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出院患者实施电话随访对患者的健康行为和遵医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按照出院时间顺序将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32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对照组,n=164)和电话随访组(观察组n=164),所有患者出院前均接受出院指导,对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给予1周~3个月不等的电话随访,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健康行为和遵医行为依从性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的健康行为和遵医行为依从性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能够明显提升患者出院后的健康行为和遵医行为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选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98例老年CHF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出院前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对比两组遵医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遵医嘱服药、低盐饮食、自测血压、心率、规律运动、定期复诊五个方面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老年CHF患者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有利于提升其遵医行为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定期随访对冠心病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心血管病区符合研究条件的108例冠心病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随访组和对照组各54例,随访组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1年,包括定期电话和上门随访,提供药疗护理、饮食护理、康复锻炼和督导自我护理等,对照组常规改善心血管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在出院后第3、6个月及1年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2组患者在服药、饮食、定期复诊等方面依从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在生活方式的改变、记录自我症状、体征及按要求运动等依从性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回访不但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及患者满意度,而且提升了医院和护士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延伸护理服务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抽取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在2016年1~9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延伸护理服务,制定个体化的延伸护理方案,采用电话随访、家庭随访、建立患者俱乐部、搭建网络健康教育平台方式,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对用药、饮食、康复锻炼等进行指导,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我护理能力、运动功能、遵医行为、医护工作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入院率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其效果。结果在患者出院后第3、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Barthel指数显著提高,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均显著提高,Fugl-Meyer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第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遵医行为显著提高,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6个月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入院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脑卒中患者,通过科学指导,使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我护理能力、运动功能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入院率显著降低。同时,有助于促进患者树立良好的健康行为,坚定康复的信心,使遵医依从性显著提高;增进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使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服务对提高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8月冠县崇文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80例高血压患者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服务,对照组实行一般护理干预服务,统计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优良率、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服务满意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遵医行为依从性优良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服务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服务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效果明显优于一般护理,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院外遵医服药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延续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院外遵医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两组出院时,遵医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外随访12个月,观察组遵医服药依从性评分(2.79±0.4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38±0.7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135.52±7.26)mm Hg,舒张压(79.06±10.28)mm Hg,对照组收缩压(139.89±8.29)mm Hg,舒张压(85.94±10.04)mm Hg,观察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院外遵医服药依从性,控制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电话回访延伸健康教育在小儿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郑州儿童医院2017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6例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儿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未给予延伸护理。观察组于出院后给予电话回访延伸健康教育。对比两组遵医情况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随访12个月,观察组正确用药、合理饮食、运动良好、情绪控制良好、定期复查遵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4个月时,观察组病情复发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消化性溃疡实施电话回访延伸健康教育指导,可为患儿及家长提供出院后延续护理管理,从而有助于进一步规范患儿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对出院糖尿病患者影响。方法随机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附医院出院的糖尿病患者276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出院指导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结果干预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和治疗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分别为98.55%和8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0,P〈0.01)。结论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及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信在糖尿病出院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糖尿病出院患者2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其中122例糖尿病出院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教育及电话随访,120例糖尿病出院患者为观察组,通过建立手机微信交流平台进行随访及健康指导,评估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服务投诉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为(93.1±3.4)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5±1.9)分,生活质量评分为(92.8±2.2)分,对照组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为(81.8±5.0)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4.7±4.5)分,生活质量为(83.6±5.8)分,观察组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投诉率为20.49%,观察组投诉率为0.00%,观察组糖尿病出院患者服务投诉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信信息化管理对糖尿病患者出院进行出院健康指导,可实现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中家庭干预模式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东莞市石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社区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社区护理中家庭干预模式。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自我监测、用药、饮食、运动、复查等遵医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中家庭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以及控制患者的血糖,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眼科专科护士电话随访对青光眼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90例青光眼住院患者按出院后电话随访医务人员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电话随访者为非眼科专科护士,试验组为眼科专科护士.统计2组患者电话随访前后的遵医行为情况及半年后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30例,对照组60例.电话随访后2组患者在“按时复查”及“规律用药”的遵医行为方面均不能达到100%,但试验组能够按时复查及规律用药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4.680和4.381,均P<0.05).试验组电话随访前患者遵医行为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随访后患者遵医行为情况明显优于随访前(P<0.05).随访半年后试验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22,P<0.05).结论 眼科专科护士电话随访不仅对青光眼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大,而且在疗效上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势护理管理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势护理管理,观察两组遵医行为和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定期返院复查、维持用药、坚持运动、控制饮食等遵医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以上指标水平明显优于护理前,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势护理管理能够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改善血糖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秋知  钟茹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675-2676
目的 探讨电话访视健康教育对无代谢紊乱症状2型糖尿病人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9月--2010年9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符合条件(无代谢紊乱症状2型糖尿病)的患者131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并按时复诊.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并同样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14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内分泌科制定的电话回访记录本,针对饮食、运动、自我监测血糖并记录、用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综合治疗情况进行每月2次以上、为期1年的电话回访,1年后对2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血糖的控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话访视健康教育可提高无代谢紊乱症状2型糖尿病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控制好糖尿病,规范了患者的综合治疗,延伸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居家自我管理的护理干预方法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PCI术后患者,护理团队采用集中健康指导、电话随访等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6个月定期用药、饮食、运动、生活行为及危险因素控制等居家自我管理干预,通过患者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比较患者饮食、用药、健康行为等方面的康复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前后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40例研究对象干预前患者PCI康复知识的知晓率为65%,干预后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遵医行为满意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较同期未干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自我管理的干预模式对提高患者康复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韩冬梅 《药物与人》2014,(7):191-19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5例患者,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中进行饮食控制、血液透析治疗、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的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的患者数量,而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93.3%的患者具有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治疗依从性的患者比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慢性肾衰竭病人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心理护理值得在慢性肾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的护理干预对职业性尘肺病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 方法 将46例病情好转出院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以电话沟通方式对干预组患者进行跟踪、督导,对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干预组"不抽烟喝酒" "呼吸功能锻炼" "耐寒锻炼""运动锻炼"行为的养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不同时间节点的总体遵医行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率均有随时间降低的趋势。 结论 护士定期电话随访,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对加强尘肺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9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包括定期电话、随访、对于药物、饮食护理及锻炼进行指导和监督,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后1年时的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依从性。比较两组在出院时及1年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饮食、服药、复诊方面依从性无明显差异,在自测体质量、记录体征及按照要求进行运动方面,观察组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功能性生活指数、生活质量的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延伸护理使患者的遵医行为得到改善,使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慢性心衰出院患者遵医行为和28天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科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2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30例,观察组140例,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实施电话随访,时间1周至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28天再入院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28天再入院率由回访前的6.14%降低为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随访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降低患者28天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健康教育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实行持续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教育前后慢性病毒性肝炎知识知晓、遵医依从性等进行比较。结果出院后随访一年观察组疾病复发率8%,对照组20%,两组比较χ2=14.04,P=0.00020.05。且教育后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及遵医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遵医依从性,值得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护理中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布社区糖尿病护理对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从2011年2月—2012年9月的出院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在出院后不进行任何影响,而实验组在出院后进行社区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遵守医嘱用药、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定期检查、戒烟戒酒、自我监察血糖的遵医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空腹与餐后2h血糖两项指标上,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护理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积极进行自我管理,协助其家属督促患者在院外继续进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