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在创伤性肝脾破裂并失血性休克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32例创伤性肝脾破裂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6例/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创伤性肝脾破裂并失血性休克围术期处理方法,而观察组则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方法来进行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的临床指标,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分组康复治疗,观察组的患者术后CRP水平、乳酸清除时间、肛门排气、住院天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非常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传统方法处理创伤性肝脾破裂并失血性休克效果不佳,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方法进行处理各项指标均比较优秀,且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围术期处理措施应用于腹部创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解放军59医院腹部外科中心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58例以单脏器或组织损伤为主的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组(FTS组,n=141)和对照组(n=117),FTS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围术期处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比较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5天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后乳酸清除率、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58例均治愈,与对照组相比,FTS组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缩短,术后第1天及第5天CRP水平降低,术后乳酸清除率增高,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5,P<0.01).两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部创伤围术期处理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可加速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3.
快速康复外科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80例择期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分别采用FTS理念指导下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n=40)和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n=40),比较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及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FTS组术后进食时间、排便及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5或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 FTS理念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安全、经济、有效,不仅使患者术后恢复加快,同时还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肝脾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术前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11月本院急诊科救治的47例肝脾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常规液体复苏组(A组23例)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B组24例),对比两组手术前输入液体量、血清乳酸含量、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红细胞比积(HCT)等指标,对比两组术后患者存活率、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腹腔间隙综合征(ACS)的发生率。结果 A组术后的死亡率、MODS发生率、ACS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B组红细胞比积明显高于A组,B组凝血酶原时间较A组无明显延长(P均<0.05),B组血清乳酸水平与A组相当(P>0.05)。结论限制性输液在肝脾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术前救治中取得良好的疗效,明显降低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PFK方法)与吸入麻醉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30例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病人分别采用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方式进行麻醉,监测生命体征,记录不良反应,术后疼痛情况,苏醒及拔管时间,并对两组数据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凭静脉麻醉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吸入麻醉组平稳(P<0.05).两组术后意识恢复,苏醒及拔管时闻差异无显著性(P>0.05),全凭静脉麻醉组术后镇痛情况优于吸入麻醉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全凭静脉麻醉组比吸入麻醉组的血流动力学平稳,而且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吸入麻醉组,且48小时内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糖尿病足截趾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收治的102例拟行截趾术治疗的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低剂量组(51例)和高剂量组(51例),其中低剂量组患者于全身麻醉时静脉缓慢泵注0. 4μg/kg的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高剂量组患者于全身麻醉时静脉缓慢泵注0. 8μg/kg的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诱导麻醉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拔管后1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以及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诱导麻醉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拔管后10 min,两组患者MAP、HR及SpO_2对比,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为(14. 02±5. 87) min、拔管时间为(16. 55±5. 26) min,明显低于高剂量组患者的苏醒时间(18. 16±6.29) min、拔管时间(22. 73±6.84) min,两组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在截趾术中应用低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可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维持患者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 FTS)理念在急诊外伤性脾破裂围手术期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6例接受急诊手术的脾破裂患者随机分为FTS组( n=44)和对照组(传统方法处理,n=42)。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FTS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胃肠功能恢复早( t=6.527 P<0.05),住院天数少( t=2.847 P<0.05),住院费用低( t=3.208 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χ2=4.835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急诊外伤性脾破裂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可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腭帆成形术麻醉苏醒期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行腭帆成形术的OSAHS 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麻醉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对照组麻醉前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麻醉诱导及术中维持麻醉用药相同。观察两组麻醉诱导前(T1)、拔除气管导管前(T2)、拔管时(T3)、拔管后10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O2)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躁动评分等。结果:麻醉诱导前(T1)两组MAP、HR、SO2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麻醉恢复期(T2、T3、T4)观察组MAP、H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O2水平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躁动评分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用于腭帆成形术麻醉苏醒期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可有效预防患者苏醒期的躁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乳腺癌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及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拟全麻下行乳腺癌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25例患者。E组麻醉期间以50μg/(kg·min)的速度静脉注射艾司洛尔,维持至拔管;C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记录手术结束时以及拔管前后血压、心率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值、麻醉苏醒时间。结果 E组与C组比较,麻醉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舒张压和拔管后5 min的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注艾司洛尔可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减轻气管拔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外源性褪黑素(MT)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三组(n=10),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磷酸盐缓冲液(PBS)复苏组(S)、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褪黑素(MT)复苏组(L)。C组不建立休克模型,S组在休克复苏前静脉注射PBS 1 ml,L组在休克复苏前静脉注射褪黑素(MT)1 mg,休克复苏后观察240 min。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的变化,生化法检测血清ALT、AST含量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检测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两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MPO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L组大鼠肺组织MPO含量明显低于S组(P<0.05)。两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TNF-α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L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明显低于S组(P<0.05)。两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ALT及AST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L组大鼠血清ALT及AST含量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 MT能够减轻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所导致的大鼠肝、肺损伤,降低炎症反应,利于休克的复苏及脏器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羟考酮注射液对宫颈癌腹腔镜术后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常规组应用舒芬太尼注射液2.0μg/kg+1 000.0 ml生理盐水,3 ml/h匀速泵注;观察组应用舒芬太尼注射液1.0μg/kg+盐酸羟考酮注射液0.3 mg/kg+1 000.0 ml生理盐水,3 ml/h匀速泵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和复苏相关指标,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Ramsay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后15 min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复苏室时、拔管时、拔管后5 min,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在入复苏室时、拔管时、拔管后5 min时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拔管后15 min时,两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8/45),观察组为6.7%(3/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注射液在宫颈癌腹腔镜术后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患者苏醒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ARS)手段应用于膀胱全切围术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56例膀胱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EARS组(n=29)和传统组(n=27),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同时比较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围术期,EARS组的麻醉苏醒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优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上,EARS组术后疼痛及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低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肺部感染、切口愈合、胃肠道并发症、尿瘘、二次手术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传统组造口狭窄、对自己外观变化心理不耐受的情况发生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失禁、肾功能损害、尿路结石、泌尿系感染、性功能障等方面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膀胱全切围术期应用EARS方法管理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曾东  古军  何东江  陈余 《西南军医》2015,(2):136-138
目的观察丙帕他莫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90例ASA I~Ⅱ级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15 min,A组将盐酸丙帕他莫2g溶入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入;B组按照布托啡诺20μg/kg计算用量,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静脉滴入;C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 ml。观察并记录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采用视觉模拟镇痛评分法(VAS)评价三组患者术后1h、2h、4h、8h和24 h疼痛程度,同时观察嗜睡、烦躁、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与B组比较,A组和C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A组与C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患者在术后2h、4h、8h和24h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A组和C组术后嗜睡例数明显少于B组(P<0.05),三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烦躁、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帕他莫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显著的术后镇痛作用,且不影响患者的苏醒质量,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郭波  肖永忠  唐浩 《人民军医》2012,(8):725-726
目的:观察小剂量瑞芬太尼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LC手术12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观察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以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麻醉诱导,术中吸入七氟烷、静脉泵入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组于术后即刻一次性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和术后躁动发生率等。结果: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睁眼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超前镇痛可显著降低LC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且不影响苏醒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术麻醉对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行全麻下甲状腺手术患者65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瑞芬太尼组(D组)30例和瑞芬太尼组(R组)35例,R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维持麻醉,D组采用地佐辛+瑞芬太尼+丙泊酚维持麻醉,比较两组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副反应、拔管以后的镇静指标、苏醒质量以及各个时点伤口疼痛程度等指标;在手术后24h随访患者术中知晓及回忆围拔管期的不良反应。结果与R组相比,D组副反应明显下降,患者在拔管后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躁动和寒战的发生率显著下降,Ramsay评分为1级的病例数明显降低,在拔管后每个时点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两组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全麻手术围拔管期,瑞芬太尼复合地佐辛与单独使用瑞芬太尼相比,可提供更加平稳的血流动力学环境,减少苏醒阶段疼痛和躁动的发生率,且不会延长患者的苏醒和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高龄患者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01~2012-03年龄大于65岁、患有结直肠疾病、并行部分结肠或直肠切除的患者,采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FTS护理措施及传统护理方法。比较2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结果:FTS组与对照组的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FTS护理可以有效促进高龄患者结直肠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总并发症发生率,节省住院总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复合保暖措施对宫颈癌患者术中体温和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采用常规保温措施的48例宫颈癌手术患者,纳入A组,将医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采用复合保温措施的48例宫颈癌手术患者,纳入B组。两组均行子宫全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麻醉时、手术开始后60 min、手术结束时体温;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观察48 h,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前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开始后60 min、麻醉时、手术结束时体温均较A组高(P<0.05); B组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P<0.05)。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17低于A组总发生率16.67%(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采用复合保暖措施可维持术中体温稳定,减少手术出血量并缩短手术时间,利于降低术后不良反应风险,缩短术后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和不同麻醉方法(静脉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80例年龄>55岁、简易智能量表评分≥23分,拟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静脉麻醉组(V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C组)。其中V组患者随机分为V1组(术中BIS值维持在50~60)和V2组(术中BIS值维持在40~50);C组患者随机分为C1组(术中BIS值维持在50~60)和C2组(术中BIS值维持在40~50)。采用静吸复合或全凭静脉麻醉维持一定麻醉深度。术后第1、3、7天,分别利用简易智能量表判定患者是否有POCD。同时比较不同麻醉深度和不同麻醉方法对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的影响。结果各组相同时间点比较,简易智能量表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简易智能量表评分术后第1天与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7天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1、C1组相比,V2、C2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延长。结论不同麻醉方法与深度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POCD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维生素B1注射液对急性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急性腹膜炎全麻术后患者100例(均未使用镇痛泵)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术后均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及维生素C、维生素B6等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治疗组50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肌注,1 次/d;对照组未给予维生素B1而改用灭菌注射用水,比较两组患者的肠蠕动恢复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或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维生素B1注射液能促进急性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中丙泊酚和七氟烷的作用。方法将60例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丙泊酚麻醉组(1组)和七氟烷麻醉维持组(2组),每组30例,分别应用丙泊酚和七氟烷进行麻醉维持,观察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和麻醉深度,随访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围术期血压、心率均下降,麻醉深度满意,苏醒时间七氟烷组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2例出现在丙泊酚组。结论两组均能有效降压,控制心率,对麻醉深度影响相同,但是七氟烷在诱导后降压作用优于丙泊酚,能够缩短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