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漯河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患病情况,为开展儿童口腔保健与龋齿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4年9-10月对漯河市6所市级公立幼儿园2 196名2~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龋齿检查,采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标准进行判定.结果 受检儿童患龋率为58.01%,龋均为1.74,龋齿充填率为1.23%.最容易患龋的牙位为下颌第二乳磨牙,其次是上颌乳中切牙和第一乳磨牙,不同牙位乳牙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878,P<0.01).不同性别儿童的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患龋率、龋均和龋齿充填率增加,各年龄组儿童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5.755,P<0.05).儿童开始刷牙的年龄、是否使用含氟牙膏、饭后是否及时漱口等因素与患龋率相关,差异均有统计意义(x2值分别为53.220,24.338,142.296,P值均<0.05);经常吃甜食、含奶嘴睡觉、喜欢喝碳酸饮料等饮食习惯与患龋率相关,差异均有统计意义(x2值分别为163.396,122.449,36.307,P值均<0.05).结论 漯河市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较高,龋齿充填率较低.应加强对儿童及其家长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苏省托幼机构小班儿童乳牙龋齿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儿童龋齿的预防方法。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区共25 862例托幼机构小班儿童的乳牙患龋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江苏省托幼机构小班儿童总的患龋率达41.89%,上颌各牙位患龋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第二乳磨牙第一乳磨牙尖牙;下颌患龋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第二乳磨牙第一乳磨牙下颌前牙。不同性别的儿童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农村儿童患龋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患龋率不同年龄段间有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江苏省入托儿童即有较高的乳牙患龋率,加强儿童家庭口腔健康宣教、做好早期口腔保健是降低儿童患龋率之必需。  相似文献   

3.
皖北矿区祁东幼儿园乳牙龋病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矿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情况,研究其与刷牙行为、饮食习惯、家长口腔健康认识等相关因素的关系,为开展学龄前儿童的龋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对皖北矿区祁东幼儿园285名学龄前集体儿童进行乳牙龋病检查,同时发放《家庭口腔健康行为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乳牙龋患率平均为 24.91%,受检者龋均0.75,龋者龋均为3.01;其中3岁组龋患率较低为12.06%,6岁组龋患率最高为34.69%;下颌第一、二乳磨牙龋患率最高,下颌中、侧切牙龋患率最低。开始刷牙年龄、刷牙频率、父母是否帮助和检查儿童刷牙、嗜甜食、果汁、碳酸饮料、睡前进食等相关因素与乳牙龋病相关。 【结论】 加强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和生活饮食习惯, 从而降低儿童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天河区学龄前儿童龋病调查及防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燕  刘建安  钟丹 《中国校医》2010,24(7):550-551
目的了解广州市天河区学龄前儿童乳龋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乳龋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3~6岁学龄前儿童448名,由口腔科医师在自然光下用口镜探针进行口腔象限逐个检查,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影响因素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广州市天河区学龄前儿童乳龋患病率为44.87%,龋患率随年龄的增长显著上升,以6岁最高(57.63%),好发于下颌第二磨牙咬牙争面,充填率为18.91%;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经常吃糖是其危险因素,而儿童口腔卫生习惯和母亲口腔卫生知识及行为则是保护因素。结论应加强儿童预防龋齿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张华  刘月兰  吴海燕 《中国校医》2009,23(5):554-555
目的对徐州市贾汪区3~6岁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及龋病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为龋齿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即抽取2 851名城乡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并对患儿的生活习惯、口腔卫生、家庭的重视程度等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和患龋率进行分析。结果贾汪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率40.7%,2 851名3~6岁儿童,随年龄增长患龋率明显增加;男童患病率明显高于女童;城市儿童患病率高于农村;口腔卫生习惯等诸多因素与患龋率高度相关。结论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上乳切牙和下第二乳磨牙患龋率高;喜甜食、进食后不漱口、和睡前进食及家长不重视口腔保健是致儿童患龋率增高的主要因素。干预应充分利用儿童保健三级网,提高家长和儿童自我保健意识和口腔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6.
王双燕  凌睿  张艳珍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5):2099-2100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维、汉族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现状。方法:采用多因素相关分析和双样本等方差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结果:患龋率38.04%,受检者龋均为1.46颗,患龋者龋均为3.85颗。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维、汉族儿童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牙位龋坏率由高到低排位依次为上乳中切牙、下乳磨牙、上乳侧切牙、上第一乳磨牙、上第二乳磨牙、上乳尖牙、下乳尖牙、下乳切牙、六龄齿。结论:乌鲁木齐市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率较低。汉族患龋率高于维族。龋坏率最高的是上乳中切牙。患龋率和龋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上升,提示学龄前是防治龋齿的一个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
司燕  张叶  高学军  王文辉  袁超  杨莉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2):1898-1900
了解3~6岁学龄前儿童的龋齿经济负担及影响因素,为儿童龋齿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北京城市3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880名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向儿童家长发放问卷.结果 880名受检儿童龋均为(2.81±3.63)颗,患龋率为57.8%.其中有243名儿童过去1 a内因龋齿就诊,筛选填写就诊费用的194名儿童,平均龋齿经济负担为718.6元(M=400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龋齿5~8颗儿童的经济负担比龋齿1~5颗儿童的高24.2%(P<0.05);患龋牙数8颗以上儿童的经济负担比患龋牙数1~5颗的高47.8%(P<0.01).结论 学龄前儿童患龋率较高,龋齿经济负担较重,主要影响因素是总患龋牙数,需要进一步加强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德阳市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现状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样选取德阳市区7所幼儿园共347例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记录儿童龋齿发病情况,并对儿童家属行问卷调查,分析学龄前儿童患龋的影响因素。结果 347例学龄前儿童中患有龋齿共179例,患龋率51.59%,其中共检出648颗龋齿,龋均为3.62颗;患龋牙主要分布在上下颌乳中切牙、第一、第二乳磨牙,有明显左右对称趋势;断奶年龄、甜食食用频率、夜间进食频率、刷牙开始年龄、每日刷牙次数、是否使用含氟牙膏、是否查看刷牙效果、家属口腔卫生知识得分与患龋有关(P0.05),其中甜食食用频率≥3次/d、夜间进食频率≥4次/周是学龄前儿童患龋的危险因素,刷牙次数≥2次/d、使用含氟牙膏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德阳市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强儿童饮食、刷牙等健康知识宣传,预防龋齿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张家港市学龄前儿童龋病的流行情况及易感因素.方法 抽取张家港市23所幼儿园的2 299名学龄前儿童对其进行口腔检查并发放问卷,由家长填写后统一收回.应用x2检验筛选出乳牙龋病易感者的相关因素.结果 学龄前儿童患龋率为61.11%,龋均为3.42,龋失充填率为2.79%;男童、女童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龋率升高,不同年龄组间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牙位乳牙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乳中切牙患龋率最高,其次为下颌的乳磨牙;儿童口腔卫生、饮食习惯,父母口腔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等多因素与儿童乳牙龋病密切相关.结论 张家港市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较高,需早期开展预防工作;加强对父母口腔知识的宣传、刷牙指导,限制糖的摄入频率以及避免不当的进食方式对预防乳牙龋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3~6岁儿童患龋状况。【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采用普查形式对黄浦区12所幼儿园的3 273名学龄前儿童进行龋病检查,并与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黄浦区3~6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51.4%,龋均为2.39,龋齿充填构成比为15.5%;乳牙患龋状况和龋齿充填情况随年龄增加而提升,男、女患龋率和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岁儿童82.7%的龋齿集中在1/3儿童;最容易患龋的牙位为上颌乳中切牙和下颌乳磨牙。与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相比,黄浦区3岁、4岁、5岁儿童的患龋率和龋均均低于全国城市水平,龋齿充填构成比高于全国城市水平。【结论】上海市黄浦区学龄前儿童龋病患病状况和充填情况好于全国水平,但龋患仍处于高流行水平,龋损充填依然不足。表明应进一步加强学龄前儿童龋病防治,特别是龋病高危儿童的监测和防治,并且乳牙龋病预防关口需前移3岁以下的儿童。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保护儿童身体健康,为今后防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8所幼儿园3~7岁儿童1 164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龋齿患病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社区学龄前儿童总患龋率为51.72%,男童与女童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7,P﹥0.05)。不同年龄的学龄前儿童患龋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χ^2趋势=74.684,P﹤0.001)。上颌中切牙患龋齿最多,其次下颌第一、二乳磨牙及上颌侧切牙,乳尖牙最低。学龄前儿童的刷牙习惯、喜食甜食、喜吃零食、饭后漱口习惯、口腔检查以及家长对患龋齿的态度与龋齿患病有关(P值均﹤0.001)。[结论]该社区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较严重,应采取加强口腔卫生宣传教育、提倡合理营养、定期口腔检查及药物防龋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广州市黄埔区学龄前儿童龋病现状,探讨其综合干预的有效形式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3~5岁900名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由口腔科医师进行口腔象限逐个检查,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450名儿童及其家长),对照组(450名儿童及其家长),干预组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由医院口腔及全科医生主持,对照组由保健幼师随机进行,干预时间为1年。结果广州市黄埔区学龄前儿童乳龋患病率为39.11%,龋患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以5岁组最高(45.03%,χ2=7.485,P<0.05),好发于下颌第2磨牙合面,充填率为21.31%;糖摄入量和频率、睡前不刷牙是乳龋危险因素,含氟化泡沫和家长口腔卫生知识及行为则是保护因素;综合干预后,干预组新发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充填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遵医行为和刷牙知识和行为正确率等方面,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龋齿与糖摄入量和频率、睡前不刷牙关系密切,综合干预对防治儿童龋病有效,但窝沟封闭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太原市杏花岭区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太原市杏花岭区403名3~6岁学龄前儿童,向其家长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儿童一般情况、口腔卫生行为习惯和就医行为,并进行龋齿检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71份,有效率67.25%,学龄前儿童患龋196例,患龋率72.32%,龋均3.51,患龋率随年龄增加呈升高趋势(P0.05),且左右相对应的同一牙位的同一牙面可能对称患病。刷牙次数和使用牙刷类型不同的儿童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不刷牙与刷牙儿童的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但与不同刷牙次数的患龋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太原市杏花岭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率较高,龋齿多发,呈对称性患病,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行为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调查924名学龄前儿童的乳牙龋病:龋患率75.97%,受检者龋均4.14,患龋者龋均5.45;食用精制糖果和含糖食物,口腔不洁,饭后漱口少,以及缺少预防龋齿的知识,是导致龋齿发病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龋患率与性别无关,而龋均女孩高于男孩;龋患率与年龄呈正相关,龋蚀程度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龋齿好发部位以下颌乳磨牙最多,上颌乳中切牙次之,上颌乳磨牙再次之,下颌乳中切牙少见。提示预防龋齿须加强口腔卫生教育,其治疗宜于早期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海沧区幼儿乳牙患龋及充填情况,为开展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辖区4所幼儿园1 959名儿童进行龋病调查。结果幼儿乳牙患龋率56.7%,龋均(2.8±1.8),龋齿充填率4.6%。幼儿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乳牙龋好发于乳磨牙和上颌乳切牙,好发部位依次为下颌乳磨牙、上颌乳中切牙和上颌乳磨牙。结论海沧区幼儿乳牙患龋较高,龋齿充填率较低。防龋工作应抓早抓小,社会、学校、家庭和医疗机构要配合协作,建立口腔卫生保健机制,开展健康教育和龋病防治干预措施,以维护儿童口腔健康。  相似文献   

16.
陇县1120名儿童龋齿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陇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龋齿患病现状,采取相应的对策防治龋齿,采取全国统一方案,对1 120名儿童进行患龋率调查,结果显示:儿童患龋率为30.89%,男孩患龋率高于女孩,城区儿童患龋率高于农村儿童,8岁年龄段患龋率最高,第一第二乳磨牙及六龄齿上龋齿发生多。提示在今后工作中,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行为及饮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及时的检查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程敏  杨晓霞  叶骏  丁强  周晓飞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146-3148
目的:了解东台市儿童龋病情况,探讨儿童龋病防治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江苏省龋病防治科研项目组提供的口腔保健家长问卷调查表和乳牙龋齿检查表,对东台市3 384名儿童进行龋病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乳牙患龋率68.29%,龋均为3.14,患者龋均为4.59;男、女童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患龋率呈递增趋势,各年龄组间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牙位乳牙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二乳磨牙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依次为第一乳磨牙和乳中切牙;刷牙、饮食习惯、家长观念、口腔卫生及是否使用过含氟牙膏等多种因素与儿童乳牙龋病密切相关。结论:加大口腔卫生宣传教育力度,普及口腔保健知识,定期口腔检查,推广口腔保健适宜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儿童乳牙患龋率。  相似文献   

18.
学龄前儿童患龋齿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无锡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情况.方法:对城区与乡镇幼儿园的2 130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齿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乡镇幼儿园龋患率高于城区幼儿园;<5岁儿童龋患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6~7岁儿童的龋患率比<5岁组低.乳磨牙患龋最多.结论:无锡市城乡幼儿龋患率相差明显.应加强卫生宣教,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早发现、治疗龋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洛阳市学龄前儿童的龋患情况。方法 对 2 5 5 8名 3~ 7岁儿童进行了龋病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乳牙龋患率为 41.75 % ,龋均 1.5 8,其中以下颌第二乳磨牙发病率最高 ;龋患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 ,女孩高于男孩 ,维生素D缺乏者高于正常者 ,非母乳喂养儿高于母乳喂养儿 ;不良的卫生习惯直接影响龋齿的发生。结论 幼儿龋防工作应综合多方面的因素 ,并且进行的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武汉市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习惯及家长对儿童口腔清洁干预模式,并分析其对儿童龋齿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武汉市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样本调查机构,在各个调查机构中随机选取60名儿童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口腔检查统计儿童患龋齿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纳入样本的一般情况、儿童口腔卫生习惯、家长对儿童口腔清洁的干预,比较患龋齿儿童与未患龋齿儿童口腔卫生习惯与家长干预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上述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对儿童患龋齿率的影响。结果 该研究共发出642份问卷调查表,实际回收617份,其中有效问卷586份,无效问卷31份,有效回收率为94.98%。其中243名儿童检出龋齿,患龋齿率为41.4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每日饮料、甜食、零食频率及睡前进食、开始刷牙时间、刷牙持续时间、家长协助、使用含氟牙膏、牙线及口腔健康教育与学龄前儿童患龋齿有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日饮料、甜食、零食频率及睡前进食是患龋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开始刷牙时间、家长协助、含氟牙膏、牙线及口腔健康教育是患龋齿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