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巩膜层间部分硅胶片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应用巩膜层间部分硅胶片植入术治疗25例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资料。结果:眼压控制标准0.8kPa<眼压<2.8kPa,近期(术后10d)成功20例(80%),远期(术后随访3个月-42个月)成功率84%(21/25)。主要并发症:低眼压8例(32%),浅前房6例(24%),前房出血5例(20%),色素膜反应15例(60%)。结论:巩膜层间部分硅胶片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琦  I.Riss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32(12):1320-1322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房水引流装置ExpressTM前房植入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41只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施行ExpressTM前房植入术,术中将ExpressTM植于巩膜瓣下,部分顽固性病例联合应用丝裂霉素或5-Fu,术后监测眼压、视力、视野情况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41例难治青光眼,术后半年平均眼压(14.65±1.96)mmHg;一年平均眼压(13.81±1.91)mmHg.术后12个月,所有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41例眼术前、术后视力无明显改变,完全成功33例占80%,总手术成功率90.2%(37/41),本组失败4例,为眼压控制不好或视野损伤加重,再次植入ExpressTM或行睫状体冷凝或小梁切除手术.并发症:有3例浅前房、2例短暂性眼压升高,无排斥反应和严重并发症.结论:ExpressTM前房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安全而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3.
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巩膜下部分硅胶片植入8例。观察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术前眼压5.62-14.57kPa。出院时6例眼压0.8-2.8kPa,1例0.65kPa,1例4.05kPa。随访6-42个月,7例在0.8-2.8kPa之间,1例0.65kPa。成功率为87.5%。结论:巩膜下部分硅胶片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满意。方法简易,取材方便经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4.
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MMC)以及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9例(10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例(6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例(2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例(1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青光眼1例(1眼).所有患者均行小梁切除联合MMC以及羊膜植入术,术中于巩膜瓣和结膜瓣下放置0.4 mg/mLMMC 3~5 min,并于巩膜瓣下植入6 mm×9 mm羊膜植片.结果术后1月,8眼眼压≤21 mmHg;5眼视力提高,5眼视力无变化.随访≥6月的7眼中,5眼眼压<21 mmHg,且均为Ⅰ~Ⅱ型滤过泡;5眼视力提高或不变,2眼因眼底病变而视力下降.并发症有短暂性前房出血、浅前房和渗出性脉络膜脱离.结论小梁切除联合MMC及羊膜植入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MMC)以及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9例(10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例(6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例(2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例(1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青光眼1例(1眼).所有患者均行小梁切除联合MMC以及羊膜植入术,术中于巩膜瓣和结膜瓣下放置0.4 mg/mLMMC 3~5 min,并于巩膜瓣下植入6 mm×9 mm羊膜植片.结果术后1月,8眼眼压≤21 mmHg;5眼视力提高,5眼视力无变化.随访≥6月的7眼中,5眼眼压<21 mmHg,且均为Ⅰ~Ⅱ型滤过泡;5眼视力提高或不变,2眼因眼底病变而视力下降.并发症有短暂性前房出血、浅前房和渗出性脉络膜脱离.结论小梁切除联合MMC及羊膜植入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巩膜层间隧道房水引流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巩膜层间隧道房水引流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不同类型难治性青光眼30例,术后对视力、前房、眼压、滤过泡形态进行观察,随访6月-3年。结果视力增进或保持不变86.7%(26/30);术后前房均形成良好;76.7%(23/30)眼压〈21mmHg,5例眼压22-30mmHg,需局部加用降眼压药物,2例眼压〉30mmHg;I型滤过泡5例,Ⅱ型18例,Ⅲ型4例,IV型3例。结论巩膜层间隧道房水引流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在防止滤过道瘢痕形成,术后眼压控制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风云 《中原医刊》2004,31(14):15-16
目的 :观察无缝线巩膜瓣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 15 0例 ( 2 0 0眼 )开角性青光眼患者 ,均采用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 ,行传统小梁切除术巩膜瓣不缝合 ,只密闭结膜瓣伤口。术后随访 12~ 42个月 ,检查记录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滤过泡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15 0例 ( 2 0 0眼 )术后眼压由 ( 4 2 18± 8 2 3 )mmHg降至 ( 15 3 0± 3 5 )mmHg ,平均下降 63 7% ,( P <0 0 0 1) ,总成功率 87 0 % ,保持功能性滤过泡 91 3 %。术后视力提高 2行者 5 6 5 %。并发症主要为浅前房、低眼压。结论 :该手术能有效地减少青光眼术后眼压再次升高 ,能充分降低眼压 ,保护视力和视功能。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昕  李敏  杨珂 《广西医学》2006,28(9):1344-1346
目的评价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32例难治性青光眼进行半导体激光睫状体光激治疗,能量1·5~2·0W,时间0·5~1s,范围180°~360°,点数12~28点。结果观察6~10个月,治疗前眼压为33·8~63·7mmHg,平均(49·2±9·7)mmHg;第一次治疗后眼压为(12·1~36·2)mmHg,平均(20·1±6·3)mmHg;最后随诊眼压为10·6~33·4mmHg,平均(19·6±7·2)mmHg,明显低于术前(P<0·01);24例眼压下降≥30%,手术成功率75%,疼痛缓解率90·6%;并发症主要是葡萄膜炎及前房出血。结论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降眼压疗效确切,疼痛缓解率高,并发症少,可重复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青光眼减压阀引流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Ahmed青光眼减压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18例 18只眼。青光眼控制标准为 8mmHg≤眼压≤ 2 0mmHg。术后随访 6~ 18个月。 结果 :手术总成功率 77.78% ,眼压从术前平均 ( 5 2 .5 6± 14 .5 1)mmHg下降为术后平均 ( 2 0 .15± 13.2 6 )mmHg。主要并发症有 ,早期低眼压 33.34% ,前房延缓形成 16 .6 7% ,前房导管口阻塞 11.11% ,前房出血 5 .5 6 % ,脉络膜脱离5 5 6 %。结论 :AGV引流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11年8月32例接受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的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并发症及手术成功率.结果 术后视力提高者16眼,视力无改变者12眼,视力下降者为4眼,术前眼压为28~ 67 mmHg,平均眼压为(44.3±8.9)mmHg,术后末次随诊时眼压为7.5~23.8 mmHg,平均眼压为(15.2±3.7)mmHg,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术后早期浅前房、术后早期高眼压、前房出血等,手术成功率82%.结论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为难治性青光眼开辟了新的有效的治疗途径;注意手术技巧可减少术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巩膜层间填充羊膜及应用丝裂霉素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探讨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方法:采用巩膜层间填充羊膜及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共30例31眼。并根据不同病因及眼压控制情况,采取相应的辅助治疗。术后追踪随访1~24个月。结果:术后平均眼压15.26mmHg眼压≤21mmHg者占89.1%。术后早期并发症有浅前房,短暂性前房积血及葡萄膜炎等。远期偶有滤过泡纤维化,白内障加速发展。结论:巩膜层间填充羊膜应用丝裂霉素C经济简便,远期效果好,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0例合并白内障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术后观察眼压、视力、角膜水肿程度及并发症,随访6个月。结果:20例合并白内障的难治性青光眼中,包括硅油取出术后高眼压(8例),多次滤过手术眼压仍不能控制者(4例),晚期先天性青光眼(3例),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5例)。患者术后眼压完全控制15只眼,部分控制2只眼,眼压失控3只眼。手术成功率为8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难治性青光眼是安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叶星  周颂华 《广东医学》2004,25(3):268-269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三联手术 )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应用三联术对 1 8例 (2 0眼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 3~ 36个月 ,平均 1 8个月。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 2 2 38mmHg ,术后随访最终平均眼压降至 1 5 88mmHg(P <0 0 1 )。术后随访最终矫正视力范围 0 0 5~ 1 0 ,其中≥ 0 5者 1 6眼 (80 % )。术后早期 2眼使用降眼压药物 ,随访后期无需使用。术后早期角膜水肿 4眼 (2 0 % )、浅前房 1眼 (5 % )。结论 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具有恢复有用视力快、滤过泡失败率低、眼压控制稳定、角膜散光小、减少术后用药及并发症少等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丝裂霉素C(MMC)联合Ahmed青光眼阀(AGV)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中远期疗效,探讨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采用MMC联合AGV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32例(32眼),术后随防3~54月.结果 眼压由术前(47.5±7.32)mmHg下降至(17.73±6.21)mmHg,总有效率84.38 %.手术早期并发症为浅前房、低眼压,但不发生前房消失,术后7~8 d前房自动加深.中远期并发症为瞳孔欠圆、盘周过度包裹.结论 MMC联合AGV植入术是目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其并发症较无阀门引流物少;及时有效的术后处理将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难治性青光眼21例21只眼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并对其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有效降低了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减少术后低眼压、浅前房的发生率,引流管经巩膜隧道进入前房减少了发生术后引流管的暴露。结论: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是一种操作简单、痛苦少、创伤小、有效可行的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方法,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巩膜瓣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采用巩膜瓣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低温保存的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29眼,术后对其眼压、前房、滤过泡、视力随访观察6~18个月。结果 随访期间27眼眼压由术前32~46mmHg降至术后6~21mmHg,两眼手术失败,眼压未控制;术后视力提高2行以上有22眼,有功能性滤过泡25眼;术后并发症包括前房出血(2眼)和浅前房(1眼)。结论 巩膜瓣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可有效地减少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的形成.有利于青光眼滤过通道的建立,且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张然  余敏  何凤霞 《安徽医学》2019,40(10):1128-1130
目的探讨内镜直视下睫状体光凝联合前房冲洗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绵阳市中心医院眼科收治的难治性青光眼36例(36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直视下睫状体光凝联合前房冲洗术治疗,统计分析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7天和第1、3、6个月眼压变化情况、疼痛评分及炎症反应等并发症。结果手术治疗成功34例,成功率94. 44%。患者术后第1、7天及第1、3、6个月的眼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患者术后各时间点之间眼压、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天,2例(5. 55%)患者出现严重前房炎症反应,表现为瞳孔区有渗出物,均为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其余患者裂隙灯下未见严重炎症反应;所有患者在术后6个月随访时,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直视下睫状体光凝联合前房冲洗术可有效降低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眼压,减轻眼部疼痛,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青光眼的近期疗效.方法 25眼(20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眼底、视野、术后前房深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5眼(20例)术后平均眼压(11.42±2.14)mmHg,眼压在6~ 21 mmHg 者23眼,眼压控制成功率为92.0%;最佳矫正视力提高15眼(60.0%),术后功能性滤过泡24眼(96.0%),6眼(24.0%)发生浅前房,1眼出现(4.0%)前房出血,2眼(8.0%)脉络膜脱离,眼底及视野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能有效降低青光眼患者眼压,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从而提高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青光眼的近期疗效。方法 25眼(20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眼底、视野、术后前房深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5眼(20例)术后平均眼压(11.42±2.14)mmHg,眼压在6~21 mmHg者23眼,眼压控制成功率为92.0%;最佳矫正视力提高15眼(60.0%),术后功能性滤过泡24眼(96.0%),6眼(24.0%)发生浅前房,1眼出现(4.0%)前房出血,2眼(8.0%)脉络膜脱离,眼底及视野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能有效降低青光眼患者眼压,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从而提高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抗代谢药物促滤泡形成的作用。方法 :对 45 0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实施小梁切除术 ,手术分为 3组 ,A组采用无暴露线结的巩膜瓣缝线可拆除技术 ,并在术中使用沾有 0 5mg/ml的丝裂霉素C(MMC)液棉片处理巩膜切口 ,B组和C组实施常规小梁切除术 ,术后B组结膜下注射 5 Fu ,C组不用抗代谢药物 ,仅做常规处理。结果 :术后 3 88只眼随访 6~ 3 0个月 ,A组的成功率从 86%降至 65 % ,B组从 83 %降至60 % ,C组 6~ 2 4个月的成功率从 5 8%降至 2 6% ,明显低于使用抗代谢药物组 (P <0 .0 5 ) ,A组的术后并发症较B组少。结论 :抗代谢药物 5 Fu和MMC均能明显抑制滤过区瘢痕形成 ,提高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MMC的效果较 5 Fu更好 ,并发症也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