评估。结果四川省PLHA的社会支持总分为(29.16±8.38)分,明显低于与全国常模得分(34.56±3.73)分(t=12.21,P0.01)。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社会支持总分无明显差异,低流行县PLHA获得的社会支持最多,高流行县次之,中流行县最少。社会支持评分与婚姻状况、接受抗病毒治疗、亲人知晓其感染状况、家庭年收入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与家庭年收入和婚姻状况的相关性较大。结论四川省PLHA关怀工作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应加大对中流行区的经费投入,加大对无配偶、家庭收入低的PLHA的关怀力度,同时,促进PLHA告知家人自身感染状况以获得家人的更多支持。  相似文献   

8.
AIDS母婴传播是指HIV感染孕产妇在妊娠、分娩或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HIV传播给胎儿或婴儿,造成胎儿或婴儿感染.自2004年7月起,四川省的71个县(市、区)被列为预防AIDS母婴传播项目地区.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由于为HIV感染与AIDS孕产妇提供关怀与支持尚显不足,导致我省母婴传播率居高不下.因此,探索一种有效的社会支持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可为政府制定HIV感染与AIDS孕产妇关怀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京市报告HIV/AIDS患者的新发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11-2013年南京市新发HIV/AIDS患者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样本来源等信息,应用BED HIV IgG捕获酶免疫法进行检测,计算每年新发感染比例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2011-2013年南京市报告HIV/AIDS患者中,3年的新发感染比例分别为23.89%、28.33%、30.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汉族人群(OR=2.30,95%CI:1.10~4.80)、检测咨询者(OR=2.01,95%CI:1.31~3.09)、专题调查人群(OR=1.82,95%CI:1.09~3.05)新发感染比例较高。结论南京市HIV/AIDS患者中新发感染比例较高,需加强主动监测和早期管理,减少二代传播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HIV/AIDS病例社会支持与HAART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嵊州市接受HAART治疗的207例病例临床特征资料,面对面调查基本信息、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依从性支持评价中心(CASE)指数,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分析。结果 HIV/AIDS病例的社会支持平均总分(29.16±11.03)低于常模(P <0.05),婚姻、文化程度、收入、感染公开情况是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P <0.05);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与HAART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结论 嵊州市HIV/AIDS病例社会支持状况较低,社会支持状况与HAART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应强化社会支持干预提升HAART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烟台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从烟台市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求询的HIV/AIDS病例中抽取调查对象,采用HIV/AIDS病例生存状况调查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病例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HIV/AIDS 188例,回收有效问卷183份,问卷有效率为97.34%。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为:生理领域(13.67±2.25)分,心理领域(12.78±2.68)分,社会关系领域(13.01±2.49)分,环境领域(12.88±2.08)分;前3个领域得分低于全国常模,环境领域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收入(β'=0.184)、最近2个月CD4+T淋巴细胞数(β'=0.172)、确证年限(β'=0.279)、参加社会活动(β'=0.175)是HIV/AIDS病例生理领域的影响因素;年收入(β'=0.161)、最近2个月CD4+T淋巴细胞数(β'=0.171)、确证年限(β'=0.292)、与同事/村民关系(β'=0.243)、参加社会活动(β'=0.146)是心理领域的影响因素;学历(β'=0.167)和烦恼倾诉方式(β'=0.175)是社会关系领域的影响因素;年收入(β'=0.191)、最近2个月CD4+T淋巴细胞数(β'=0.144)、与同事/村民关系(β'=0.231)是环境领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烟台市HIV/AIDS病例的生命质量低于正常人群,收入、学历、CD4+T淋巴细胞数、社会支持状况和确证年限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对36名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资料用SPSS11.5统计分析。结果 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SAS得分是38.72±3.04,SDS得分是47.36±3.67,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分别为t=5.783,t=7.445,P均<0.01);SSS总分是29.69±1.80,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5.301,P<0.01)。性别、婚姻状况、配偶HIV感染状况和社会支持情况是负面情绪的影响因素。结论在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应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了解四川省艾滋病高流行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孕产妇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现状。方法选取2014年凉山州HIV感染孕产妇187名和正常孕产妇243名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的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现状及其相关联因素。结果两组孕产妇在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孕产妇的社会支持总分和生命质量的健康总体自评(GH)、躯体疼痛(BP)、活力(VT)、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领域中的得分低于对照组孕产妇(P0.05);但在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领域中的得分以及生命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孕产妇(P0.05),HIV感染孕产妇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主要与RP、BP、SF、RE、MH相关(P0.05)。结论凉山州HIV感染孕产妇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明显,生命质量和社会支持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配偶的HI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0年1月—2016年8月六安市报告的HIV/AIDS病例及其配偶开展人口学和相关行为调查;调查前配偶已感染HIV的双阳家庭,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配偶感染HIV的影响因素;调查前配偶未感染HIV的单阳家庭,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至2016年12月31日,其间配偶定期检测HIV抗体。结果共调查HIV/AIDS病例及其配偶各231例,其中配偶感染HIV 47例,感染率为20.35%;HIV/AIDS病例确证时已有45例配偶感染HIV,感染率为19.48%;随访中2例配偶感染HIV,阳转率为0.39/100人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AIDS病例确证前性行为频次高(≥1次/周OR=6.268,95%CI:2.313~16.985;半个月1次OR=3.760,95%CI:1.268~11.150)、确证时间为2011—2014年(OR=3.079,95%CI:1.209~7.841)是其配偶感染HIV的危险因素;HIV/AIDS病例确证时25岁(OR=0.042,95%CI:0.004~0.467)和初期病毒载量水平300拷贝/m L(OR=0.115,95%CI:0.045~0.295)是其配偶感染HIV的保护因素。结论 HIV/AIDS配偶HIV感染与HIV/AIDS病例的确证前性行为频次、确证时间、确证时年龄和初期病毒载量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河南省艾滋病(AIDS)高发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调查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146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HIV感染者/AIDS患者社会支持各领域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S患者社会支持得分为(32.93±5.74)分,低于HIV感染者的(35.90±7.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2,P=0.01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未婚、离婚和丧偶(t=-3.513,P=0.002)、AIDS患者(t=-3.516,P=0.001),抑郁状况较重(t=-4.184,P=0.000)是社会支持的不利因素,不受歧视(t=4.279,P=0.000)、家庭经济收入>10 000元(t=4.918,P=0.000)、身体状况好(t=3.006,P=0.003)是社会支持的有利因素。结论河南省AIDS高发区HIV感染者/AIDS患者社会支持状况低于健康人群,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包括婚姻状况、疾病阶段、抑郁状况、歧视状况、家庭经济收入状况和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苏州市≥50岁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趋势。方法从中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获取2012-2018年现住址为苏州市、确诊时年龄≥50岁的HIV/AIDS信息,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并应用灰色系统GM(1,1)对未来4年流行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2012-2018年苏州市新报告≥50岁HIV/AIDS852例,占全人群新报告病例数的20.2%,有明显上升趋势(χ2=17.9,P=0.00)。男女比为4.31,以50~59岁年龄组为主(占50.2%)。主要传播途径为异性传播(占72.3%),其中81.5%的HIV/AIDS有过非婚异性性接触史,18.5%为配偶或固定性伴为HIV抗体阳性。病例发现途径以医疗机构相关检测为主,占71.8%。感染时间>5年的比例为70.5%,感染平均年龄(60.5±7.9)岁;感染病时间≥8年的比例为37.1%,晚发现比较高。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未来4年≥50岁HIV/AIDS数分别为221、259、305、357例。结论苏州市≥50岁HIV/AIDS数仍将继续增长,应积极开展相关专题调查,控制影响该年龄段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以下简称HIV/AIDS)随访服务提供方和接受方的视角,初步了解随访干预的影响因素,探讨在吸毒严重的艾滋病流行地区的随访模式。方法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4名主管艾滋病工作人员,14名随访责任人、40名HIV/AIDS进行个人深入访谈,每人约1~1.5小时。结果政府重视、政策支持、"四免一关怀"政策、社区维持治疗、随访工作人员数量、HIV/AIDS的流动、歧视、家庭支持、违法犯罪被公安抓获、交通不便等是影响HIV/AIDS随访的主要因素。结论社区为基础的随访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降低社会歧视,方便提供心理支持,减少HIV/AIDS暴露的机会,还可以及时地随访到外出流动而失访的HIV/AIDS。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MMT)在HIV/AIDS随访当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在艾滋病流行地区迅速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随访模式,发挥MMT的随访管理作用,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合作,在监管场所随访HIV/AID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上海市某监狱艾滋病专管监区男性HIV/AIDS患者ART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2019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对HIV/AIDS患者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的信息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究其社会人口学特征、羁押基本情况、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艾滋病ART知识知晓情况、家人知晓情况等相关因素对接受ART意愿的影响。结果 研究共调查121名HIV/AIDS患者,接受ART患者共104人(85.95%)。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多次羁押(OR=7.418,95%CI:2.054~26.784)、ART知识得分<8分(OR=0.250,95%CI:0.072~0.870)、家人不知晓其感染HIV(OR=0.193,95%CI:0.053~0.706)、认为符合治疗标准但没有症状可以不服药(OR=0.129,95%CI:0.026~0.631)、认为自己可以随意中断服药(OR=0.065,95%CI:0.012~0.350)的HIV/AIDS患者接受ART的可能性越低。结论 羁押的HIV/AIDS患者接受ART意愿良好,被羁押的次数越多、越得不到家人的支持、ART知识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男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中合并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防控HIV/AIDS合并梅毒感染提供参考。[方法]以横断面研究方法对昆明市2013-2021年同时报告了HIV/AIDS和梅毒的以及仅报告了HIV/AIDS的男性病例进行研究。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9.0软件整理和分析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8636例男性HIV/AIDS确诊病例纳入研究,其中HIV/AIDS合并梅毒感染的698例(占8.1%),未合并梅毒感染的7938例(占9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比于已婚、工人等职业、异性传播,未婚(aOR=1.81)、羁押人员(aOR=4.27),同性传播(aOR=12.67)、双性传播(aOR=2.55)、性+吸毒传播(aOR=2.38)是男性HIV/AIDS合并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P均<0.05)。通过性病门诊(aOR=2.29)发现的男性合并感染病例显著多于其他途径(P<0.05)。[结论]未婚、同性传播、双性传播、性+吸毒传播是昆明市男性HIV/AI...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01/07,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分别对成都市和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就诊的296名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析进行组间进行比较,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检验水准α=0.05。结果 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我管理总分为(40.69±7.48)分,呈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自我管理的长期性(2.21±0.69)分、日常健康管理(1.92±0.39)分及自我管理的社会支持(1.87±0.46)分;多重线性回归显示,患者文化程度、病程、家庭关系为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结论文化程度、病程、家庭关系是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提高患者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促进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