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横纹肌样脑膜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性横纹肌样瘤由Beckwith和Palmer在 1978年首次提出〔1〕。他们描述了发生于儿童肾脏中虽具有横纹肌母细胞特征 ,但又没有横纹肌分化的一类肿瘤。此后 ,在肾外许多部位都有类似图像肿瘤发生的报道 ,如胃、肠〔2〕、肝、骨盆〔3〕、前列腺、会阴〔4〕、软组织等。1991年Kepes等首次指出在脑膜瘤中发现具有横纹肌样特征的细胞〔4〕。 1998年Kepes等首次报道了 4例具有横纹肌样特征的脑膜瘤〔4〕。同年 12月 ,AriePerry等〔5〕首次明确提出了“横纹肌样脑膜瘤”这一概念 ,并强调其较高的侵袭性。据查国内目…  相似文献   

2.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病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肺腺癌正越来越常见 ,在某些地区已成为最常见的类型〔1,2〕。细支气管肺泡癌为腺癌的特殊类型 ,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 ,文献报道占肺癌的 1%~9% ,且呈逐渐增加趋势。1 定义细支气管肺泡癌 (bronchioloalveolarcarcinoma ,BAC) ,是发生于细支气管黏膜上皮和肺泡上皮的一种特殊型肺癌。196 0年Liebow〔3〕将其定义为“肺周边部肉眼无法辨认的支气管发生的高分化腺癌 ,主要经气道和淋巴道在肺内播散 ,远端气道壁作为肿瘤细胞的支架”。按WHO的标准 ,定义为肺腺癌的一个亚型 ,肿瘤…  相似文献   

3.
垂体腺瘤组织压片、切片及电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体腺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病率很高的肿瘤〔1~3〕,是列胶质瘤、脑膜瘤及神经鞘瘤之后的第4位常见颅内肿瘤,有关该肿瘤组织学结构特点有较多文章描述,而运用组织压片细胞学方法观察该肿瘤的特点却很少见。我们曾经运用组织压片方法检查116例脑肿瘤〔4〕,肿瘤类...  相似文献   

4.
髓母细胞瘤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回顾及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髓母细胞瘤是发生于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 ,占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 10 %~ 2 0 % ,其发病高峰在 7岁左右。据统计 ,在 15岁以下的儿童中 ,年发病率为 0 5 / 10 0 0 0 0 〔1〕。少于 30 %的髓母细胞瘤发生于成人 ,并多见于 2 1~ 40岁年龄组〔2〕。在组织学上 ,髓母细胞瘤为WHOⅣ级〔3〕。典型髓母细胞瘤占大多数 ,镜下由致密成群、核染色质丰富并缺乏胞质的肿瘤细胞所组成。有时还可见假菊形团及假栅栏状结构(图 1)。较易找到核分裂象及凋亡小体 ,而大片坏死并不常见。促结缔组织生成型占所有髓母细胞瘤的 10 %~ 12 % ,肿瘤细胞被…  相似文献   

5.
脑膜瘤是较为常见的、发生于脑膜部位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脑膜瘤的组织学类型比较多,近年来有文献报道了一种新的脑膜瘤类型.称为"副神经节细胞瘤样脑膜瘤",目前对该种脑膜瘤是否是一种新的类型还有争议[1].我们在外检工作中遇到4例,为了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报道如下,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6.
段新民 《医学信息》2000,13(4):200-201
肺气肿是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的一种类型。其治疗措施包括 :内科保守治疗、肺功能锻炼和肺移植 ,前两者疗效不佳 ,后者国外大量开展 ,并取得一定的疗效 ,但肺供体来源有限 ,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肺减容手术 (L VRS)作为替代肺移植的手段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 0 ,1 1〕1 历史背景1945年 ,Nissen首次报导局部切除肺大泡组织 ,术后症状明显改善〔1〕。 1975年 Brantigan倡导切除肺周围肺气肿组织的手术方式 〔2〕,经后外侧切口 ,连续楔形切除可疑肺气肿最严重的部位 (约占肺容积的 2 0 %~ 30 % ) ,其认为 :通过减少肺容积可增…  相似文献   

7.
中枢神经系统间叶软骨肉瘤是非常罕见的恶性肿瘤,占原发颅内肿瘤的0.16%[1]。颅内间叶软骨肉瘤最早由Dahlin和Henderson于1962年报道[2]。肿瘤通常附着于硬膜,影像学上易与脑膜瘤(脊膜瘤)和血管周细胞瘤混淆[3]。现报道2例骨外硬膜原发性间叶软骨肉瘤,1例发生于颅内左侧颞枕部,1例发生于T1~2水平椎管内硬膜下。探讨该肿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8.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12例来自我院 1997年 3月至 2 0 0 2年 9月门诊或住院的患者。前列腺增生患者共 6 9例 ,均有夜尿增多、尿频、尿急、尿末滴沥、排尿费力或困难、尿不尽等不同程度临床症状 ,病程 5~ 35年不等。经肛门指检 ,其中 5 5例〔年龄 38~ 80岁 ,平均 (5 9.4 5±7.76 )岁〕前列腺增大明显 ;另 14例〔年龄 4 4~ 71岁 ,平均 (5 4.79± 6 .4 0 )岁〕前列腺大小基本正常 ,拟诊前列腺纤维化 (后经超声引导下会阴部穿刺活检证实 )。 4 3例正常对照组病例〔年龄 2 5~ 5 9岁 ,平均(4 0 .87± 8.31)岁〕随机选取无前列腺疾病自…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调查中 ,发现近几年肺癌的死亡率上升最快 ,其中肺腺癌的发生有升高趋势〔1〕。西方国家的研究也发现肺腺癌尤其周围型腺癌的发生率增高 ,而鳞癌相对减少。肺腺癌的主要类型一直是周围型〔2〕。周围型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不同于其它类型包括支气管来源的腺癌。对其确切的细胞来源和可能的癌前病变的认识仍然有争议。细支气管肺泡癌 (bronchioloalveolarcarci noma ,BAC)是周围型腺癌中最多见的类型 ,是一类细胞分化较好且沿着肺泡隔生长的腺癌。 1988年Miller等〔3〕提出…  相似文献   

10.
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内正常菌群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微生态体系 ,其“平衡失调”与人的疾病状态密切相关〔1〕。据报道肝硬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2〕。而慢性肝炎患者的肠道菌群状态及其在肝硬化后的变化情况 ,迄今国内外鲜有报道。为此 ,我们做了以下工作。1 材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于 1996年 8月至 1997年 5月期间随机选择我院住院患者 5 0例 ,其中男 46例 ,女 4例 ,年龄 17~ 5 2岁。按诊断标准〔3〕 分成 5组 :慢性肝炎轻度组、慢性肝炎中度组、慢性肝炎重度组、慢性重型肝炎组和肝炎后肝硬化组 ,每组均为 10例。选健康…  相似文献   

11.
吸烟相关性肺间质纤维化是吸烟引起的间质性肺疾病, 相关病例报道较少。现报道1例发生于62岁男性的吸烟相关性肺间质纤维化。CT显示胸膜下呈过度充气改变, 可见薄壁囊肿。病灶镜下可见肺泡间隔明显增宽, 增宽的肺泡间隔由致密透明样变的胶原组成, 其内相对无细胞成分。病变主要分布于胸膜下肺实质内, 深部肺实质中病变具有小叶中心性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作者报道5例罕见的肺原发性良性间质肿瘤,被认为发生于肺的血管母细胞瘤样透明细胞间质肿瘤。女性4例,男性1例,年龄39~52岁,平均45. 5岁。患者出现咳嗽、胸痛或呼吸困难等非特异性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无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病史,影像学显示肺内有肿瘤。5例均行肺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肺尖帽 (PAC)是一种独特的未确认型局限性肺纤维化。病变见于肺叶尖部 ,肺上叶常见。 2 0世纪初期该病变大部分被描述为陈旧性肺结核 ,作者报道 13例PAC ,所有病例均拟诊肺癌并经手术切除。男 8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6 5 6岁(5 1~ 91岁 )。大多数病例无症状 ,在常规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 ,个别主诉咯血。所有患者均吸烟。左上叶 7例 ,右上叶 4例 ,左右下叶上段各 1例。所有患者随访均健在 (平均随访 2 4年 ;范围 0 3~ 4 1年 )。影像学检查 :胸片和CT扫描证实 ,所有病例均显示以胸膜为基底的锥形实质性肿块伴胸膜肥厚 ,大小 0 7…  相似文献   

14.
肠道内正常菌群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微生态体系,其“平衡失调”与人的疾病状态密切相关〔1〕。据报道肝硬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2〕。而慢性肝炎患者的肠道菌群状态及其在肝硬化后的变化情况,迄今国内外鲜有报道。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1996年8月至1997年5月期间随机选择我院住院患者50例,其中男46例,女4例,年龄17~52岁。按诊断标准〔3〕分成5组:慢性肝炎轻度组、慢性肝炎中度组、慢性肝炎重度组、慢性重型肝炎组和肝炎后肝硬化组,每组均为10例。选健康成人10例为对照组,年龄18~45岁,经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肝功能试验证明未患过肝炎  相似文献   

15.
脑脊膜黑色素细胞瘤为中枢神经系统 (CNS)非常罕见的相对良性的肿瘤 ,其发病率是CNS肿瘤的 0 .0 6 %~1% [1] 。以往大多数病例作为恶性黑色素瘤、黑色素性脑膜瘤及黑色素性神经鞘瘤被报道[2 ,3 ] 。CNS不同的黑色素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是不相同的 ,因此作出正确的病理诊断尤为重要。作者报道 2例椎管内软脊膜黑色素细胞瘤 ,占我院同期CNS肿瘤的 0 .0 5 %。一、病例资料例 1 女 ,14岁。因四肢乏力 ,行走不稳 ,双手持物困难5个月 ,进行性加重于 1999年 7月 14日入院。体检 :感觉平面障碍位于T1平面 ,双侧上下肢肌力Ⅳ级。…  相似文献   

16.
肺原发性脑膜瘤(primary intrapulmonary meningioma)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常在胸部X线检查时无意中发现.Kemnitz等[1]于1982年首次描述,迄今已有20余例报道,国内报道较少,我院曾诊治1例,本文结合文献对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骨原发性平滑肌肉瘤比较少见 ,自Evans196 5年首先报道 1例发生于左胫骨上端的平滑肌肉瘤以来 ,国内外共报道百余例 ,由于骨平滑肌肉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影像学诊断定性也困难 ,加之发病率较低 ,人们对其认识还不够深刻 ,作者参阅有关文献及自己的研究 ,对其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发病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免疫组化以及电镜在其诊断上的意义、治疗原则和预后综述如下。1 临床特征骨原发性平滑肌肉瘤多见于中老年 ,高峰年龄 6 0~ 70岁。关于发病率 ,因案例数较少 ,各家报道不一〔1~ 3〕,作者研究发现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临床症…  相似文献   

18.
肺原发性脑膜瘤(primary intrapulmonary meningioma)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常在胸部X线检查时无意中发现。Kemnitz等于1982年首次描述,迄今已有20余例报道,国内报道较少,我院曾诊治1例,本文结合文献对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小肺脑膜上皮样结节(minute pulmonary meningothelial-like nodules, MPMN)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MPMN的临床影像学特点、组织形态学表现,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AE1/AE3)、vimentin、TTF-1、CD56、Syn、CgA、ER、PR、EMA标志物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6例MPMN中男性9例,女性27例,男女比为1∶3。患者年龄40~78岁,中位年龄60岁。26例(72.2%,26/36)与肺腺癌伴发,5例(13.9%,5/36)与肺良性病变伴发,5例(13.9%,5/36)无伴发病变。30例(83.3%,30/36)见单个MPMN,6例(16.7%,6/36)见2~3个MPMN,36例合计44个MPMN。84.1%(37/44)的病灶直径0.3~3 mm,CT检查未发现微小病灶,术后病理偶然发现;15.9%(7/44)的病灶直径4~5 mm,CT表现为磨玻璃结节。显微镜下形态与上皮型脑膜瘤细胞相似,呈巢状或漩涡状排列,细胞上皮样,边界不清呈合体样。核卵圆形,核仁不明显,未见核分裂象。胞质丰富,嗜酸性。免疫表型:PR、EMA、vimentin阳性率为100%(22/22),CD56阳性率为81.8%(18/22)。结论 MPMN多见于中老年女性,病灶直径0.3~5 mm,病变微小CT检查难以发现,多为术后偶然发现。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与上皮型脑膜瘤相似;免疫组化标记PR、EMA、CD56阳性支持诊断。  相似文献   

20.
<正> 目的:报道5例全鞍型脑膜瘤手术治疗的方法与结果.方法:5例病人中女4例男1例,年龄33岁~45岁,平均37.8岁.全部病例均有视力下降和头痛,双侧视力障碍率100%,其中一例左眼仅余眼前指数,其余视力为0.5~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