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WBC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00例细菌性肺炎和8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血中检测PCT、CRP和WBC,并与40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PCT、CRP和WBC水平高于正常人组P<0.01。结论测定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中PCT、CRP和WBC水平对细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患者疾病的治疗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罗云 《武警医学》2022,33(4):277-280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 hs-CRP)、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 WBC)、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在儿童细菌感染性肺炎的水平变化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03至2021-03武警江西总队医院收治的98例细菌感染性肺炎患儿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98例作为对照组。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评估病情,将试验组划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采集全部受试者血清,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各组间血清PCT、hs-CRP、WBC、IL-6、Hb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对连续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试验组PCT、hs-CRP、WBC、IL-6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PCT(μg/ml)表达(0.27±0.12)<轻症组(1.98±0.43)<重症组(2.04±0.45);对照组hs-CRP(mg/L)表达(5.64±2.37)<轻症组(21.27±9.13)<重症组(26.84±9.32);对照组WBC(×109/L)表达(10.46±2.95)<轻症组(23.05±3.79)<重症组(26.27±5.21);对照组IL-6(pg/L)表达(10.23±2.46)<轻症组(62.45±9.43)<重症组(96.43±12.03);重症组Hb(g/L)表达(123.43±14.85)<轻症组(126.58±16.53)<对照组(135.24±14.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hs-CRP、WBC、IL-6与患儿患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的r值分别为0.085、0.910、0.941、0.957、-0.738。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CT、hs-CRP、WBC、IL-6、Hb是影响细菌感染性肺炎患儿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PCT、hs-CRP、WBC、IL-6、Hb与细菌感染性肺炎患儿的病情严重情况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可为判断患儿早期细菌感染性肺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改良式翻身护理对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肺部感染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长沙医学院附属株洲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5例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与对照组(17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改良式翻身法予以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左右侧卧位交替翻身法予以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治疗前与治疗第3、5、7、14天时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白细胞(WBC)计数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为(7.35±1.38)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8.88±1.8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85,P=0.020)。治疗第3天,两组患者PCT水平、CRP水平、WBC计数及CPIS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25、0.171、0.957、0.595,P=0.065、0.866、0.348、0.557);治疗第5天,治疗组患者除WBC计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t=1.063,P=0.298)外,PCT水平、CRP水平及CPI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35、2.145、2.231,P=0.042、0.042、0.035);治疗第7天,治疗组患者除PCT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t=0.729,P=0.472)外,CRP水平、WBC计数及CPI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85、2.222、2.067,P=0.031、0.035、0.049);治疗第14天,治疗组患者除CPI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82,P=0.047)外,PCT水平、CRP水平及WBC计数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t=0.454、0.965、1.844,P=0.654、0.343、0.077)。结论与左右侧卧位交替翻身护理相比,改良式翻身护理可有效减轻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肺部感染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进肺部感染痊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血流感染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1日—2017年2月28日期间就诊于西安市第一医院210例患者同时送检血液培养和PCT检测、血细胞分析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检测的结果。以血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PCT、CRP水平及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计数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同时分别比较PCT、CRP、WBC、NEU水平及阳性率在血培养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n=39)与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组(n=30)之间的差异。结果 PCT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772)及约登指数(0.48)均高于CRP、WBC及NEU;血培养阳性组PCT、CRP、WBC、NEU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患者(P<0.05),而2组间PCT、WBC、NEU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间PCT、CRP、WBC及NEU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8,P=0.514,P=1.000,P=0.586)。结论 血清PCT检测对血培养结果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联合CRP、WBC、NEU等指标可以辅助早期诊断血流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01医院收治的61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31)与重症组(n=30),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3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组。分别于入院即时、入院后第1、3、5、7天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CRP及PCT水平,并比较3组入院不同时刻甘油三酯、CRP及PCT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入院即时,轻症组、重症组患者PCT、CRP、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且重症组上述指标均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重症组患者入院第1、3、5、7天甘油三酯、CR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且重症组各时间点的甘油三酯、CRP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者胸腔积液、器官障碍发生率均高于轻症组,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多于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甘油三酯、CRP能够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作出反应,可作为预后评价指标,同时能检测患者是否存在合并感染,进行早期合理预防,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细菌、病毒、支原体所致轻、重症肺炎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1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180例细菌性、病毒性及支原体肺炎(各60例,其中重症肺炎62例,轻症肺炎118例)急性期和恢复期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宽度(PDW)的变化,并与5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三组肺炎患儿血小板参数均高于对照组,细菌性肺炎组患儿血小板参数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P<0.01);急性期重症肺炎患儿血小板参数明显高于轻症肺炎者(P<0.01),且两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恢复期重症及轻症肺炎患儿血小板参数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肺炎患儿血小板数量及功能状态通常异常,以细菌性肺炎更易于发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可作为肺炎严重程度及病情变化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112例重症监护病房(ICU)细菌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并以110例ICU非细菌感染性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清PCT和CRP结果。结果①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感染组的PCT检测阳性率为94.6%,高于对照组(16.4%)(P〈0.05) ②感染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感染组的CRP检测阳性率为31.3%,高于对照组(28.2%),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③PCT检测对细菌感染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RP检测结果,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T对于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较CRP敏感,监测血清PCT水平可以作为严重细菌感染的特异性监测指标,对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玉国  赵俊月  赵红丽 《武警医学》2012,23(9):782-783,786
目的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在不同类型小儿肺炎的变化情况及CRP、自细胞联合检测对小儿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758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肺炎确诊类型分为细菌组212例、病毒组287例及支原体组259例,并以142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研究各组别CRP、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检测情况及肺炎患儿CRP在病程的变化情况。结果4组CRP血清水平、白细胞计数、LYMPH、NEUT各指标经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异常率、白细胞异常率经卡方检验分析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肺炎患儿CRP血清水平细菌组恢复期下降比较快,病毒组无明显变化。结论CRP、白细胞联合检测在肺炎早期诊断、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防止耐药菌群的产生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艳军  雷海云  张小丽 《武警医学》2016,27(12):1218-1220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价值。方法 实验组选取96例武警兵团指挥部医院普外科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小儿患者,对照组选取同一时期来院体检的56名健康儿童,分别检测2组患者血清CRP、PCT、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并对实验组CRP和PCT的特异性、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血清CRP(27.73±6.77)mg/L、PCT(1.78±0.86)μg/L、NEUT%(80.63±10.35)%及WBC(14.20±3.21)×109/L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7±1.36 )mg/L、(0.43±0.76)μg/L、 (63.45±7.3)%、(9.07±3.59)×109/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分型不同的阑尾炎组间血清CRP和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清CRP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5%、71.9%,PCT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5.4%、90.6%,二者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特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血清CRP、PCT含量检测对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尤其是PCT水平对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适合作为判断阑尾炎程度的辅助性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刘媛媛  郑天亮  韩忠学  周婷 《武警医学》2015,26(12):1213-1215
 目的 探讨对烧伤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尿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01至2013-12在我院烧伤科住院的烧伤患者123例,依据烧伤程度将其分为轻、中、重度烧伤组,每组41例,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者4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一般体征(体温、心率、呼吸)、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PCT和KIM-1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轻中重度烧伤组体温、心率、呼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水平轻中重度烧伤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2.7、12.7±3.3、17.9±5.6,P<0.05),但轻与中度烧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烧伤组与轻中度烧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轻中重度烧伤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3组烧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N测定只有重度烧伤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水平中重度烧伤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比较,烧伤组的PCT、KIM-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烧伤组间比较(轻中、中重、轻重度),PCT、KIM-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和尿肾损伤分子1可用于烧伤患者不同程度的检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水平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北京市回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60例作为重症组,同期非重症肺部感染患者60例作为非重症组,同期健康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120例感染患者均治愈出院)。测定3组研究对象入院时及治疗后治愈时PCT水平、白细胞计数以及体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重症组PCT水平为(5.97±1.03)ng/ml,显著高于非重症组(1.54±0.26)ng/ml、对照组(0.11±0.05)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非重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后,3组患者PCT浓度、体温、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与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重症肺部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52名肺炎患儿,分为支原体肺炎组(n=43),细菌性肺炎(n=50),混合感染组(n=59).3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菌性肺炎患儿、混合感染肺炎患儿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小儿肺炎中存在不同程度升高.D-二聚体可作为肺炎患儿血液高凝状态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笔者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骨盆髋臼骨折手术患者18例,依据有无感染性并发症分为正常组14例(N组)及并发症组4例(C组),分别测定术前1d,术后即时,术后1、2、4、7d的IL-6、CRP、PCT以及体温、心率、呼吸、白细胞计数(WBC)。结果 (1)N组患者围手术期体温、呼吸、心率及白细胞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C组患者围手术期体温、呼吸、心率变化不明显,WBC计数呈逐渐上升趋势。(2)N组患者IL-6水平术后即出现升高(较术前P0.05),术后1d时IL-6水平升高最为明显(P0.01);CRP水平术后即时与术前水平无显著差异,术后1d时CRP水平高于术前(P0.05),在术后2d时CRP水平升高最为明显(P0.01);PCT水平在术后均与术前水平无显著差异。C组2例患者术后早期IL-6、CRP、PCT水平变化趋势与N组相似,但三者均在术后7d再次出现显著升高。结论围手术期监测患者IL-6、CRP、PCT水平变化,有助于评估患者术后机体炎症反应状态、判断有无术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S-ChE)、C反应蛋白(CRP)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2018年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干部科接受治疗的200例肺部感染患者纳入B组,选取同期体检的无肺部感染的健康老年体检者200例纳入A组。根据临床肺部感染(CPIS)评分将B组患者分为评分>6分组(n=128)与评分≤6分组(n=72)两个亚组。根据治疗后30 d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B组患者分为好转组(n=159)与死亡组(n=41)两个亚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S-ChE、CRP水平。根据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血清S-ChE、CRP水平与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血清S-ChE、CRP及S-ChE联合CRP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 B组血清S-ChE水平明显低于A组,CRP水平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6分组血清S-ChE水平明显高于评分>6分组,CRP水平明显低于评分>6分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血清S-ChE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CRP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ChE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血清S-ChE水平明显降低,CRP水平明显升高,其对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均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田耕  王侠 《武警医学》2020,31(1):26-29
 目的 探讨炎性指标在确诊感染性疾病的发热待查(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患者中的变化,为鉴别感染性疾病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6-01至2018-0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以FUO入院,确诊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结核感染、布氏杆菌病、细菌性心内膜炎、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等)和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一般状况、发热持续时间,以及患者入院首次检测的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等指标水平。结果 共收集FUO患者300例,其中确诊感染性疾病患者64例(21.3%)。64例中,病毒感染13例,细菌感染39例(结核感染11例,布氏杆菌病6例,细菌性心内膜炎12例,肺部或泌尿道感染10例),真菌感染12例。ESR水平在细菌感染[(62.6±33.3)mm/h]与真菌感染[(26.6±32.0)mm/h]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CRP在病毒感染[(32.1±31.7)mg/L]与细菌感染[(54.8±43.0)mg/L]、细菌感染[(54.8±43.0)mg/L]与真菌感染[(17.2±20.2)mg/L]患者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WBC和PCT水平在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及真菌感染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细菌感染疾病患者中,WBC、ESR、CRP及PCT等均无统计学差异。通过ROC曲线计算,CRP在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灵敏度为77.1%,阈值为84.5mg/L;ESR在鉴别细菌感染及真菌的灵敏度为84.4%,阈值为45 mm/h。结论 CRP与ESR水平在FUO患者鉴别不同感染具有一定临床意义,WBC水平意义不大,PCT水平需谨慎解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儿童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特征的鉴别诊断应用。方法 选取40例细菌性肺炎患儿作为细菌性肺炎组和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支原体肺炎组,对比分析两种肺炎的CT影像特征。结果 细菌性肺炎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胸痛、咳痰;支原体肺炎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刺激性干咳;两组胸痛、咳痰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多肺叶分布概率、肺下叶分布概率高于细菌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部位分布概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CT影像特征以肺实变(72.50%)和空气支气管征(52.50%)为主,且胸腔积液(50.00%)较为多见,与支原体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CT影像特征以磨玻璃影(92.50%)、支气管管壁增厚(75.00%)以及铺路石征(22.50%)为主,与细菌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CT征象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和病变部位、CT影像特征均有明显的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定量检测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50例CAP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PCT定量检测.免疫胶乳比浊法对其CRP进行检测并采集静脉血进行白细胞计数,分别计算其诊断CAP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根据CAP患者的转归,将其分为死亡组与好转组,比较患者人院第1、4、7d血清PCT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血清PCT、CRP及全血WBC水平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CAP的灵敏度上,PCT(0.93)与CRP(0.87)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0.93)与WBC(0.67)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诊断CAP的特异性上,PCT(0.96)与CRP(0.88)和WBC(0.92)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1、4、7d血清PCT水平与好转组比较,其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PCT定量检测是诊断CAP灵敏度、特异性均较好的指标,且血清PCT浓度高低对患者的预后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重症医学科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耐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0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法国梅里埃的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患者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组(n=30)与非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组(n=120),再将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组患者分为多重耐药组(n=16)、广泛耐药组(n=9)及全耐药组(n=5)。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PCT、hs-CRP水平,并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血清PCT、hs-CRP水平与重症医学科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耐药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均高于非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组内多重耐药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低于广泛耐药组、全耐药组,广泛耐药组血清PCT、hs-CRP水平低于全耐药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T、hs-CRP水平与重症医学科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耐药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8、0.94,P<0.05))。结论血清PCT、hs-CRP水平与重症医学科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耐药程度呈正相关,通过对血清PCT、hs-CRP水平进行检测,有助于早期预测重症医学科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免疫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免疫指标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将40例KD患儿分为MP感染组16例和非MP感染组24例。比较两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血清免疫球蛋白(Ig)、补体、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冠状动脉病变(CAD)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MP感染组hs-CRP、PCT、IgG、C_3、CD4~+/CD8~+、CD19~+水平及CAD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MP感染组(P<0.01),而CD8~+水平显著低于非MP感染组(P<0.01)。结论 KD合并MP感染患儿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更为严重,炎症反应更为强烈,并发CAD的概率更大,临床需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OXiris-内毒素吸附技术治疗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河北燕达医院收治的13例采用OXiris-内毒素吸附技术治疗的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乳酸水平、降钙素原(PCT)水平、尿量及全身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系统(sofa)评分。结果治疗后24、48、72 h,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去甲肾上腺素(NE)用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患者的乳酸、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48、72 h的降钙素原(PCT)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Xiris-内毒素吸附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乳酸水平与感染指标,改善器官功能,在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