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朱瑛  王海萍  陈秀丽 《新中医》2022,54(11):150-153
目的:观察羚羊角胶囊结合盐酸硫必利片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抽动症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盐酸硫必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羚羊角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GTSS)评分。比较2组发病频率、间歇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情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后,2组YGT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YGT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病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间歇时长长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羚羊角胶囊联合盐酸硫必利片治疗小儿抽动症疗效确切,可降低发病频率及复发风险,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在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心肝火旺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9年4月—2021年4月就诊于潍坊市妇幼保健院的80例多发性抽动症心肝火旺证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硫必利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进行评价,比较两组间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儿YGTS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与观察组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治疗多发性抽动症心肝火旺证患儿临床效果确切,与口服硫必利相当,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升阳益胃汤干预脾气虚型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90例临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升阳益胃汤内服,共治疗6 w,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证候积分、疲乏积分、FACT-B积分进行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5%,对照组总有效率65.1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癌因性疲乏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FACT-G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癌因性疲乏量表评分中的躯体疲乏及总评分、FACT-G积分等方面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升阳益胃汤对肺癌癌因性疲乏的治疗作用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疲乏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加味小青龙汤治疗风痰恋肺型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风痰恋肺型UAC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氯雷他定、孟鲁司特),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加味小青龙汤治疗,疗程为14天。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咳嗽积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P<0.05);治疗14天后,两组患者的咳嗽积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咳嗽积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小青龙汤可明显改善风痰恋肺证UACS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分析可乐定透皮贴剂联合硫必利治疗抽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 2019 年 2 月 至 2021 年 3 月在厦门市儿童医院首次接受治疗的 69 例抽动障碍患儿,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4 例)与观察组 (35 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硫必利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可乐定透皮贴剂联合硫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 效、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 有效率为 94.29 %,高于对照组的 73.5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4 周后、治疗 12 周后两组患儿 YGTS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 4 周后、治疗 12 周后观察组患儿 YGT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治疗 4 周后、治疗 12 周后两组患儿血清多巴胺(DA)、γ– 氨基丁酸(GAB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 5– 羟色胺(5–HT)、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 4 周后、治疗 12 周后观察组患儿 DA、 GABA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5–HT、NGF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可乐定透皮贴剂联合硫必利治疗抽动障碍患儿疗效显著,并能 改善患儿神经递质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将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补肾化痰活血方和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观察妊娠率及流产率,比较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动脉RI情况,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①妊娠率:治疗后观察组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流产率:治疗后观察组的流产率较对照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动脉RI:治疗后两组方案均能增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子宫动脉RI,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子宫内膜增厚,子宫动脉RI降低(P<0.05)。④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针药结合联合二甲双胍能提高PCOS不孕患者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腹针联合九味镇心颗粒的治疗方法,探究针药结合治疗广泛性焦虑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2月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以及住院的102例广泛性焦虑心脾两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予口服九味镇心颗粒加用腹针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九味镇心颗粒。疗程均为4周。评估其焦虑量表评分(HAMA)、抑郁量表评分(HAMD)、中医证候量表评分(TCMDS)、睡眠质量评分(PSQI)、生活质量评分(SF-36)、HAMA疗效、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1周后,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TCMDS评分、PSQI评分即开始下降,治疗2、4周后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对比显示,治疗组HAMA疗效(92.00%)、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90.00%)均高于对照组的HAMA疗效(76.00%)和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74.00%),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针联合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广泛性焦虑心脾两虚证患者的HAMA疗效与证候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的焦虑状态与临床症状,且能改善患者的睡眠与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98例,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感觉统合训练,观察组给予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评估中医证候积分,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评估认知功能,采用美国国立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查脑血流量灌注参数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和神经传导功能,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73.47%(P<0.05)。治疗3个月两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降低,MoCA、RBMT-Ⅱ评分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oCA、RBMT-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两组CBV、CBF较治疗前增加,TTP、MTT较治疗前缩短(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CBF大于对照组,TTP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两组P300潜伏期、(δ+θ)/(α+β)比值小于治疗前,P300波幅大于治疗前;组间比较,观察组P300潜伏期、(δ+θ)/(α+β)比值小于对照组,P300波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脑梗死认知障碍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及认知功能障碍,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脑血流量灌注,并有助于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汪思慧  沈雁  曹玉  李银玲  何梦铧 《天津中医药》2023,40(10):1225-1230
[目的] 分析阳和汤加减治疗阳虚寒凝证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阳虚寒凝证冠心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阳和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连续治疗4周。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症状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改善情况及心电图变化,并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血管内皮因子等相关指标,判断疗效。[结果] 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治疗组(87.2%)优于对照组(6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改善有效率治疗组(87.2%)优于对照组(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雅图心绞痛量表中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程度维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电图总疗效、Hs-CRP及血脂水平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皮因子NO、ET-1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等安全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阳和汤可显著缓解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频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有效调节血管内皮舒缩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报告的疾病活动度指数(CPRI-RA)量表,观察督脉灸治疗寒湿痹阻型低疾病活动度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甲氨蝶呤治疗,试验组采用督脉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4 w后采用DAS28CRP、中医证候积分、CPRI-RA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DAS28CR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项证候积分及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疲劳程度、肌肉酸痛及CPRI-RA总积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督脉灸联合甲氨蝶呤可有效改善寒湿痹阻型低疾病活动度RA患者的症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谢晨琼  吴瑾瑾  奚学军  李祥  陈建伟 《中草药》2019,50(12):2794-2797
目的 研究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采用1H-NMR、13C-NMR、ESI-MS等多种波谱技术鉴定获得的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昆明山海棠根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5'',7''-二甲氧基-2'',2''-二甲基-2H-苯骈吡喃-6''-)-3-甲酰基-5,6-二甲氧基-苯骈呋喃(1)、3(R)-(4'',5''-二羟基)-2'',5,7-三甲氧基-6-(3-甲基-2-丁烯基)-异黄酮(2)、3''-香叶草基-5,7,2'',5''-四羟基异黄酮(3)、β-谷甾醇棕榈酸酯(4)、甘油山嵛酸酯(5)、β-谷甾醇(6)。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毛秔子梢素C;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蜈蚣草Pteris vittata乙酸乙酯部位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蜈蚣草用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后分散于水中,然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回收溶剂后得到其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萃取物。对乙酸乙酯部位萃取物综合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技术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并结合理化性质、核磁共振谱、质谱数据和相关文献鉴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蜈蚣草乙酸乙酯部位萃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结构为芹菜素(1),木犀草素(2),木犀草素-7,3',4'-三甲醚(3),3'-甲氧基木犀草素(4),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5),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6),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7),柯伊利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8),紫云英苷(9),对羟基苯甲酸(10),β-谷甾醇(11),β-胡萝卜苷(12)。结论:化合物2~5和8~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该化学成分研究为蜈蚣草的临床应用及药理活性研究提供了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冯思同  张毅 《中草药》2020,51(2):542-548
知母宁是一种具有C-糖苷和氧杂蒽酮成分的天然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性损伤、提高线粒体生物能量和改善认知缺陷等多种生物活性,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对知母宁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此探究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潜在分子机制,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该文建立一种同时测定4种虫草类药材(冬虫夏草、蛹虫草、虫草菌丝体和蝉花)中虫草素(3'-脱氧腺苷)和2'-脱氧腺苷含量的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供试品经ZORBAX SB-AQ(4.6 mm×12.5 mm,5μm)色谱柱富集,水-甲醇(91∶9)洗脱;ZORBAX SB-AQ(4.6 mm×150 mm,5μm)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甲醇(91∶9),检测波长260nm,柱温40℃,流速1.0 m L·min~(-1),分别对4种虫草类药材中虫草素和2'-脱氧腺苷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冬虫夏草、虫草菌丝体和蝉花样品中仅检测到2'-脱氧腺苷,蛹虫草样品中仅检测到虫草素,早期报道的在冬虫夏草中检测到的虫草素色谱峰可能是其同分异构体2'-脱氧腺苷色谱峰或以2'-脱氧腺苷为主的与虫草素的共洗脱色谱峰。该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分析时间短,可用于虫草类药材中虫草素和2'-脱氧腺苷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刘栋  姜哲秀  叶进 《天津中医药》2019,36(11):1098-1101
"乙癸同源"又称"肝肾同源",作为中医五行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医家重视,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被用来治疗诸多病证。叶进教授作为江苏省中医院儿科生长发育专科创始人,在诊治儿童青春期内分泌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临证发现小儿青春期相关疾病从"乙癸同源"角度进行辨治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博落回中1个新的6,6a-断苯菲啶生物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博落回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以及制备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从博落回叶95%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1个生物碱,鉴定为6'-羟基-2',3'-二甲氧基山椒酰胺(1)。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巢同磊  王欠欠 《中草药》2018,49(14):3446-3451
橙皮素是一种从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果实中提取的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变态反应、调节血脂及增强免疫等。近年来,有研究报道橙皮素及其衍生物还具有抗阿尔茨海默病、抗帕金森病、降血糖、抗蛇毒血凝酶、抗纤维化等作用。对近5年来有关橙皮素及其衍生物一些新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橙皮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使其在其他疾病领域发挥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东北岩高兰中查耳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赵明  黄淑蕾  王丹  李军  王金兰  白丽明  张树军 《中草药》2016,47(24):4318-4321
目的研究东北岩高兰Empetrum nigrum var.japonicum全草的查耳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并经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用MTT法测试单体化合物对宫颈癌He La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从东北岩高兰甲醇浸泡液正己烷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5′-二羟基-3′-甲氧基-4′,6′-二甲基二氢查耳酮(1)、4′,5′-二羟基-2′-甲氧基-3′,6′-二甲基二氢查耳酮(2)、2′,4′-二羟基二氢查耳酮(3)、2′,4′-二羟基查耳酮(4)、2′-甲氧基-4′-羟基二氢查耳酮(5)、2′,4′,β-三羟基二氢查耳酮(6)。结论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岩高兰素A和B,化合物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9.
丝穗金粟兰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芳有  邹雍  陈杰  黄伟明  卞玉婷  罗永明 《中草药》2020,51(6):1485-1490
目的对丝穗金粟兰Chloranthus fortunei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和波谱学鉴定方法对丝穗金粟兰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借助MTT法对其中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筛选。结果从丝穗金粟兰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迷迭香酸(1)、2′-羟基-4,3′,4′,6′-四甲氧基查耳酮(2)、卡瓦胡椒素A(3)、cycloshizukaol A(4)、白术内酯III(5)、4β-hydroxy-8,12-epoxyeudesma-7,11-diene-1,6-dione(6)、(8α)-6,8-dihydroxycadina-7(11),10(15)-dien-12-oic acidγ-lactone(7)、curcolonol(8)、11-hydroxyldrim-8,12-en-14-oic acid(9)、木栓酮(10)、异香草酸(11)、6β-hydroxystigmast-4-en-3-one(12)、3,4-二羟基苯甲酸(13)、莽草酸(14)、东莨菪苷(15)以及N-acetyltyramine 1-O-β-D-glucoside(16)。化合物4和5表现出微弱的细胞毒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在46~85μmol/L。结论化合物2、10、11、13~15为首次从金粟兰属植物中获得,化合物1~3、6~16为首次从丝穗金粟兰中分离得到。丝穗金粟兰中部分倍半萜显示出弱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0.
刘维  刘晓亚  王熠  张磊  刘滨 《天津中医药》2010,27(2):177-177
<正>本课题围绕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发病机制及中药抑制关节破坏作用的途径与靶点这一主题,综合临床、细胞学及动物实验,分别从形态学、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