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社区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的管理效果。方法选取宁波市鄞州区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的T2DM患者267例,实施以门诊医生团队定期随访为重点的社区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记录患者的生活方式、血压、血糖等指标,比较服务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以评价服务效果。结果随访8个月后,T2DM患者每周运动7 d人数增加14.98%,主动测量体重人数增加5.99%,主动测量血糖人数增加5.61%,每周运动天数、体重测量和血糖监测频率升高(均P0.05);用药调整率从73.26%降至42.80%(P0.05);血压正常率从92.40%上升至97.80%(P0.0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变化不明显(均P0.05)。结论社区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对T2DM患者生活方式、用药调整、血压控制的改善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团队式管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67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给予糖尿病患者传统方法治疗,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糖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6.51 mmol/L)经过家庭医生团队式管理后明显低于对照组(7.66 mmol/L),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28,P<0.0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糖尿病患者家庭医生团队式管理的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和自我管理效果,应加强健康教育投入,以利于提高社区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水平。家庭医生团队式管理模式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大力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模式管理的效果。方法:时间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对象随机选取我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对其分组,根据家庭医生团队模式管理应用时间对其分组,2018年3月至2018年7月未实施家庭医生团队模式管理50例患者对照组,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实施家庭医生团队模式管理50例患者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自我管理能力。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比较,研究组患者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较低(P <0.05)。两组患者的管理能力比较,研究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遵医行为、情绪控制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比较,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研究组评分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突出差异(P <0.05);两组患者的管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满意度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明显(P <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模式管理对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管理中引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接受社区护理管理的88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各44例,分别为采取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与接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的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更高,且血糖水平有更好的改善,P<0.05.结论: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实证调查研究签约家庭医生是否促进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方法 采用两阶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虹口区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是凉城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江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2 120名居民为研究对象,依托问卷调查,了解签约居民与未签约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结果 签约居民对社区卫生的服务更满意。在就诊环境、就诊设备、就诊体验、医疗技术、服务态度等均高于未签约居民。签约居民对就诊环境满意为95.52%、服务态度为94.25%、沟通顺畅为90.24%。未签约居民分别为86.1%,82.39%,78.69%,满意项目与签约居民的相同,但满意度均低于签约居民。结论 较未签约居民而言,签约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家庭医生团队社区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2019年以家庭医生团队模式管理上海市金山区山阳镇448例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医生团队管理前后对患者和同住家属分别进行2次家庭问卷调查.结果:2019年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患者较2018年常规管理:社区管理服务质量在服务内容、业务水平、服务态度等几个方面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在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1年8月已确诊并接受规范化管理的糖尿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按照浙江省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开展社区护理,随访2年,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生化指标、生活行为方式、治疗依从性及对责任护师的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管理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94±0.76)、(7.44±2.08)mmol/L、(8.16±2.53)%,观察组分别为(5.54±0.46)、(6.53±1.28)mmol/L、(6.23±1.2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管理后,对照组甘油三酯、胆固醇、体重指数分别为(2.34±0.08)、(6.94±1.01)mmol/L、(26.14±2.76)kg/m2,观察组分别为(1.54±0.06)、(5.04±0.08)mmol/L、(23.34±2.48)kg/m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管理后,对照组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科学控制饮食、经常锻炼率、血压控制率、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19.35%、30.65%、80.65%、19.35%、30.65%、46.77%、37.10%,观察组分别为6.45%、11.29%、27.42%、85.48%、83.87%、80.65%、82.2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管理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2.26%、80.65%,观察组分别为96.77%、98.3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护理在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中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个体化策略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5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个体化管理组(53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个体化管理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家庭医生个体化策略管理,两组均于管理前和管理6个月后评价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自我效能感(GSES)评分、遵医行为(饮食控制、遵医用药、适度锻炼、定期检查)评分、血糖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应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GSES评分、遵医行为、血糖水平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患者GSES评分、遵医行为评分和SF-36评分均较管理前明显升高,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均较管理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管理后个体化管理组GSES评分、遵医行为评分和SF-36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管理后个体化管理组FPG、2 h PG、HbA_(1C)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家庭医生个体化策略管理可有效提高T2DM患者自我效能感及遵医行为,有利于血糖控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为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稽山街道鹤池社区管理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随访管理,观察组运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管理。12个月后观察其服务满意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血脂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服务满意度和HDL-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1c、LDL-L、TC和T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服务可明显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服务满意率、控制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值和改善血脂指标,从而能更好地提升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包国霞  荣芯 《智慧健康》2023,(7):199-203
目的 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过程中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观察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对本社区医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干预方案的不同分为签约组(n=60)及对照组(n=60),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签约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比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服药依从性以及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下降,但签约组各指标水平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MMAS-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两组MMAS-8评分均上升,但签约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签约组满意度(98.33%)要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P<0.05)。结论 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过程中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利于稳定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按照医嘱服药,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李燕 《中国卫生产业》2013,(23):153-154
目的探讨并分析社区家庭医生服务方式联合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按随机的方法选择在本社区保留了疾病档案的68例糖尿病患者为临床探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除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还接受科学、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通过为期1年的社区家庭管理后两组患者除腰臀比差异不明显外(P>0.05),其他各项均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控制情况较对照组好,空腹血糖值为(6.4±1.3)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餐后2h血糖值为(9.2±2.0)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BMI指数也要低于对照组患者,以上各组间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饮食合理性、运动量、糖尿病用药情况、有无定期参与活动及检测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经比较,以上各组间发热差异均较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家庭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助于控制血糖,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从社区临床检验LIS系统数据库中随机抽取符合入选标准的高脂血症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每季度面访1次进行健康干预及指导;实验组在门诊面访的基础上与家庭医生签约,对他们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结果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深圳市龙岗区龙岗人民医院紫薇社康中心收治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180例,采用双盲法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变化情况与病情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生化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高血压控制率分别为90.00%、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1%、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改善社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病情,通过家庭医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社区糖尿病41例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目前在我国迅速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正承担着健康教育这一重要职能。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09年7月~2010年7月利用我镇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樟木头镇樟罗社区41例糖尿病人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东莞市樟木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2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管理,观察组接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干预前、干预2年后相关指标各进行一次评价;对两组疾病行为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HbA1c、BMI及ABI均有所改善;观察组HbA1c、BMI及ABI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行为合格率、饮食行为合格率、血糖检测行为合格率和适量运动行为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有助于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将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前移2型糖尿病的管理窗口,适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徐暖红 《时尚育儿》2016,(3):182-182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程序法在进行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工作中所能够发挥出的实际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社区糖尿病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医院对于对照组的60例病患实行常规的管理模式,对观察组的60例病患实行常规护理与护理程序法相互结合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病患在各项身体指标方面存在的差别。结果:经过15个月的护理之后,观察组病患的各项身体指标与对照组病患存在着明显的区别,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程序法可以有效的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身体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利用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控制血压,防止或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方法组建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216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活动形式: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游戏、知识竞赛、上门服务等。结果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在相关知识、饮食食盐控制、规律用药、加强运动和血压监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可以使社区高血压患者达到知、信、行的统一,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得到合理治疗,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对提升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具体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社区糖尿病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管理。观察组纳入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家庭医生为患者提供包括心理干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用药指导、中医干预指导在内的个性化服务。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在管理效果、生化指标方面的差异。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后,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80.3%)、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率(86.4%)、规范治疗率(89.4%)、病情控制率(78.8%)均比对照组(48.5%、47.0%、43.9%、41.0%)高(χ2=14.571、23.045、30.682、19.704,均P0.05)。研究后,对照组血糖(7.45±0.97)mmol/L、糖化血红蛋白(7.52±1.14)%、BUN(6.90±0.91)mmol/L、Cr(123.40±14.67)μmol/L,观察组分别为(6.34±0.87)mmol/L、(6.28±1.03)%、(6.10±0.86)mmol/L、(93.40±11.34)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21、6.557、5.191、13.144,均P0.05)。结论以社区为依托,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