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玲 《工企医刊》1999,12(4):27-27
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间,我院妇科子宫切除后标本经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258例,其中弥漫型(腺肌症)168例,局限型(腺肌瘤)90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患者年龄分布见表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β(PKCβ)、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SRC)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类指标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的检测价值,为子宫腺肌症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8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KCβ、SRC及MMP类指标阳性率,比较观察组轻度、中度及重度患者PKCβ、SRC及MMP类指标阳性率。PKCβ、SRC及MMP类指标与子宫腺肌症严重程度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PKCβ、SRC及MMP类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 05)。观察组轻度、中度及重度患者PKCβ、SRC及MMP类指标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KCβ、SRC及MMP类指标均与子宫腺肌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均P0. 05)。结论 PKCβ、SRC及MMP类指标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阳性率较高,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 10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HIFU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和对照组(仅用HIFU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子宫体积及病灶大小等变化。结果治疗12月后所有患者中Ⅴ~Ⅵ级疼痛比例由治疗前的22%降至7%,子宫平均体积缩小18%,病灶体积缩小26%。两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在治疗6月后及12月的痛经缓解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贫血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IFU联合米非司酮及仅用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均有效,HIFU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HIFU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整理我院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手术资料,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对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将患者的术前临床指标作为对照组,术后的临床指标作为实验组,对其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月经量、痛经情况等资料。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月经量、贫血情况、子宫体积以及痛经情况均明显由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月经周期和经期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在保留子宫的前提下治疗患者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同治疗方式对高龄子宫腺肌病患者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1日-2016年12月1日本院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有生育要求的35~45岁子宫腺肌病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子宫腺肌瘤局灶切除术52例为经腹组,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局灶切除术64例为腹腔镜组,同期住院分娩的未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病合并妊娠患者78例为对照组。比较妊娠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116例经手术治疗后,术后2年内妊娠65例(56.0%),但经腹组与腹腔镜组术后6个月、1年及2年妊娠及复发率无差异(P>0.05);术后妊娠组年龄<40岁、术后未复发、术后病灶未残留及术后应用辅助生殖技术等占比高于未妊娠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术后未应用辅助生殖为术后妊娠的危险因素(OR=3.580、4.927,P<0.05),术后未复发、术后病灶未残留为妊娠的保护因素(OR=0.220、0.173,P<0.05)。手术后妊娠组早产(9.2%)、流产(13.9%)、低体重儿(10.7%)、前置胎盘(6.2%)、分娩感染(7.7%...  相似文献   

6.
李仙芳 《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42-142,144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对子宫腺肌症发生的影响情况,为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诊治和预防提供参照。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5月—2012年5月于进行妇科全面体检的180例体检者,按照是否具有人工流产史分为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比较两组发生子宫腺肌症的比率;同时,将观察组体检者按人工流产次数分为流产1次组(52例)和流产2次及以上组(38例),并按行人工流产时不同孕周分为6孕周以上组(10例)和6孕周(80例)以下组,分别对不同组别发生子宫腺肌症的比率予以统计比较。结果有人工流产史组子宫腺肌症发生率为17.8%,无人工流产史组子宫腺肌症发生率为6.7%;具有1次人工流产史组子宫腺肌症发生率为11.5%,人工流产史在2次及以上组子宫腺肌症发生率为26.3%;6孕周以下行人工流产术组子宫腺肌症发生率为10.0%,6孕周以上行人工流产术组子宫腺肌症发生率为18.8%。有人工流产史、人工流产史在2次及以上、孕周在6周以上发生子宫腺肌症的几率相对更大,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与子宫腺肌症的发生具有直接相关性,临床在诊治和预防腺肌症发生时,应加强对人工流产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围术期精心护理在子宫肌腺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2019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腺症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n=50)采用传统围术期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n=50)实施围术期精心护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间质微血管密度(MVD)与子宫腺肌症发病的关系.方法3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通过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内膜中VEGF的表达,同时选用CD34进行微血管标记并计数.另3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相同的检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子宫腺肌症患者中VEGF的表达与间质MVD呈正相关(γ=0.752).子宫腺肌症组VEGF的表达与MVD均高于子宫肌瘤组(P<0.05).结论;VEGF的表达及MVD增高与子宫腺肌症的发病有关,可作为子宫腺肌症疗效判断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合并和未合并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探讨合并子宫腺肌病对子宫内膜癌诊断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确诊的子宫内膜癌病例541例,将病理诊断中合并有子宫腺肌病的59例作为实验组,随机抽取未合并子宫腺肌病的22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检查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期早(Z=3.213,P=0.001),分化好(Z=2.642,P=0.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单纯诊刮的符合率较对照组低,但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中B超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x2=4.132,P=0.042).两组病例中ER、PR、P53、Ki-67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x2值分别为0.257、1.573、1.601、0.641,均P>0.05).但在不同分型、分化程度、分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ER、PR、P53、Ki-67的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x2值2.203 ~30.630,均P<0.05),前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呈负相关,后两者呈正相关.结论 合并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肿瘤的分期早、分化好,预后更好.但因其子宫增大、病灶局限,使得单纯诊刮的病理符合率降低,使诊断更为困难.因此对于多孕、多次流产的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诊断时建议行宫腔镜下诊刮.此外,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手术病理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判断其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应用曼月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及性激素水平,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  相似文献   

11.
陈富强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6):1028-1030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肌内膜切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3例子宫肌腺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切除子宫内膜全层基底膜及其下方部分肌层组织,研究组术后予孕三烯酮治疗12个月。两组术后均随访24个月,观察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痛经评分、子宫体积、血CA125、复发率和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24个月,研究组的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痛经评分、子宫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体积缩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血CA125下降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率(5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3.97%)(P<0.01)。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主要为孕三烯酮所致轻度肝功能异常。结论:宫腔镜子宫肌腺病内膜切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是保守治疗子宫肌腺症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观察组60例和给予米非司酮治疗的对照组60例。观察两组的月经情况、子宫情况及CA125含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出血量(29.5±4.2)mL、NRS评分1.7±0.3、子宫内膜厚度(4.9±0.8)mm、子宫体积(217.3±29.8)cm3及CA125含量(19.3±2.5)μ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有助于改善月经情况、减小子宫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降低CA125含量,在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中具有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子宫肌层大部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及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0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21例,采用子宫肌层大部分切除术为研究组,选取同期相同年龄阶段的34例因良性疾病选择采用子宫全切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并对比其术前术后子宫大小、痛经、经量改变、慢性下腹痛等症状的改变效果,血清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雌二醇(E2)及患者的性功能改变等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有较好效果,术后痛经症状、月经量增多、慢性下腹痛等症状明显好转,在对卵巢功能的保护上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子宫肌层大部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可保留子宫,保护患者的卵巢功能,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较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院》2019,(11):1671-1673
目的探究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治疗,研究组采用曼月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月经疼痛评分、月经量、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P <0. 05),月经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子宫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比对照组小(P <0. 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 <0. 05)。结论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联合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因子宫腺肌病保守治疗无效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6例,予GnRH-α+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治疗,对照组66例,予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应激反应、术后引流液体总量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其术后3个月、12个月子宫体积、月经量评分及痛经分级恢复情况较对照组好转,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GnRH-α联合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对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和腹腔液CA125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和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测定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3例子宫腺肌症和15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和腹腔液的CA125水平。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和子宫腺肌症组的血清CA125均高于对照组(P<0.01),子宫腺肌症的阳性率高于内异症组(P<0.01);内异症组腹腔液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子宫腺肌症组腹腔液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轻型内异症者血清CA125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腹腔液CA12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重型内异症组血清和腹腔液CA125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辅助诊断,腹腔液CA125较血清CA125敏感;如用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血清CA125较腹腔液CA125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辣椒素受体(TRPV1)、P物质和雌激素受体α(ER-α)在子宫腺肌病病灶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痛经的关联性,为子宫腺肌病疼痛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7月到2019年2月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绝经前患者51例为子宫腺肌病组,不合并子宫腺肌病及痛经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绝经前患者14例作为子宫正常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上述病灶中TRPV1、P物质和ER-α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bolt方法检测TRPV1和ER-α的蛋白表达,将其与痛经程度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子宫腺肌病组TRPV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子宫正常对照组(P均<0.01)。子宫腺肌病中P物质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子宫腺肌病中ER-α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中的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子宫腺肌病组TRPV1、P物质和ER-α mRNA的表达与疼痛的VAS评分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548,P<0.01;r=0.350,P<0.01;r=0.292,P=0.049)。但TRPV1和ER-α蛋白在子宫腺肌病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子宫腺肌症临床资料,以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1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28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8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占同期妇科手术的7.3%,术前诊断为子宫腺肌症195例,诊断符合率68.2%.随访1~5年,经腹及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痛经缓解率100%,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患者痛经缓解率95.3%.保守性手术配合药物治疗术后1年痛经缓解率91.4%,术后2年缓解率81.0%.有生育要求者共58例,术后妊娠22人次,足月妊娠14例,自然流产7例,孕6个月子宫破裂1例.结论 子宫腺肌症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子宫切除可达根治目的.对于年轻的患者,应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对子宫腺肌病致月经过多患者采用诺舒(NovaSure)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因子宫腺肌病在番禺中心医院行NovaSure子宫内膜去除术的患者29例为研究组,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患者27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门诊定期随访,根据月经失血评估图(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hart,PBAC)评分判定术前出血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闭经率、月经减少率和月经改善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率、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vaSure子宫内膜去除术是治疗子宫腺肌病致月经过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玉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于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腺肌病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术后口服棉酚片,观察组患者术后放置曼月乐.比较两组治疗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