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替牙期未萌尖牙、前磨牙宽度和预测方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建军  丁寅  王琪  任军  尚磊 《口腔医学》2007,27(4):196-198
目的优化选择针对未萌尖牙、前磨牙宽度预测的基牙组合。方法取正畸科初诊患者的研究模型,按一定标准随机选出恒牙列模型180副,利用电子游标卡尺(精度0.01 mm)测量牙冠近远中径,并对测量值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得到了与未萌尖牙、前磨牙宽度相关度较高的基牙组合,即,上颌第一磨牙和上、下颌中切牙联合;此组合与上、下颌预测牙的相关度分别为0.753和0.83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此为基础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预测上、下颌尖牙、前磨牙宽度之和的回归方程。结论建立了一组适合中国北方地区替牙期儿童未萌尖牙、前磨牙宽度的预测方程:男性Y=0.64X+6.89(上颌),Y=0.79X+2.45(下颌);女性Y=0.64X+6.86(上颌),Y=0.72X+3.90(下颌)(Y代表一侧未萌尖牙、前磨牙近远中宽度和,X代表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及上、下颌中切牙的近远中宽度和的一半)。  相似文献   

2.
谢静忠  詹杭 《口腔医学》2010,30(6):379-380
目的 建立预测尖牙和前磨牙宽度和的多元回归方程。方法 测量180例青少年牙齿的近远中宽度,将替牙期已萌的牙齿分成5组,以上下颌的尖牙与前磨牙宽度之和为应变量(Y),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比较Moyers预测法(75%水平)、Tanaka&Johnston预测法和本预测法的相关系数及95%区间。结果 本预测法的相关系数高于其余2种方法,95%区间也最窄。结论 本预测法是一种较科学的预测替牙期未萌牙齿宽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牙弓宽度在人一生中的变化是口腔正畸工作者非常关心的一个课题,它对于错(牙合)治疗计划的制定和治疗效果的维持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试验对象分两组,一组从出生后6周到2岁,男28人,女33人;另一组从3岁到45岁,男15人,女15人。上、下颌牙弓宽度分别由两个人测量,精确到0.5mm。通过对牙弓宽度的纵向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从出生后6周到2岁,乳牙完全萌出前,上、下颌牙弓前段、后段宽度均有明显增加。②从3岁到13岁,上、下颌牙弓尖牙间宽度及磨牙间宽度均有显著增加,恒牙完全萌出后,牙弓宽度只有轻度增加,而且主要表现在尖牙间宽度。③下颌尖牙间宽度一般是在4个下颌切牙萌出后8岁时确定的。恒牙萌出后到45  相似文献   

4.
张良 《口腔医学》2012,32(8):479-481
目的 分析牙列拥挤患者不拔牙与拔牙的MBT矫治对牙弓宽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正畸科2008—2011年MBT矫治器治疗的牙列拥挤患者40例。其中轻中度牙列拥挤患者20例,使用MBT矫治器进行不拔牙正畸;中重度牙列拥挤患者20例,使用MBT矫治器进行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的拔牙正畸。测量术前术后石膏模型的牙弓宽度,对矫治前后不拔牙组和拔牙组的测量数据分别进行组内、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 矫治前后不拔牙组:上颌尖牙间宽度增大,上下颌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间宽度增大,有统计学意义;拔牙组:上颌尖牙间宽度增大,上下颌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间宽度变小,有统计学意义。矫治前2组上下颌尖牙、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相近,无统计学差异;矫治后不拔牙组上下颌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大于拔牙组,有统计学意义,2组上下颌尖牙间牙弓宽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拔牙矫治牙弓宽度变化与拥挤部位、拥挤程度有关,拔牙矫治牙弓宽度变化主要与牙齿移动方向有关。拔牙矫治后尖牙间宽度不会减小。  相似文献   

5.
拔牙矫治对牙弓宽度及基骨宽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拔牙矫治对牙弓宽度和基骨宽度的影响。方法 :在 2 0例AngleⅡ1拔牙病例矫治前后的石膏模型上 ,测量上下颌的牙弓长度、尖牙间牙弓宽度、第二前磨牙间牙弓宽度、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以及相应的基骨宽度 ,测量结果数据用SPSS 10 .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上颌矫治后尖牙间牙弓宽度和基骨宽度明显增加 (P <0 .0 1) ,前磨牙间牙弓宽度和基骨宽度明显减小 (P <0 .0 1)。下颌矫治后尖牙间牙弓宽度不变而基骨宽度增加 (P <0 .0 5) ,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不变而基骨宽度减小 (P <0 .0 1) ,前磨牙间牙弓宽度和基骨宽度均减小 (P <0 .0 1)。上下颌牙弓长度均减小 (P <0 .0 1)。结论 :牙弓越向远中移动 ,其牙弓宽度增大 ,越向近中移动 ,牙弓宽度减小 ,相应的基骨宽度也发生同样的变化。牙齿的转矩移动 ,会引起基骨宽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拔牙与不拔牙矫正治疗对牙弓宽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雪梅  吴军 《口腔医学》2005,25(4):232-233
目的比较拔牙与不拔牙矫正治疗对牙弓宽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5例拔除第一或第二前磨牙的正畸患者,25例未拔牙的正畸患者,测量治疗前后的牙颌模型,记录上、下颌牙弓宽度,其中包括尖牙间、前磨牙间及磨牙间宽度,比较拔牙与不拔牙矫正治疗对牙弓宽度的影响。结果上、下颌尖牙牙弓宽度的比较中,拔牙组比不拔牙组大,上颌大1.79mm,下颌大1.95mm,(P<0.01)。磨牙区牙弓宽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拔牙治疗不会导致尖牙区宽度的减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与比较偏颌伴反(牙合)畸形矫治前后的牙弓形态变化.方法:选择偏颌伴反(牙合)畸形病例9例,制取矫治前后石膏模型.将模型平行于基准平面扫描到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测量软件测量上下颌尖牙、前磨牙和磨牙牙尖的纵横坐标值,分析牙弓矢向和横向的对称性、上下牙弓的协调性.采用SPSS 1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前上颌尖牙和第一前磨牙距腭中缝的距离偏向侧大于偏离侧(p<0.05),下颌从尖牙到第二磨牙偏向侧距中线的距离小于偏离侧(p<0.05);上颌尖牙和第一前磨牙的牙弓宽度比率较矫治后小(P<0.05),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的牙弓宽度比率矫治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颌偏向侧和偏离侧牙齿的矢向位置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牙齿在矢状方向第一磨牙偏向侧大于偏离侧(p<0.05).结论:偏颌畸形患者上牙弓前部较下牙弓前部窄,矫治易先扩大上颌牙弓,使得矫治后上下牙弓宽度比例协调.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在混合牙列早期进行正畸治疗有一个逐渐增加的趋势。对于正畸医生来说,要想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计划,必须对待萌尖牙、双尖牙近远中径进行准确的预测,对牙齿大小与牙弓长度的关系进行精确的分析。 早在1897年,Black已就此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根据牙齿平均近远中宽度来预测待萌尖牙和双尖牙的宽度。由于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通过被动舌弓维持牙弓长度而矫治替牙期到恒牙期切牙拥挤的有效率,并计量治疗前后牙弓长度变化。实验选择107名切牙拥挤的混合牙列患者(平均年龄8.6岁)使用下颌被动舌弓,于混合牙列期及恒牙列早期分别计量牙弓长度、尖牙间宽度、双尖牙间宽度、磨牙间宽度、牙弓周长、牙弓大小、拥挤度和剩余间隙。被动舌弓(即死舌弓)以0.036″不锈钢丝弯制而成,舌弓前部与下颌恒切牙舌面接触,二侧末端与第一恒磨牙带环舌面相焊接。实验结果显示:(1)拥挤度的改变:107名患者替牙期切牙拥挤平均4.85mm,73名(占68%)替牙完成后无拥挤或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与比较偏颌伴反[牙合]畸形矫治前后的牙弓形态变化。方法:选择偏颌伴反[牙合]畸形病例9例,制取矫治前后石膏模型。将模型平行于基准平面扫描到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测量软件测量上下颌尖牙、前磨牙和磨牙牙尖的纵横坐标值,分析牙弓矢向和横向的对称性、上下牙弓的协调性。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前上颌尖牙和第一前磨牙距腭中缝的距离偏向侧大于偏离侧(p〈0.05),下颌从尖牙到第二磨牙偏向侧距中线的距离小于偏离侧(p〈0.05);上颌尖牙和第一前磨牙的牙弓宽度比率较矫治后小(p〈0.05),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的牙弓宽度比率矫治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颌偏向侧和偏离侧牙齿的矢向位置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牙齿在矢状方向第一磨牙偏向侧大于偏离侧(p〈0.05)。结论:偏颌畸形患者上牙弓前部较下牙弓前部窄,矫治易先扩大上颌牙弓,使得矫治后上下牙弓宽度比例协调。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助萌装置在闭合牵引助萌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埋伏牙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对牙弓形态、功能以及美观影响较大。作者在闭合牵引助萌术中应用一种自行设计的新型助萌装置,对23颗埋伏牙进行牵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3颗埋伏牙,包括上颌切牙9颗,上颌尖牙4颗,下颌尖牙1颗,上颌前磨牙4颗,下颌前磨牙5颗,均无自行萌出的可能。1.2治疗方法1.2.1助萌装置根据测定的距离,使用0.41mm不锈钢丝弯制成连续的小圈,小圈直径尽量小以避免刺激唇、颊黏膜,用结扎丝将其与切牙托槽或双翼舌扣结扎(图1)。图1不锈钢链连接于正畸附件1.2.2使用方法在闭合牵引助萌术过程中黏结助萌装置,…  相似文献   

12.
100例正畸矫治后复发患者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段义峰  熊莉  冯莉  许少平 《口腔医学》2005,25(3):156-157
目的预测矫治后牙弓形态和牙齿位置的稳定性。方法对100例正畸患者分别于矫治前、矫治结束、矫治后4年及9年取牙齿模型,测量牙弓长度、宽度、翼长、切牙拥挤度、切牙关系。结果对照分析表明上下颌牙弓随年龄增长而变短、变窄;上切牙拥挤矫治效果较下切牙好。结论尽管正畸患者矫治后有一定复发,但是95%的患者正畸治疗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3.
偏颌畸形患者的牙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偏颌畸形患者的牙弓特征,为临床矫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三维坐标测量仪在20例偏颌 畸形患者(试验组)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牙模型上测量上下颌尖牙、前磨牙和磨牙牙尖的三维坐标值,分 析牙弓矢向和横向的对称性、上下牙弓的协调性和牙齿倾斜度,采用SAS 6·03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试验组上 颌尖牙和第一前磨牙距腭中缝的距离偏向侧大于偏离侧(P<0·05),下颌从尖牙到第二磨牙偏向侧距中线的距离 小于偏离侧(P<0·05);上颌尖牙和第一前磨牙的牙弓宽度比率较对照组小(P<0·05),而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 磨牙的牙弓宽度比率与正常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颌后牙偏向侧颊向倾斜度大于偏离侧,下颌后牙偏向侧 舌向倾斜度大于偏离侧(P<0·05);上颌偏向侧和偏离侧牙齿的矢向位置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偏颌畸 形患者上牙弓前部窄于下牙弓,上颌牙齿矢向位置无差别,而上下颌两侧后牙颊舌向倾斜度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未萌双尖牙和尖牙牙冠宽度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游标卡尺测量青少年口腔模型100副,用直线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建立了未萌双尖牙和尖牙牙冠宽度与同颌切牙牙冠宽度之和的直线回归方程。本方程与Moyers表预测的准确性无明显差异,但本方程所得的预测值更接近实测值,配合现有牙弓长度,可以方便地预测混合牙列期是否存在潜在的恒牙列拥挤。  相似文献   

15.
埋伏阻生牙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易发部位为下颌第三磨牙和上颌尖牙[1].常常导致牙列不齐,咬合关系紊乱,邻牙牙根吸收以及牙弓长度减小等.阻生的牙囊还可能形成囊肿[2].阻生尖牙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牙齿畸形,埋伏阻生的原因较为复杂,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其中因尖牙阻生导致前磨牙发育异常的病例较少见.轻微阻生时牙齿可能萌出迟缓或错位...  相似文献   

16.
固定斜面导板打开咬合前后的模型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固定斜面导板在咬合打开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组 20 例,为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儿童,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矫治.对照组 12 例,为条件相当而未作治疗的儿童.在咬合打开后,进行咬合打开前、后的模型测量研究.结果:上下颌前磨牙、下颌磨牙的临床冠高度有所增加;上下颌前磨牙间的牙弓宽度有所增加,而下颌第一恒磨牙牙弓宽度有所减小,上颌第一恒磨牙则因受固定斜面导板限制,牙弓宽度无变化.结论:固定斜面导板的戴入,改变了异常的肌动力平衡,影响了牙齿的萌长.  相似文献   

17.
上颔尖牙发生错位的概率很高.而下颌尖牙相对很少发生牙齿错位。牙齿在萌出前跨越中线移位到牙弓另一侧的现象被称为跨区异位。迄今为止.仅在尖牙中报道过这种情况。含牙囊肿可累及任何牙齿,但与前磨牙和磨牙相比.下颌尖牙很少出现含牙囊肿。通常采用口内入路的方法摘除阻生牙的牙源性囊肿。但在极少数情况下.需要采用口外入路的方法去除病损。本文报告了1例采用口外颏下入路法去除伴有含牙囊肿的跨区异位下颌尖牙的病例。  相似文献   

18.
在混合牙列牙弓长度不协调的病人中,常用拔除下颌乳尖牙的方法改善下颌恒切牙的排列。拔除乳尖牙后,下恒切牙的位置将移动成垂直或后倒,导致切牙下颌平面角(IMPA)的减小。IMPA减小的结果是每减小一度,即等于牙弓周长减短2.2毫米。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在拔除下颌乳尖牙后对IMPA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多曲钢丝唇挡对替牙期和恒牙初期上颌牙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多曲钢丝唇挡矫治器对上颌牙弓的影响。方法 选择安氏Ⅱ类错(牙合),第二恒磨牙未萌出,前牙拥挤Ⅰ~Ⅱ°患者15例,采用多曲钢丝唇挡治疗并对其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和模型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上颌牙弓长度增加3.43mm。磨牙向远中移动,切牙唇向移动。牙齿移动主要为倾斜移动。上颌磨牙区、第一前磨牙区、尖牙区的牙弓宽度均增加,平均分别达5.87mm、2.71mm和1.92mm。结论 多曲钢丝唇挡是一种有助于解除轻中度牙列拥挤的口内装置之一。  相似文献   

20.
牙齿阻生的病因,主要与牙弓长度不足有关。然而,腭向阻生的尖牙,其病因则不是这样。本文目的是通过对腭向阻生和唇向未萌尖牙病因的研究,分析牙弓长度和尖牙阻生之间的关系。作者对手术和正畸治疗的46个上颌未萌尖牙进行了观察,其中40个腭向阻生,6个唇向未萌出,比例为6.6∶1。牙弓长度测量分为四类:1.牙弓长度过大;2.牙弓长度足够;3.牙间隙不足;4.上颌基骨凹陷。1~2类表明有足够间隙,3~4类表明牙弓长度不足。腭向阻生的尖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